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益劳动的儿歌

大学生公益劳动日记和总结?
1个回答2024-02-19 19:47

公益劳动很有收获,集体劳动让我明白了团结的力量,拔草行动让我重温小时候农村里下田工作的场景,同时看到大家的成果不如自己的时候,也激起了自己的自豪感,其实农村里的孩子也有许多优点哦。

我通过这次公益劳动,锻炼了自己,也随便为学校的美化做一点贡献吧。

不过我觉得在大学里,我们应该多参加这些劳动,学校也应多组织一些这样的劳动,让我们有更多的机会得到,这样既可以让学校更整洁又可以让我们得到锻炼,何乐而不为呢。

锻炼

徒劳无益是什么意思
3个回答2022-11-18 03:12
【徒劳无益】的意思和解释 白白浪费精力,没有任何效益。《京本通俗小说.拗相公》:「君聪明过人,宜多读佛书,莫作没要紧文字,徒劳无益。」也作「徒劳无功」。
成语徒劳无益?
1个回答2024-02-23 13:11

徒劳无益

[tú láo wú yì]

出处

清·林则徐《查勘矿厂情形试行开采折》:“倘实系硐产全枯,徒劳无益,则名是实非之厂。”

释义

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

公益劳动标题
1个回答2024-03-05 13:25

1、劳动最光荣,劳动者最伟大。2、建功立业在重庆,鼓足干劲争上游。3、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尊重劳动者价值。

徒劳无益是成语
1个回答2024-02-29 05:45
徒劳无功tú láo wú gōng
[释义] 徒:徒然;白白地;功:成就。白白付出劳动而没有功效。
[语出] 宋·朱熹《诗集传》:“厌小而务大;忽近而图远;将徒劳而无功也。
[辨形] 功;不能写作“公”。
[近义] 劳而无功 徒劳往返
[反义] 大功告成 不劳而获
[用法] 用作贬义。一般作谓语、宾语。
[结构] 偏正式。
社区公益劳动
1个回答2024-03-15 07:55
中学生暑假最好的公益劳动是:帮助社区打扫卫生、参加社区里的安全巡逻、帮助孤寡老人做些家务、帮助小学生完成暑假作业等等。不过事先要和社区主任联系好,以免得不到社区的认可。
勤劳有什么益处
2个回答2022-09-12 05:00
勤劳是一种美德,勤劳的人总是受人尊敬的。生活本就是一种劳动,要想过充实的生活就需要勤劳,这是我们必须肩负的责任。不管是在单位还是家庭,都需要勤劳,勤劳的付出单位才会取得佳绩,自己亲手争取的面包总是格外香甜。勤劳的付出,家庭才会井井有条,家里才会幸福和气。勤勤恳恳的人总比懒惰的人有更多进步的机会,天道酬勤,很多伟人都是从小事开始一点点勤奋积累起来的。即使我们成不了伟人,但丰富的经历,也会成为我们美好的人生经验。做一个勤劳的人,身边的人会为你的存在而欣喜,做一个懒惰的人,别人会因你的存在而厌恶。高尔基说人的劳动是神圣的,勤劳确实是种无形的财富。
跪求~关于劳动方面不同类型的节目,多多益善哦,~
1个回答2024-03-04 14:17
三句半就可以啊,偶们班也搞过类似的东西,如果查不到现成的,就让你们班每四人小组编一条,筛选组合一下,再到音乐教师借点乐器,找几个人排练一下就可以了。下面是三句半的一些知识:

首先说明,三句半并不是单纯写在纸上逗趣的文字,它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
看似简单的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气氛,活跃现场,吸引观众的效果。 三句半由4人演出,每人说一句。由于最后1人一般只说两个字,故称“三句半”。
表演者甲乙丙丁四人,手里各持镲,小锣,鼓,大锣等击打乐器敲打登场。乐器停,甲高声朗诵第一句,并根据此句意思做出一个造型动作。下面乙第二句,丙第三句。丁的第四句是“戏眼”,下面单独说说。
三句半,三句半,关键在于半。半,其实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字多则味淡了。这一两个字要求很严,必须压韵,简捷,诙谐,合意,并出忽意料。一经丁喊出,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才行。
观众大笑,台上四人敲打乐器转场,转一圈或两圈,之后接着表演第二段。一般,一个三句半节目有八——十段说词就可以了.
三句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不按其要求和规律去写,其演出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它对句式,字数,押韵等都有要求。如果写出来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那就不是三句半了。三句半的作者脑里要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你要写的作品是用来表演的,而不是给人读的,所以用词不能生僻。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求很严。具体来说就是:一、二、四句必须押韵,“一韵到底”,是把写诗歌 或快板的押韵方法用到三句半中了。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同调”,即押韵的字不仅要韵母相同,而且音调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调不能与其他句相同,只有这样,观众听起来才会感到和谐悦耳。
在实际创作中,最费脑筋的就是这个“半句”。常常因找不到合适的“半句”而不得不放弃前面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三句。所以有时就先确定最后的“半句”,然后再写前面的三句。
“押韵”不像有人想的那样难,但也绝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样简单。要掌握押韵,最好能熟悉“十三辙”的知识,有兴趣的人可以找这方面的书看一下,这里就不讲了。这里强调一点,押韵不是只要韵母相同就可以了,其声母必须不同,换句话说,不能用“同音字”押韵,更不能用相同的字。韵母不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押韵,如“iang”与“uang”“ing”与“ong”。 韵母相同也不一定能押韵,如zhi与li,前者是整体认读音节。
有些人以为,既然是“半句”,其字数就是前面每句的一半,这种望文生义的思维方式是最要不得的。三句半的“半句”绝不是其他句子的一半,而是要少于一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明显感觉到“半句”。很多人写的三句半的“半句”中,有不少是三个字或四个字,甚至有五个字的,这样根本无法体现三句半的灵魂——“半句”。
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点,给观众一个“新鲜、奇特”或“诙谐”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应该以两个字为主,当然也可以用一个字,但不容易表达需要的思想。如果用两个字找不出合适的词(韵母和音调都受控于前2句,的确很难),也可以用三个字,但应尽量少用。至于四个字和更多的字数是必须避免的。“儿化”音中“儿”不算字数。如“没门儿”算两个字
前三句的字数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以七字为主,也可以是五字或六字,超过七字的最好不用。少于五字也是不行的。
跪求~关于劳动方面不同类型的节目,多多益善哦,~
1个回答2024-03-15 11:33
三句半就可以啊,偶们班也搞过类似的东西,如果查不到现成的,就让你们班每四人小组编一条,筛选组合一下,再到音乐教师借点乐器,找几个人排练一下就可以了。下面是三句半的一些知识:



首先说明,三句半并不是单纯写在纸上逗趣的文字,它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

看似简单的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气氛,活跃现场,吸引观众的效果。 三句半由4人演出,每人说一句。由于最后1人一般只说两个字,故称“三句半”。

表演者甲乙丙丁四人,手里各持镲,小锣,鼓,大锣等击打乐器敲打登场。乐器停,甲高声朗诵第一句,并根据此句意思做出一个造型动作。下面乙第二句,丙第三句。丁的第四句是“戏眼”,下面单独说说。

三句半,三句半,关键在于半。半,其实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字多则味淡了。这一两个字要求很严,必须压韵,简捷,诙谐,合意,并出忽意料。一经丁喊出,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才行。

观众大笑,台上四人敲打乐器转场,转一圈或两圈,之后接着表演第二段。一般,一个三句半节目有八——十段说词就可以了.

三句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不按其要求和规律去写,其演出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它对句式,字数,押韵等都有要求。如果写出来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那就不是三句半了。三句半的作者脑里要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你要写的作品是用来表演的,而不是给人读的,所以用词不能生僻。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求很严。具体来说就是:一、二、四句必须押韵,“一韵到底”,是把写诗歌 或快板的押韵方法用到三句半中了。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同调”,即押韵的字不仅要韵母相同,而且音调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调不能与其他句相同,只有这样,观众听起来才会感到和谐悦耳。

在实际创作中,最费脑筋的就是这个“半句”。常常因找不到合适的“半句”而不得不放弃前面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三句。所以有时就先确定最后的“半句”,然后再写前面的三句。

“押韵”不像有人想的那样难,但也绝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样简单。要掌握押韵,最好能熟悉“十三辙”的知识,有兴趣的人可以找这方面的书看一下,这里就不讲了。这里强调一点,押韵不是只要韵母相同就可以了,其声母必须不同,换句话说,不能用“同音字”押韵,更不能用相同的字。韵母不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押韵,如“iang”与“uang”“ing”与“ong”。 韵母相同也不一定能押韵,如zhi与li,前者是整体认读音节。

有些人以为,既然是“半句”,其字数就是前面每句的一半,这种望文生义的思维方式是最要不得的。三句半的“半句”绝不是其他句子的一半,而是要少于一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明显感觉到“半句”。很多人写的三句半的“半句”中,有不少是三个字或四个字,甚至有五个字的,这样根本无法体现三句半的灵魂——“半句”。

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点,给观众一个“新鲜、奇特”或“诙谐”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应该以两个字为主,当然也可以用一个字,但不容易表达需要的思想。如果用两个字找不出合适的词(韵母和音调都受控于前2句,的确很难),也可以用三个字,但应尽量少用。至于四个字和更多的字数是必须避免的。“儿化”音中“儿”不算字数。如“没门儿”算两个字

前三句的字数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以七字为主,也可以是五字或六字,超过七字的最好不用。少于五字也是不行的。
跪求~关于劳动方面不同类型的节目,多多益善哦,~
1个回答2024-03-10 10:59
三句半就可以啊,偶们班也搞过类似的东西,如果查不到现成的,就让你们班每四人小组编一条,筛选组合一下,再到音乐教师借点乐器,找几个人排练一下就可以了。下面是三句半的一些知识:



首先说明,三句半并不是单纯写在纸上逗趣的文字,它是一种舞台表演形式。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曲艺形式。

看似简单的三句半能起到烘托气氛,活跃现场,吸引观众的效果。 三句半由4人演出,每人说一句。由于最后1人一般只说两个字,故称“三句半”。

表演者甲乙丙丁四人,手里各持镲,小锣,鼓,大锣等击打乐器敲打登场。乐器停,甲高声朗诵第一句,并根据此句意思做出一个造型动作。下面乙第二句,丙第三句。丁的第四句是“戏眼”,下面单独说说。

三句半,三句半,关键在于半。半,其实只有一个字或两个字。字多则味淡了。这一两个字要求很严,必须压韵,简捷,诙谐,合意,并出忽意料。一经丁喊出,逗得观众哈哈大笑才行。

观众大笑,台上四人敲打乐器转场,转一圈或两圈,之后接着表演第二段。一般,一个三句半节目有八--十段说词就可以了.

三句半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要求,如不按其要求和规律去写,其演出效果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它对句式,字数,押韵等都有要求。如果写出来的作品不符合要求,那就不是三句半了。三句半的作者脑里要清楚一个问题,就是:你要写的作品是用来表演的,而不是给人读的,所以用词不能生僻。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求很严。具体来说就是:一、二、四句必须押韵,“一韵到底”,是把写诗歌 或快板的押韵方法用到三句半中了。

三句半不仅要押韵,而且要“同调”,即押韵的字不仅要韵母相同,而且音调也要相同,但第三句的音调不能与其他句相同,只有这样,观众听起来才会感到和谐悦耳。

在实际创作中,最费脑筋的就是这个“半句”。常常因找不到合适的“半句”而不得不放弃前面好不容易想出来的三句。所以有时就先确定最后的“半句”,然后再写前面的三句。

“押韵”不像有人想的那样难,但也绝非像有些人想的那样简单。要掌握押韵,最好能熟悉“十三辙”的知识,有兴趣的人可以找这方面的书看一下,这里就不讲了。这里强调一点,押韵不是只要韵母相同就可以了,其声母必须不同,换句话说,不能用“同音字”押韵,更不能用相同的字。韵母不完全相同的也可以押韵,如“iang”与“uang”“ing”与“ong”。 韵母相同也不一定能押韵,如zhi与li,前者是整体认读音节。

有些人以为,既然是“半句”,其字数就是前面每句的一半,这种望文生义的思维方式是最要不得的。三句半的“半句”绝不是其他句子的一半,而是要少于一半,只有这样,才能使人明显感觉到“半句”。很多人写的三句半的“半句”中,有不少是三个字或四个字,甚至有五个字的,这样根本无法体现三句半的灵魂--“半句”。

为了突出三句半的特点,给观众一个“新鲜、奇特”或“诙谐”的效果,三句半的“半句”应该以两个字为主,当然也可以用一个字,但不容易表达需要的思想。如果用两个字找不出合适的词(韵母和音调都受控于前2句,的确很难),也可以用三个字,但应尽量少用。至于四个字和更多的字数是必须避免的。“儿化”音中“儿”不算字数。如“没门儿”算两个字

前三句的字数要求不是很严格,一般以七字为主,也可以是五字或六字,超过七字的最好不用。少于五字也是不行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