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作品:独坐敬亭山(汤天予)

2023-07-30 02:40

1个回答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李白的千古名句给本就是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宣传冠上了更响亮的名号。诗美,而当时他看到的敬亭山更美。

从高大的山门间走过,往上便能看到历经数百年风雨的双塔,从我记事以来,广教寺的双塔一直没有顶,应该是年久失修吧!

自山门到景区大门有一段几公里的公路,虽然乘摆渡车直达大门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沿着公路边徒步,更可以欣赏路边的风景,两旁是一片绿色的海浪——茶园,远处是一条苍翠的巨龙——敬亭。巨龙在海中乘风破浪,何不是一种美好的意境呢?

进了山,高大的林木渐渐替代了广阔的天穹,而林上的鸟鸣和林下的溪涧却活泼起来了。走十步路能听见一声鸟叫,有时还可以看见一只小鸟穿过枝头,而溪水还要顽皮,上一秒还走在石板路上,下一秒就踏上了一座小桥,桥下是叮咚的溪涧。

山中的竹林划破了天幕,天幕变得茄岩斑驳起来,如同一块破布。竹竿间偶尔蹦过一只松鼠,有时又飞过一只蝴蝶,地上的竹笋偷偷的拨开土,探出头来,林中的石桌处也经常能听到清脆的落棋声。

山上的茶园不同于山下的茶园,它们或随意的铺在路边,或卧在山间的空地上,抑或倚在山坡上。最大的茶园,莫过于太白独坐楼下方,沿着山谷铺开的绿毯了。站在独坐楼下的平台极目远眺,目光一定会被下方的茶海吸过去,微风拂过山间谷地,茶海上就掀起绿色的波浪,在一排排波浪间,还能看到茶农勤劳的身影。

登上山顶的信号,站在瞭望台上眺望四周,远处可以看到宽阔的水阳江,看到宣城市区;进处可以看到山脚的茶园,看到起伏的竹林;向后看去,高耸的电视塔直指苍穹,不罩坦禁让人想起“会当凌绝顶,一览颤闷御众山小。”的诗句,让人心旷神怡,

茶在人前,人在画中,画在诗中,诗在山中,山在心中。
相关问答
独坐敬亭山创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3-03 12:06
独坐敬亭山创作背景如下: 这首五绝作于天宝十二载(753)秋游宣州时,距他被迫于天宝三载离开长安已有整整十年时间了。长期飘泊生活,使李白饱尝了人间辛酸滋味,看透了世态炎凉,从而加深了对现实的不满,...
全文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1-30 02:26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唯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1-28 16:31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绝,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
全文
写独坐敬亭山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6 22:32
在一个晴朗的天气里,我去敬亭山散心。在登山时,我往天上看,看见鸟儿叽叽喳喳地叫着,扑扇着翅膀,发出扑棱棱的声音。慢慢的,它们越飞越远,直到洒落在地上的那一串黑影逐渐消失殆尽。几丝孤单的云儿在天上无所事...
全文
独坐敬山亭的小故事怎么讲?
1个回答2024-01-20 14:19
1群鸟高飞,绝尽踪影,一片孤云独自悠闲地飘浮而去我伫立在山顶,注视着敬亭山,敬亭山也看着我,彼此久看不厌.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1-29 19:09
独坐敬亭山 作者: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注释 群鸟高飞无影无踪,孤云独去自在悠闲。 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间两不相厌,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2-01 21:46
《独坐敬亭山》 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译文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
全文
用独坐敬亭山这首诗写一个小故事。
1个回答2024-02-12 18:41
早起登上一座名山,周围寂静得很冷清,鸟儿似乎飞得没有踪影,天上一朵白云也独自悠闲自在地飘去。我看着山,山也瞅着我,一直一直看着,也不满足。看来只有高大的敬亭山才能理解我的寂寞。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2-29 05:19
《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此诗表面是写独游敬亭山的情趣,而其深含之意则是诗人生命历程中旷世的孤独感。诗人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
全文
独坐敬亭山
1个回答2024-02-04 15:48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