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罐头小人在线阅读

两个鱼罐头 阅读
1个回答2024-01-29 20:40

老板对这个小孩子的尊重,也体现了老板的和气可亲

动作 语言

老板这样的动作是让女孩知道老板很认真的对待,让孩子知道他的钱足够多,打消孩子的顾虑

小牛在线和钱罐子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3-03-30 17:25
一个公司的上下级
开启易拉罐阅读中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1-21 04:15
易如反掌yì rú fǎn zhǎng
[释义] 像翻转手掌一样;比喻做事很容易。
[语出]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天;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
[正音] 掌;不能读作“chēnɡ”。
[辨形] 反;不能写作“返”。
[近义] 一挥而就 轻而易举 信手拈来
[反义] 来之不易 难于登天
怀里的存钱罐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3 15:48
1、(说清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即可)

孩子手中的存钱罐被陌生人骗去,(1分)母亲没有责怪他。(1分)

2、(第五段的最后一句,可作参考)

这件事,让他原谅他人的过错,(1分)也让他保持警觉,不轻易相信他人。(1分)

3、(答出所运用的修辞及其作用即可)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存钱罐比作空气,(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存钱罐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以及朋友被骗后的沮丧。(1分)

4、(分别答出对三个有关人物的想法即可)

怎么忍心对这么小的孩子呢?——对小偷(1分)

孩子太小,还不懂得提防人,应该原谅。——对孩子(1分)

自己太疏忽大意,怎么能把家里的全部积蓄交给孩子保管呢?再说,钱已经丢了,事已至此,何必追究?——对自己(1分)

5、(答到了第几段、作用、写作目的即可)

应该精读第十段,(1分)因为这一段总结了全文,进一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总结教训”(1分)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1分)

6、(要表达出内心的愧疚和反省,最好要提出本文的观点)
阅读题答案 怀里的存钱罐
1个回答2024-01-26 03:43
1、(说清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即可)

孩子手中的存钱罐被陌生人骗去,(1分)母亲没有责怪他。(1分)

2、(第五段的最后一句,可作参考)

这件事,让他原谅他人的过错,(1分)也让他保持警觉,不轻易相信他人。(1分)

3、(答出所运用的修辞及其作用即可)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存钱罐比作空气,(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存钱罐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以及朋友被骗后的沮丧。(1分)

4、(分别答出对三个有关人物的想法即可)

怎么忍心对这么小的孩子呢?——对小偷(1分)

孩子太小,还不懂得提防人,应该原谅。——对孩子(1分)

自己太疏忽大意,怎么能把家里的全部积蓄交给孩子保管呢?再说,钱已经丢了,事已至此,何必追究?——对自己(1分)

5、(答到了第几段、作用、写作目的即可)

应该精读第十段,(1分)因为这一段总结了全文,进一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总结教训”(1分)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1分)

6、(要表达出内心的愧疚和反省,最好要提出本文的观点)



我老师做的答案
怀里的存钱罐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1-24 12:15
1、(说清故事的经过和结果即可)

孩子手中的存钱罐被陌生人骗去,(1分)母亲没有责怪他。(1分)

2、(第五段的最后一句,可作参考)

这件事,让他原谅他人的过错,(1分)也让他保持警觉,不轻易相信他人。(1分)

3、(答出所运用的修辞及其作用即可)

运用比喻的修辞,将存钱罐比作空气,(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存钱罐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以及朋友被骗后的沮丧。(1分)

4、(分别答出对三个有关人物的想法即可)

怎么忍心对这么小的孩子呢?--对小偷(1分)

孩子太小,还不懂得提防人,应该原谅。--对孩子(1分)

自己太疏忽大意,怎么能把家里的全部积蓄交给孩子保管呢?再说,钱已经丢了,事已至此,何必追究?--对自己(1分)

5、(答到了第几段、作用、写作目的即可)

应该精读第十段,(1分)因为这一段总结了全文,进一步点明了文章的主旨“要学会从生活中汲取智慧,总结教训”(1分)这也是本文的写作目的所在。(1分)

6、(要表达出内心的愧疚和反省,最好要提出本文的观点)



还有一种

16.孩子手中的存钱罐被陌生人骗去,母亲并没有责怪他。(要点:孩子被骗,母亲的反应。)(每个要点1分,共2分)

17.示例:(1)该死的骗子,你怎么忍心对我们穷苦人家下手啊!(2)孩子这么小,怎么能判断出陌生人是好是坏啊。(突出母亲的谅解、自责等)(共3分)

18.运用了比喻的说法,形象地表现了存钱罐在不知不觉中消失了。(共3分)

19.经历这件事后,朋友养成了包容他人的如海胸襟,也能毫不手软地对心存歹念的人给予迎头痛击。(两个要点,各2分,共4分)

20.作者列举了三种,分别是把自己受到的伤害转移到别人身上、有的人因此谨小慎微、有的人却发展出应付危机与困难的智慧。(三种方式各2分,共6分)

21.本文最后一段点明了文章主旨,告诉我们,要善于从生活中吸取智慧和教训。
陶罐与铁罐阅读答案 我体会到了什么
1个回答2024-01-18 09:07
  最佳答案一、教材说明
  这篇略读课文是一篇寓言。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然而,埋在土里许多年后,陶罐出土成宝,铁罐却化为泥土。故事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对方特长、和睦共事。
  这篇童话,主要通过对话展现情节、推动故事发展,塑造人物形象,说明道理。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铁罐的傲慢、蛮横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克制均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此外,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这篇寓言故事还给我们许多启示,比如,由于时间的变化,事物的命运也会变化的道理,要有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看待事物的过去、现在和将来。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理解课文说明的道理,学会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二是在阅读中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内容,了解寓言蕴含的道理。
  三、教学建议
  1本课内容生动有趣,适合自主阅读。因此,应放手让学生自读,在学生自读、感悟的基础上作适当的指导,指导课文思想内容的交流和有感情朗读的交流。
  首先,教师要引导读懂阅读提示,把握阅读要求:(1)要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2)要从陶罐和铁罐的变化中,体会课文所说的道理;(3)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时,不再提示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而在学生自读后检查。在学生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后可再问一问:你是怎么概括出主要内容的?以巩固学生对方法的掌握,进而体现从扶到放的过程。
  其次,让学生再把课文读一读,说说陶罐和铁罐的变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学生交流对课文所说明的道理的认识,老师在语言表达上不要统得过死,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和见解。如,要谦虚,不要骄傲;要多看别人的长处,多看自己的短处;谦虚的人有好的结局,骄傲的人下场可悲。这些见解都要予以肯定。在学生能够说出本文所要说明的道理后,再引导学生联系已学过的课文和生活经验加深理解,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在班上交流。可以鼓励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说出更多的见解,比如,时间在变,事物也在发生变化等。
  3分角色朗读课文,主要是指课文的前半部分。可要求学生再读课文,画出写铁罐和陶罐神态的词语,抓住重点词句,体会陶罐和铁罐说话时的不同神态、语气。有的话没点出说话时的神态,可引导学生从话语中体会该用什么语气读。铁罐“傲慢→轻蔑→恼怒→怒不可遏”,陶罐却自始至终谦虚和自尊。分角色朗读,要把不同的语气读出来。可同桌轮换分角色朗读,也可走出座位,自找好朋友分角色朗读。
  4要指导学生读准“御、懦、滓、掘、氧、踪”的字音。御,读yù,不读yì;懦,读nuò,不读ruò;滓,读zǐ,不读zǎi;掘,读jué,不读jié;踪,读zōng,不读zhōng。
  5“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争辩、恼怒、相提并论、和睦相处、羞耻、渣滓、氧化、无踪无影”等词语,可让学生在自读中结合上下文感悟,不要求学生解释。“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比如,铁罐说的“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这就是对陶罐的奚落。“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或评说,课文中指铁罐自认为比陶罐强,不能把它和陶罐放在一起比较。“和睦相处”,相处得好,不争吵。
  四、参考资料
  氧化
  氧化,也叫氧化作用,指物质跟氧化合,也泛指物质在化学反应中失去电子或电子对偏离。空气中的氧气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助燃。它能同铝、铁、铜、钾、钠、钙、镁、钡等多种元素直接化合成各种氧化物。金属生锈,煤、柴燃烧等都是氧化。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能同氧化合生成氧化铁,即三氧化二铁(化学式Fe2O3)——红褐色粉末。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水合氧化物。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这就是《陶罐和铁罐》一文中铁罐最后无踪无影的原因。
  一、词语积累
  1.奚落:用尖刻的话说别人的短处,使人难堪。
  2.谦虚:虚心,不自满,肯接受批评。
  3.懦弱:软弱无能,不坚强。如:性格懦弱。
  4.轻蔑:轻视,不放在眼里。
  5.恼怒:气恼,发怒。如:十分恼怒。
  6.相提并论:把不同的人或不同的事物混在一起来看待。
  7.和睦相处:相处得好,不争吵。
  8.羞耻:不光彩,不体面。如:不知羞耻。
  9.理会:理睬。如:谁也没理会他。
  10.流逝:像流水一样迅速消逝。如:岁月流逝。
  11.覆灭:全部被消灭。如:全军覆灭。
  12.覆盖:遮盖。如:覆盖上积雪。
  13.渣滓:物品提出精华后剩下的东西。
  14.翻来覆去:本课指多次重复地。
  二、近反义词
  近义词:骄傲--高傲谦虚--谦逊懦弱--软弱
  轻蔑--轻视确实--实在争辩--分辩
  恼怒--发怒羞耻--差辱理会--理睬
  流逝--消逝覆灭--消灭倒塌--坍塌
  惊讶--惊异朴素--质朴兴奋--激动
  反义词:骄傲--谦虚懦弱--坚强羞耻--光彩
  傲慢--谦恭朴素--奢华兴奋--镇静
  三、难句讲析
  1.“我确实不敢碰你,但并不是懦弱。”陶罐争辩说,“我们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的。说到盛东西,我不见得比你差。再说……”
  这几句话是陶罐受到傲慢的铁罐奚落之后的据理力争。对于铁罐的无理取闹,陶罐表现出谦虚克制的态度,不和质地坚硬的铁罐去碰撞,然后用“但”字一转,说这“并不是懦弱”,因为“罐子”生来就是给人们盛东西的,“并不是来互相碰撞”,这是罐子的职责。至于盛东西,陶罐说:“我不见得比你差”,这是从履行职责能力上讲的。“再论”后面的省略号,略去了一些别的理由,从下文许多年代以后陶罐光洁如新、铁罐消失得无踪无影可以看得出来。
  2.人们立即动手,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但是,连铁罐的影子也没见到。它,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完全氧化,早已无踪无影了。
  这几句话讲铁罐的下场及消失得无踪无影的原因。“翻来覆去,把土都掘遍了”说明找的时间长,找得很仔细,但仍不见铁罐的影子。最后一句,交代铁罐消失的原因。“早已”说明铁罐经不起氧化,早就无踪无影了。
  四、难段讲析
  课文第一至九自然段。
  这几个自然段讲铁罐奚落陶罐,陶罐据理力争。第一至五自然段是铁罐与陶罐在敢不敢“互相碰撞”问题上的对话。第六至八自然段是在“相提并论”问题上的对话。第九自然段讲陶罐不再理会铁罐。铁罐奚落陶罐,挑逗它,要和它碰撞,陶罐据理力争;铁罐恼怒陶罐,不屑与它相提并论,陶罐好心劝导铁罐并希望和睦相处;当铁罐骄横地斥骂陶罐并表示要把它碰成碎片时,陶罐才选择“不再理会”的做法,这是一种无声的抗辩。
  五、篇章学习
  全文有十七个自然段。
  第一至九自然段:讲铁罐奚落陶罐,陶罐据理力争。
  第十至十七自然段:讲许多年代过去了,埋在地下的陶罐完好如初,而铁罐却不复存在了。
  课文是按时间顺序记叙的。
  写作借鉴
  童话寓言的构思——移情于物
  童话寓言的基本构思方法是:不直接表现生活中的人性、人情、事理,而是采用“移情于物”的方式,选择具有相似特性的事物作寄托,曲折地表达作者对现实生活的观察思考。本文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
糖罐的秘密 阅读答案
1个回答2024-02-20 05:14
1根据语境,第4段划线句"秦霜总是在灯下读着她那本似乎永远也读不完的小说."中两个需要重读的词语是总是 和 永远

2.我不由得心里一惊:秦霜该不会发现我吧,不然她该多难堪啊。我绝不能让同学们知道!要是别人知道了,那秦霜怎么受得了?

或者:我想:秦霜,我就在窗外,你可不要向外看啊!此地不宜久留,赶紧走。我一定要装着像没有看到一样。绝不能让别人知道!

3秦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的行为对它所表现得真诚,善良,宽容的品质是无价的。

4糖罐(线索)偷糖,倒糖,念糖

5能宽容同学的一时过失并真心帮助其改过自新
两个鱼罐头阅读紧急!今晚就要!!!!
1个回答2024-02-02 01:00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主要内容

描述了“我”在市郊的小杂货店偶然遇到的一幕,在店老板的帮助下让一个山村的小孩子完成了她的心愿,而又没有让她发觉。

2、文题为“两个鱼罐头”,文章开头却不厌其烦描写店老板的外貌等,作者这样写的用以是什么?

这样描述,使一个朴朴实实的店老板的形象与后来的帮助小女孩形成照应,虽然是生意清淡,但是他一样的为人善良,诚恳!



3、“我”一眼就看到了小女孩手里的六枚硬币,可倒数第三段中写道点老板接过小女孩手中的钱为何还要“一枚一枚的数,很认真的计算着?”

是为了让小女孩觉得,这些钱很多,足够了!

4、读完全文,我们从小女孩和店老板身上看到了人性中最让人感动的东西,分别用一个词加以概括。

小女孩:亲情店老板:善良

5、倒数第四段“老板用手势制止了我。”这简单的一个动作,包含了老板丰富的心理活动。请将老板此时的心理描写出来

怕我的帮助行为,让小女孩知道自己的钱不够,反而会不接受老板的帮助……
阅读短文一罐水那位妇女为什么把杯里的水全部喝光了?急啊急啊!!!
1个回答2024-02-12 12:55
为了祖国与敌人同归于尽,妇女已经做好了牺牲的准备。只有她喝下这杯水,多疑的法国士兵才相信水是没毒的,才会喝水,这样才能把法国士兵杀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