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作者看到了什么样的雪景

2023-08-29 16:30

1个回答
首先看原文的描写:“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⑹,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⑺.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⑻,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是本文中对雪景清贺毕的描述,翻译一下就是:“冰花一片弥漫,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上下下一片雪白.湖答芹上能见到的影子,只有西湖长堤在雪中隐隐露出一道痕迹,湖心亭是白雪中的一点,我的船像一片飘在湖中的芥叶一样,船上的人像两三粒小小的米粒罢了.”这基本上是对于看到的景色比较直白的叙述了,但这篇文章更重要的是看作者的拍或心境,所为情由景生,写景不过是为抒情地一种铺垫罢了……
相关问答
湖心亭看雪写作背景
1个回答2024-02-20 10:15
29湖心亭看雪 一.自主探究一二三 1. 重点字词大集中 ⑴读准下列的加点字音 更(ɡēnɡ)定 毳(cuì)衣 雾凇(sōnɡ) 沆砀(hànɡdànɡ) 一芥(jiè) ...
全文
湖心亭看雪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9 06:11
白雪茫茫,银装素裹,万里雪飘,白雪皑皑,冰天雪地,寒气逼人,寒冬腊月,冰清玉洁,千里冰封,瑞雪纷纷。
湖心亭看雪发生的年代
1个回答2024-03-07 18:50
清朝,文章开头用明朝年号是表达了作者对故国赤诚的热爱与怀念。
请问湖心亭看雪讲的是什么内容
1个回答2024-06-01 16:15
问题研究 1.文中开头说“独往湖心亭看雪”,后来又写到“舟中人两三粒”,况且文章末尾舟子还出现了,这是不是矛盾? 这里并不是作者行文的疏忽,而是有意为之。在作者看来,芸芸众生不可为伍,比如舟子...
全文
湖心亭看雪
1个回答2024-01-22 13:56
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湖心亭看雪
1个回答2024-01-22 13:55
1.本文选自《陶庵梦忆》张岱(1597-1679),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明末清初山阴(浙江绍兴)人。原居杭州。出身仕宦世家,少时为富贵公子,爱繁华,好山水,晓音乐、戏曲,明亡后不仕...
全文
湖心亭看雪 译文
1个回答2024-03-14 12:14
崇祯五年十二月,我在杭州西湖。下了三天大雪,湖中游人全无,连鸟声也都听不见了。这一天天刚刚亮,我划着一只小船,穿着皮袍,带着火炉,一个人去湖心亭欣赏雪景。树挂晶莹,白气弥漫,天、云、山、水,上上下下一...
全文
世说新语中雪夜访戴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中都描写了雪景,有什么区别?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1个回答2024-01-27 09:07
《雪夜访戴》里面描写雪的就一句:四望皎然,而《湖心亭看雪》则对雪景进行了详尽的描写。 这个是因为,两个故事的侧重点不同,《雪夜圆吵访戴》主要表达魏晋名士数陪风度。而《湖心亭看雪》只是游记...
全文
《湖心亭看雪》中是从哪几个角度写西湖雪景的?
1个回答2023-06-14 16:05
《湖心亭看雪》以白描的手法从听觉与视觉两个角度写雪,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痴迷的雅趣以及内心的淡淡忧愁。
《湖心亭看雪》
1个回答2022-12-21 13:50
①"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一句,是从【听觉角度】来写,读来如觉寒气逼人。 ②【绝】字妙处是:通过绝字,传出冰天雪地、万籁无声的森然寒意。这是高度的写意手法,巧妙地从人的听觉和心理感受上画出了大雪...
全文
扫码下载APP
听书听课听播客,随时随地陪伴你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