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亭大鼓唱腔特点

乐亭大鼓的唱腔有什么特点?
1个回答2022-12-28 12:15

乐亭大鼓也叫“乐亭调”

乐亭大鼓介绍
1个回答2022-12-05 22:40
乐亭大鼓书介绍
我要秦腔花亭相会的台词
1个回答2022-10-25 03:35
你需要那个版本的
秦腔鼓谱谁有?
1个回答2022-05-28 11:56
西大街乐器店就有。
乐亭大鼓和京韵大鼓有什么不同
3个回答2022-12-26 07:41
乐亭大鼓和京韵大鼓唱腔不一样。。(有点虚。。。)

这没法回答,京剧和评剧有什么不一样?胡琴不一样,还有唱腔不一样,这都没法说啊

京韵大鼓有借鉴京剧的地方,像什么小彩五先生都是京剧出身
乐亭大鼓就像西河大鼓差不多,就是地方曲种

曲艺里面最高雅的就是京韵大鼓和岔曲。。。。
希望可以帮到你。。还有不懂得嗨我
乐亭大鼓鞭打芦花唱词?
1个回答2024-03-01 14:43

乐亭大鼓鞭打芦花唱词。春秋时员外闵德仁前妻去世,留一子闵损(字子骞)。继母李氏在生下次子英哥和三子之后,渐对闵损心生厌恶,竟然以芦花为之絮衣。一日,闵德仁带闵损及次子英哥踏雪拜师途中闵损寒冷难禁,闵德仁怒而鞭之,芦花纷飞。闵德仁返家决意休妻,闵损跪地为继母李氏苦苦求情。“宁教母在一子单,不叫娘走三子寒。”继母李氏追悔莫及,闵德仁也被闵损的孝道深深感动,一家人重归于好。

秦腔花亭相会
3个回答2022-06-26 23:43
唱词: 男:一步身荣中高魁家书渺渺为何因 女:千里迢迢苦受尽流落相府做佣人 男:苦等数月心焦虑何日才能见亲人 女:端茶送水忍辱重为找夫君无义人
怎样学好打秦腔司鼓?
2个回答2022-09-25 06:42
这个等下一番苦功夫,手脚灵活,配合得当才能学好
乐亭大鼓的代表人物
1个回答2022-11-27 02:46

温荣之外,其传人陈际昌、齐祯(齐珍)、冯福昌、王恩鸿、王德有、戚用武、戚文峰、韩香圃、靳文然、张云霞、贾幼然、姚顺悦等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艺人,其中尤以民国时期的韩香圃和靳文然最为著名,他们各自的艺术被分别尊为“韩(香圃)派”和“靳(文然)派”。

铁片大鼓的音乐唱腔
1个回答2022-07-25 05:19

铁片大鼓是板腔体曲种。其唱腔音乐较为简单,只有一个板式(即一板到底)和上下两句唱腔旋律。演唱时以速度变化来调节故事发展之递进,速度先慢后快、音符先繁后简,是个较原始的板腔体曲种。
铁片大鼓的总体结构是:  前奏(大过门)——慢板——间奏(过门)——慢板——间奏——“中板” (快速的慢板)——间奏——“紧板”(快速的中板)——尾腔。  铁片大鼓只有一个板式(一板三眼),中板、紧板的名称只标志速度的递增,并无节奏上的变化。中板比慢板快,紧板比中板快,紧板进入故事高潮时更是快上加快,这种模式在一些原始板腔体曲种中大量存在,而铁片大鼓运用得更为精到。 铁片大鼓主体唱腔为两个乐句。头眼起唱落在板上 。上乐句落音不太规范,以2、4、6居多,下乐句落音皆为宫音 ——(“1”)。是个以五声音阶为基础的六声宫调式。
唱词句格虽也为七字句或十字句,但由于它每句里均有衬字,填补了各词组之间的空隙。所以其唱腔旋律没有明显的分节现象,(京韵大鼓、梅花大鼓的唱腔均呈分节状态,即每个乐句分为三个小乐汇)。歌来有连绵不断的感觉。上句或下句唱腔都以“起——挑——落”规律行进。  铁片大鼓每落(自然段)结尾时,没有特殊的“甩腔”,只是把最后一个字变慢拖长,且每落结尾均如此,连全篇结束的尾腔也同前边一样。  有的唱段为了调节和丰富音乐色彩,在开始的头四句唱腔里,把第三句落音与前两句落音作了调整,出现了近似“四乐句”的模式。“起,承、转,合”倾向比较明显,但并不是每个唱段均作如此处理。 铁片大鼓是一人演唱的“打鼓说书”形式,演员手持鼓、铜板击节,间作表演。伴奏仅为一大三弦,弦式是151。伴奏旋律是与唱腔同曲同度的随腔伴奏 。在前奏和间奏过门时,以处理成“下滑音”居多,即每个音皆在其上二度滑下,构成一种特殊的弹奏风格。在伴唱时则刻意地伴随演唱的旋法上下滑行、细腻地炉托、乐器声音具有很强的歌唱性,间有‘学舌”现象,与唱腔达到水乳交融程度,乐师不谙唱腔旋律,是无法胜任伴奏的。 “三分唱七分随”在此表现的更为突出 。当年王佩臣和芦成科珠联壁合的演出,给观众留下极深的印象。  铁片大鼓的演唱风格,突出一个 “酸” 字。从音乐上分析,演唱时每句唱腔皆有下滑倾向,且每个字的音符都呈不稳定状态,不仅落音落在246这些不稳定音上 ,每个音符在演唱时也都在音的上下方游移。另外,铁片大鼓的“衬字”带来了很多“嵌音”小音符,这样使得各音符间均有微小的过渡,听来细腻融合。当进入快速时,又演唱得非常利落。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