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朝评书

辽朝名将?
1个回答2024-03-05 14:48

韩德让、耶律学古,耶律抹只,耶律善补,北府宰相萧干 耶律国珍、耶律沙、耶律斜轸、耶律大石、耶律信、耶律宛(耶律修哥后代) 耶律修哥:《天龙八部》中乔峰的原型,当时最杰出的辽国将领,人称“地妖” 萧达凛:澶渊之战中被宋军射杀 韩家将:本是汉人家族,后投辽。

辽宁朝阳黑老大是谁
1个回答2024-03-13 01:47
朝阳的王辉是大哥,长的象个知识分子,见过3 4面,带个眼镜.再下来是黑小了,胖子了,曾经有个太子狂一阵,但是死了...
王辉有自己的矿,手下有一帮人,在天王(KTV)等看场子,你经常去就会看到他----辽N11111 沃尔沃
如果你觉得我是瞎蒙的 你不妨问问别人 看我说的对不对
中国历代纪年表的辽朝
1个回答2024-05-10 00:11

907-1125
太祖(耶律阿保机) 丁卯 907
丙子 916 神册
壬午 922 天赞
丙戌 926 天显
太宗(耶律德光) 丁亥 927 天显
戊戌 938 会同
丁未 947 大同
世宗(耶律阮) 丁未 947 天禄
穆宗(耶律璟) 辛亥 951 应历
景宗(耶律贤) 己巳 969 保宁
己卯 979 乾亨
圣宗(耶律隆绪) 壬午 982 乾亨
癸未 983 统和
壬子 1012 开泰
辛酉 1021 太平
兴宗(耶律宗真) 辛未 1031 景福
壬申 1032 重熙
道宗(耶律洪基) 乙未 1055 清宁
乙巳 1065 咸雍
乙卯 1075 大(太)康
乙丑 1085 大安
乙亥 1095 寿昌(隆)
天祚帝(耶律延禧) 辛巳 1101 乾统
辛卯 1111 天庆
辛丑 1121 保大

辽朝时期的重大事件
1个回答2024-05-07 18:18
344年 晋建元二年 宇文部为慕容部所败,残部分别逃入高丽、松漠。
920年
北魏登国三年 拓跋珪北袭松漠,契丹、库莫奚分背。 北魏太延三年 契丹首次入贡北魏。 北魏天安元年 契丹古八部形成。 贞观二年 摩会入朝。 贞观二十二年 窟哥入朝,唐置松漠都督府、十州。 唐开元十八年 可突于杀李邵固立屈列,大贺氏联盟瓦解。 唐天宝四载 阻午可汗附唐,唐玄宗以静乐公主嫁契丹首领 李怀秀(怀节),契丹杀公主叛去,依附回 唐会昌二年 契丹首领屈戍附唐,拜云麾将军,唐颁赐“奉国契丹 印”。 后梁开平元年 耶律阿保机取代遥辇氏为联盟首领。 契丹神册元年 阿保机称帝,辽朝建立。 后梁贞明二年 神册二年 辽晋幽州之战。 贞明三年 神册五年 始制契丹大字。 贞明六年
951年 辽应历元年 郭威建后周。
后周广顺元年 辽册刘崇为大汉神武皇帝。
1014年 淳化五年 辽圣宗诏定均税法。 统和十四年 乌惹内附。 至道二年 统和十五年 敌烈八部反叛。 至道三年 统和十六年 辽罢民输官俸,给自内帑。 宋咸平元年 统和十七年 辽圣宗下诏伐宋。 咸平二年 统和二十一年 辽宋望都、康村之战,俘王继忠。 咸平六年 统和二十二年 澶渊之盟。 宋景德元年 统和二十八年 辽以高丽康肇擅行废立,东侵高丽。 宋大中祥符三年 辽圣宗册李德明为夏国王。 契丹开泰元年 阻卜各部起兵抗辽。 大中祥符五年 开泰三年 敌烈八部再叛。
1075年 辽大康元年
大契丹复号大辽。 阻卜叛,五国剖阿里等部叛辽,女真完颜乌古 乃助辽军讨平,辽授乌古乃生女真部族节度 使。 敌烈叛辽。 辽与宋交涉河东地界。 夏天赐礼盛国庆 辽颁行《史记》、《汉书》。 辽授劾里钵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 天赐礼盛国庆 辽皇太子总领朝政。皇后被诬,赐死。
宋朝崛起辽朝为何坐视不管?辽朝在干什么?
1个回答2023-04-03 21:35
因为辽朝内部问题比较严重,没精力管宋朝。辽朝当时在解决皇位继承问题。
讲述辽朝契丹王朝的电视剧
1个回答2024-03-14 23:18
为什么以北京为首都的中国王朝,契丹族辽朝、女真族金朝、蒙古族大元朝、满族古代北京的地理位置属于华夏的国门,北京北方就是长城,非常进。天下第一关山
辽朝是谁建立的啊?
1个回答2022-12-25 22:36
耶律阿保机916年建立
为什么宋朝打不过辽和金?
2个回答2022-08-25 07:17
辽金是以战养战,越打越富。
历史上有没有辽,西夏,金这些王朝?
1个回答2022-10-04 09:27
她们和南北宋共存。
宋朝与辽,西夏,金之间的关系
1个回答2024-03-17 23:33
辽宋夏金时期的民族关系:①民族政权的地位和民族关系: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历史地位平等,都为中华也是民族融合的主要方式。

②对民族之间战争的评价:无侵略和反侵略之分,有正义和非正义之分,凡是反抗民族压迫和掠夺的战争是正义的,凡是意在掠夺别的民族的土地和人口,实行民族压迫的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有进步性和落后性之分,少数民族政权的南下破坏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方式是落后的,战争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③汉族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的议和:对汉族政权来说,接受了屈辱的条件,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但议和本身是民族友好和睦的表现,议和之后,双方减少了战争,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环境,客观上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融合:历史上的少数民族在征服中原汉族统治者的过程中,都较多地吸收了中原先进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内容,辽和西夏也不例外,它们都不同程度地实行过“藩汉分治”的制度,即对本民族和汉人实行不同的统治制度,有利于促进民族融合。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