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卫二发现生命小说

木卫四
1个回答2024-05-05 09:33

是伽利略发现的木星四个大卫星中最黯淡和最外边的一个。它的半径为2400公里,密度不到水密度的两倍,表示它主要由冰构成。

关于诗经卫风木瓜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9 21:51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礼尚往来。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典故: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是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木瓜《诗经国风卫风》出自于哪里,是谁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3-30 17:10
  《国风·卫风·木瓜》出自《诗经》。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作者不详。
  关于“谁的故事”,历史上争论很多,并没有一致的说法。如:“美齐桓公说”、“男女相互赠答说”、“朋友相互赠答说”、“臣下报上说”、“讽卫人以报齐说”、“讽刺送礼行贿说”、“表达礼尚往来思想说”等等。现代学术界大多认同为“男女相互赠答说”,认为它是爱情诗,是一首描写相悦的男女间物物相赠,以图永远相好的诗歌。其中的“木瓜”、“琼琚”等,都是文学意象,具有象征意义,并非具体之物。而其中的“我”、“之”也非特定的人物形象。
木瓜卫风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9 13:07

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出自《诗经·卫风·木瓜》,讲的是有一对情侣,互相喜欢,他送她木桃以示情意,而她则拿出最珍贵的琼瑶(指佩玉)送给男子,并说“非报也,永以为好也”。此诗句表面意思是女子对男子的盛情回报,但仔细品味,却是中华民族知恩图报优秀传统美德的浓缩。

有木有类似于江西卫视的经典传奇的节目或者小说?
1个回答2022-12-06 10:20
北京卫视的档案
关于诗经卫风木瓜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04 10:29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意思是他送给我桃儿,我以李子回赠他。比喻友好往来或互相赠送东西,礼尚往来。    出处: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典故:投桃报李”这个成语,出自《诗.大雅》中的《抑》,只不过是作为报答的东西更贵重,情意更深厚。  来而不往非礼也。这是我们这个礼仪之邦的习惯和规矩。一般交往中是如此。男女交往中更是如此。男女交往中的“投桃报李”,已不止是一般的礼节,而是一种礼仪。礼物本身的价值已不重要,象征意义更加突出,以示两心相许,两情相悦。  《诗经·大雅·抑》“投我以桃,报之以李”之句,后世“投桃报李”便成了成语,比喻相互赠答,礼尚往来。比较起来,《卫风·木瓜》这一篇虽然也有从“投之以木瓜(桃、李),报之以琼瑶(瑶、玖)”生发出的成语“投木报琼”,但“投木报琼”的使用频率却根本没法与“投桃报李”相提并论。  

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的译文
1个回答2024-01-23 17:50

精卫含着微小的木块,要用它填平沧海。刑天挥舞着盾斧,刚毅的斗志始终存在。同样是生灵不存余哀,化成了异物并无悔改。可是精卫和刑天昔日的猛志徒然存在,实现他们理想的好日子又岂能等待得到!

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的作品原文
1个回答2024-01-26 15:14

读《山海经》①
精卫②衔微木,将以填沧海。
刑天③舞干戚,猛志固常在。
同物④既无虑,化去⑤不复悔。
徒设在昔心,良辰⑦讵可待。

请问,绘写,木卫兵的故事,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1-29 18:41
男子去买车,需要10万元,可男子只带了现金99998元,就差2元钱!
  突然,他发现门口有一个乞丐,就过去对乞丐说:“求你了,给我2元钱吧,我要买车!”
  乞丐听后,大方地拿出4元钱递给男子,说:“帮我也买一辆。”
木星有多少个卫星
1个回答2022-12-15 21:34
木星卫星总共有79颗,其中木卫一、木卫二、木卫三、木卫四是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在1610年用自制的望远镜发现的,这四个卫星后被称为伽利略卫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