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书孙膑演义第24集

讲神话评书孙膑演义的女评书演员叫什么
1个回答2022-09-30 01:00
金盒春秋 石连君
评价孙膑的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16:18

1、足智多谋 

【拼音】: zú zhì duō móu

【解释】: 足:充实,足够;智:聪明、智慧;谋:计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形容人善于料事和用计。

【出处】: 元 · 无 名 氏《连 环 计》第 一 折:“此人足智多谋,可与共事。”

【举例造句】: 足智多谋之士,能征惯战之将,何止一二千人。 ★明 · 罗 贯 中《三 国 演 义》第 四 十 三 回

【拼音代码】: zzdm

【近义词】: 智谋过人、大智若愚、诡计多端

【反义词】: 愚昧无知、愚不可及、束手无策

【歇后语】: 梁 山 泊 的 吴 用

【灯谜】: 会 计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的计谋多

【英文】: resourcefulness


2、运筹帷幄 

【拼音】: yùn chóu wéi wò

【解释】: 筹:计谋、谋划;帷幄:古代军中帐幕。指拟定作战策略。引申为筹划、指挥。

【出处】: 《史 记 · 高 祖 本 纪》:“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举例造句】: 妙算神机说子牙,运筹帷幄更无差。 ★ 明 · 许 仲 琳《封 神 演 义》第 五 十 六 回

【拼音代码】: y c w w

【近义词】: 握 筹 布 画、运 筹 决 策

【灯谜】: 算 帐

【用法】: 作谓语、定语;用于军事、政治等

【英文】: devise strategies within a command tent

孙膑兵法的孙膑为什么名叫孙膑
1个回答2022-10-31 12:22
古代的一种刑罚叫做“膑”,好像是挖去膝盖骨的一种很残酷的肉刑,而孙膑是被庞涓陷害而受过这种刑罚的,所以叫孙膑
孙膑是怎么死的 战国时期孙膑为哪国效力
1个回答2023-05-02 03:45
病死的,为齐国效力
孙膑赛马孙膑是怎样的人
1个回答2024-06-03 20:20
孙膑[1],后庞涓为魏惠王将军,骗孙膑到魏,用刖刑(即砍去双脚),被齐国使者偷偷救回齐国后,被齐威王任为军师,马陵之战,身居辎车,计杀庞涓,大败魏军。著作有《孙膑兵法》,久已失传。1972年山东省临沂银雀山出土残简,有一万一千余字。关于孙膑膑刑其实是错误的,在太史公自序这本书中提到“孙子膑脚,《兵法》修列”,讲的是孙膑被砍掉双脚,而不是挖掉膝盖骨。 追问: 孙膑赛马田忌是怎样的人 回答: 田忌以田齐宗族的身份作齐将,他很赏识孙膑的军事韬略,向齐威王举荐孙膑,威王任孙膑为军师。在一次赛马时,孙膑向田忌提出了以下马对上马,以上马对中马,以中马对下马的田忌赛马法。公元前354年,发生桂陵之战,魏国攻打赵国,齐国派兵相助,田忌为司令,孙膑为参谋,结果孙膑以“围魏救赵”的兵法大胜。 公元前341年,发生马陵之战,魏国攻打韩国,齐国派兵相助,仍由田忌为司令,孙膑为参谋,孙膑仍进军魏都大梁,用“减灶之计”,让魏军大将庞涓轻敌深入,结果庞涓被杀,齐国大胜。同年,被齐相邹忌用反间计陷害,田忌无法澄清于事,则逃亡楚国。
孙膑为什么叫膑
1个回答2023-10-19 06:15
受过刑。
庞涓在出仕魏国时,庞涓暗地将孙膑请到魏国监视,再后来又被捏造罪名,使孙膑遭受膑刑和黥刑,陆伍瞎至橘镇此而得名,至于孙膑的原名史书早空上并未记载。
孙膑是战国时期齐国著名的军事家,以孙膑赛马和围魏救赵闻名全国,还有有五个行业尊孙膑为祖神。
孙膑是怎么死的战国时期孙膑为哪国效力
1个回答2022-11-16 02:51
齐国 应该是老死的
看图写话狐狸假装看病
1个回答2024-06-21 22:35
在遥远的大森林里,住着许多小动物,有狐狸、小猫、小狗、、、、、、。狐狸总想吃掉小猫,可怎么也吃不到。
一天,小猫生病了,狐狸想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吃掉小猫。于是,它假扮医生给小猫来治病,狐狸来到小猫家后,小猫问医生:“你怎么流口水呀”?这时,狐狸露出尾巴喊到:“我要吃了你”。声音传到小狗的耳朵里,小狗急忙跑到小猫家,它一看,原来是一只狐狸要吃了小猫,小狗大声喊:“坏蛋快点走开”。狐狸听到后逃跑了,就这样,小狗和小猫快乐的生活着。
有哪些助人为乐的名人,要事例!
1个回答2024-06-21 22:32
雷锋故事:永远帮助最有需要的人

有一次,雷锋因腹疼到团部卫生连开了些药回来,见本溪路小学的大楼正施工,便推起一辆小车帮着运砖。当市二建公司敲锣打鼓送来感谢信时,部队领导才知道这件好事。雷锋是孤儿又是单身汉,在工厂有工资,入伍时有200元的积蓄。

后来,他把100元钱捐献给公社,辽阳地区遭受水灾时,他又将100元寄给了辽阳市委。雷锋入伍当年每月有6元钱的津贴,全用于做好事。自己的袜子补了又补,平时舍不得喝一瓶汽水。

王羲之故事:题字

著名书法家王羲之的书法天下闻名,但是他轻易不肯给人写字。 有一天,王羲之在路上遇见了一位贫苦的老婆婆,提着一篮竹扇在集市旁叫卖,却没有什么 人去买。他看到后心里很感同情,于是就帮老婆婆在每把扇子上都题上字。人们知道后纷纷 围拢来抢着购买,一篮子竹扇很快被抢购一空。等着买米下锅的老婆婆非常高兴,十分感谢乐于助人的大书法家。

辛公义故事

隋朝人辛公义曾任岷州(今甘肃岷县)刺史。当地的老百姓有一 种陋习,凡是家里有人生了病,大家都害怕染上,谁都不肯照料病人往往得不到照顾和治疗 而病情加重,很快死去。辛公义到任后了解到这相情况,就下令将病人抬到衙门里来,自己 和数百位病人住在一起,亲自安排给他们看病服药的事情。经过细心照料,这些病人都恢复 了健康。辛公义的行为不仅得到了人们的赞颂,也彻底改变了当地的陋习。

楚怀王雪中送炭

战国,楚冬下大雪,连走路都很困难,在皇宫里的楚怀王让人找出皮大袄穿上,但还是觉得很冷,侍从们不停地往炉子里加木炭,楚怀王想到,百姓草房里更冷,马上下令给贫苦百姓送去取暖的炭。

严植之救人急难

南朝梁天监年间,有位五经博士叫严植之,学识渊博,品格高尚。有一天,他在江边偶然看见一个人躺在地上,衣服破烂,面目浮肿,询问之后得知此人姓黄,是荆州人,因家贫外出帮工。近来身患重病,被急于赶路的船主抛在岸上。严植之于是将此人接回家中,为他治病。一年之后,姓黄的病人康复了,为了感谢严植之,他双膝跪地,恳切地表示,愿留在严植之府中终身充当奴仆,以报答救命大恩。严植之谢绝了,并取出钱和干粮,让他回自我的家乡。

拓展资料

雷锋(1940年12月18日—1962年8月15日),原名雷正兴,出生于湖南长沙。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共产主义战士。

雷锋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以其名字命名的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指以雷锋的无私奉献精神为基本内涵,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它影响了后来一代一代的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