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教学教案入门课

小学数学三年级第8单元第2课时几分之一的大小比较,学生不能正确的比较,有没有好的教案模板?
1个回答2024-01-30 15:39
三年级儿童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期,抽象思维难度大,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可以分为三步:用分数表示图中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比较两个部分的大小,比较分数大小。在比较分数大小时能够联想到图形的大小,建立直观模型与分数表征的对应关系。也可以让学生实际折纸比一比,强调平均分的两张纸的大小要相同,使学生发现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推荐你看一下《优秀教案》里面发教学建议、教学方法、教学设计、教学过程都非常详细,能节省不少备课时间。
教案安全课《有坏人闯入怎么办》
1个回答2024-03-28 01:55
【活动目标】

  

  1、知道有坏人闯入幼儿园自己该怎么办。

  

  2、能够根据情况选择正确的应对方式保护自己。

  

  3、通过情景表演,体会在面对危险时要机智勇敢。

  

  【活动准备】教学挂图。

  

  【活动过程】

  

  1、活动导入:观看www_***_com教学挂图。

  

  教师出示挂图并提问:

  

  (1)教师:如果有坏人进了幼儿园,小朋友该怎么办?我们一起看看飞飞是怎么做的?他的做法对吗?后来发生了什么事情?

  

  ①图上有谁?他在做什么?他发现了谁?可能发生了什么事?

  

  ②有坏人闯进幼儿园,飞飞是怎么做的?

  

  ③后来发生了什么事?坏人去哪里了?

  

  (2)教师小结:幸好飞飞及时发现了坏人并报告了老师,要不然坏人可能就会来伤害小朋友和老师了,飞飞真是好样的。

  

  2、活动展开:情景剧表演。

  

  (1)教师谈话导入:那么,如果有坏人闯进幼儿园,我们还可以怎么做?请小朋友们来看一个表演,想一想下面这几种做法,那一种正确呢?

  

  (2)教师用布偶表演情景剧《坏人来了怎么办?》

  

  场景一:看到坏人,小男孩自己冲过去和他打起来。

  

  场景二:看到坏人,小男孩下的大喊大叫。

  

  场景三:发现坏人在远处,小男孩赶忙跑去报告老师。

  

  场景四:正在玩耍,看到坏人出现在附近,小男孩偷偷躲藏起来。

  

  3、活动展开:讨论坏人闯进幼儿园该怎么办?

  

  教师:(1)如果有坏人闯入,能不能自己跑过去抓他或者吓得大叫呢?

  

  (2)如果坏人离你比较远,你该怎么办?离你比较近呢?

  

  教师引导幼儿分组讨论正确的应对的方法。

  

  4、活动总结:集体分享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幼儿总结。

  

  幼儿分组讨论。

  

  (1)分享讨论结果。

  

  (2)教师总结。如果碰到坏人闯入幼儿园,我们不要害怕,要保持冷静,进来那个不要让坏人发现。如果坏人离你比较远,你可以跑去告诉老师或者保安;如果坏人离你比较近,你要想办法找个安全的地方躲起来,就像这个小朋友一样。总之,遇到坏人,保护自己的生命安全最重要。
郑板桥课文答案
1个回答2022-05-31 20:45
笏茅斋,一方天井,修竹数竿,石笋数尺,其地无多,其费亦无多也。而风中雨中有声,日中月中有影,诗中酒中有情,闲中闷中有伴,非唯我爱竹石,即竹石亦爱我也。彼千金万金造园亭,或游宦四方,终其身不能归享。而吾辈欲游名山大川,又一时不得即往,何如一室小景,有情有味,历久弥新乎?对此画,构此境,何难敛之则退藏于密,亦复放之可弥六合也。(《板桥题画竹石》)
微课教案怎么写模板
1个回答2023-12-17 02:13

微课教案的写法:制定课程开发进度。选择你要讲的课程主题。书写课程标题。确定课程形式。制作课程大纲。准备教学内容。书写课程脚本。制作自主学习任务单。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微课教案怎么写模板
1个回答2024-01-03 01:37

微课教案的写法:制定课程开发进度。选择你要讲的课程主题。书写课程标题。确定课程形式。制作课程大纲。准备教学内容。书写课程脚本。制作自主学习任务单。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微课教案怎么写模板
1个回答2024-01-17 02:29

微课教案的写法:制定课程开发进度。选择你要讲的课程主题。书写课程标题。确定课程形式。制作课程大纲。准备教学内容。书写课程脚本。制作自主学习任务单。

微课(Microlecture),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按照认知规律,呈现碎片化学习内容、过程及扩展素材的结构化数字资源。

“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是课堂教学视频(课例片段),同时还包含与该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设计、素材课件、教学反思、练习测试及学生反馈、教师点评等辅助性教学资源,它们以一定的组织关系和呈现方式共同“营造”了一个半结构化、主题式的资源单元应用“小环境”。

因此,“微课”既有别于传统单一资源类型的教学课例、教学课件、教学设计、教学反思等教学资源,又是在其基础上继承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教学资源。

微课内容开发是一个较为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建设模式一般有“征集评审式”(面向教师个人)和“项目开发式”(面向学校和机构)。区域性微课资源建设一般要经过宣传发动、技术培训、选题设计、课例拍摄、后期加工、在线报送、审核发布、评价反馈等环节,才能确保其质量。

交流与应用是微课建设的最终目的。通过集中展播、专家点评和共享交流等方式,向广大师生推荐、展示优秀获奖微课作品;定期组织教师开展基于区域“微课库”的观摩、学习、评课、反思、研讨等活动,推进基于微课的校本研修和区域网上教研新模式形成。

求中学英语口语课教案或教学设计的模板!在线等!急!
1个回答2024-01-23 05:40
教学案例的一般要素
1.背景
所谓背景,即是向读者交待清楚:"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等。背景介绍也不必面面俱到,重要的是说明"故事"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原因和条件。背景是案例很重要的环节,描述的是事件的大致场景,是提供给读者了解“事件”有用的背景资料,如所在学校的情况、个人的工作背景、事件发生的起因等。
2.主题
每篇案例要有一个鲜明的主题,即这个案例要说明的某个问题,是反映对某个新理念的认识、理解和实践,还是说明教师角色如何转变,教的方式、学的方式怎样变化,或是介绍对新教材重点、难点的把握和处理,等等。
3.细节
有了主题,就要对原始材料进行筛选,有针对性地选择最能反映主题的特定的内容,把关键性的细节写清楚。要特别注意提示人物的心理。因为人物的行为是故事的表面现象,人物的心理则是故事发展的内在依据。面对同一个情景,不同的教师可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为什么会有各种不同的做法?这些教学行为的内在逻辑是什么?执教者是怎么想的?揭示这些,能让读者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在这个环节中,要讲明问题是如何发生的,问题是什么,问题可以和事实材料交织在一起。这是整个案例的主体,要详尽地描述,展现问题解决的过程、步骤以及问题解决中出现的反复挫折,也可以涉及问题初步解决成效的描述。
4.结果
案例不仅要说明教学的思路,描述教学的过程,还要交待教学的结果--某种教学措施的即时效果,包括学生的反应和教师的感受,解决了哪些问题,未解决哪些问题,有何遗憾、打算、设想等。以“问题”为主线,有矛盾、冲突甚至“悬念”,能引起读者兴趣和深入思考。
怎样上熊出没这个简笔画课 应该怎样导入 怎样写教案
1个回答2024-03-04 16:07
以熊出没这个视频为导入,也就三分钟左右,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手指》一课的板书
1个回答2024-03-11 06:39

  板书:各有所长,各有所短。


  《手指》是六年级下册第一组“人生感悟”专题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组教材教学要求:既要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又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
     本文开门见山指出每个人都有十根手指,一只手上的五根手指各有所长,各有所短。接着就以风趣幽默的语言具体描写五根手指的不同姿态和性格。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老板问别人课上得怎么样
1个回答2024-03-15 22:45
一个可能是“应收账款”比去年多 还有就是“预付账款”比去年多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