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这首词中作者如何借孤鸿形象自况的?

2023-02-20 01:39

1个回答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此词上阕写鸿见人,下阕写人见鸿,借月夜孤鸿这一形象托物寓怀,表达了词人孤高自许、蔑视流俗的心境。全词借物比兴,写景兴怀,托物咏人,物我交融,含蕴深广,风格清奇,为词中名篇
相关问答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如何借孤鸿形象自况的?
1个回答2022-12-04 23:06
全词四处写到风雨,以风雨起,以风雨结,将风雨贯穿全篇,并让它起着联系人、事、情的枢纽作用。人来,是风雨送来的;人住,也是风雨留下的;人去,也是伴着风雨走的。首尾呼应,主体的情与客体的风雨如鱼得水,融溶...
全文
朴算子缺月挂疏桐这首词作者是如何借孤鸿形容自况的?
1个回答2023-03-23 09:43
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这首词作者是通过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来形容自己的状况。
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第四句是“缥缈孤鸿影”还是“飘渺孤鸿影”?
3个回答2022-10-08 04:06
应该是缥缈孤鸿影 全文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的《卜算子-缺月挂疏桐》第四句是“缥缈孤鸿影”还是“飘渺孤鸿影”?
1个回答2023-03-31 08:30
应该是缥缈孤鸿影 全文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原词最后一句到底是什么?
4个回答2023-07-13 20:53
卜算子 (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苏轼 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字面上怎么翻译?
2个回答2022-06-12 11:12
弯弯的月亮挂在稀疏的梧桐叶间 苏轼寓居定惠院,每到他深夜吟诗时,总有一位美女在窗外徘徊。当推窗寻找时,她却已经翻墙而去。此情此景岂非正是苏轼词上阕所写:“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
全文
卜算子 苏轼 缺月挂疏桐反映了作者怎样的心绪
1个回答2022-09-18 22:45
此词为作者贬居黄州时所作,是一首咏物诗,词中描绘了荒凉冷落的环境,刻画了孤雁夜飞的形象,暗喻了词人政治失意的孤寂之情,反映出作者不同流俗,清高自守的品格。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
1个回答2023-02-09 14:50
出自北宋诗人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上阕写的正是深夜院中所见的景色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静初。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讲的是什么意思啊?
2个回答2022-07-17 16:31
出自苏东坡的《卜算子》。   上阕前两句营造了一个夜深人静、月挂疏桐的孤寂氛围,为幽人、孤鸿的出场作铺垫。“漏”指古人计时用的漏壶;“漏断”即指深夜。这两名出笔不凡,渲染出一种孤高出生的境界。接下来...
全文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时见幽人独往来,飘渺孤鸿影。”出自哪里?
1个回答2023-05-29 09:56
苏轼的《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