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北大鼓沈佰军

沈从文与湘西世界
1个回答2023-04-22 05:07
柔美,朴实,人性美
在湘中和湘西,有哪些名人、大将军?
1个回答2024-03-15 09:29

湘中湘西的名人有蔡伦,欧阳询,曾国藩……这些人在历史上都有很大的影响力的,对中国的发展都有做出贡献。

东汉的蔡伦发明造纸术,材料仅仅是树皮,麻头,破布,和旧渔网,制作难度小,耗的人力物力都小,真的是很为民造福啊,因为在这之前古人用的纸都是用棉帛做的,笨重还特别贵,几乎成了贵族有钱人的用物,平民百姓都没有好的书写工具,蔡伦的这一发明使我国文明得以传承,而且还是当时世界第一位发明纸的名人,甚至有的国家几百年后才发明了纸。

唐朝书法家欧阳询,是当朝太子身边的红人,主攻书法,学习王羲之的书法并自成一体“欧体”,是唐朝四大书法家之一,书法作品不计其数,他的作品《三十六发》总结了书法用笔,形势技巧,美学要求等,是中国书法界的珍贵遗产。

曾国藩是清末大臣,慈禧身边的红人,是阁学士,与李鸿章等人创办江南制造总局,曾对抗太平天国,在长沙编练陆师,领导洋务运动, 虽然最后失败了,但曾国藩的爱国情怀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只是他思想太过死板,对西方的经济发展照搬照抄,没有找到中国落后的真正原因所在。

沈从文的湘西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13 01:11

《沈从文的湘西》是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作者为沈从文,主要讲述是现代中国文学的大师,他的一生很富于传奇性.人们提起沈从文,便不能不谈到湘西,去了湖南沅水边,也不可能不想起沈从文的作品,而他一生的传奇,也大都和湘西有关.在他的笔下,湘西是一个非常独特的、到处充满神秘感的地方,那里的山山水水世俗人情,都是故事,都是诗歌,也都是图画。著名摄影师卓雅,以敏锐、细腻的镜头,将沈从文的湘西呈现给读者,文字里的湘西和照片中的湘西,互为衬托,又互相辉映。

幸福有配方沈湘,沈湘扮演者,沈湘谁演的
1个回答2022-07-08 04:30

《幸福有配方》沈湘扮演者:刘一含。
沈湘演员:刘一含

宋玉华的小女儿,职场精英。沈湘一面是妈妈的小棉袄,为了母亲走出孤独可谓是煞费苦心;一面是职业女性为了自己的事业绞尽脑汁,而寻不着三观相同的伴侣只能寄情于工作。



刘一含,1987年1月2日出生于吉林长春,中国内地女演员,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

2004年参演《离婚进行时》由此出道。2006年,参加琼瑶电视剧女主角甄选活动《寻找紫菱》,进入全国五强。2007年,刘一含主演现代爱情剧剧《倾城之恋》,饰演白宝络。

2016年,参演都市情感剧《幸福有配方》,在该剧中饰演在职场中奋发向上的有为青年沈湘。

长沙最有名的为什么是湘军,湘军又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3-02-07 18:41
因为湖南的简称是湘~~
湘灵鼓瑟典故?
1个回答2024-01-30 08:27

源出处 《楚辞》 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令海若舞冯夷。”刘向《列女传》卷一:“天下称二妃聪明贞仁,舜陟方,死于苍梧,号曰重华。二妃死于江、湘之间,俗谓之湘君。”娥皇、女英是尧的两个女儿,后嫁给舜,成为他的两个妃子。舜南巡死于苍梧,二妃赶去奔丧恸哭 ,也死在那里。传说她们化为两位女神,一为湘君,一为湘夫人。屈原《楚辞·远游》中有“湘灵鼓瑟”之句,

湘灵鼓瑟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9 02:28
出 处 唐代诗人钱起进士试,所作《省试湘灵鼓瑟》诗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后演绎为曲终人散。 意为,鼓瑟之人一曲演罢,听客纷纷离去,江水依旧东流,峰峦叠起青山依旧。
“湘军”简介
1个回答2024-03-12 22:04
湘军

中国晚清时期曾国藩以湘乡练勇为基础,在湖南创建的一支军队。又称湘勇。湘军将领主要是湘乡人,大多是封建儒生,士兵则招募湘乡一带农民。湘军的士兵由营官自招 ,并只服从营官,上下层层隶属,全军只服从曾国藩一人。曾国藩治军重在思想纪律而不在技术性的教练,使湘军成为一支有力地维护封建统治的军队。湘军分陆军、水师两种。其营制主要采用明代军事家戚继光的“束伍”成法。在武器装备上,湘军不仅向外国采购洋枪洋炮,还自设船厂,仿造新式武器。湘军于1854年初在衡州(今衡阳市)编练建成,共1.7万余人。是年夏,出省作战。以后几年间与太平军在湖北、江西的沿江地区争夺。1858年5月,其精锐李续宾部即深入皖中,气势很盛。至11月间,李续宾及所部6000余人在庐州(今安徽合肥)三河之役被太平军歼灭,锐气顿减。1860年,曾国藩任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后,掌握地方军政大权,号令统一,筹饷较易,湘军势力大为扩充,成为镇压太平天国的清军主力。1861年9月,攻陷安庆。次年(同治元年)春,曾国藩再以曾国荃率湘军主力沿江进逼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以左宗棠部及李鸿章新募淮军进攻江浙其他地区。1864年7月,湘军攻破天京。湘军镇压太平天国后,声势愈大。曾国藩为避免清廷的疑虑,又因湘军暮气日深 ,大量裁撤直系部队,其支系仍在安徽、湖北、河南、山东 、江苏等地镇压捻军。湘军水师则守湘军旧制,取绿营规模 ,改建为长江水师。以后,左宗棠平定新疆虽也利用湘军,但湘军已不是国家的主要军队。

曾 国 藩( 1811 ~ 1872 )

晚清重臣,湘军创立者和统帅。初名子城,字伯函,号涤生。出生于湖南省双峰县(原属湘乡)荷叶镇。道光十八年(1838)中进士,入翰林院,为军机大臣穆彰阿门生。累迁内阁学士,礼部侍郎,署兵、工、刑、吏部侍郎。与大学士倭仁、徽宁道何桂珍等为密友,以“实学”相砥砺。平时有感于政治废弛,主张以理学经世。

咸丰二年(1852),太平军由广西进军湖南,清廷震恐。 适曾国藩因母丧在籍,奉旨前往长沙,帮同湖南巡抚办理 团练。遂招募农民为营勇,任用儒生为将佐,朝夕训练, 号“湘勇”(通称湘军)。1854年初,湘军练成水陆师1.7万余人,会集湘潭,誓师出战。湘军初战,连败于岳 州(今湖南岳阳)、靖港,曾国藩为此愤不欲生,投水自 杀,被其左右救起。后重整军实,复占岳州,攻陷湖北省 城武昌,奉诏署湖北巡抚。此后用兵更为谨慎。旋因朝廷 恐其于地方势大,又被解署任,以后长期只以侍郎虚衔领 兵。1855年初,进攻江西九江、湖口,被太平军重创,退 守南昌。1858年6月,曾国藩奉诏出办浙江军务。1860年清军江南大营彻底败溃后,加兵部尚书衔,授两江总督, 以钦差大臣督办江南军务。从此,不但拥有兵权,而且掌握地方大权。

次年9月,督其弟曾国荃攻陷安庆。11月, 加太子少保衔,奉命统辖江苏、安徽、江西、浙江四省军务。旋向朝廷举荐左宗棠督办浙江军务、李鸿章出任江苏 巡抚。1862年,以安庆为大本营,命曾国荃部沿江东下, 直逼天京;命左宗棠部自江西进攻浙江;命李鸿章部自上海进攻苏南,对太平天国实行战略包围。10月,湘军与李 秀成等部数十万太平军在天京城外激战,持续围困天京。 至1864年7月,终于攻破天京城池,完成对太平天国起义的镇压。朝廷褒功,封曾国藩为一等毅勇侯,加太子太傅,赏双眼花翎。

1865年5月,曾国藩奉命督办直隶(约今河北)、山东、河南三省军务,镇压捻军。他驻营徐州,先后采取重 点设防、凭河筑墙、查办民圩的方略,欲在黄河、淮河之 间,运河以西,沙河、贾鲁河以东的区域歼灭捻军,因师 久无功,次年冬清廷改派李鸿章接替,命其回两江总督本 任。1867年,调任直隶总督。1870年6月,天津发生教 案,奉命前往查办,屈从法国势力,处决、遣戍官民数十 人,受到社会舆论谴责。9月,还任两江总督。

曾国藩重视采用外国军火,主张“师夷智以造炮制船”。1861年,设立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洋枪洋炮”,后又试制小火轮船。1863年,造成“黄鹄”号轮船, 并派容闳赴美国购买机器。1865年至1866年,与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南制造总局等军事工业。后为之积极筹措经费,派遣学童赴美留学,成为清末兴办洋务事业的首创者。

曾国藩毕生服膺程朱理学,又主张兼取各家之长, 认为义理、考据、经济、辞章四者不可缺一, 但始终将理学放在首要地位。于古文、诗词也很有造诣,被奉为桐城派后期领袖。1872年3月在南京病卒。赠太傅,谥文正。后人辑其所著诗、文、奏章、批牍等为《曾文正公全集》。
关于湘军的书,要经典一点的,谢谢..
1个回答2024-04-14 12:23
唐浩明的长篇历史小说《曾国藩》 唐浩明以一种敬重历史的态度,和曾国藩神交了二十余年,厚积薄发写下历史小说《曾国藩》。这套《曾国藩》是当今官场上的必读书籍,和周梅森的小说一样,许多公务员拿它作为官场立命的参考。唐浩明是研究曾国藩的专家,其文字功底深厚,而这本书是历史小说不是历史学术书,所以最精彩之处在于“在史实的基础上,对事件描述,情节细部作了恰当的虚构”,使曾国藩这个颇具争议有影响深远的人物栩栩如生的再现。

王纪聊著的《湘军》 广西师范大学出社出的也不错 本书是第一部全面而深入的湘军通史,湘军作战历程全记录首次面世。自1851年起,湘军转战大半个中国,战太平、镇捻军、平西北、复新疆、兴军屯、办洋务、抗法国、拒日冠,直到1894年的牛庄之役,湘军全军覆没,一段历史风尘跃然纸上。作者着力于真再现湘军将帅的作性,拓摹曾国藩、左宗棠、胡林翼等十多位清末名臣,发掘已被历史烟尘湮没的上百位湘军将领。湘军的成败得失以及清王朝的国运兴衰,作者尤为关切。作品气势恢弘,布局严整,叙事井然,分析恳切,雅俗共赏,堪称佳构。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