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夜望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023-07-25 16:36

1个回答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的思想感情是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友人的思念之情。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是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的七绝,全文: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地面雪搏侍白树上栖息着乌鸦,秋露点点无声打湿了院中桂花。今夜明月当空世间人人都仰望,不知道这秋日情思可落到谁家。

全诗赏析:

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中庭地白树栖鸦”,明写赏月环境,暗写人物情态,精炼而含蓄。这句如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首句一样,借助特有的景物一下答历子就将萧瑟苍凉之景推到读者眼前,予人以难忘的印象。

诗人写中庭月色,只用“地白”二字,却给人以积水空明、澄静素洁、清冷之感,联想到李白的名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沉浸在清美的意境之中。

“树栖鸦”,应该是听出来的,而不是看到的。因为即使在明月之夜,人们也不大可能看到鸦鹊的栖宿;而清银搜鸦鹊在月光树荫中从开始的惊惶喧闹到最后的安定入睡,却完全可能凭听觉感受出来。

相关问答
十五夜望月表达了诗人什么之情?
1个回答2023-02-11 17:00
十五夜望月表达了诗人思念家乡和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作者是通过庭院、树、桂花、明月等景物来表达这种情感的。 原文: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唐代: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
全文
十五夜望月的来历,出处和故事?
1个回答2024-01-31 04:10
创作背景:此诗是诗人在中秋佳节与朋友相聚时所作。 出处: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
全文
十五夜望月
1个回答2024-01-18 22:20
  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
全文
十五夜望月
1个回答2024-02-11 23:58
  原文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注释注释: 1.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2.地白:指月光满地。 3.栖:鸟停在树上。 4.秋思...
全文
十五夜望月
1个回答2024-02-22 16:35
基本信息 【名称】《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别名】《十五夜望月》 【年代】中唐 【作者】王建 【体裁】七言绝句 【出处】《全唐诗》 编辑本段作品原文 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⑴ 中庭地白树栖鸦⑵,...
全文
与十五夜望月相同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1:45
《十五夜望月》与李白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底上霜”有异曲同工之妙,
十五夜望月的来历和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15:11
来历:唐代诗人王建创作的《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这是一首中秋之夜望月思远的七言绝句。在民俗中,中秋节的形成历史悠久。诗人望月兴叹,但写法与其他中秋咏月诗完全不同,很有创造性,甚至更耐人回味。 故...
全文
十五夜望月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20:07
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 不知秋思落谁家? 这是一首以中秋月夜为内容七言绝句。以两句为一层意思,分别写中秋月色和望月怀人的心情。以写景起,以抒情结,想象丰美,韵味无穷...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