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再度充满激情作文

2023-01-22 17:20

1个回答
当太阳升起的时候

黑夜中,伴着寒风的狂啸,只有我一个人矗立着;我的心好冷!我明白,自己人生的路,要一个人去闯,路上不会有任何人与我为伴;朋友、亲人的欢笑声,一切一切短智的美好,也只是虚幻的泡影,谁也帮助不了我,眼前这条路,只有独自一人在寒夜中,冒着风雪披荆斩棘。我的手在荆棘丝中摸索,双手已被刺得伤痕累累。过了这片荆棘林,将会有温暖与幸福,但我也许会永远也到达不了了,我将在这寒夜中丧生。希望永远是美好的,可它却也永远都是虚无的、难以实现的。

也许只是一杯热水,也许只是一块燃着的木炭,就能使我活下去,可这毕竟是有限的,想想那对光明的无尽希望,多么的令人向往、令人期待啊!这才是支持一个人走出黑暗的最大的动力!可是没有了黑暗,又怎么会有对光明的希望啊,只有经历了这黑夜的洗礼,光明才会来得更加有意义,才会更令我所珍惜。一个人,如果是为了追求光明而牺牲了的话,即使不能达到温暖与幸福,那么他也是值得敬佩的,他为了理想付出了,甚至付出了他的生命。

一个人的青春,即使是在同一个人的眼中,它所呈现出的光芒也不尽相同。有人说,青春的光彩是熬出来的,青春的过程甚至是痛苦与残酷的。到底什么才是幸福?什么才是欢乐?即使是拥有令人羡赞的物质财富,但却怀着一颗极度空虚与飘移不定的内心、找不到心灵的驿站,就像在狂风黑夜的荆棘林中不知去路的人儿,只有一天一天消耗自己的年华,面临死亡。死,对于一个空虚的人来说,只是迟早的事。

一丝曙光打断了我的思绪。也许,我还可以get another means to the end,也许我的行囊中会有手电筒,即使没有,光明也是会如约的到来的,等到天明,等到太阳完全升起来,它的光芒就会为饥寒的人儿带来光明与温暖,这是一定会的,一定会的!等到光明来到时,在看那拦住去路的荆棘丛,已经不再像魔鬼与死神般的可怕,也许还会惊奇的发现,茂密的荆棘丛中,还有红的像鲜血一般的野玫瑰。我回头看看走过的路,已经被茂密的荆棘林遮住了视线。在荆棘林缝隙中透过的光线下,我清楚的意识到,这将达到我所难以实现的青春的希望,我一定能使青春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这更坚定了我必胜的决心!

失落的人儿啊,不要难过,当太阳升起的时候,就会有光明,就会有希望;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一切又都是新的开始。
相关问答
有什么关于对生活充满激情的人物事例?
1个回答2024-04-07 18:34
鲁迅。贝多芬。每一个名人都是啦,你想要是没有激情还会干好事情吗
关于生活充满激情的名人例子?
1个回答2024-03-15 20:48
李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苏轼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充满阳光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9 02:11
风和日丽、春和景明、春光明媚、风和日暖、风和日暄、阳光明媚、艳阳高照、波光粼粼、烈日炎炎、骄阳似火、霞光万道、光芒万丈、日上三竿、阳光普照、赤日炎炎、夕阳西下、徐徐降落、曙光初照、日影西斜、日头西...
全文
生活充满阳光
1个回答2024-02-02 00:52
乐观的人感觉生活充满阳光,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会积极去面对,悲观的人感觉生活充满阴霾,遇到问题总是逃避、抱怨、指责,用负面情绪去处理。同样一件事用不同的心态去面对就会有不同的结果,生活中的不如意之...
全文
我们就像初升的太阳,充满活力,充满梦想,充满希望,拥有美好的未来。
2个回答2023-08-11 23:41
未来, 需要自己去创造。 所以得好好学习,为创造美好未来打好基础。
激情诵读,让成长充满力量
1个回答2024-01-29 10:28
    每天早晨,各个班级有序组织晨诵,开启新一天的学习生活。晨诵,顾名思义,就是早晨的诵读活动。诵,用有高低抑扬的腔调念;读,诵也。说到底,早读时间,就是要大声地、抑扬顿挫地念书或背书。坚决要摒弃的...
全文
关于生活充满阳光的事例
1个回答2024-02-20 02:07
我们的生活和阳光其实在有些方面很相似。 阳光看起来是纯净的白色,其实却是一个各种颜色的混合体,小时候常常戴上有色眼镜,然后就惊奇地从同样的阳光中看到不同的颜色。戴上红色眼镜的时候发现原来阳光其实...
全文
生活充满阳光 例子
1个回答2024-03-16 17:11
每天早上可以阳光撒在脸上,到去户外呼吸新鲜空气。 在你跟别人问路时,别人耐心的指引你 在需要帮助时,朋友会拉你一把 周末可以和自己爱的人一起逛逛街,吃点小吃 其实,这样的例子太多了 不是要什...
全文
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阳光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18 13:13
风和日丽、烈日炎炎、霞光万道、旭日东升、碧空如洗。 1、风和日丽 读音:fēng hé rì lì 含义:和风习习,阳光灿烂。形容晴朗暖和的天气。 出自:元·李爱山《集贤宾·春日伤别》:“那时...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