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杨慎的成就及结局,对后人的启示

2023-01-09 02:54

最好列举出他的对手及其为人
1个回答
杨慎是明代中叶的文学家,兼长经学、史学、
哲学、语言学、音韵学、金石学、书法绘画、戏
曲音乐和民俗文艺,对明代上、 中、下三层文化
的建设均有重要贡献。他的著述和见解,对改进
整个明代的诗歌文学理论、推动通俗文体的创造
和鼓励民众口头传承的发展,都极富启发件。他
的理想人格和人文精神,也在明代引起了相当的
震动,后世还得到李贽、钱谦益和陈寅恪等一批
学者的高度赞许。本书介绍了杨慎的家学渊源、
才子性格、仁人风骨和坎坷经历,从文艺学和民
俗学等不同学科的角度,对他提出的一系列范
畴、观点、方法、原则和理论进行了分析和评
价。全书描写生动,阐释深入,对读者全面地了
解杨慎的传奇人生和文学思想以及对现实的文学
批评和民俗文艺建设,都具有一定的参考性。
相关问答
明朝杨慎的最有名的一句话
1个回答2024-04-12 01:3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随浪花般的(斗争、时...
全文
明朝那些事儿杨慎出现在第几部第几章
1个回答2023-04-20 02:26
第四部,第二章
明朝的杨慎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3-04-16 15:27
陈寅恪:杨用修为人,才高学博,有明一代,罕有其匹。
杨慎与明朝状元之间有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06:03
杨慎是大学士杨廷和之子。自幼警敏,人称“神童”。十一岁能诗,十二岁拟作《古战场文》《过秦论》入京,赋《黄叶诗》,深得“文坛七子”首领李东阳赏识,收为门徒。 杨慎乡试第三,会试第二,殿试第一。时年2...
全文
杨修之死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24 04:02
秘书角度看杨修根本解秘书工作性质虽才华众却具备领导秘书素质难免遭杀身祸
杨氏之子的启示?
1个回答2024-03-12 05:03
读了《杨氏之子》这篇课文, 懂得了: 我们辩驳他人时要讲究技巧,要学会随机应变,用智慧解决问题的道理。
《朝三暮四》启示
1个回答2024-02-01 21:17
朝三暮四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
全文
介绍下杨慎其人
1个回答2024-03-10 09:27
杨慎(1488~1559),字用修,号升庵,杨廷和之子,公认为明朝三大才子之一, 明代文学家,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江西庐陵。敬行少年时庆冲聪颖,11岁能诗,12岁拟作《古战场...
全文
画杨桃的启示
1个回答2023-11-21 11:33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美术课上,老师把一个杨桃摆在讲桌上,要同学们画。其中小明同学的座位靠前排,他画的杨桃不像平时看到的那样,而是画成个五角形了。有几个同学看...
全文
《杨氏之子》的寓意和启示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8 19:34
《杨氏之子》这篇古文启示我们在遇到他人的戏弄时要随机应变,学会机智地回应,有时候恶言相向可能会适得其反。全文记叙了杨氏之子机智又不失幽默地回应客人一事,表现了杨氏之子的聪慧与机智。 原文:梁国杨...
全文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