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总目录史杀神

明实录的史家评价
1个回答2024-05-18 01:31

王世贞称:“国史之失职,未有甚于我朝者也。故事有不讳始命内阁翰林臣纂修实录,六科取故奏,部院咨陈牍而已。其于左雀茄右史记言动姿孙,阙如也。是故,无所考而不得书,国忸衮阙,则有所避而不敢书。而其甚者,当笔之士或有私好恶焉,则有所考无所避而不欲书,即书,故无当也。”“虽然国史人恣而善蔽真,其叙章典、述文献,不可废也。”
徐乾学曾对明诸朝实录给予概论:明之实录,洪、永两朝,最为率略。莫详于弘治,而焦芳之笔,褒贬殊多颠倒。莫疏于万历,而顾秉谦之修纂,叙述一无足采。其叙事精明而详略适中者,嘉靖一朝而已。仁、宣、英、宪胜于文皇,正德、隆庆劣于世庙,此历朝实录之大概也。
万斯同:“暗于大而明于小,详于细而略于巨”……“吾少馆某迹岁链氏,其家有列朝实录,吾默识暗诵,未敢有一言一事之遗也。长游四方,从故家求遗书,旁及郡志邑乘杂家志传之文,莫不网罗参互,而要以实录为指归。盖实录者直载其事与言,而无所增饰者也。因其世以考其事,核其言,而平心察之,则其人之本末,十得八九矣。然言之发或有所由,事之端或有所起,而其流或有所激,则非他书不能具也。凡实录之难详者,吾以他书证之,他书之诬且滥者,吾以所得于实录者裁之。”

汉武帝“立子杀母”,为何历史上评价仍然很高?
1个回答2024-01-29 21:24

刘邦不杀正妻吕后招致刘氏一族几乎尽被外戚所灭,李世民不杀了武媚娘终有李氏皇族尽乎遭殃,咸丰当年若杀了慈禧怕是大清不至于亡于妇人之手……天子驾崩,子幼母壮乃必然潜藏祸端。

高中历史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个回答2024-04-05 12:06
作为上海考生、对此无能为力…
(这题目又不难、把贞观之治的原因讲一讲、最后总结中国古代是一个人治的社会就好啦)
历史上是怎样杀小孩吃的?
1个回答2024-02-20 10:07
一般是煮的,都是大灾才吃小孩的 ,就是吃小孩子都吃的不是自己的。
历史上是怎样杀小孩吃的?
1个回答2024-03-21 07:23
据曾任四川省泸州地委书记的邓自力(因顺应民意提出解散公开食堂等措施而被打成“四川头号右倾机会主义分子”)近年出版的回忆录《坎坷人生》中记载:“粮食不够就搞代食品,什么胡豆叶,芭蕉头,小球藻,野草根等都用来充饥。后来这些东西找不到了,有人开始吃观音土。观音土吃下去肚子发胀,不能排泄,几天后就被胀死。……后来,卖人肉吃人肉的可怕的事也发生了。宜宾市就发生了将小孩骗到家中,整死煮熟后作为兔肉到街上卖的事。……”(见该书130页,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版)
历史上是谁连杀四名史记官
1个回答2024-02-28 10:22
  是崔杼。
  大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子杀之。其弟嗣书而死者二人。其弟又书,乃舍之。南史氏闻大史尽死,执简以往。闻既书矣,乃还。
  齐国太史公如实记载了这件事,崔杼大怒,杀了太史。太史的两个弟弟太史仲和太史叔也如实记载,都被崔杼杀了。崔杼告诉太史第三个弟弟太史季说“你三个哥哥都死了啊,你难道不怕死吗?你还是按我的要求:把庄公之死写成得暴病而死来写吧”,太史季正色回答“据事直书,是史官的职责,失职求生,不如去死。你做的这件事,迟早会被大家知道的,我即使不写,也掩盖不了你的罪责,反而成为千古笑柄”。崔杼无话可说,只得放了他。太史季走出来,正遇到南史氏执简而来,南史氏以为他也被杀了,是来继续实写这事的。
  杼(韩善续饰演) 齐惠公时为正卿。惠公死,为高氏、国氏所逐,出奔卫国。后返齐,灵公时曾率军伐郑、秦、鲁、莒等国。灵公病危,迎立故太子光,即齐庄公,杀太傅高厚。前548年,因庄公与其妻棠姜私通,怒而杀庄公,立柞臼为君,即齐景公,自己为右相。两年后,其子崔成等互相争权,家族发生内讧,左相庆封乘机攻灭崔氏,他上吊自杀,尸体后为景公戮曝。他在齐执政二三十年,当国秉政,骄横异常,先后立庄公、景公,在朝中大肆杀戮,造成齐国政局动荡。
《中国历史故事》这本书长什么样?目录内容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25 14:57
中国历史故事图书目录
春秋故事:千金一笑,兄弟相残,暗箭伤人,管鲍之交,一鼓作气,老马识途,仙鹤坐车,唇亡齿寒,五张羊皮,“仁义”大旗,饱不忘饥,退避三舍,犒军救国,放虎回山,桃园打鸟,一鸣惊人
搜孤救孤
晏子使楚
混出昭关
鱼肚藏剑
掘墓鞭尸
夹谷之会
石屋养马
卧薪尝胆
战国故事
三家分晋
用人不疑
河伯娶妇
起死回生
不受蒙蔽
商鞅变法
孙膑下山
马陵道上
悬梁刺股
攻守同盟
合纵抗秦
连横亲秦
胡服骑射
屈原投江
鸡鸣狗盗
狡兔三窟
火牛陷阵
完璧归赵
负荆请罪
远交近攻
赠送绨袍
坑杀赵卒
毛遂自荐
盗符救赵
图穷匕见
统一中原

西汉故事:
张良拜师
学万人敌
揭竿而起
天下响应
破釜沉舟
约法三章
鸿门忍辱
火烧阿房
韩信拜将
暗渡陈仓
鸿沟为界
四面楚歌
汉王登基
制订朝仪
缇萦救父
晁错削地
李广射虎
张骞探险
再通西域
通神求仙
苏武牧羊
大雁带信
霍光辅政
昭君出塞
王莽称帝
东汉故事
绿林好汉
赤眉起义
刘氏举兵
昆阳大战
死守黄金
豆粥麦饭
“铜马皇帝”
争先恐后
攻占两京
得陇望蜀
种地钓鱼
宁死不屈
取经求佛
投笔从戎
外戚专权
天知地知
豺狼当道
跋扈将军
宦官五侯
禁锢党人
官逼民反

三国故事:
董卓进京
同盟异心
定计除害
迁都屯田
神亭交手
辕门射戟
谁是英雄
袁曹争锋
三顾茅庐
过江决策
火烧赤壁
离间失和
采用中策
一身是胆
白衣渡江
煮豆燃萁
夷陵之战
七擒孟获
自贬三级
三路伐魏
鞠躬尽瘁
装病夺权
带酒进宫
书生打铁
功成将死
三国归晋
看过的小说历史记录
1个回答2023-05-05 13:15
主人公叫墨鸾和简单
如何还原历史记录
1个回答2022-05-27 05:26
回复历史记录
有人说《史记》是小说而不是真实记录,为什么?
1个回答2024-02-13 11:28
《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不但有很高的史学价值,也是很宝贵的文学财富,以至于其中的文章比很多小说还耐读,从而引起了一些人的误解,说《史记》是编纂出来的小说。其实《史记》是我国正规史书(国家编纂史书,非野史)的开篇之作。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