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风引背诵?

2023-02-14 18:46

2个回答
秋风已被使什么意思是要秋风作一首词曲吗?此曲有很多要去听,想听什么呀?
《秋风引》

刘禹锡

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译文】

不知秋风是从哪里吹来,萧萧地送来了一群群的大雁。

早晨秋风来到庭中的树木上,羁旅他乡的孤客最先听到了秋声。

【注释】

引:一种文学或乐曲体裁之一,有序奏之意,即引子,开头。

至:到。

萧萧:形容风吹树木的声音。

雁群:大雁的群体。

朝:凌晨。

庭树:庭园的树木。

孤客:单身旅居外地的人。这里指诗人自己。

闻:听到。

【赏析】

刘禹锡曾在偏远的南方过了一个长时期的贬谪生活;这首诗可能作于贬所,因秋风起、雁南飞而触动了孤客之心。诗的内容,其实就是江淹《休上人怨别》诗开头两句所说的“西北秋风至,楚客心悠哉”;但诗人没有在客心上多费笔墨,而在秋风上驰骋诗思。

  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摇曳生姿,而通过这一起势突兀、下笔飘忽的问句,也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如果进一步推寻它的弦外之音,这一问,可能还暗含怨秋的意思,与李白《春思》诗“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句有异曲同工之处。当然,秋风之来,既无影无迹,又无所不在,它从何处来、来到何处,本是无可究诘的。这里虽以问语出之,而诗人的真意原不在追根究底,接下来就宕开诗笔,以“萧萧送雁群”一句写耳所闻的风来萧萧之声和目所见的随风而来的雁群。这样,就化无形之风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至的秋风绘声绘影地写入诗篇。

  前两句诗,合起来看,可能脱胎于屈原《九歌》“风飒飒兮木萧萧”和汉武帝《秋风辞》“秋风起兮白云飞,草木黄落兮雁南归”。而可以与这两句诗合参的有韦应物的《闻雁》诗:“故园渺何处?归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斋闻雁来。”但韦诗是以我感物,以情会景,先写“归思”,后写“闻雁”。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指出,这样写,“其情自深”,如果“倒转说”,就成了一般人都写得出的普通作品了。但是,诗无定法,不能执一而论。这首《秋风引》前两句所写的秋风始至、鸿雁南来,正是韦诗后两句的内容,恰恰是把韦诗倒转过来说的。它是远处落想,空际运笔,从闻雁思归之人的对面写起,就秋风送雁构思造境。至于韦诗前两句的内容,是留到篇末再写的。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把笔触从秋空中的“雁群”移向地面上的“庭树”,再集中到独在异乡、“归思方悠哉”的“楚客”,由远而近,步步换景。“朝来”句既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不是回答又似回答了篇端的
相关问答
引导孩子背诵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3-04 17:22
1 父母与孩子比赛 无论对于谁,单纯的背诵势必都会感到枯燥,对于孩子来说更是如此,兴趣来得快去得也快。这个时候,父母可以与孩子进行背诵比赛,让孩子的兴趣始终保持在峰值。  2 按照发展情节...
全文
魏书生如何引导学生背诵?
1个回答2024-02-20 15:21
首先是鼓励,让同学们都相信自己在规定时间内能够完成既定任务;然后就是分解任务,避免学生因感觉任务无法完成放弃努力,让学生在不断体验成功的基础上,增强完成任务的信心;灵活使用激将法,努力发挥学生的潜力...
全文
怎样引导学生进行背诵(非常急)
1个回答2024-02-20 20:27
背诵文言文先要翻译弄懂意思否则记久整段文字层化少化难易层层背都再合起背诵文科比较薄弱边背边忘靠读没别妙
家长怎么引导孩子背诵课文?
1个回答2024-03-04 18:27
孩子所谓的“过目不忘”,就是记忆力好,也就是视觉记忆力强,记忆力有视觉记忆力和听觉记忆力,“过目不忘”就是视觉记忆,只要视觉记忆好,一看见就记住了,孩子学习起来轻松,现在的教学环境下,主要靠记忆的比...
全文
如何引导学生背诵课文
1个回答2024-02-04 17:31
培养兴趣,一句一句的背,被一句顺一句。我以前都是这样背的。我现在一篇课文读熟了,读三遍都可以背下来了。
如何引导学生背诵
1个回答2023-11-21 17:32
经过几年的探索,积累,总结了以下几点背诵的方法: 一、熟读成诵法 熟读为了记忆,为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对于小学生而言,熟读便是通向背诵最直接的方法。有的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但通过一段时间的熟读课文...
全文
如何巧妙引导小孩子背诵课文?
1个回答2024-02-12 21:02
通过适当解说,引起孩子对内容的注意和兴趣。 选择一些比较浅易的,与儿童生活有关的易于接受的内容。 这样,孩子愿意读,以后也会记住。
小学生背诵课文怎样才能背诵的又好又快?
1个回答2024-02-09 18:22
1、形象记忆法。小学生背课文更怕的就是死记硬背了,所谓的形象记忆法就有助于克服强行记忆的弊端,比如同学们在记忆一篇关于描写莲花的文章的时候,同学们可以先在自己的脑海里想象一下莲花的样子,然后在分清段...
全文
背诵课文案怎么写吸引人
1个回答2023-11-28 15:52
用课文来吸引人,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充满吸引力的案例。可以先从课文的主题出发,用生动的语言向读者描述,使其充分感受到课文的内容,激发其兴趣。比如,在课文中可以着重描述一些细节,例如,描写主人公的...
全文
学生背诵的方法
1个回答2024-01-18 10:24
学生背诵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个: 1、抄诵法 俗话说:“抄一遍胜过读十遍。”读诗词或短文时先看一句抄一句;再看几句抄几句;最后看一段抄一段,直到看一篇抄一篇,也就是先读再抄,抄完再读。 2、时空法...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