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题目是我和妈妈一起读草房子

2023-01-15 18:31

作文题目是我和妈妈一起读草房子
1个回答
  我猴急般的剥开第一颗龙眼,一股脑儿往嘴里塞,顿时甜津津的滋味沁入我的五脏六腑,爽快极了。我忍不住想剥开第二颗,“一举歼灭”,可是转念一想:“最近一段日子,妈妈几乎与我是同甘共苦,每天早起为我做早饭;晚上下班回家,妈妈又要到校接我,又要忙着做晚饭给我和爸爸吃,最后还要辅导我的作业。最近这段日子啊,谁见了我妈,都说她瘦了,憔悴了。可我妈还嘴硬地说自己正在减肥呢!”想到这里,我的手不由自主地缩了回来:“剩下的一颗龙眼就留给妈妈吃吧,让她也和我一样尝个鲜。”我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取出一张干净的餐巾纸,把一颗龙眼包裹了起来,放进了书包。
  好不容易盼到了下午的放学。铃声一响,我飞也似的跑出校门,激动地扑进妈妈的怀里,妈妈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一把推开我说:一个大男孩羞不羞?我这才意识到刚才的举止太失常了。我忙从书包里掏出那颗龙眼,把它放进妈妈的手里,说:“妈妈,咱家没有吃过这种果子。同学说,它叫龙眼,吃了可以补充体力。你每天忙里忙外的,太辛苦了!”妈妈看了看我,又看了看手中的龙眼,果断地剥开果皮,却把果肉迅速地塞进了我的嘴里。我还来不及说:“妈妈,我吃过了……”妈妈转眼就已经穿过马路,跑向前面的一家水果店。我急忙赶上去,这时妈妈已经提着一个塑料袋出来了。我猜想:可能是龙眼吧!果然不出我所料,妈妈喜滋滋地指着手中的那袋东西对我说:“这里是龙眼,现在市场的价格贵,先给你买半斤,让你吃个饱,等以后价格便宜了,妈妈再多买一些给你。”我望着妈妈,在这一刹那,我觉得世间的万物仿佛都已经凝固住了……
  
相关问答
草房子讲的是什么道理?
1个回答2024-02-07 13:46
读《草房子》,会明白什么是少年、什么是成长、什么是美丽、什么是善良;会明白什么值得记住、什么需要忘记、什么是感动、什么是永恒。草房子作为一种美好的象征,代表人的少年时代是人生阶段最有朝气,也最可珍惜...
全文
草房子的读后感、急啊
1个回答2024-02-08 18:02
草房子》是曹文轩纯美文小说系列中的一部,自从看了《草房子》以后,我被荡漾于整部作品的悲悯情怀震撼 《草房子》讲了主人公桑桑的小学生活,中间有各种各样的故事,特别是最后那章,讲桑桑得了一种怪病,父亲...
全文
草房子讲了写什么?
1个回答2024-02-07 21:42
《草房子》是曹文轩的一部讲究品位的少年长篇小说。作品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六年中,他亲眼目睹或直接参与了一连串看似寻常但又催人泪下、撼动人心的故事:少男少女之间毫无瑕疵的纯情,...
全文
草房子的意义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8 18:42
《草房子》是曹文轩所写的长篇小说,写了男孩桑桑刻骨铭心、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油麻地有草房子。 其现实意义集中表现在人与自我的矛盾,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以及人与自然间的矛盾上。...
全文
草房子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09 05:39
蓬荜生辉。 形容贵客来访令主人感到增光不少。出自元·秦简夫《剪发待宾》。解释:蓬荜:编蓬草、荆竹为门,形容穷苦人家。意思是使寒门增添光辉(多用作宾客来到家里,或赠送可以张挂的字画等物的客套话)。
《草房子》
1个回答2024-01-24 21:16
一、这是曹文轩的一部著作,一共九章,如果算上跋一共是十章, 二、章节目录如下: 第一章秃鹤 第二章纸月 第三章白雀(一) 第四章艾地 第五章红门(一) 第六章细马 第七章白雀(二) 第八章红门(二) ...
全文
草房子第十个故事叫什么名字?
1个回答2024-01-18 19:55
草房子一共只有9章第一章 秃鹤第二章 纸月第三章 白雀(一)第四章 艾地第五章 红门(一)第六章 细马第七章 白雀(二)第八章 红门(二)第九章 药寮
小学生读书心得《草房子》
1个回答2024-01-23 17:31
草房子》是一部写在油麻地的人们的美好生活,在哪里,生活着一群聪明又淘气的孩子,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很多我们也许都不知道的事:校长的儿子桑桑很淘气、秃顶的陆鹤因秃顶经常被别人捉弄、聪明美丽又文静的纸月、一...
全文
草房子里的四字成语都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9 19:47
结结实实 昏昏欲睡 大模大样 乌溜溜 金泽闪闪 莫名其妙 如痴如狂 龇牙咧嘴 秋风乍起 朝夕相伴 忽明忽暗 绘声绘色 自作多情 隐隐约约 无恶不作 波光粼粼 如梦如幻  三顾茅庐sān gù ...
全文
草房子中有什么情节
1个回答2024-02-01 23:14
《草房子》小说的故事发生在油麻地,故事中通过对主人公男孩桑桑刻骨铭心而又终身难忘的六年小学生活的描写,讲述了五个孩子,桑桑、秃鹤、杜小康、细马、纸月和油麻地的老师蒋一轮、白雀关系的纠缠和孩子们苦痛...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