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左良玉

左忠毅公是左良玉吗?
1个回答2024-05-14 07:37
左忠毅公(1575—1625),名光斗,字遗直,号浮丘,明朝桐城人。明万历进士,曾任大理少卿;左佥(qiān)都御史。天启四年(1624),左上奏弹劾魏阉党三十二条斩罪,被诬下狱,受酷刑死于狱中。魏忠贤死后,被追谥为“忠毅”。
评书宋玉贾明张少左
1个回答2024-03-28 07:25
宋玉是出自少佐先生评书《明史奇侠》中的人物;贾明则是出自《昆仑剑侠》中。不知道楼主是不是想问这个~如果有别的问题,敬请写下。
桃花扇里为什么把左良玉描述的那么好?
1个回答2023-07-30 07:00

明末四公子之一的侯方域在其作品《桃花扇》里大量描写了左良玉,左良玉为主线的出目在《桃花扇》中有《抚兵》《投辕》《哭主》《草喊答檄》《截矶》,共计五出。这五出还有苏昆生和柳敬亭两位主要人物。因此《听稗》《修札》《会狱》三出都结合在这一条线上了。而《劫宝》则是《截矶》人物故事此渗拍的延续,交代了左良玉行为森羡的后果,也连缀在后面,成为一个整体。 

有关系

侯方域是明户部尚书侯恂之子,左良玉在辽东与清军作战,曾受侯恂提拔。

为什么有人说亡明朝天下的是左良玉?
3个回答2023-01-14 08:08
也许明朝的灭亡和他有抹不开的关系,所以才被后人认为是他亡了明朝。
为什么有人说亡明朝天下的是左良玉呢?
2个回答2023-01-08 16:40
因为左良玉胆大妄为,骄横跋扈,导致贻误多次战机,所以他对明朝的灭亡负有很大责任。
左良玉真的是大明王朝的毁灭者吗?你怎么看?
2个回答2023-04-01 03:07
我认为左良玉真的是大明王朝的毁灭者,因为他在刚开学的时候是非常厉害的,但随着他的官位升职,他变得越来越骄傲了,也变得越来越暴躁了,他谁都看不起,他的这个行为对明朝的危害极大,所以就会有这种说法的出现。
金玉良言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2-25 08:55

金玉良言 jīn yù liáng yán [释义]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

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语出]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小姐金玉之言;小生一一铭之肺腑。” [近义] 肺腑之言 至理名言 [反义] 花言巧语 冷言冷语 恶言詈辞 [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宾语、主语。[结构] 偏正式。

王玉良的人物简介
1个回答2024-02-28 23:26

早年曾受教问学于郭桐树、山之南、王仲年诸前辈。 1978 年考取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庞薰琹、袁振甫教授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善水彩、水粉、素描,尤擅长中国画的创作。先后参加过三十多次国家级展览。

金玉良言的歌曲简介
1个回答2024-03-11 10:12

《金玉良言》是一首相当耐听的歌。也许第一遍听,会觉得有些平平淡淡,第二遍、第三遍……你一定会爱上它。其实更多时候,人需要一种淡然、朴实,不张扬、不喧嚣、不妖艳。淡名利、淡世绘、淡荣辱、淡诱惑,虽无蝶来,清香依旧。没有傲气,但存傲骨。需要脚踏实地的平实,丰富而不肤浅、恬淡而不聒噪、理性而不盲从。在物欲横流的滚滚红尘中,更需要一份淡泊的心境,谢绝繁华,回归简朴……无论是“凌晨三点半”窗边的一杯红酒,还是“下午三点半”咖啡店的一杯咖啡,都适合听一听这样的音乐,享受一分片刻的安宁。
“说想念”。真的,真的,很想念。即使有朋友陪伴,整夜整夜的畅谈,都无法填充我心中的空白,永远的缺,只有你能够来弥补。“太丢脸”。只是,说好的,不再见,说好的放弃。我也有我的尊严,尽管我的爱炙热依旧,就真的无法低下头颅,告诉你我的思念。“说明天”。其实,真的想从头再来,畅想着,明天的你和我,是不是还有可能再牵着手,书写着属于我们的小小浪漫。“太冒险”。只是,破镜,又如何能重圆。“想再约”。即使知道,可能再见并不能挽回什么,只是我的思念,依然犹如洪水猛兽般。“太随便”。讨厌的自尊心,讨厌的顾虑,虽然我对你的在乎没有丝毫减弱,可是我却不愿意你对我有一丝一毫的看轻。“痛犹言”。那份伤痛,依旧徘徊耳边,就像刺猬一般,是如此想要靠近,却忘记不了那些个伤痕累累。“再见是最好的金玉良言……”
“爱情”虽然只有两个字,却永远找不出个所以然。这就是爱情,无声无息,却叫人撕心裂肺。其实说什么都没用,如果真到了“撕心裂肺”的地步,那似乎也只有一句“再见”可以解脱一切。其实很多时候的纠结和挣扎,都是因为自己不愿意放过自己罢了,咬一咬牙,说一声“再见”,相信时间可以改变一切,即使不变,也可以慢慢冲淡那些个痛。于是,张智成告诉你“再见是最好的金玉良言”。仿佛是化身爱情的救世主,解救那些在爱情中苦苦挣扎的人们。

原来是金玉良缘怪不得是金玉良缘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1-20 14:19
金玉良缘是一个成语,举并弊指的是非常完美的婚姻匹配,两个人心灵契合,互相欣赏、尊重、关心,相互扶持、相互陪伴的美好婚姻关系。成语的来源有不同的说法,其中最广泛流传的一种说法是:

相传在唐代,有一位名叫王仙客的文人,他对妻子的美貌、才华和品德都非常赞赏。有一天,他在写诗时,突然发现妻子的头发上缠着一根金丝,他便拿起笔在诗中写下了“金玉良缘”四个字,以表达他和妻子完美的婚姻关系。

金玉良缘这个成语已经成为了中华正族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的蔽答情感象征和文化符号,它代表了人们对美好婚姻的向往和追求。同时,金玉良缘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它要求我们在婚姻中保持相互尊重、理解、支持、包容和关爱,让婚姻成为人生中最美好的经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