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不饥的相声

画什么充饥不当饥成语
1个回答2024-02-07 06:40
画饼充饥_成语解释
【拼音】:huà bǐng chōng jī
【释义】: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是什么意思
2个回答2023-12-14 23:28
亦作“己饥己溺”。原指见人饥饿或溺水,如同身受。后喻关怀百姓疾苦,或于他人之苦深表同情,以消除之为己任,常用此语。
《战国·孟子·离娄下·第二十九章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前回一个大善士,专诚到扬州去劝捐,做得那种痌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样子,真正有 ‘己饥己溺’的神情,被述农讥诮了两句。”
古尧使弃居稷官,封弃于邰,号曰后稷。稷教民种稼穑,授农耕之术,斲木为耜,揉木为耒,以利农作,民尊之为“谷神”。舜继位后,大水为患,泛滥成灾,黎民叫苦不迭。舜命禹治水,禹便早出晚归,宵衣旰食,日夜匪懈,率领百姓,疏导江河,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终止水患。稷与禹之功,为后人赞扬。孟子曰:“稷思天下粮缺,饥民无数,而感‘人饥己饥’。禹思天下水患,灾民万计,而感‘人溺己溺’。二人皆迫不及待,尽力救民于水火之中。”
亦作“己溺己饥”。《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4 11:25
亦作“己饥己溺”。原指见人饥饿或溺水,如同身受。后喻关怀百姓疾苦,或于他人之苦深表同情,以消除之为己任,常用此语。
《战国·孟子·离娄下·第二十九章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前回一个大善士,专诚到扬州去劝捐,做得那种痌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样子,真正有 ‘己饥己溺’的神情,被述农讥诮了两句。”
古尧使弃居稷官,封弃于邰,号曰后稷。稷教民种稼穑,授农耕之术,斲木为耜,揉木为耒,以利农作,民尊之为“谷神”。舜继位后,大水为患,泛滥成灾,黎民叫苦不迭。舜命禹治水,禹便早出晚归,宵衣旰食,日夜匪懈,率领百姓,疏导江河,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终止水患。稷与禹之功,为后人赞扬。孟子曰:“稷思天下粮缺,饥民无数,而感‘人饥己饥’。禹思天下水患,灾民万计,而感‘人溺己溺’。二人皆迫不及待,尽力救民于水火之中。”
亦作“己溺己饥”。《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人饥已饥,人溺已溺。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7 09:09
亦作“己饥己溺”。原指见人饥饿或溺水,如同身受。后喻关怀百姓疾苦,或于他人之苦深表同情,以消除之为己任,常用此语。

《战国·孟子·离娄下·第二十九章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前回一个大善士,专诚到扬州去劝捐,做得那种痌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样子,真正有 ‘己饥己溺’的神情,被述农讥诮了两句。”

古尧使弃居稷官,封弃于邰,号曰后稷。稷教民种稼穑,授农耕之术,斲木为耜,揉木为耒,以利农作,民尊之为“谷神”。舜继位后,大水为患,泛滥成灾,黎民叫苦不迭。舜命禹治水,禹便早出晚归,宵衣旰食,日夜匪懈,率领百姓,疏导江河,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终止水患。稷与禹之功,为后人赞扬。孟子曰:“稷思天下粮缺,饥民无数,而感‘人饥己饥’。禹思天下水患,灾民万计,而感‘人溺己溺’。二人皆迫不及待,尽力救民于水火之中。”

亦作“己溺己饥”。《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人溺己溺,人饥己饥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9 18:30
亦作“己饥己溺”。原指见人饥饿或溺水,如同身受。后喻关怀百姓疾苦,或于他人之苦深表同情,以消除之为己任,常用此语。
《战国·孟子·离娄下·第二十九章 》:“禹思天下有溺者,由己溺之也;稷思天下有饥者,由己饥之也,是以如是其急也。”
《清·吴沃尧·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十回》:“前回一个大善士,专诚到扬州去劝捐,做得那种痌瘝在抱,愁眉苦目的样子,真正有 ‘己饥己溺’的神情,被述农讥诮了两句。”
古尧使弃居稷官,封弃于邰,号曰后稷。稷教民种稼穑,授农耕之术,斲木为耜,揉木为耒,以利农作,民尊之为“谷神”。舜继位后,大水为患,泛滥成灾,黎民叫苦不迭。舜命禹治水,禹便早出晚归,宵衣旰食,日夜匪懈,率领百姓,疏导江河,八年於外,三过其门而不入,终止水患。稷与禹之功,为后人赞扬。孟子曰:“稷思天下粮缺,饥民无数,而感‘人饥己饥’。禹思天下水患,灾民万计,而感‘人溺己溺’。二人皆迫不及待,尽力救民于水火之中。”
亦作“己溺己饥”。《清·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感慨所寄,不过盛衰;或绸缪未雨,或太息厝薪,或‘己溺己饥’,或独清独醒,随其人之性情学问境地,莫不有由衷之言。”
“人饥己饥,人溺己溺”。
带饥字的词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29 02:18
饥民、
饥寒、
饥饿、
饥荒、
疗饥、
充饥、
饥肠、
饥馑、
饥色、
点饥、
饥岁、
朝饥、
饥驱、
寒饥、
饥俭、
馁饥、
饥火、
饥惫、
救饥、
饥沴、
饥耗、
饥氓、
天饥、
饥仓、
阻饥、
愈饥、
饥溺、
大饥、
饥倦、
饥戹、
饥嗛、
饥国、
饥羸、
饥匮、
饥坑、
兵饥、
饥虚、
饥劳、
饥敝、
赈饥
饥字成语有哪些成语大全
1个回答2024-02-20 05:25
如饥似渴、饥肠辘辘、饥寒交迫、画饼充饥、养儿防老,积谷防饥、饱汉不知饿汉饥、饥不择食、千里馈粮,士有饥色、半饥半饱、煮石疗饥、眼饱肚饥、饥火烧肠、千里餽粮,士有饥色、饥附饱飏、兔死犬饥、漏脯充饥、食饥息劳、养子防老,积谷防饥、饥馑荐臻、不饥不寒、一饥两饱、饥不暇食、饥焰中烧、忍饥受饿、啼饥号寒、饥餐渴饮忍饥受冻、养儿待老,积谷防饥、忍饥挨饿、饿虎饥鹰、己饥己溺、养儿代老,积谷防饥、乐道忘饥、积谷防饥、养小防老,积谷防饥、忍饥受渴、凶年饥岁、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饱人不知饿人饥、饥驱叩门、面有饥色、凶饥妖孽、饥渴交攻、饥饱劳役、把饭叫饥

面饥打一成语
1个回答2024-03-03 09:51
面黄肌瘦
miàn huáng jī shòu

【注释】
脸色发黄,身体瘦削。形容人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出处】
元·无名氏《独角牛》第一折:“哥也,你这般面黄肌廋,怎生赢的人也。”

【举例】
寻到厨房后面一间小屋,见几个老和尚坐地,一个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回)

【近义词】
面有菜色

【反义词】
容光焕发

【歇后语】

【谜语】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人的脸色不好
饥字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07 05:43
含有“饥”字的成语有:
把饭叫饥 比喻多此一举。
饿虎饥鹰 比喻凶残贪婪。
号寒啼饥 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画饼充饥 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积谷防饥 储存粮食,防备饥荒。
饥不择食 不管什么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顾不得选择。
饥餐渴饮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
饥肠辘辘 饥肠:饥饿的肚子;辘辘:车行声。肚子饿得咕咕直响。形容十分饥饿。
饥附饱飏 附:依附,归附;扬:飞扬。不得志时即来依附,得志时便远走高飞。
饥寒交迫 交:一起,同时。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
饥鹰饿虎 比喻凶残贪婪。
己饥己溺 别人挨饿、落水就象自己挨饿、落水一样。旧时形容在位者关心人民疾苦。也比喻对别人的痛苦深表同情,并将解...
漏脯充饥 漏脯:挂在檐下风干的肉,因屋漏沾水而有毒。饿了吃腐烂发臭的干肉。比喻只顾眼前,不管后果。
如饥似渴 形容要求很迫切,好象饿了急着要吃饭,渴了急着要喝水一样。
啼饥号寒 啼:哭;号:叫。因为饥饿寒冷而哭叫。形容挨饿受冻的悲惨生活。
凶年饥岁 凶年:年成很坏。指荒年。
饱汉不知饿汉饥 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饱人不知饿人饥 比喻处境顺利、优越或个人愿望得到满足的人,不理解处境困难、恶劣或个人愿望不得实现的人的苦衷。
半饥半饱 指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不饥不寒 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
充饥画饼 画个饼子来解饿。比喻虚有其名而无补于实际。也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饥饱劳役 指生活劳苦,食无定时。
饥不遑食 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同“饥不暇食”。
饥不暇食 肚子饿了也没空吃饭。形容全神贯注地忙于事务。
饥飡渴饮 饿了吃饭,渴了喝水。形容生活必需。同“饥餐渴饮”。
饥冻交切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寒交凑 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饥寒交切 饥饿与寒冷一齐逼来。形容无衣无食,生活极其贫困。
饥寒交至 衣食无着,又饿又冷。形容生活极端贫困。同“饥寒交迫”。
饥火烧肠 形容饥饿难忍。
饥馑荐臻 饥馑:饥荒;荐臻:接连到来。连年灾荒不断。
饥渴交攻 饥渴同时袭来。形容饥渴交加。亦作“饿虎饥鹰”。
饥驱叩门 指为饥饿驱使,叩门求食。
饥焰中烧 犹饥火烧肠。形容饥饿难忍。
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 饥饿的人什么食物都可以吃,口渴的人什么饮品都可以喝。比喻需要急迫的人容易满足。
己溺己饥 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
救饥拯溺 指拯救饥饿和危急中的人。
乐道忘饥 指醉心于圣道。
千里餽粮,士有饥色 指远粮不解近饥。
忍饥受饿 忍受饥饿。形容生活极其贫困,艰难度日。
如饥如渴 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
如渴如饥 形容迫切的心情或要求。同“如饥如渴”。
三饥两饱 犹言饥一顿,饱一顿。形容生活艰难。
食不充饥 犹言食不果腹。指吃不饱肚子。形容生活贫困。
食饥息劳 指使饥饿者得食,疲劳者休息。
兔死犬饥 比喻敌人灭亡后,功臣不受重用。
养儿代老,积谷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
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一饥两饱 犹言每天不能饱食。形容生活贫困。
画饼充饥的故事简介,画饼充饥是什么故事,画饼充饥
1个回答2024-03-09 23:18
三国时期,有一个人叫卢毓,在魏国做官,由于他为魏文帝曹丕出专了许多好主意,因此,属受到朝廷器重,升为侍中、中书郎。
一次,魏文帝对卢毓说:"国家能不能得到有才能的人,关键就在你了。选拔人才,不要取那些有名声的,名气不过是在地上画一个饼,不能吃的。"
卢毓回答说:"靠名声是不可能衡量才能的人,但是,可以发现一般的人才。由于修养高,行为好,而有名的,是不应该厌恶他们。我以为主要的是对他们进行考核,看他们是否真有才学。现在废除了考试法,全靠名誉提升或降职,所以真伪难辩,虚实混淆。"
画饼充饥 ( huà bǐng chōng jī )
解释: 画的意思就是用一个物体来表示另一个物体,充饥就是用一个你有的当做是你想要而又没有的。画个饼来解除饥饿。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用法:连动式;作主语、谓语、宾语;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或欺骗别人。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