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阳邓氏族谱在线阅读

卢氏家族族谱字辈
2个回答2023-01-22 04:18
贵州东溪卢氏支泒(印江)字辈排序:盈廷定达道,朝宗秉元芳,兴邦希景茂,肇祖永名扬。
卢氏家族
1个回答2024-02-07 11:56
关于卢姓的来源,《姓纂》和《通志氏族略》等古籍都有源源本本的记载,是这样的:“姜氏,齐太公之后,至文公子高,高孙¤,食采于卢、今卢县也,因姓卢氏,秦有博士卢敖,汉有燕王卢绾。”

齐太公,就是辅佐周武王兴周灭纣的姜子牙。他于大功告成之后,被封在齐国,爵位为公,成为后世许多同宗而不同姓的家族的共同始祖。卢氏,既然是创自齐文公的曾孙¤,当然也是名正言顺的姜太公后裔。如果再往上推溯,则姜太公是炎帝神农氏的直系姜姓裔孙,那么,卢姓自然也是最为道地的炎黄子孙了。

卢氏的得姓,是由于“食采于卢,因姓卢氏”。春秋时代齐国的卢邑,在当时的历史上也相当有名气,《左传》上面就有一段:“隐三年,齐侯、郑伯盟于石门,寻卢之盟也”的记载。这个地方,根据考证,就是在现山东省长清县的西南方。换言之,卢氏目前虽然是到处都有,但他们的“老家”却在山东。

春秋时代繁衍于齐国的姜太公后裔中,以卢字为姓的,除齐文公曾孙¤的“以邑为氏”而姓了单姓卢之外,还有以“卢蒲”两个字为姓的一支。这一支卢蒲氏,是传自“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那位齐桓公,传到后来,也纷纷改姓了单字卢氏,并且以今河北省大兴县一带为繁衍中心,使得卢氏的阵容,越来越是庞大。

由复姓的“卢蒲氏”而单姓的“卢氏”,这段渊源,可以从《通志》的《氏族略》找到证据,是这样的:“卢蒲氏,出自桓公,亦为卢氏,范阳。”

正跟汉、唐两代的金碧辉煌一样,卢氏在这段时期也表现得精彩出色。汉代的卢绾、卢植,以及唐代的卢照邻、卢同、卢纶,无一不是在历史上响当当的人物。
卢氏家族的来历?
1个回答2024-03-19 17:46

1、源于姜姓,以邑名为氏。春秋时期齐国文公子名高,食采于卢邑(今山东长清县) ,其后人以卢为氏。

2、源于姬姓,以封邑名称为氏。东周时期,舅犯助晋文公姬重耳战胜楚国,因功封邑于昝邑(今河南唐河昝岗),舅犯之子贾季封邑于五鹿(今河南清丰),舅犯后人以卢为氏。

3、以国为氏。春秋时期,有庐子国(今安徽省合肥市),卢氏为庐子国戢黎之后。

卢姓主要发源于山东,后逐渐向西、向南播迁。先秦时期,卢姓活动地区主要在山东、湖北、河北地区。秦汉时期,卢姓在北方地区繁衍。魏晋南北朝之际,卢姓开始大举南迁。唐末卢姓入闽,宋时入粤。元明清之际,卢姓遍及中国大部分地区。

扩展资料

“四杰传芳”为卢、杨、王、骆四姓的共同门楣题辞。典故出自初唐四杰卢照邻、杨炯、王勃、骆宾王。他们官小而才大、名高而位卑,心中充满了博取功名的幻想和激情,郁积着不甘居人下的雄杰之气,以才子齐名出现于文坛,提倡刚健骨气。

“初唐四杰”在创作上的不同个性特点。其中,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帝京篇》长于歌行,杨炯《从军行》、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长于律诗。

参考资料来源:

广东卢氏是四大家族
1个回答2024-03-12 16:34
卢氏四大家族是指清朝时期经营典当行业的富商卢芝兰家族、卢楚家族、卢元泰家族和卢湛霖家族。这四大家族都是广东地区人,且在当地商业领域拥有广泛的人脉和资源,被誉为“广东四大家族”。其中,卢芝兰家族被誉为“当铺皇帝”,其经营的当铺在清朝时期规模最大、生意最好。卢楚家族则是经营当铺发家,后来扩展到了商业领域,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商。卢元泰家族则是以药业发家,其药铺“泰生堂”在清朝时期非常有名。最后洞悔指,卢湛霖家族则是经营当铺起家,后来也扩展到了商业前带领域,成为当地商业界的佼佼者。这四大家族在清朝时期商业繁荣的环境下崛起,各自形成了独特的经营方式和商业理念,至今仍在广东地区纳配商业领域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范阳卢氏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4-24 10:00

范阳卢氏,中国汉朝至隋唐时期的著名大族,源自塌拍姜姓,因封地卢邑而受姓卢氏 ,秦汉时期卢氏子孙迁居至涿水一带后,定居在涿县(今河北省涿州市),曹魏时置范阳郡而涿县困衫好属之,后世遂称“范阳涿人”(即范阳卢氏由来)。

姓源。汪铅

卢氏源出姜姓,是齐太公的后裔,太公之后齐文公子高,高孙傒任齐国上卿,因辅佐齐桓公有功而被封于卢邑,后世便以邑名为姓,称为卢氏。

公元前385年,田和代齐,卢、高二氏被逐赶,离开卢邑后,卢氏族人散居于燕、秦二国之间,主要一支聚居于燕地,秦代有五经博士卢敖,其子孙后迁至涿水之上,定居在涿县,因涿县后属范阳郡,遂为范阳涿人。

地望。

范阳卢氏家族世居涿县(今河北涿州),因涿县属范阳郡(汉代时为涿郡)管辖,士族称郡望,故得名“范阳卢氏”。

涿县原为燕国之涿邑,在春秋战国时代便是“富冠海内”的天下名都之一,这里一马平川,良田沃野,是有名的膏腴之地,荆轲刺秦王时献的燕国“督亢”地图就位于这一带。范阳卢氏在这里世代耕读,子子孙孙繁衍生息,成为举世闻名的望族。

卢姓有族谱吗?
2个回答2022-09-21 00:30
mei you
成氏家族的族谱
1个回答2024-05-21 08:42
成氏族谱(广东广宁)



注:本篇谱牒是民国五年(1916年)九月在英德九龙石云洞祠堂抄录,参照1998年英德九龙镇佛仔岗重建后的祖祠理事会保存的资料整合,资料尚欠完整。本站整理造表。未详之处正待查核,盼宗亲鼎力支持。



辈份

族谱叙事内容



远祖

成迁,生二子,长子永珍自明代初由浙江移居广东英德县乌泥乡开基创业视为广东始祖。次子永济仍居浙江。



一世祖

永珍 妣陈氏、冯氏。广东始祖,



二世祖

积珠 妣陈氏杨氏。



三世祖

祖昇 妣陈氏。



四世祖

宗富 字沐孔,妣唐氏生九子一女分十房,谓九子十登科。



五世祖

长房:友全,字金福,妣李氏生三子:纲龙(在原居),纲凤(住白屈村),纲友 子:广廷(在广东清远鸾滘住;补注:住阳山田畔水)。



二房:一龙,字玉福,妣刘氏生四子:广秀、德秀、云秀、清秀;俱在艮笋山住,后分居怀集孔乡。



三房:一凤,字满福,妣伍氏生二子:广祯(住英德城下村)、广祥,子道传移居阳山七拱。



四房:子远,字庆福,妣陈氏、王氏生三子:开胜(移居星子大路边),开先、开芳(在原居)。



五房:友胜,字万福,妣陈氏生三子:杰才、英才、俊才(住清远斗村,后去老禾仓。



六房:子进,字圣福,妣谭氏、熊氏生五子:成进(住宅区浸潭鹤树)、成宽(住石头圹)、成仲(住阳山虎头岗分居省城背底水[今秀水五眼桥])、成昇(住石云洞,分居阳山田畔水)、成美(在秧乡住后去麻竹坑)。



七房:友贵,字贤福,妣钟氏生三子:大锦、大明、大进(住在原居)。



八房:真广,字瑞福,妣文氏生三子:能举、儒举、达举;孙:秀通(住清远官顶后去东安)



九房:真宝,字盈福,妣岑氏生三子:其荣、其华、其倡;孙:圣通、圣广、圣文(在大江山汛住,后驻居广宁;怀集孔洞族谱记载:其华后代驻广宁)



十房:聚宝,字进福,沐孔晚女,妣陈氏生二子元兴、元隆(住英德根竹园,后分居封川县林邨)。



六世祖

子潭

待查考!



(几个版的记录本中存有小异)



七世祖

广隹



八世祖

仙志



九世祖

成定生留宝;其昌、其华、其荣;税真生十七;税护;税旺生道金。



十世祖

留宝;圣通、圣广、圣文;十七;道金。



十一世祖

成瑛、成珠,留宝之后;尚九是广宁始祖,与圣通、圣广、圣文同宗;十七生诗记、诗富、诗聪;道金出胜财、胜旺、胜高。









成氏族谱(广宁江屯)



辈份

族谱叙事内容



始祖

尚九 字应秋,号肖菊,妣卢氏生二子: 振勇、振威。



二世祖

振勇 字配仁,号义庵,平寇有功号封小督,妣陈氏生四子:元观、亚进、亚安、亚福。



振威 字配仪,号畏堂,妣黄氏生一子:元型,元型妣刘氏生三子:茂龄、茂雍、茂和,(抵抗清兵遭兵火)。



三世祖

元观 落籍湖北。



亚进 妣邓氏生五子:国仁、国纪、国毫、国魁、国稳



亚安(即伯名?) 妣吴氏生子 国平,国伯(即盛秀?)



亚福 妣陈氏生四子:大儒、彩明、承翰、阜民



四世祖

国仁 亚进之子,妣李氏生一子:善荣。



国纪 亚进之子,妣梁氏生二子:善长、善贤。



国毫 亚进之子,妣陈氏生一子:荣受。



国魁 亚进之子,妣谢氏

后未详



国稳 亚进之子,亚进公之第五子。



国平 亚安之子,妣谢氏生三子,住江合 葵洞(下联和)



国伯 亚安之子,生子灿贤、灿文。



大儒(万聚) 亚福之子,妣李氏

其子孙仍住社岗



彩明 亚福之子,妣郑氏



承翰 亚福之子,妣曾氏生三子,所去不详。



阜民 亚福之子,妣张氏,未详所去。



五世祖

善荣 国仁之子,妣黄氏,生子:志睿、志聪、志君(无传)、志文、志谦。



善长 国纪之子,妣覃氏生子:志芬、志儒、志规、志矩



善贤 国纪之子,妣李氏,后未详。



荣受 国毫公之子,妣冯氏生子光宏。



灿贤 国伯之子,生子周保、流保。

住拆石下洞



灿文 国伯之子,生子忠保、辅保。



其新 国平之子,生子伯就,住社岗丫村园。



上宾 大儒之子,生子进贤。

住拆石下洞



上客 大儒之子,生子进文。



上贵 大儒之子,生子:进德、进礼。



六世祖

志睿 善荣之子,生子正邦。



志聪(成敏誉) 善荣之子,迁居雷乡大山口,伯才、昌才是其子孙。



志文 善荣之子,生子:建邦、扬邦、显邦,迁居德庆分居云浮。



志谦 善荣之子,生三子:乾邦、巽邦、坤邦(迁居厚溪长滩村)。



志芬 善长之子,生三子:彦也、厚也、赞也。



志儒 善长之子,生一子:秀也。



志规 善长之子,生四子:英也、金也、孔也、翰也。



志矩 善长之子,生二子:伦也、凤也。



光宏 荣受公之子,生子伦文。



七世祖

伦文 光宏公之子,由石坑凤兴寨携长子孔思迁居里厚坊,伦文公妣陈氏,生五子一女:孔思、孔彝、孔烈、孔锡、孔常。



八世祖

孔思 字芝章,号昭德,伦文公长子,妣欧氏生二子:士尚、士业。



孔彝 伦文公之子,妣陈氏生二子:士可、士杰。

住原居石坑。(考遗谱残页,石坑遗址于民国五年作了完善处置)



孔烈 伦文公之子,妣龙氏生三子:士荣、士显、士许。



孔锡 伦文公之子,妣宁氏生四子:士长、士授、士英、士聪。



孔常 伦文公之子,妣李氏生一子士赞,赞生二子:贤谋、能谋(移居古灶)。



九世祖

士尚 字翰高,孔思公之子,生于康熙庚子年十月三十日,卒于光绪二年丁已岁,享年七十八岁。妣钱氏生六子:大谋(住原居里厚坊),岘谋、展谋、宏谋、政谋、儒谋(迁居白泥磅)。



士业 字翰学,孔思公次子,妣李氏生三子:举谋、奇谋、意谋。











十世祖

大谋 字广图,号顺庵,士尚公长子,生于乾隆十年终于道光三年,享年七十九岁。妣赖氏生四子:旋乾、旋中、旋凤、旋章。



岘谋 字峻图,号顺仪,士尚公次子,妣谢氏生一子旋敬。



展谋 字昌图,号吉庵,士尚公三子,妣梁氏生五子:旋规、旋道、旋仁、旋秋、旋和。



宏谋 字廓图,号 ,士尚公四子,妣梁氏生二子:旋才、旋治。



政谋 字远图,号矩停,士尚公五子,妣梁氏生四子:旋義、旋恕、旋超、旋庄;公之生平,医卜舆术无不精通。



儒谋 字粹图,号 ,士尚公六子,妣欧氏生四子:旋纲、旋扬、旋泽、旋文。



举谋 士业公长子,妣陈氏生二子:旋经、旋坤。



奇谋 士业公次子,妣李氏生二子:旋龙、旋庚。



意谋 士业公三子,生一子旋王重。







十一世祖

旋乾 字中元,号健彝,大谋公长子,生于乾隆乙丑(1765)年十二月,终于道光已酉年享年八十一岁,妣梁氏生二子:达贵、通贵。



旋中 字中庸,号俭修,大谋公次子,妣张氏生:显贵、序贵、续娶生茂贵。



旋凤 字中见,大谋公三子,妣欧氏生三子:彩贵、荣贵、华贵。



旋章 字中简,号明正,大谋公四子,妣欧氏生一子韬贵。



旋敬 字中严 ,号祗德,岘谋公之子,妣邓氏生三子:昌贵、居贵、谦贵。



旋规 字中度,展谋公长子,妣朱氏生二子:秀贵、泰贵。



旋道 字中履,展谋公之子,妣雷氏生一子:海贵。



旋仁 字中造,展谋公之子,妣陆氏生一子:亚院。



旋和 字中霭,展谋公之子,妣朱氏生三子:字贵、馀贵、足贵。



旋秋 字中锦、号金行,展谋公五子,妣欧氏生二子:新贵、明贵。



旋才 字中艺,宏谋公长子,妣邓氏、陈氏生一子朝贵。



旋治 字中来,宏谋公次子,妣梁氏生四子:寅贵、睿贵、球贵、合贵。



旋义 字中宜、号董陶,学名其德,政谋公长子,妣刘氏、邵氏生一子:应贵。



旋恕 字中行、号慎修,政谋公次子,妣邓氏生四子:钊贵、瑞厚贵、盛贵。



旋超 字中灏,政谋公三子,妣严氏生二子:锡贵、天贵。



旋庄 字中威,政谋公四子,妣陈氏。



旋纲 字中常,儒谋公长子,继子:隆贵。



旋扬 字中显,号对庭,儒谋公次子,妣谭氏生三子:卓贵、觐贵、琼贵。



旋泽 字中恩,儒谋公三子,妣陈氏生三子:宽贵、鸿贵、观贵。



旋文 字中冠,儒谋公四子,习道教称录士,妣黄氏生二子:用贵、隆贵。



旋经 字中纶,举谋公长子,妣 氏生二子:庭贵、国贵。



旋王重(左王右重) 字 ,意谋公之子,妣 氏生一子圣贵。
湖南衡阳县任氏家族族谱
1个回答2024-04-11 20:39
衡阳县现在任姓分两支,一支在井头镇,一支在石市镇,石市镇的主要分布在白若村,金屏村,株园村,石市镇这一支班行:名贤达金邦,继美承先志。我只记得这些,欢迎指正。
山东王氏族谱
1个回答2024-03-15 07:34
8082 淄川县丰泉乡王氏世谱 清雍正十一年(1733)刻本 二册 【山东淄博】
8083 淄川王氏世谱 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刻本 四册 【山东淄博】
8084 颜山王氏家乘 民国九年(1920)博山新民书店石印本 【山东淄博】
8085 王氏族谱 明崇祯三年(1630)毛氏汲阁刻本 【山东桓台】
8086 大槐王氏念祖约言世纪 明崇祯间刊本 二册 【山东桓台】
8087 新城王氏家乘 清刊本 四册 【山东桓台】
8088 王氏世谱 民国二十二年(1933)奉先堂刊本 五册 【山东桓台】
8089 王氏族谱 清咸丰二年(1852)修 钞本 【山东昌邑】
8090 王氏族谱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修 钞本 【山东昌邑】
8091 高密王氏族谱 民国二十二年(1966)排印本 【山东】
8092 王氏宗族谱书 民国十八年(1929)铅印本 【山东诸城】
8093 王氏家谱 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 【山东烟台】
8094 王氏大司农本支谱 民国二十六年(1937)福邑广东印书局石印本二册 【山东烟台】
8095 王氏家谱书 清光绪十八年(1892)修 民国三十年(1941) 王心德 【山东文登】
8096 莱阳王氏九族谱 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 【山东】
8097 亲东王氏家谱 清嘉庆六年(1801)刻本 【山东栖霞】
8098 王氏祖谱 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修 复印本 【山东栖霞】
8099 王氏谱书 清咸丰六年修 香港复印本 【山东栖霞】
8100 王氏族谱 清光绪五年(1879)修 钞本 【山东栖霞】
8101 重修王氏族谱 清光绪五年(1879)修 钞本 【山东栖霞】
8102 王氏家谱 清咸丰六年(1866)修 钞本 【山东栖霞】
8103 芝阳王氏族谱 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木活字本 【山东黄县】
8104 黄县王氏族谱 不详 【山东】
8105 黄县太原王氏族谱 清宣统元年(1909)刊本 【山东】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