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公荆天是哪部小说

荆棘,荆刺,是同一个物种吗?荆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4 08:30
荆:荆条,没有刺。棘:酸枣,有刺。两者常常生长在一起。也指艰难险阻
荆刺,仅仅指刺!
如:楚国先祖披荆斩棘,开疆拓土,为后来楚国的强盛打下了基础!
分荆的意思分荆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3-12-14 15:58
分荆的词语解释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云,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田真兄弟相感复合,荆亦再茂。后因以'分荆'喻兄弟分居。
分荆的词语解释是: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云,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田真兄弟相感复合,荆亦再茂。后因以'分荆'喻兄弟分居。注音是:ㄈㄣㄐ一ㄥ。结构是:分(上下结构)荆(左右结构)。拼音是:fēnjīng。
分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引证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⒈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云,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田真兄弟相感复合,荆亦再茂。后因以“分荆”喻兄弟分居。参见“三荆”。引清张大复《梅花草堂集·分关》:“故不如分荆荆枯,存荆荆茂,晓然知修让之道也。”
二、国语词典
汉代田真与弟分居,议定破紫荆为三,荆竟枯死,兄弟因而悔悟,遂复同居。见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后比喻兄弟分家。
三、网络解释
分荆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云,京兆人田真兄弟三人分家时议分堂前紫荆花,荆花因之枯死。田真兄弟相感复合,荆亦再茂。后因以"分荆"喻兄弟分居。
关于分荆的诗词
《鹊·不分荆山抵》
关于分荆的诗句
荆国平分荆水阔不分荆州牧荆国平分荆水阔
关于分荆的成语
荆棘丛生安安分分荆钗布裙斩荆披棘劈荆斩棘班荆道故举动荆棘穿荆度棘
关于分荆的词语
披荆斩棘负荆请罪三田分荆荆棘满腹班荆道故荆钗布裙斩荆披棘荆棘丛生穿荆度棘荆榛满目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分荆的详细信息
荆楚的荆楚文化
1个回答2024-02-06 15:47

荆楚文化因楚国和楚人而得名,是周代至战国时期在江汉流域兴起的一种地域文化。

周初,文王姬昌的老师的曾孙熊绎被封为子爵,从而建立起自己的国家。从春秋开始,楚国迅速强盛起来,尤其到了楚庄王时,楚吞并了周边众多小国,成为一方大国。 先抑后扬的楚文化 楚地是一个历史的地域概念,大体上以今湖北全境和湖南北部为中心,向周边扩展到一定的范围。当北方有炎、黄部落在创造中原文明的时候,南方江汉流域也兴起了九黎部落,并创造出了大溪、屈家岭文化等早期楚文化。
荆楚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她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巨大的经济文化开发价值。 楚文化、荆楚文化同属一个概念,均指楚人、楚民族、楚国创造而长期沉淀的文化实体和形态。历史上荆、楚不分,荆、楚或荆楚、楚荆作为一种特定的称谓,已沿袭三千多年。如《诗·商颂·殷武》说:“维女荆楚,居国南乡。”这里是“荆楚”联称,荆在前,楚在后。《咐旁竹书纪年》说:“昭王十六年,伐楚荆。”这里是“楚荆”联称,楚在前,荆在后。另据《春秋》记载,鲁庄公(?前693—前661?)之前称荆,但自鲁僖公(?前659—前627?)元年后,就改称为楚。这样看来,荆或楚,荆楚或楚荆联称,其意思一致,似无大区别。至东汉,许慎《说文解字》释荆:“楚木也,从 刑声。”释楚:“丛木也,一名荆也。”这样就把荆山、荆楚、木、荆州、荆、楚国,统一起来,形成系统完整的概念,故至唐宋时,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说:“荆、楚一木二名,故以为国号,亦得二名。”沈括《梦溪笔谈》也说:“荆或为楚,楚亦荆木之别名也。”至此,荆楚约定俗成,成为一个专称楚族、楚国和荆楚地域的一个特有的称谓。
当然,宏简轿历史上也还有其他各种说法,如《诗·商颂》毛传说:“荆楚,荆州之楚国也。”又如《汉书·高帝纪》颜师古注:“秦庄襄王名楚,故改讳荆。”但不论何种说法,荆和楚早已溶合为一体了,绝不能截然分割开来。作为楚人族所创造的文化,并在荆楚大地得以长期沿袭下来,也就称之为楚文化或荆楚文化了。那种认为楚文化是专指为楚国时期的文化,荆楚文化则为荆楚地域自古至今的文化,即指楚文化,又指此地的一切时空文化,显然是不科学的。文化是传承性的,源流嬗变,涓涓不息,楚国虽亡,文化不灭。
现今溯其源流,楚文化或荆楚文化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有它本身的内涵和属性,有它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科学体系,不能把荆楚地域内任何时期的文化、都称之为楚文化或荆楚文化。
“楚辞” 这一名称起于西汉。它有两种含义:一是诗体名,指战国后期由屈原等楚国诗人以楚地蔽肆民间语言和民歌为基础创造的一种诗歌载体;二是诗歌总集的名称,由西汉刘向辑录屈原、宋玉等人的作品以及后人模拟的作品,名为《楚辞》。由于屈原是楚辞的开创者,他的作品在质量和数量上都是最有代表性的。后人提及楚辞无不言屈原的代表作《离骚》,并常以“骚”或“离骚”作为楚辞的代称。 楚辞的产生离不开楚地特有的民间习俗。江汉水乡,民间巫风盛行,土俗尚祠祀歌舞,而且这一带很早就流传着有别于中原地区的楚地民歌,这些因素都是楚辞得以产生的基础。虽然在《诗经》这样一部广泛采录周初到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四方各国民歌的总集中,几乎没有收录楚地民歌(原因大概在于楚一向被中原王朝视为蛮夷,楚地方言也难以被中原人接受等),但仅从各方典籍保存下来为数极少的楚歌来看,其内涵丰富,叙事抒情都极富浪漫主义色彩,对楚辞的影响之深远不言而喻。 楚辞被喻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对于其后产生的汉赋更有直接的影响。“书楚语、作楚声、纪楚地、名楚物”的楚辞,与其他楚文化精华一起,构筑起瑰丽奇异的楚地文明。

荆人畏鬼 荆的意思?
1个回答2024-02-13 22:16

荆人畏鬼,寓言故事,拼音:jīng rén wèi guǐ;这则寓言故事告诫人们,一个人一旦中了迷信之邪,就会置事实于不顾,疑神疑鬼,而有被坏人欺骗、利用和愚弄的危险。贬义词。

荆轲是荆氏祖先么?荆轲是荆氏的祖先么?
2个回答2024-01-03 05:56
荆轲据说本是齐国庆氏的后裔,战国末期人,人称庆卿,后迁居卫国,始改姓荆。
荆棘的荆怎么组词
2个回答2023-02-02 11:15
荆怎么组词 :
荆条、
紫荆、
负荆、
识荆、
荆飞、
荆妇、
荆芥、
柴荆、
荆楛、
荆布、
寒荆、
荆株、
荆山、
荆舒、
荆艳、
荆人、
荆筱、
荆姬、
山荆、
布荆、
老荆、
荆鸠、
存荆、
荆朴、
榛荆、
荆宝、
荆卿、
荆台、
荆柴、
贱荆、
负荆请罪荆的意思
5个回答2024-01-05 06:51
负荆请罪
背上荆条请求责罚。表示真诚地认罪赔礼

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成语识荆说项荆指什么?项又是谁?
1个回答2024-04-21 20:20

识荆:荆指韩荆州,即韩朝宗,时任荆州长史兼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使。李白抱负宏大,自称“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但他不欲经由进士、明经等常规考试进入仕途,而企图一朝蒙受帝王赏识,获得重用。故广事干谒,投赠诗文,以表现才能,培养声名。作此文前,已多次上书和谒见地方长官,又曾入京谋求出路,未果。本文也是干谒之作,韩荆州即韩朝宗,任荆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判襄州刺史、山南东道采访处置使。李白《与韩荆州书》是他初见韩时的一封自荐书。文章开头借用天下谈士的话——“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赞美韩朝宗谦恭下士,识拔人才。接着毛遂自荐,介绍自己的经历、才能和气节。文中极称韩朝宗善于识拔人才,希望获得接见和称誉,也并不露卑屈之态,而充满对自己才能的自信。 敬辞。原指久闻其名而初次见面结识的敬词,今指初次见面或结识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长史韩朝宗)’。――李白《与韩荆州书》 避地曾来银岭居,识荆已是二年余。――元·鲁直《次程仲京韵》 识荆恨晚 识荆是敬辞,识别的意义就差之千里了,所以,不是识别。说项:项指的是项斯[全唐诗话,杨敬之赠项斯诗]∶辞面为杨敬之碰到人都说项斯人品好,才学 高,为项斯说好话。喻作代人说好话或说情。典出唐朝项斯与杨敬之。时项斯尚未 成名,杨为颇有地位之国子祭酒。项以数首诗作谒见杨,杨见后非常欣赏并十分器 重项斯。杨便赠诗一首,诗曰∶“几度见诗诗尽好,及观标格过于诗。平生不解藏 人善,到处逢人说项斯。”其意约为∶几次看到项斯的诗文,都觉得非常美好,等 见到项斯本人后,才发现项斯的风范和人品更好。我一辈子都不懂得把别人的优点 隐藏起来,因此我到处见到人就说项斯的好话。意谓希望别人也都能欣赏项斯。亦 作∶逢人说项;为人说项;代为说项;代人说项。

荆平王内传 译文
1个回答2022-10-27 23:10
我自己解决了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