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联盟小说王渊

澶渊之盟是什么?澶渊之盟的内容主要有哪些呢?
2个回答2023-03-12 11:50
檀渊之盟是辽国和北宋签订的用金钱换和平的协定,因为在谭渊城签订,所以被称为檀渊之盟。檀渊之盟中规定,北宋每年向辽国进贡岁币丝帛若干,在政治地位上,辽国为兄,宋朝为弟。
什么是”澶渊之盟"
2个回答2022-12-17 00:02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国经过长年累次的战争,最后在澶洲城下两国签订的一份休战协议。因澶洲其西有湖泊曰澶渊,澶州亦名澶渊郡),因地而名,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2个回答2022-12-19 18:49
指北宋与辽朝(契丹)之间订立的和约。在澶渊之盟之后,辽还进一步提高了对宋朝上缴岁币的要求史称“重熙增币”。
什么是澶渊之盟?
1个回答2022-11-09 17:08
澶渊之盟是指历史上宋国与辽国合议两方和解,从而达到了长久的和平局面。
澶渊之盟是怎么回事?
1个回答2024-02-25 07:58
澶渊之盟是北宋与辽经过多次战争后在北宋真宗景德元年 辽圣宗统和二十二年(1004年)所缔结的一次盟约。
1004年(宋真宗景德元年),辽萧太后与辽圣宗亲率大军南下,深入宋境。宋真宗想迁都南逃,因宰相寇准的劝阻,才勉强至澶州督战。宋军坚守辽军背后的城镇,又在澶州城下射杀辽将萧挞览(一作凛)。辽害怕腹背受敌,提出和议。宋真宗畏敌,历来主张议和,先通过降辽旧将王继忠与对方暗通关节,后派曹利用前往辽营谈判,于十二月间(1005年1月)与辽订立和约,规定宋每年送给辽岁币银10万两、绢20万匹。因澶州在宋朝亦称澶渊郡,故史称“澶渊之盟”。
“澶渊之盟”
1个回答2024-02-29 15:57


公元1004年闰九月,萧太后和辽圣宗亲率二十万大军南征,深入宋境,同年的十二月议和。订立盟约的地点在澶州,史称“澶渊之盟”。盟约规定,宋朝每年向辽纳银10万两,绢20万匹,在南京交割,宋辽以白沟为界。表明南北军事力量达到一定均势,宋辽都不可能彼此吞并。辽朝在南京的统治地位得以巩固,南京从军事前哨一变而成为宋朝交往的友好城市。南京政治、经济、文化地位继续上升,这些为其在金代上升为正式都城奠定了基础。

澶渊之盟的内容
1个回答2024-03-15 01:15
一、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二、以白沟河为国界,双方撤兵。(辽归还宋遂城及瀛、莫二州。)此后凡有越界盗贼逃犯,彼此不得停匿。两朝沿边城池,一切如常,不得创筑城隍。

三、宋方每年向辽提供“助军旅之费”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至雄州交割。

四、双方于边境设置榷场,开展互市贸易。 盟约缔结后,宋、辽之间百余年间不再有大规模的战事。因澶州又名澶渊,遂史称“澶渊之盟”。
如何看待澶渊之盟?
1个回答2024-03-21 04:46

澶渊之盟对于当时的宋朝是有利的,原因如下:

1、澶渊之盟结束了宋辽之间长达二十五年的战争,此后宋辽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状态。

2、宋朝节省了巨额战争开支,避免了重兵长年戍边的造成的过量徭役和朝廷赋税压力,以极少的代价换取了战争所难以获取的效果。

3、澶渊之盟以后,宋辽双方大致保持了百年之和平,这对两国之间的贸易关系、民间交往和各民族之间的融合是非常有利的。 为中原与北部边疆经济文化的交流创造了条件。

4、澶渊之盟以后北宋在边境上的雄州、霸州等地设置榷场,而北宋在经济总量上比辽、西夏等国不知要大多少倍,贸易的结果可想而知,一点点岁币何足挂齿。

5、澶渊之盟后的辽宋贸易促进了契丹族与汉族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增进了两族人民的友谊。有利于中华民族的经济发展、文化繁荣、民族融合。

澶渊之盟的意义是?
1个回答2024-02-14 16:12
  澶渊之盟北宋建立后,为了夺回幽云十六州,两次发动对辽的战争,但都失败了。从此,北宋对辽处于守势。



  979年,宋军发动第一次对辽战争。宋军开始进展顺利,包围了幽州。辽军出动主力援救幽州,大败宋军。宋军仓皇撤退,很多将士战死。宋太宗身中数箭,乘驴车逃脱。





  986年,宋军再次伐辽。但在东、西、中三中大军中,东路军贪功冒进,结果大败。辽军乘势猛攻,宋军全线崩溃。西路军老将杨业率军掩护边民撤退,在陈家谷被辽军。包围他在激战中受伤几十处,被俘手绝食三日而死。民间流传的杨家将的故事,就取材于杨业及其部众英勇抗辽的事迹。





  1004,辽军大举南下,打到江河北岸的澶州附近,直逼宋都东京。消息传来,朝廷一片惊慌。许多大臣主张迁都避敌。宰相寇准力主抵抗,并劝宋真宗御驾亲征。真宗抵达澶州,宋军士气大振,击退辽军。1005年,辽宋达成各协,辽兵北撤,北宋送辽岁币。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真宗的亲征,鼓舞了士气。集中在澶州附近的军民,多达几十万人。辽军孤军深入,处境不利,谋求议和。宋真宗贪图苟安,对宋使许诺,只要不割地,能讲和,契丹就是索取百万钱财,也可以答应。寇准听说后,私下警告前去各谈的曹利用说,如果超过30万,就杀你的头。和议达成后,真宗令太监去询问结果,曹利用只伸出三个指头。真宗误以为给辽300万,大吃一惊。但又认为谈判既已成功,也就算了。后来,他弄清了只给辽绢20万匹、银10万两,合计数才30万,大喜过望,写诗与群臣唱和。



  澶渊之盟以后,辽、宋长期保持友好往来,边境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得到加强。



  澶渊之盟是个有争议的命题。如何正确、客观地评价它,就必须对澶渊之盟宋辽双方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事实上,澶渊之盟是宋辽双方均势的体现,它对宋辽两国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无论从大历史的角度,还是大民族的角度来看待它,都有值得肯定的一面。澶渊之盟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迭经争论的命题。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对的观点。肯定者认为它虽是一个屈辱性的条约,但签订后,北方地区出现了一个比较安定的和平环境,它沟通了宋辽双方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密切了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往来。否定者则认为澶渊之盟的签订,既承认辽政权的存在,又开“岁币”之滥觞,以后两宋之积弱,使宋代局面江河日下。如何客观、正确地评价澶渊之盟,就必须考察澶渊之盟签订前宋辽双方的历史状况、发展态势,以及签订后对宋辽两国产生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