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句可以看出沈复童年童趣之外的哪些特点

2023-03-21 23:53

3个回答
心地善良,热爱小动物的特点!
  最后一句写沈复捉蛤蟆。
  作者追忆了自己的童年生活,反映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力和天真烂漫的童趣。全文可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童年视觉敏锐,喜欢细致地观察事物,常有意想不到的乐趣。
  “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既反映小孩子视觉敏锐,又表现出孩子的稚气、天真。“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说明作者小时候善于细致地观察细小事物,看到细微的事物中那些别人所不能看到的妙处,产生超然物外的乐趣。
  第二部分(第2段至篇末),具体写童年观察景物的奇趣。
  先写夏天观察蚊飞的乐趣。“夏蚊成雷”是夸张又是比喻,这里则是“我”从蚊群嗡嗡的声音与闷雷声相似的特点联想到雷声。而把蚊比作鹤,也是蚊子的体形、长足与鹤相像,这是孩子们的联想。这些联想不但照应了第一部分的“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同时也为下文作了铺垫。“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心里这样想,眼前就果然出现了群鹤飞舞的景观。这是在前文联想基础上的想象,这正是“物外之趣”。而“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又是“我”创造性的联想和想象,进一步体现了物外之趣。同时也反映了“我”的知识丰富,但活动范围狭小,没有机会和条件接触“青云白鹤”的实景,靠着丰富的想像仍然可以领略到书本上图画上所描绘的“青云白鹤”的实景。再写“我”观察土墙、花台和小虫争斗的乐趣。这里写“我”观察花台草木,“以丛草为林,以虫蚊为兽”神游其中,仍是表现“物外之趣”的。而观虫斗、驱虾蟆的故事,不但紧扣“趣”字,说明“我”观察入神,而且还能表现“我”的真正可爱,天真无邪。

  《童趣》节选自清代文学家沈复作品《浮生六记·闲情记趣》。文章通过描写儿时观察蚊飞,观察花台草木,驱打蛤蟆表现了作者天真活泼,好奇心强的物外之趣。
什么最后一句???在哪里??请楼主把全文发过来
相关问答
沈复童趣
3个回答2022-09-30 21:33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翻译:我回忆起童年时,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看清秋天鸟儿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见到细小的东西一定仔细观...
全文
《童趣》沈复
3个回答2023-09-24 05:20
回想我童年的时颤粗候,能够对着太阳张开眼睛,明察秋毫,见到极小的东西,必定细细去观察它的纹路,所以常常得到事物之外的趣味。 夏日的蚊子声音象雷鸣,我心里把它比作成群的仙鹤在天空飞翔。心里这么想,成...
全文
沈复《童趣》
5个回答2023-10-22 23:06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
全文
童趣 沈复 断句
1个回答2024-02-08 22:35
童趣 沈复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全文
沈复 童趣 扩写
1个回答2024-03-02 09:55
我回忆幼稚的童年时,能张开眼睛看太阳,观察最细微的事情,看见藐小的事物,必观察它的特点,所以有超出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天蚊子成群,嗡声如雷鸣,我把它比作在空中的仙鹤飞舞,心里这么一想,果然出现成千成百...
全文
要《童趣》,沈复的,把课文理解理解。
1个回答2024-03-04 06:02
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能清楚地观察极细小的事物(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 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
全文
有谁知道《童趣》作者沈复的资料!
1个回答2022-10-01 08:31
初一课文,《童趣》?
沈复 童趣朗读的节奏
1个回答2024-02-26 14:50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
全文
沈复 童趣朗读的节奏
1个回答2024-03-16 06:51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
全文
沈复的童趣哪里要有停顿?
1个回答2024-04-19 16:41
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 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