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非遗南音纪录片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3 05:29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他地域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泉州古厝,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

2010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素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的美称。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4 20:31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他地域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泉州古厝,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

2010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素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的美称。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5 04:38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南音、闽南民居、泉州木偶等。

一、南音

南音,又名弦管。发源于福建泉州,用闽南语演唱,是中国历史悠久的古汉族音乐。琵琶轻弹,洞箫幽幽,浅吟低唱,音符和旋律,穿越了千年的岁月,在空气里潆洄飘荡。

南音有“中国音乐史上的活化石”之称,两汉、晋、唐、两宋等朝代的中原移民把音乐文化带入以泉州为中心的闽南地区,并与当地民间音乐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原古乐遗韵的文化表现形式。

南音起源于唐,形成在宋,南音的唱法保留了唐以前传统古老的民族唱法,其唱、奏者的二度创作极富随意性,而南管的演奏上也保持在唐宋时期的特色。其音乐主要由“指”“谱”“曲”三大类组成,是中国古代音乐体系比较丰富、完整的一个大乐种。

2006年5月20日,南音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闽南民居

闽南民居是福建、台湾等地传统民居建筑形式,其他地域传统民居的共同特点都是坐北朝南,注重内采光;以木梁承重,以砖、石、土砌护墙;以堂屋为中心,以雕梁画栋和装饰屋顶、檐口见长。

闽南传统民居营造技艺源于泉州,始于唐五代,是闽南地区古建筑技艺的主流,传播于闽南文化圈的泉州、漳州、厦门,还有台港澳及东南亚等地区。

泉州古厝,凭借独树一帜的建筑风格和文化底蕴,始终占据闽南文化圈古建筑技艺的主流。鉴于泉州的地理、气候、文化习俗亦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建筑风格,总结出一套泉州传统建筑的营造法则和技巧。

2010年9月,中国传统木结构(闽南民居)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三、泉州木偶

福建泉州素有“戏曲之乡”、“木偶之城”的美称。

相传唐末王审知入闽时,傀儡戏就随之传入泉州。到了宋代,已在福建泉州民间广为流传。明代的泉州傀儡戏已脱离了属于片断、杂技表演的“弄傀儡”形式,能够演规模宏大的历史戏了。

到了清道光、咸丰年间,木偶制作技术大大提高了,艺人们根据《目连》、《西游》、《封神》等戏的特点,创造了不少花脸、鬼脸头像。同时改进了活动头像,把木偶又前推进了一大步。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9 08:44

泉州非物质文化遗产有:

1、泉州南音

泉州南音是现存历史最悠久的传统古乐。起源于唐,形成于宋,主要流行于闽南及台湾、南洋群岛华侨居住地区。泉州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弦管”,被称为传统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泉州南裤陵音保持这一遗制。

2、高甲戏

高甲戏是福建省泉州市地方传统戏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高甲戏又名“戈甲戏”、“九角戏”、“大班”、“土班”,发祥地为福建泉州,发源于明末清初闽南农村流行的一种装扮梁山英雄、表演武打技术的化装游行。

3、泉州提线木偶戏

泉州提线木偶戏,古称悬丝傀儡,源于秦汉。据文献记载,至迟于唐末五代已在泉州及周边地区流行。此后历经宋、元、明、清以至当代,传承不辍。至今保存700余出传统剧目和由300余支曲牌唱腔构成的独有剧种音乐“傀儡调”。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颂纯悉文化遗产之一。

4、泉州北管

泉州北管流行于福建省泉州市泉港区的传统丝竹音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北管又名北曲、小曲、小调、曲仔。清光绪初年,江淮一带的民间音乐随着海上运输船只、南下盐兵、淮河难民等进入泉州市泉港区,逐渐形成泉州北管音乐。

5、泉州花灯

泉州花野乎灯是福建省著名的特色传统工艺品之一,每年的农历春节,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吉利喜庆的氛围。起于唐代,泉州花灯盛于宋、元,并延续。泉州花灯历史悠久,影响广泛,在全国范围内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特色,是南方花灯的代表。

徽州非遗项目的记录
1个回答2024-03-16 19:22
徽剧

徽戏是明代中晚期至清初,在“徽州腔”、“青阳腔”(合称“徽池雅调”)的基础上,经过多方吸收当时流行的优秀戏曲艺术。清乾隆55年“四大徽班”北上进京时,徽剧声名大噪、风靡南北,进入全盛时期。

徽墨

自南唐奚廷珪始,取当地的制墨原料用易水墨法,质量上乘,深得南唐后主李煜的赏识,赐其国姓,擢廷珪为墨务官。从此,歙州制墨名噪全国。宋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歙州更名为徽州,“徽墨”由此而来。

歙砚

歙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其主要生产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徽州歙县,故称歙砚。歙砚问世在汉、晋、唐代,名声日盛,尤其唐代开元龙尾砚石被发现后,歙砚的名声更大。
文艺纪录片和非遗纪录片的区别?
1个回答2023-12-09 21:57
文艺纪录片和非遗纪录片都是一种纪录片的形式,但它们的主题和风格有所不同。
文艺纪录片通常关注的是人文艺术方面的主题,比如文学、音乐、绘画、雕塑、舞蹈等等,旨在通过对人文艺术的探究和表现,来表达人类文化的丰富多彩和深刻内涵。这类纪录片通常会注重情感表达、音乐配乐、艺术镜头、文学气息等,讲述的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故事,以及他们的创作和艺术理念。
而非遗纪录片则更多关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介绍和保护传统技艺为主要目的。这类纪录片通常会深入探讨某一非遗技艺的历史渊源、传承方式、技艺特点和当代应用等,以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关注和保护。这类纪录片通常会更加注重记录和展示技艺过程、工具和器具的细节,通过镜头、音乐、文字等多种形式来呈现非遗技艺的特点和魅力。
总之,文艺纪录片和非遗纪录片都是一种纪录片形式,它们在表现手法和主题取向上有所不同,但都旨在传达和弘扬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和深厚内涵。
非遗纪录片在拍摄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1个回答2024-03-01 22:26

非遗纪录片在拍摄中遇到是问题:

如思想观念与技术能力不对称、影像数字化保护体制机制不健全、影像数据库模型应用价值不高、传播方式单一、低水平重复作品多、外部投资少、成本与收益不对等,等等。

而民族非遗类影像记录主要存在着对民族文化的整体性把握不足、满足他者的文化猎奇心理、制造文化泡沫、储存技术普遍落后、共享性欠缺、研究力量严重不足等问题。

宾抢救拍摄53个非遗项目纪录片

2016年,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四川宜宾市近日大规模集中性启动大唢呐等53个本土非遗项目的纪录片拍摄行动,这在古城宜宾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宜宾非遗纪录片拍摄团队汇集当地最优秀的摄像师、后期编辑人员和特效包装人员,并动用了宜宾航拍特战队等队伍参与航拍,拍摄的设备精良,全部采用画质一流的电影机拍摄,部分画面还将用4K画质进行拍摄。

摄制组将兵分多路赶赴各非遗项目发源地调查、勘景、采访,实现原生态、全方位记录,以故事展示苗族刺绣等非遗项目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人文内涵。

以上内容参考凤凰网-四川宜宾抢救拍摄53个非遗项目纪录片

以上内容参考中国教育新闻网-用镜头讲好民族故事——民族非遗类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世遗泉州遗产点:安平桥
1个回答2024-03-24 09:27

  安平桥是体现世界海洋贸易中心运输网络的代表性遗产要素。它是泉州与广阔的南部沿海地区的陆运节点,体现出海洋贸易推动下泉州水陆转运系统的发展。同时,安平桥的建成是包括泉州官方、宗教人士、商人及平民共同参与的结果,既体现了宋元时期泉州多元社会结构对海洋贸易的贡献,又反映了海洋贸易给泉州社会带来的经济繁荣和财富积累。

安平桥

  

【选址】

   安平桥位于泉州城西南方向30公里的奇迹安海镇与南安水头镇交界的海湾上,这里是泉州与其南侧的漳州、广州等地区联系的要道。因桥上五华里,俗称“五里桥”,为中国现存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   

【整体介绍】

   平桥始建于1138年,建成于1152年,由僧侣、商人、政府官员和当地民众等合力建造。桥体为东西走向,桥长约2255米,桥面宽2.9-4米,条石铺就,两侧护以花岗岩栏杆。共有石砌桥墩360座,有长方形、单尖船形、双尖船形等式样。桥墩之间横架巨型石板作为桥面,石板长5-11米。

  安平桥上及周边建有多座附属建筑。桥东端建有瑞光塔、桥头亭、桥中的水心亭,桥西端有海潮庵。桥身中段水中还筑有4座方形小石塔,均起到护佑商旅平安的作用。水心亭规模最大,与桥同期建造,又称泗洲亭、中亭,原供奉泗洲佛,后改供观世音菩萨,周围保存有历代修桥碑记16方,亭前柱旁还立有两尊护桥石将军雕像,系宋代石雕作品。桥东、西两侧建望高楼、听潮楼两座隘门。桥身中段建有两座雨亭,供过往行人休憩避雨。

【白塔】

   白塔,又称“西塔”、“瑞光塔”、“文明塔”,位于安海西畔安平桥头超然亭的东北侧。该塔通高20.55米,为五层六角楼阁式砖石仿木结构,每层均有六个塔檐,除最高层有六个拱门外,其余四层只有对着安平桥的西面筑一拱门,余下五面只筑拱形龛,塔顶有一巨形葫芦,内空心,第四层起有圆木塔心柱支撑塔盖和塔刹,有旋梯可上;外涂白灰土,俗称“白塔”。底座为石构,特别是六角形基座拐角处均有一尊石浮雕力士承托,每个力士造型各异,动作夸张,表情极为生动。塔下有石栏杆围护。

  塔始建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年),系安平桥建成之年,乡人以造桥余资建造,作为安海港航标塔,建成后“金标涌地,映荫海市万家”之誉,明、清间多次重修,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重修后曾易名“文峰塔”,白塔由航标塔赋予文峰塔功能,古代曾有“白塔点灯,金榜题名”的佳话广为流传。 

  安平桥的建造吸取了洛阳桥的建桥方法,又有所创新。首先,桥墩基础采取“睡木沉基”法,即在打入海底的木桩之上再横卧一层木桩,其上再砌筑石桥墩。这一做法既可加固地基,又可使地基平整。相较于洛阳桥使用的抛石为基的筏型基础,这一做法既节省石料又节约人力。其次,在桥墩的设计上,由于桥跨越多个港道,港道有深有浅、水流有缓有急,设计者非常注意港道地质的变化,根据海潮洪水的流速、流向和地质条件的不同,在不同位置分别设置长方形、单尖船形和双尖船形三种桥墩,因地制宜。这是海洋贸易带动的泉州大量桥梁建造实践中积累、发展出的先进技术。

【超然亭】

   也称“桥头亭”,祀观音,面阔一间,砖木石结构,以桥亭为拜亭。明代重修,清道光年间,分香水心亭佛祖于此奉祀。 

【澄渟院】

   澄渟院门匾石刻“澄渟院”三字,署名“沙门一音”及“李瑞美号”,两旁是“寒山”、“拾得”石刻浮雕像,石门楹联石刻“如来境界无有边际,普贤身相犹如虚空”是弘一法师亲笔题写的。1938年农历九月二十日,弘一法师由漳州经同安梵天寺走过五里桥来到安海,就驻锡五里桥上的水心亭澄渟院,达一个月之久。期间,许多安海地方人士慕名前往拜访,曾多次应邀在金厝祠堂向安海民众讲佛经,后辑为《安海法音录》一卷。当时,弘一法师乐与安海绅商学各界他们交往,并以书法广结善缘,据考达300多幅,一时传为佳话。值得一提的是,1948年12月,弘一法师的高足丰子恺先生曾携其女丰一吟专程来此寻觅瞻仰其师的遗迹,住进弘一法师曾住过的澄渟院。

【望高楼】

   望高楼系拱形门的两层石牌楼,俗称“隘门”,清同治三年(1864年)重修,东西朝向,两层楼阁式,砖石结构,铺设楼板,下为拱门,桥从拱门通过。楼上嵌有楷书“望高楼”、“金汤永固”等石匾额和石刻,是清同治三年甲子仲冬重修时黄章烈所题。望高楼的另一面朝西,门上一方石匾题有“寰海镜清”。 

【中亭】

   桥中段处的憩亭称水心亭,俗称“中亭”,因早期奉祀泗洲佛,也称“泗洲亭”。 

  明崇祯郑芝龙修中亭,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迁界”,把桥上所有建筑物全部焚毁,中亭也在其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复界后,施琅即予修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中亭西侧填海建寺,以亭名寺,即称水心亭。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年),福建陆路提督蓝理筑西埭,以海土填水心亭两旁,阔十丈,长一里许,盖屋168间,建了一里长的街市。后蓝理被罢职,中亭市遭毁。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水心亭寺,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前殿后舍,以桥亭为拜亭。中门立柱镌“世间有佛宗斯佛,天下无桥长此桥”为同治五年(1866年)重建中亭时由黄恩承撰立。殿中祀奉释迦牟尼,陪祀观音大士和势至菩萨,中亭有二尊宋代护桥石将军,躯高1.6米左右,披甲执剑,形象威武。

  中亭是碑刻最为集中的地方,可称其为小“碑林”。这里有历代修桥的碑刻,共有十几方。现存最早的石碑是明代天顺三年(1459年)的《重修安平桥记》,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修建安平桥现存最早的石碑。有明万历庚子年(1600年)所立的《水心亭碑记》、崇祯十一年(1638年)所立的《水心亭记》、清雍正五年(1727年)所立《重修安平桥记》和《重修安平西桥碑记》以及清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光绪年间所立诸碑,均说的修桥之事,从工程技术、人文艺术、文物考古都有非常重要的史料价值。

  中亭前埕有一石塔,塔身八角形,高三层,塔檐层层收分,节形塔刹,通高5.8米,底层八面各雕莲花图案,二、三层各雕8尊佛像,其中三层有一龛祀泗州佛。

 

【听潮楼】

   位于水头镇入桥处,俗称“隘门”,造型同安海桥头望高楼,清嘉庆戊辰年(1808年),重修,两层楼阁式,砖石结构,铺设楼板,下为拱门,桥从拱门通过。

【海潮庵】

   位于水头旧街口南侧,为安平桥的桥尾终点,占地160多平方米,坐东朝西,祀“三世尊佛”。

  安平桥作为中古时代世界最长的跨海梁式石桥,为研究我国的桥梁史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如何给非遗纪录片取名
1个回答2024-01-05 15:01
您好,非遗纪录片的名字可以有很多种,可以取一些有趣的、具有启发性的名字,比如“传承万古:中国非遗之旅”、“探索传统:中国非遗文化”、“记录传统:中国非遗文化”、“保护传统:中国非遗文化”、“探索未知:中国非遗文化”、“传承文化:中国非遗文化”、“传承历史:中国非遗文化”、“探索古老:中国非遗文化”、“追溯历史:中国非遗文化”、“探索传统:中国非遗文化”、“探索传统:中国非遗文化的奥秘”等。
哪个纪录片中有王泉媛
1个回答2023-07-10 04:56
百年婚恋好像是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