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曾巩《邪正辨 》的译文。

2022-06-16 06:43

1个回答
  正者一,邪者十,乌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欤?曰:考其实焉尔。言者曰:“某正人也。”必考焉,其言与行果正也,犹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正也,斯正人也。曰:“某邪人也。”必考焉,其言与行果邪也,亦曰无乃其迹然欤?必也本其情,情果邪也,斯邪人也。必本其情者为之,迹亦可以必信也。迹之未可以信者,有无之,有似之,有构之者也。以正人焉,俟之勿疑之也,有间之必辨焉,不阴受之也。以邪人焉,处之勿迩之也,有助之必辨焉,不阴受之也。审邪正之术循是也,不失矣。
  抑未尽于是也。孰谓未尽?任与责之之谓也。正者曰:“天下未治也。”以天下之事考之,见未治焉,安得不任之以救其未治也?邪者曰:“已治矣。”则思曰:我之天下未治也。正者曰:“用是策可以治。”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见可以治焉,安得不用其策邪?邪者曰:“彼策也,不可用。”则思曰:我考之可用也,必也待其终而质其效。不戾于其始也,有赏,戾则有咎。未至于其终而质其效,赏与咎无所委焉。不苟然而易也,任与责之之术如是也。故正者得尽其道,邪者不得其间于冥冥之间,于计也素定,于信用也不轻以蔽,于号令也一,于赏罚也明,于治也几矣。考之其实尔,此之谓也。不知正者之为正,邪者之为邪,岂异焉?不此之尚而已。言者曰:“某正人也,某邪人也。”因亦曰“某正人也,某邪人也”,于其言与行则未之考也。苟考焉,则亦其迹而已矣,或无之,或似与构之者也,于其情则未之考也。以正人俟之,或疑焉,有间之者则阴受之,不之辨也;以邪人处之,或迩焉,有助之者则阴受之,不之辨也。正者曰:“天下未治也。”邪者曰:“已治也。”邪者胜正者十常八九。以天下之事考之耶?则未尝也。任正者之策,邪者曰“可置”,则必置之。以先王之道、人之情考之,待其终而质其效,正者赏与咎耶?则未尝也,其于是非用舍苟焉而已也。夫然,故正者不得尽其道,邪者奇迹之于冥冥之间,于计无必定也,于信用轻以蔽也,于号令也二,于赏罚也不明,于治也疏矣。正与邪两尊焉,一日而有败,乌有职其责者欤?
  或曰:“大贤大佞之不可以考其实也。”曰:子之言不可以考其实者,不以大贤之为贤,大佞之为佞,或无其迹欤?吾固言之也,无其迹则孰由而知之欤?必也本其情之谓也。本其情,是亦考其实矣,岂不可欤?知不循其迹,又不本其情,而欲知其贤与佞,顾非不可欤?然则子之言者,恶其迹之难知也。吾云尔者,以其情而知之也,其意易者鲜矣。〈辑自《圣宋文选》、《南丰文粹》〉
相关问答
如何辨别正法邪法?
1个回答2022-12-17 02:33
可以参悟佛耳通念佛法,念的清楚听的清清楚楚,自念自听。许多人念佛记数,就夹杂了,佛号入心,一声有一声的功德
重瞳,辨善恶去邪祟是谁?
2个回答2023-08-18 15:11
中童辨善恶去邪崇,我觉得应该是她的男主的名字,而且这是一个穿越的小说,也是一个神幻的小说,这样的小说在网络上面还是比较普遍的。
如何分辨师父是不是邪师?
2个回答2023-01-27 03:49
邪师未必是故意坑人,好心办坏事的也不在少数。 依法不依人是佛学的基本态度,偏听则暗,兼听则明,不如各家的都看一看,只吸取你认为是精华的部分。
如何分辨正法和邪法?
1个回答2022-12-23 20:46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嗔痴,是正法!阿弥陀佛!
巩固的成语巩固的成语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8 21:54
巩固的成语有:固若金汤,深沟固垒,确固不拔。 巩固的成语有:固若金汤,确固不拔,深沟固垒。2:拼音是、gǒnggù。3:结构是、巩(左右结构)固(全包围结构)。4:词性是、形容词。5:注音是、ㄍㄨㄥˇ...
全文
在曾巩荐人中曾巩是个怎样的人
2个回答2022-09-13 04:36
聪明,善于用才,发掘人才。
曾巩是谁
2个回答2022-11-16 20:12
唐宋八大家之一
城南 曾巩
1个回答2024-02-15 09:14
1、写出雨的迅猛 2、两首诗中一首是动景一首是静景
曾巩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20 16:50
曾巩(1019年—1083年),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散文家、史学家、政治家。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
全文
有关曾巩的成语是
1个回答2024-02-27 19:02
蔽聪塞明来 宋·曾巩《洪范传》:“夫然,故蔽明塞聪,而天下之情可坐而尽也.” 蔽:遮;聪:听觉灵敏自;明:看得清楚.蒙住眼睛不看,堵塞耳朵不听.指对外界事物不闻不问 春满人间 指生机勃勃的春意充满人间...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