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文庙琴书阁

妈阁庙的庙宇详解
1个回答2024-05-21 17:23

妈阁庙包括弘仁殿、“神山第一”殿、正觉禅林、观音阁等建筑物。明朝时本名“天妃庙(宫)”,至清道光八年(1828 年)重修时增建山门,额名“妈祖阁”,华人俗称“妈祖阁”,又有另称’正觉禅林”。 妈阁庙之建筑物建于不同时期,整座妈阁庙至清道光八年(1828年)才初具规模。弘仁殿创建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现存门楣石刻“弘仁殿”三字,旁边之题款则为清道光八年(1828年)。该殿是一座小型石殿,供奉天后。庙内有实物可考,而历史最长的是“神山第一”殿。该殿供奉天后,由当时官方与商户合资筹建于1605 年(明万历三十三年),至1629 年(明崇祯二年)又再重修,其门口石横梁至今仍存初建时的石刻;妈阁庙因而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明确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保存至今时间最长的。
观音阁的建筑年代无从稽考,阁内现存一块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的木匾,则观音阁应建于此前。阁内供奉观音。
正觉禅林也是建于清道光八年(1828年),供奉天后。此殿在1988年2 月8 日曾发生火警,后由文化局按原貌重修,至翌年2月完成。 妈阁庙是中葡文化融合起点,也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至今已逾五百年,是澳门三大禅院中最古者。妈阁庙原称妈祖阁,在澳门东南方,俗称天后庙,建于一四八八年,正值明朝。背山面海,沿崖建筑,古木参天,风光优美。整座庙宇包括大殿、弘仁殿、观音阁等四座主要建筑,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妈阁庙位于妈阁山西面山腰上,主要由入口大门、牌坊、正殿、弘仁殿、观音殿及正觉禅林组成,各建筑规模虽然细小简陋,但却能充分融合自然,布局错落有致。
入口大门为一牌楼式花岗石建筑,宽4.5米,只开有一个门洞,门楣有“妈祖阁”三字,两侧为对联,大门顶部有琉璃瓦顶等装饰,其中门楣顶部更有飞檐状屋脊,脊上装有瓷制宝珠及鳌鱼,紧跟在大门之后为一三间四柱冲天式牌坊,亦由花岗石建造而成,并有四只石狮分置在柱头上。正殿为供奉天后的其中一个神殿,有神山第一殿之称,它和正门建筑、牌坊以致在半山腰上之弘仁殿在空间上成一直线。建筑主要由花岗石及砖头砌筑而成,其中花岗石作主导,无论柱、梁、部份墙身以至屋顶均由此材料修筑,两边墙体均开有大面积琉璃花砖方窗,而在较高位置的气窗,则为圆形。在石造之屋顶上又铺设琉璃瓦顶,并以夸张的飞担装饰正脊及垂脊,而其屋顶造型又分两部份,在朝拜区之屋顶以歇山卷棚顶形式出现,而神龛区上方之琉璃屋顶则为重檐庑殿式,飞檐纯朴有力。
弘仁殿规模最小,只有3平方米左右,此建筑以山上岩石作后墙,再以花岗石作屋顶及两边墙身,殿内也供奉天后,两侧墙身内壁有天后之侍女及魔将浮雕,而天后神像则置于山石前,与正殿神龛区做法一样,在石屋顶上,此殿也加上绿色琉璃瓦及飞檐式屋脊装饰。位于最高处的观音殿,主要由砖石构筑而成,其建筑较为简朴,为硬山式做法。
相对于其它神殿位于建筑群最前方且与正殿同在一平台上的正觉禅林不管在规模上或是在建筑形式上都较为讲究,建筑由供奉天后之神殿及静修区组成,静修区建筑为一般民房,属硬山式砖结构,而神殿则为一四架梁结构、主殿前有一内院,两侧侧廊为卷棚式屋顶、主殿区被二列各三枝柱分为三个开间,屋顶为琉璃瓦坡顶,两边侧墙顶部为金字形“镬耳”山墙,有防火意思,具浓烈的闽南特色,位于内院前之正立面,由左至右可分为五部份,中间最高两边渐低,墙身有泥塑装饰,墙顶则以琉璃瓦装饰,而在琉璃瓦檐下是三层象征斗拱之花饰,此外,中间部份尚开有一半径为1.1 米的圆形窗洞,而琉璃瓦顶上之飞檐及瓷制宝珠装饰,亦显示出此殿之重要性。 妈阁庙、普济禅院、莲峰庙并称为澳门三大禅院。而妈阁庙为三大禅院之首,是澳门著名的东方式庙宇之一。妈阁庙原称妈祖阁,又名正觉禅林、海觉寺、妈祖庙、天后庙,位于澳门半岛南端妈祖山下,始建于明朝弘治元年(148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为纪念被信众尊奉为海上保护女神的天后娘娘而建。
“妈祖”在福建话里是“母亲”的意思。“妈祖”姓林名默,宋朝福建莆田人,自幼聪颖,得老道秘传法术,能通神,经常在海上搭救遇难船只,“升天”后仍屡次在海上显灵,救助遇难的人。人们感其恩德,尊为护航海神,历代王朝也多次封谥,明朝时晋封为“天后”。相传400多年前明代时有一福建商人在澳门附近遭遇飓风,危在旦夕,幸得“显灵海上消灾解难”的天后娘娘解难相救。后来这位商人在神女显圣处设庙纪念以谢神恩,被称为“娘妈角”。
妈阁庙背山面海,沿崖而筑,周围古木参天;庙门口有一对石狮,雕工精美,形态逼真,传说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庙内花木错落,岩石纵横,景色清幽,由大殿、石殿、弘仁殿、观音阁4座建筑物组成,它们之间用石阶和曲径相通,曲径两旁的岩石上有历代名流政要或文人骚客题写的摩崖石刻;院内有一块名为“洋船石”的巨石,上刻一艘古代海船,船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写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是人们喜爱的“一帆风顺”的图景。庙内的碑石上刻有妈阁庙500周年纪念文字。
相传四百多年前,葡萄牙人登陆澳门,在庙门前面的海滩上岸。询问当地居民这里是什么地方,居民以为是问妈阁庙,故答“妈阁”,葡萄牙人以其音译而成“MACAU”,遂为澳门的葡文名称由来。
妈阁庙平时香火不绝,每年农历除夕和农历三月二十三日“天后”神诞,香火更甚。四方香客云集于此上香拜祀、叩首祈福,并举行丰富多彩的节目助兴,这时妈阁庙上紫烟弥漫,一派祥和,这就是澳门八景之一的“妈阁紫烟”的景色。
“妈祖”不仅仅是善男信女们崇拜的“天后”,而且形成了一种国际文化现象——“妈祖文化”。 1874年、1875年,妈阁庙先后两次遭受火灾,造成损毁,于是由居民集资,于1875 年(清光绪元年)开始重修,至1887 年(清光绪十三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样子。
除了于83及88年给予资助维修该庙外,文化局于1996~97年间对该庙进行保养工程,包括墙壁、装饰墙身及门窗的框架等。
1998年10月28日,在澳门最高点,路环岛的叠石塘山顶,又落成了全世界最高的妈祖雕像。她矗立在澳门的最高点,因此,无论从海面或还是陆地,都清晰可见。开光以来原本人迹罕至的路环岗顶,一时车水马龙,香火鼎盛。2005年7月15日,在南非德班市举行的第29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包括妈阁庙前地在内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妈祖阁平时香火不绝,每年农历除夕、三月廿三日妈祖宝诞、九月九日重九节,这里更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
为什么澳门妈阁庙的香火如此旺盛,海外华人也都信奉妈祖呢?设计、创作大型妈祖像的澳门著名雕塑家、画家梁晚年告诉大家:妈祖是人,也是护航海神。妈祖在海上舍己救人,为民消灾解难的博爱精神受到人们的尊敬,信众就把她当作神来朝拜。
根据古代史料和福建莆田地方志记载,妈祖生于北宋太宗建隆元年(960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卒于太宗雍熙四年(987年)二月十九日。她是福建莆田湄洲郡巡检林愿的第6个女儿。她原名林湄娘,因她从出生到满月从不啼哭,故又名默。林默娘自幼聪颖,为人善良,乐于助人。有一年她随父兄渡船外出,中途遇浪,船覆落水,林默娘下水救父。她也屡次在海上救助遇难之人,还为百姓驱逐瘟疫,治病救人……
人们为感谢其恩德,称林默娘为“妈祖”,福建话“妈祖”是“母亲”的意思,并被奉祀为“护航海神”。莆田人最初供奉妈祖的庙宇称为神女庙、神女祠。林默娘海上救人的故事和传说逐步被人们神化,得到信仰者广泛热烈的信奉。历代王朝也顺应民心支持妈祖信仰,宋代封妈祖为“夫人”;元、明二朝加封为“天妃”;清朝晋封为“天后”。我们看到妈阁庙内供奉的天后牌位上写着:“护国庇民天后元君之神位”。
由于妈祖拥有博大慈爱的襟怀和救苦救难的高尚品德,人们为了表达对她的崇敬,一千多年来赋予她诸多神奇的色彩和美丽的传说。中华儿女也从妈祖的传奇故事中体会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看到了中国优秀文化的光彩。经过千年的演绎,妈祖文化已成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妈祖也是海峡两岸及全球华人共同敬重的海上女神。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授予中国妈祖“和平女神”的称号。
全世界有妈阁庙近4000座,信众2亿多人。妈祖的名字凝聚着千千万万海内外中华子孙爱国爱乡、虔诚向善的心愿,妈祖信仰已经成为联络海内外、沟通全世界的桥梁和纽带。 2008年5月3日下午,北京奥运会圣火途经澳门的妈阁庙。来自奥林匹亚的圣火将与妈阁庙的香火相遇,澳门将以最具代表性本土文化迎接奥运圣火的方式,展示其中西文化荟萃的特性。
火炬手手持圣火经过大三巴、民政总署大楼等地点后,到达具有浓厚本土传统文化特色的妈阁庙。下午3时,已有上千名市民聚集在妈阁庙,他们大部分身着红衣,举着国旗、澳门特区区旗和奥运旗帜,热切期待着奥林匹亚的圣火。大约下午4时50分,运载奥运圣火和火炬手的专车驶至妈阁庙前,两名火炬手下车并顺利完成圣火交接,站在两旁期待已久的市民欣喜若狂,激动地欢呼。
澳门沙梨头坊众互助会组织了过百名会员到妈阁庙迎接圣火,他们身穿代表澳门的绿色衣服,有的用力舞动巨型国旗,有的高喊“支持中国!支持奥运!”口号。
已有逾500年历史的妈阁庙,是澳门三大古刹(妈阁庙、观音堂、莲峰庙)中历史最悠久的名胜古迹。2005年7月15日,包括妈阁庙前地在内的澳门历史城区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奥运圣火完成在妈阁庙传递后,随即前往西湾湖以龙舟方式传递。

蓬莱阁有什么庙
1个回答2024-04-26 15:28
蓬莱阁包括三清殿、吕祖殿、苏公祠、天后宫、龙王宫、蓬莱阁、弥陀寺等几组不同的祠庙殿堂、阁楼、亭坊组成的建筑群,这一切统称为蓬莱阁
寺庙里藏经阁里,都是些什么书
2个回答2023-08-17 06:32
传统一般是三藏十二部经典,当然现在也有其他宗教、文化、哲学方面的一些参考书
妈阁庙的第一殿是怎样的?
1个回答2023-11-24 11:50

澳门妈阁庙原称妈祖阁,又名正觉禅林、海觉寺、妈祖庙、天后庙,位于澳门半岛南端妈祖山下,始建于明朝弘治元年,也就是1488年,至今已有500多年历史。是为纪念被信众尊奉为海上保护女神的天后娘娘而建。

妈阁庙是澳门现存庙宇中有明确实物可考的最古老的庙宇,与普济禅院和莲峰庙并称为澳门三大禅院,并且为三大禅院之首,也是澳门文物中原建筑物存留下来时间最长的名胜古迹之一。

整座庙宇包括大殿、弘仁殿、观音阁、正觉禅林等几座主要建筑,石狮镇门、飞檐凌空,是一座富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妈阁庙的大门为一牌楼式花岗石建筑,宽近5米,只开有一个门洞,门楣上有“妈祖阁”3个金字,两侧书有对联。联道:

德周化守;泽润生民。

大门顶部有琉璃瓦顶等装饰,其中门楣顶部为飞檐状屋脊,脊上有瓷制宝珠及鳌鱼为装饰。在庙门口有一对石狮,这对石狮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后来清人的杰作。石狮镇门、飞檐凌空,形成了一座富有我国文化特色的古建筑。

紧跟在大门之后的为一座三间四柱的冲天式牌坊,由花岗石建造而成,4只石狮分置在柱头上。

在牌坊后,妈祖阁的庭院内有一块名为“洋船石”的巨石,上刻着一艘古代海船,船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写有“利涉大川”的幡旗,还有“一帆风顺”的图景。

传说上面记载的是清代一位福建商人,乘船来澳门途中遇到风浪,幸得妈祖相救,转危为安的故事。

正殿为供奉天后的神殿,有“神山第一殿”的美称。它和正门建筑、牌坊以致在半山腰上的弘仁殿在空间上成一直线,体现了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特色。

正殿建筑主要由花岗石及砖头砌筑而成,其中花岗石作主导。无论柱、梁、部分墙身以至屋顶均是由花岗石修筑成的,两边的墙体都开有琉璃花砖方形窗户,而在较高位置的气窗,则为圆形。

在由花岗石造成的屋顶上又铺设琉璃瓦顶,并以夸张的飞檐装饰正脊和垂脊。不仅如此,其屋顶造型还分为两部分,在朝拜区的屋顶以歇山卷棚顶的形式,而在神龛区上方的琉璃屋顶则为重檐庑殿的形式,飞檐纯朴有力。

妈阁庙建筑物中规模最小的弘仁殿建于1488年的明代,是一座3平方米的小形石殿,其门口石横梁至今仍存初建时的石刻“弘仁殿”3字,而旁边的题款则为清道光八年,即1828年。

弘仁殿以山上的岩石作为后墙,再以花岗石作屋顶及两边墙身。天后神像则置于山石前,与正殿神龛区做法一样,在殿内供奉天后,在两侧的墙上有天后之侍女和神将的浮雕,而在石屋顶上有绿色琉璃瓦和飞檐式屋脊装饰。

观音阁位于妈祖阁的最高处,建于1605年,当时由官方与商户合资筹建。主要由砖石构筑而成,其建筑较为简朴,为硬山式做法。该殿也是供奉天后的,阁内存留下来了一块1828年重修时的木匾。

1629年,妈祖阁又再重修。此外,自弘仁殿至观音阁,沿着山崖有不少石刻,或为名流政要咏题,或为骚人墨客遣兴,楷草篆隶,诸体具备。

这些摩崖石刻,出现在各具特色的建筑物之间,有石阶和曲径相通,四周苍郁的古树,错杂的花木,纵横的岩石,还有庄严的古庙,这些都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极富民族特色。

张飞庙亭台楼阁介绍?
1个回答2024-03-19 16:41

张飞庙又名张桓侯庙,位于与重庆市云阳县城隔江相望的飞凤山麓,系为纪念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张飞而修建,始建于蜀汉末期,后经历代修葺扩建,距今已有一千七百余年的历史。

据传张飞在阆中被部将范疆张达暗害后,二人取其首级投奔东吴,行至云阳,闻说吴蜀讲和,便将其首级抛弃江中,为一渔翁捕鱼时打捞上岸,埋葬于飞凤山麓,世人在此立庙纪念,故有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之说。张飞大义大勇,为人民敬仰,历年来农历八月廿八其生辰各地群众纷纷前来举行祭祀民俗活动,颇具一定规模与影响

大黑山观音阁庙会
1个回答2023-02-03 09:47
农历三月十五,十六,十七是大黑山观音阁一年一度的庙会。庙会上的情有你说的那类型佛像,只是规格、尺寸我没留意。
妈阁庙的建筑规模
1个回答2023-11-19 11:39

妈阁庙的大门为一牌楼式花岗石建筑,宽4.5米,只开有一个门洞,门楣上有“妈祖阁”3个金字,两侧书有对联:“德周化宇,泽润生民”。门楣顶部为飞檐状屋脊,华丽美观。庙门口有一对石狮,雕工精美,栩栩如生,是300年前清人的杰作。院内一块名为“洋石船”的巨石上,刻有一艘古代的海船,船的桅杆上挂着一面写有“利涉大川”的幡旗。据考,是记载400多年前一位福建商人,乘船来澳门途中遇到风浪,幸得妈祖相救、转危为安的故事。庙后的石壁上,有多不胜数的摩崖石刻,是历代政要名流和文人骚客的手书。在各具特色的建筑物之间,有石阶和曲径相通,四周苍郁的古树,错杂的花木,纵横的岩石,把园林的幽雅和古庙的庄严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显得古朴典雅,雄伟壮观,极富民族特色。
妈阁庙还是一座有着传奇色彩的庙宇。在上世纪80年代,妈阁庙发生了一场大火,澳门居民一说起这件事,仍记忆犹新。那天,庙内的“正觉禅林”深夜大火,整个殿宇被烧塌,而在神龛中央的妈祖神像,仅被烟火熏黑,塌下的横梁掉在神像的跟前,神像丝毫无损。
澳门妈祖阁是澳门最早的道教庙宇之一,为福建商人所建,称为“阿妈阁”。据说,1553年葡萄牙人在庙宇前的古码头泊船上岸,向当地的福建人打听这是什么地方,福建人误以为问的是庙宇的名字,说是阿妈阁。此后,葡萄牙人就用福建方言“妈阁”的谐音“马交”来称呼澳门,叫做“马交港”。已有逾500年历史的妈阁庙,是澳门三大古刹(妈阁庙、观音堂、莲峰庙)中历史最悠久的。
妈阁庙原称妈祖阁,俗称天后庙。整座庙宇包括石殿、大殿、弘仁殿和观音阁4座主要建筑。1874年、1875年,妈阁庙先后两次遭受火灾,由居民集资,于1875年开始重修,至1877年落成,形成今天的样子。
每年春节和农历3月23日娘妈诞,妈阁庙香火至为鼎盛。除夕午夜开始,不少善男信女都会前来拜神祈福。

少林寺传奇藏经阁若琴子豪
1个回答2022-10-14 06:35
问题是什么?
招摇和琴阁主是什么关系
1个回答2023-04-28 18:31
朋友关系。
招摇和琴阁主是相识成友的关系。
《招摇》是由愚恒影业、逸锦影业、羲和影视联合出品,郑伟文执导,白鹿、许凯、代旭、肖燕、刘冠翔、米露、李子峰等主演的古装仙侠爱情剧。该剧根据九鹭非香仙侠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万路门门主路招摇和厉尘澜历经千难万阻,相爱相杀最终走到一起的爱情故事。
《阁楼男女》里面的钢琴曲
1个回答2022-11-30 07:01
有的,特幽怨的那首,就是这个————너의 향기 II 你的香味,有这个电视剧的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