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冉阿让小说

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1-24 02:55

我很幸运,我童年时代的文学启蒙自《悲惨世界》开始。

小时候,大约是小学四年级,家里有两本《悲惨世界》的藏书,虽然无法看懂这本书,我还是坚持着读了其中一卷的开头,《悲惨世界》的故事是这样开始的:

1815年,冉阿让从被关押了十九年的苦役中释放。

冉阿让从小失去父母,从前是个修树枝的工人,有年冬季找不到工作,家里有七个外甥挨着饿,他为了救活那些孩子而偷了一块面包,从此被关进了监狱。因为几次越狱逃跑,又被抓了回来,他总共在监狱里蹲了十九年。但监狱并没有让他往好的一面改变,反而让他变得仇恨一切,不再相信任何人,成为一个凶狠孤独的男人。

他来到狄涅城中,却发现没人愿收留他过夜——“好多个人家都不要我。我又到了监狱,看门的人也不肯开门。我也到过狗窝里。那狗咬了我,也把我撵了出来,好象它也是人似的,仿佛它也知道我是谁似的。我就跑到田里,打算露天过一宵。可是天上没有星星。我想天要下雨了,又没有好天主阻挡下雨,我再回到城里……”

结果,本城的主教米里哀先生却收留了他,并邀请他一同共进晚餐,还为他铺了一张洁白的床过夜。

这是冉阿让十九年来第一次睡床。

半夜,冉阿让却偷走了米里哀主教家里的一套值钱的银器,刚逃出去不久便被警察抓住。

当警察带着冉阿让来到主教家里,主教却出人意料地说,那些银器是他送给冉阿让的,还说冉阿让忘了带走一对银烛台,警察只得将冉阿让释放。

最后,主教对冉阿让说“不要忘记,您拿了这些银子,是为了去做一个诚实人。”

从此,冉阿让彻底地改变了。

若没有米里哀主教当初做的这个伪证,芳汀可怜的女儿珂赛特也不可能获救,或许这个小女孩将永远在小旅馆里暗无天日地长大直到无声无息地死去。

米里哀不但救了一个人,而且间接地救了好多人。

许多年后,我依然对《悲惨世界》的这段开头印象深刻。

为什么,米里哀主教明知冉阿让偷走了自己的贵重物品,却还要说谎并将他放走,放在现在来看不可思议,法律上来说就是做伪证,是可以被法律起诉的。

一个堂堂的主教(法国是天主教国家,主教享有非常崇高的地位与权力),为何要为拯救一个刚从监狱里放出来的小偷而向警察作伪证?

因为他知道,如果为了法律的正义,要把小偷交给警察,那么冉阿让必然又会坐牢,而当时法国的司法制度不可能去感化一个罪犯,只可能使罪犯在坐牢的过程中变得更加危险和仇恨社会,只会毁灭一个人而不会拯救一个人。

于是,主教选择了信仰,选择了道德,而抛弃了法律,他为了信仰和道德做了伪证,不仅仅是拯救了冉阿让不再被关进监狱,更重要的是从此改变了他的人生,使他彻底变成了另一个人。

但是,主教拯救冉阿让并非随意的施舍,因为他自己也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天主教徒,尤其是天主教的主教,撒谎和不诚实是一桩很大的罪过,主教却宁愿由自己来承担这样的罪过,也要拯救并改变一个人的灵魂。

主教在这里以违背某种信仰的代价,来实现了信仰中的一个更高的准则,那就是牺牲自己拯救他人。

或许,雨果在这里写得过分美好过分强调人类弃恶从善的天性,但我可以从中发现雨果对于法律的认识——法律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比法律更有效的约束是道德,比道德更有效的约束是信仰,法律只能约束一个人的行为,但不能改变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法律可以把一个罪犯关进监狱让他不再危害社会,但法律不会保证这个人被放出监狱以后不再危害社会!一个人可以接受法律的惩罚,但不会改变他对他人及社会的仇恨。因为法律不能改变一个人的思想和精神。

道德有可能做到这一点,但道德的力量有些薄弱,最有效的力量则是信仰,只有信仰才能深刻影响一个人的心灵,从心灵深处约束人的行为。

可是,我们现代人已经无法理解十九世纪的马克思恩格思,更无法理解雨果这样的文学大师笔下的《悲惨世界》。因为现代人无比自私,只看到自己的生活也只关心自己的生活,他们看不到生活在自己身边的大多数人的生活,看不到一个虽然残酷但却近在眼前的现实,那也是雨果所说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

法律能否解决这些问题?答案是否定的,任何一个时代任何一个社会,法律都无法解决这些问题。

用暴力可以暂时压制暴力,但无法永远控制暴力,因为千千万万人的暴力,相加起来永远会超过少数人的暴力。

所以,米里哀主教放弃了警察的暴力,而选择了他自己的方式,用宽恕对待仇恨,用给予对待窃取。

我们可以说他是妇人之仁,也可以说他会姑息养奸,但不能怀疑他有一颗虔诚善良的心。

好吧,我暂且不把米里哀主教归入圣贤一列,只当他仍然是个和我们一样的平凡人,那么看看我们这些平凡人会怎么处理这件事?

冉阿让是个身无分文之人,一套偷来的银器变是他全部的财产,而米里哀主教想必衣食无忧,一套银器可能只占据他的财富的千分之一,损失自己的千分之一,来拯救一个人全部的命运,对自己来说无关痛痒,对那个人来说却是生死攸关。从个角度去平衡考量,我可以认为米里哀做了一件很划算很精明的事情——即用自己的千分之一换来了另一个人生命的全部。

所以,如果你是一个富有的人,当遇到某些社会底层的人们,而这些人出于种种原因伤害到了你的一些利益,只要不是很大的利益(比如买东西宰了你几百块钱,拿走了你家中的某个小物件),只要不是伤害或威胁到你的人身安全,你大可以不必兴师动众疵牙必报,你就当自己做了一回米里哀主教,或许你的宽恕可以拯救一个人。

将心比心,每个人生活在不同的层次,生活在不同的境遇之中,你的千分之一可能是他的百分之一百,那么何必再要站在同一根水平线上去争什么呢?

我们做不到圣贤,至少可以做一个米里哀主教。

《悲惨世界》是一部伟大的作品,雨果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悲惨世界里,冉阿让最后怎么死的阿
1个回答2022-12-23 06:39
没有了柯赛特,冉阿让很孤独,开始少吃东西直到不吃,最后自然死亡。
像《悲惨世界》中 冉阿让一样的名人的事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04 09:32
南非前总统 纳尔逊·曼德拉
印度的甘地
《巴黎圣母院》中的敲钟人 卡西莫多
雨果《悲惨世界》笔下冉阿让究竟是一个多少神秘的传奇人物?
1个回答2024-05-03 22:01
???

楼主是不是搞错了?

你是不是把以前拍的悲惨世界的动画片和书的情节弄混了

动画上冉阿让在最后重新接受法庭审判的时候获得了大家的谅解 而且一直追捕他的警官都为他说话 结局是他和养女幸福的生活下去

而书的结局可没那么浪漫 他的养女婿因为以为他的财产是偷盗一个市长的所以看不起他 还尽量不让他养女接近冉阿让 直到他查出冉阿让其实就是那个市长(因为冉阿让以前是个罪犯做什么别人都要盘查 后来借用一个快死的老爷爷的身份证明换了个假名才能做到市长的位置 后来让一直追捕他的警官拆穿就逃了)才明白他误会了好人 等他和冉阿让的养女赶到老人身边时已经迟了 冉阿让因为孤独寂寞而要快要死了 

反正一句话 雨果笔下的冉阿让是个不折不扣的悲剧人物
悲惨世界主人公到底叫让·瓦让还是冉·阿让
2个回答2022-12-05 02:23
书的版本不同,翻译也不同,我们公认是冉·阿让。总而言之雨果先生的作品翻译的版本不同不要紧,重要的是能不能读懂这本书。
《悲惨世界》中男主角冉·阿让是一个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2-10-02 23:53
他是一个非常命苦的人,尽管他的一生当中遭遇了很多的不如意,但他内心的那种善良还有爱帮助别人的心,从来没有动摇过。
你有过悲惨人生的经历吗?是如何的悲惨?
1个回答2023-03-24 01:07
你喜欢看别人笑话?
最悲惨的人生,到底有多悲惨
1个回答2024-03-11 08:26
别为了生活的命运而苦恼.谁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生活烦恼.找个爱你的知己来面对你以后的酸甜苦辣,你要记住,吃亏,上当,哪怕是你普通的跌倒都是你人生最宝贵的经验。
想到自己悲惨就想这个世界比自己还悲惨的人
1个回答2024-03-06 00:37
啊 比自痛苦况且身体发肤受父母着光光自该承担责任仅要着且要着给些欺负看看永远 懦弱总坚强要再忍让家都平等候忍让换宽容谅解寸进尺所希望能强势些祝拥快乐!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