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历史小说

为什么史家把周分为“西周”和“东周”?
1个回答2022-12-29 00:50
不知道π_π
自古北方出大将,北方有多少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5-30 22:11
山西杨家将
薛仁贵
内蒙铁木真
乌兰夫陆尺顷
三国
西凉(甘肃)
董卓
马超
燕人困升(河北)
张飞
典韦
李世民一家子
陕早陆西
秦始皇
夏朝西周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人物言行中锤炼而成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3 05:06
酒池肉林

一言九鼎

风声鹤唳

围魏救赵

助纣为虐

红颜祸水

舍生取义

焚书坑儒

独尊儒术

金屋藏娇



;;;补充楼上的

也可以参考《三十六计》,成语很多
北周时期出现的成语和典故
1个回答2024-01-27 00:58
1、三教九流:宗教、学术中的各种流派,指各色人物或者各种行业。《周书 宇文邕本纪》:十二月癸巳,集群臣及沙门、道士等,帝升高座,辨释三教先后,以儒教为先,道教为次,佛教为后。
2、背信弃义:违背诺言,不讲信义。《周书 宇文邕本纪》:伪主高纬,放命燕齐,怠慢典刑,俶扰天纪,加以背惠怒邻,弃信忘义
3、亡命之徒:流氓、盗贼等不顾生命、犯法作恶的人。《周书 郭彦传》:彦劝以耕稼,禁共游猎,民皆务本,家有余粮。亡命之徒,咸从赋役。
4、飞声腾实:声誉和事实都好。《北史 周宗室传》:其茂亲则有鲁卫、梁楚,其疏属则有凡蒋、荆燕,咸能飞声腾实,不灭于百代之后
5、劳逸不均:指不能同等对待。《周书 令狐整》:丰州旧治,不居人民,赋役参集,劳逸不均。整请移治武当,诏可其奏。
6、积劳成疾:因长期劳累而得病。 《周书 苏绰传》:每与公卿议论,自昼达夜,事无巨细,若指诸掌。积思劳倦,遂成气疾。
北周三品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5 08:27
指南北朝北周的三种货币:“布泉”,“五行大布”,“永通万国”。三枚钱币。
周小史从小到大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2-04 04:46
周小史是晋朝美男子,晋张翰《周小史》诗曰:“翩翩周生,婉娈幼童。年十有五,如日在东。香肤柔泽,素质参红。团辅圆颐,菡萏芙蓉。尔形既淑,尔服亦鲜。轻车随风,飞雾流烟。转侧绮靡,顾盼便妍。和颜善笑,美口善言。”

梁刘遵《繁华诗》曰:“可怜周小童,微笑摘兰丛。鲜肤胜粉白,(月十曼)脸若桃红。挟弹雕陵下,垂钩莲叶东。腕动飘香麝,衣轻任好风。幸承拂枕选,侍奉华堂中。金屏障翠被,蓝帕覆薰笼。本知伤轻薄,含词羞自通。剪袖恩虽重,残桃爱未终。蛾眉讵须嫉,新妆近如宫。”所谓周小童者,已即周小史,古有其人,擅美名如子都宋朝者,而诗人竞咏之耳。

周小史堪称唯美派的最高代表。在他的传闻里,没有帝王将相的瓜葛,没有世俗浊流的侵犯,纯情美丽,自然天成,是我国千百年来俊美少年宝库中的一块极为完美的宝玉。对他的描述,却又怎能一个美字了得?
中国历史上周公的故事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18 14:49
1、周公吐哺

武王去世,州巧脊成王幼小,尚在襁褓之中。周公怕天下人听说武王死而背叛朝廷,就登位替成王代为处理政务,主持册渗国家大权。

管叔和他的诸弟在国中散布流言说:"周公将对成王不利"。

周公就告诉太公望、召公奭说:我之所以不避嫌疑代理国政,是怕天下人背叛周室,没法向我们的先王太王、王季、文王交代。

三位先王为天下之业忧劳甚久,现在才刚成功。武王早逝,成王年幼,只是为了完成稳定周宽碧朝之大业,我才这样做。

于是终究辅佐成王,而命其子伯禽代自己到鲁国受封。周公告诫伯禽说:我是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在全天下人中我的地位不算低了。

但我却洗一次头要多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多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起来接待贤士,这样还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因有国土而骄慢于人
周口有哪些历史名人?
1个回答2024-04-07 08:55
人类始祖太昊付羲氏都宛丘(今淮阳县);
中国女神女娲氏都西华;
炎帝神农始都陈(局漏今淮阳县)扮物;
古代先哲,世界100名人厅腊液之首的道家鼻祖老子(名李耳),生在苦县(今鹿邑县);
中国杰出易学家陈抟亦生在鹿邑县;
中国封建王朝最后一个洪宪皇帝袁世凯生在今项城市;
著名的抗日将领吉鸿昌生在扶沟县.
周口历史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3-02-16 04:55
何家村的何广华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