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不败失之东隅

成语失之东隅的下句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2-05 13:59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语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用例】(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二十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胆敢又到孝感县境一个大字号店里去,仍照这么一做,这回他却是恶贯满盈,自寻败露了。”
【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释义】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请教:"失之东隅,收之桑隅"和"东隅已逝,桑隅非晚"各是什么意思?谢谢!
5个回答2023-01-07 05:23
两句似乎有异曲同工之处。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指早年岁月虽逝,珍惜将来还不算迟。
女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1-30 16:47
失去了一些,但是又收获了一些。女人说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是失去了一件东西后我又有了另判兄外的收获。比如说我虽然与你相恋以分手收场,但是也正因离开了你,我遇到了现在模冲滑的爱人,我现旦腊在过的很幸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比喻开始时或暂时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终得到了补偿。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分句;多含褒义。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典故
1个回答2024-02-11 20:58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讲的是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农民起义军,交战后不幸损兵折将,冯异命令部队加强防御,收拢溃散的散兵,并派军装成赤眉军打入其内部,结果大获全胜。成语意思是在刚开始有所失去,但是最后还是有所收获。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出自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
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这是汉光武帝刘秀奖励冯异时说的一句话,意思是你们打败赤眉,将士都很劳苦,开始虽然在回溪吃了败仗,但是最终在渑池一战取胜,有失有得,应论功行赏。
【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1个回答2024-02-07 07:15
【读音】: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释义】: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出自】:《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 收之桑榆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2 20:58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是开始时或暂时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终得到了补偿,成语详细介绍如下:

1、基本释义: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该成语最早出自于《后汉书冯异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义是早晨丢失了,傍晚得到了,东隅指日出处借指早晨。桑榆日将落时余光在桑榆之间,因用以指日落处,借指傍晚。后比喻开始时或暂时在某一方面失利,但最终得到了补偿,该成语在句中多作谓语也作定语分句。

2、成语出处:玺书劳异曰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成语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即出自于此。

3、寓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讲的是事物在特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辩证关系,对于指导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大有裨益。这句古语与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有异曲同工之妙,讲的都是不要因为失去一些东西而灰心泄气,而应当审时度势,因势利导,变不利为有利。世界上的万事万物总是不断运动变化,做买卖也不能保证只盈利不亏损。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故事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4-02-20 05:58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出处】语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故事: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28 23:58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解说】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释义】① 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② 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常用此语。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6 23:10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翻译: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

例句:他虽然赛场失利,但在大赛中积累了临阵经验,也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吧。

近义词: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释义:也作塞翁失马,安知非福。比喻一时虽然受到损失,反而因此能得到好处。也指坏事在一定条件下可变为好事,反之亦然。形容人的心态,一定要乐观向上,任何事情都有二面性,不好的一面,有可能向好的一面转化。

寓言寓意:“塞翁失马”的故事在民间流传了千百年。它告诉我们,无论遇到福还是祸,要调整自己的心态,要超越时间和空间去观察问题,要考虑到事物有可能出现的极端变化。这样,无论福事变祸事,还是祸事变福事,都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