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子一则分别用子期的话表现了子期衫听伯牙的琴声

2023-02-27 06:25

1个回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
①内心想着高山.志:内心;
②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得:领会,听得出;
③伯牙在泰山北面游玩.阴:山的北面;
④就取琴弹奏起来.援:拿,拿过来.
(2)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此句中重点的词有:
①善:擅长.句子翻译为: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②得:领会,听得出.句子翻译为: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信息和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能体现子期堪称伯牙“知音”的句子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
从文中伯牙和钟子期之间的相互了解来看,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答案:
(1)①内心;②领会,听得出;③山的北面;④拿,拿过来.
(2)①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
②凡是伯牙弹琴时心中所想的,钟子期都能够从琴声中听出来.
(3)“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或“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真正的“知音”是指能彼此了解,心心相印,心意相通的人.
相关问答
列子一则伯牙善鼓琴讲的是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2-07 08:04
《伯牙善鼓琴》的故事内容是:伯牙擅长弹琴,钟子期善于倾听.伯牙弹琴,内心想着高山.钟子期赞叹道:“好啊,巍巍峨峨就像泰山一样!”心想流水.钟子期又喝彩道:“好啊!浩浩荡荡就像长江大河一样!”凡是伯牙弹...
全文
伯牙断琴中伯牙用的是什么琴
1个回答2024-02-12 08:19
俞伯牙断琴谢知音摔的是:瑶琴(用玉装饰的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 【瑶琴简介】   用玉装饰的琴。 南朝 宋鲍照《拟古》诗之七:"明镜尘匣中,瑶琴生网罗。" 唐王昌龄《和振上人秋夜怀士会》诗...
全文
伯牙鼓琴的伯牙简介
1个回答2024-03-11 12:47
古人常以琴瑟比喻夫妻关系,所以将妻故再娶称“续弦”。 伯牙善鼓琴,他的妻子很赞赏他的琴技,常让俞伯牙弹给她听。后来伯牙的妻子得了重病,伯牙请医熬药精心地侍奉,可总不见效。伯牙常为此焦急忧虑,便无心...
全文
伯牙的琴是什么琴?
1个回答2024-02-27 03:51
俞伯牙的琴是瑶琴,用玉装饰的琴,相传是伏羲氏造的。《伯牙鼓琴》是伯牙在探亲途中发生的故事。这个故事最早是从民间口头流传下来的,历史上并无确切记载。在古籍中,战国郑人列御寇著《列子》一书中有关于伯牙绝...
全文
伯牙学琴
1个回答2024-02-20 11:17
1、创作需要激情。是什么激起了伯牙创作《高山流水》的情感。 浩瀚的大海、澎湃的涛声、郁郁葱葱、深远莫测的山林、群鸟啁啾飞扑的声响激起了伯牙创作《高山流水》的情感。 2、故事按(时间)顺序,先写(...
全文
出自伯牙古琴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8 02:39
高山流水 gāoshānliúshuǐ 成语典故: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 成语出处:《列子·汤问》:“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曰:‘善哉,洋洋兮...
全文
伯牙学琴
1个回答2024-03-07 00:14
1.山上有一片纯绿色的树林;花是美丽的,树的美丽也不逊于花。 2 望眼过去那开阔无边的大海,雄浑而苍茫,狂潮拍石,十里海岸同时金钟齐鸣,铿铿锵锵,很有节奏。 3.这有一只身穿五彩缤纷的华丽的衣裳...
全文
《伯牙学琴》主要讲了什么故事?
1个回答2024-04-08 18:48
伯牙学琴讲述的是伯牙如何成为古琴高手的。
伯牙学琴
1个回答2024-02-29 09:33
1 最好的老师是大自然,万物一切源于自然而终于自然,自然的神奇非人文能表达得尽的,古往今来不知多少东西的发明 譬如飞机,火车,轮船,锯齿。。。。等等来源于洗染,还有灵感的发现都少不了自然,班得瑞队伍要...
全文
十年学得伯牙琴
1个回答2024-04-15 11:15
冯梦龙的三言两拍里有 《俞伯牙摔琴谢知音》。 没有知音人欣赏琴声, 没有知己者吐露心声, 可想而知,多么孤独,多么失意! 十年学得伯牙琴, 抚琴难遇听琴人, 世间知己一两位, 披肝沥胆是真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