《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 原文翻译

2022-12-28 18:44

1个回答
《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有水.”乃掘之,遂得水.以管仲之圣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不难师于老马、老蚁,今人不知以其愚心而师圣人之智,不亦过乎?
译文
管仲、隰朋跟随齐桓公去讨伐孤竹国,春季出征,冬季返回,迷失了道路.管仲说:“可以利用老马的才智.”于是放开老马前行,大家跟随在后,于是找到了路.走到山里没有水喝,隰朋说:“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地上蚁封有一寸高的话,地下八尺深的地方就会有水.”于是挖掘地,就得到了水.凭借管仲的精明通达和隰朋的智慧,碰到他们所不知道的事,不惜向老马和蚂蚁学习;现在的人带着愚蠢的心而不知道向有智慧的人的才智、知识学习,不是很大的错误吗?
相关问答
《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 原文翻译
2个回答2023-02-21 12:43
《韩非子·说林上》老马识途 原文 管仲、隰朋从于桓公而伐孤竹,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一寸而仞...
全文
韩非是韩非子还是韩非
3个回答2023-02-08 04:51
韩非和韩非子都是指同一个人。韩非才是本名。后面加上一个“子”是表示对人的尊称。就如“孔子”原名孔丘。
老马识途是非遗吗知乎
1个回答2023-12-10 18:04
知乎:老马识途不是非遗。 老马识途,本身并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因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通常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文化、艺术或科学价值的传统和民间文化表现形式,例如民间音乐、舞蹈、戏剧、手工艺品等。 然而,...
全文
寓言故事“守株待兔”、“老马识途”都出自《韩非子》。
1个回答2024-01-05 13:05
A 解析: 【《韩非子》是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韩非的著作总集,书中记载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著名的有“自相矛盾”“守株待兔”“滥竽充数”“老马识途”等】
韩非子和韩非是一个人吗
1个回答2022-07-27 19:10
是,韩非子是对韩非的尊称,就像称孔丘为孔子一样。还有称朱熹为朱子一样,子是对非常有学问的人的尊称。
韩非和韩非子是同一人吗?
4个回答2022-10-05 02:27
韩非是他的人名 加上子是对他的敬称 就像老子 孔子中的子一样
韩非子和韩非是不是同一个人
1个回答2023-04-11 01:56
韩非子和韩非是同一个人。子只是现在人家给古代人的一个尊敬的称谓。就比如孔丘,因为他的所作的贡献非常大,为了表示对他的尊敬,就叫孔子。
韩非为什么叫韩非子?
3个回答2022-10-29 14:44
韩非原叫韩子,后来,韩愈的名气压过了韩非,此时在姓后加子仍为习惯,故叫韩愈为韩子,就像王安石叫王子一样,便叫韩非为韩非子,没有理由迁就名气小的,当然迁就名气大的,韩愈为韩子,韩非为韩非子。
老马识途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0 17:18
公元前663年,齐桓公应燕国的要求,出兵攻打入侵燕国的山戎,相国管仲和大夫隰朋随同前往.齐军是春天出征的,到凯旋而归时已是冬天,草木变了样。大军 在崇山峻岭的一个山谷里转来转去,最后迷了路,再也找不到...
全文
老马识途的是什么时期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4 12:39
秦国。 老马识途的传说,是由秦皇岛卢龙县申报的民间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我国成语典故的宝库里,“老马识途”的故事就发生在现在的卢龙。 卢龙近年来编辑出版的有关老马识途记载的刊物有《孤竹风...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