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泉县大秧歌大鼓

扭秧歌出自哪个省,哪个县
1个回答2024-04-02 17:31

流传于晋北地区朔县、平鲁、神池、宁武等县一带的群众性民间舞蹈--踢鼓秧歌,由于在表演时男角动作以踢为主,伴奏以鼓为主而得名。它主要在街头、广场表演,故亦有"土滩秧歌"之称。"踢鼓秧歌"的主要特点是表演具有戏曲中的行当分工,在动作上具有浓厚的武术色彩。男角动作粗犷有力,女角动作优美利落。表演形式分小场子、大场子、过街场子三种。小场子的表演人数最少一人,最多五人左右,一般是女角(称"拉花")围绕男角(称"踢鼓")表演,大多有较简单的故事情节。基本动作男角有"戴宗三亮式"、"腾空旋风"等;女角有"跋陷泥"、"兔儿旋窝"、"猛失惊"(闪腰失惊)、"跌籽儿"等。大场子的表演人数一般在十六至六十人之间,主要表现队形不同的变化,常用队形有"满天星"、"八卦阵"、"单双圆场"等近七十余种。如在夜间各执彩灯表演,则可组成各种美丽的图案。过街场子的活动人数比较多,表演不分日夜,多在街巷类的场地进行。"踢鼓秧歌"的表演,主要在春节期间,每年正月初三至二月初二是"踢鼓秧歌"的活动期,先由各村闹"小秧歌"、"小场子"和"对秧歌"活动,大约在正月十五以后,便开始由几个村联合闹"大场子",逐渐形成春节活动的高潮。

1942年以后,陕甘宁边区出现了蓬勃的群众性的"新秧歌运动",创造出具有革命内容形式、朴实健康的新秧歌、被当时解放区群众称为"斗争秧歌"、"翻身秧歌"。现在,新秧歌是群众在节日、集会时表演的主要民间舞蹈之一。

有的地区将高跷、旱船、竹马、花鼓等歌舞形式也统称为“秧歌”。秧歌是中国(主要在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极具群众性和代表性的民间舞蹈的类称,不同地区有不同称谓和风格样式。在民间,对秧歌的称谓分为两种:踩跷表演的称为“高跷秧歌”,不踩跷表演的称为“地秧歌”。近代所称的“秧歌”大多指“地秧歌”。


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地名的来历
1个回答2023-01-09 09:40
蒙语“巴拜布拉克”,引申为“巴拜泉”
大秧歌鼓点打法
1个回答2023-10-21 11:26

大秧歌是中国传统民族舞蹈,以豪放和热情的鼓点打击节奏而著名。大秧歌鼓点打法主要有三种常见的方式:


                                   


1. "右拍左击":这是最基础和常见的打法,双手持鼓,右手拍鼓面,左手击击鼓边。这种打法简单明了,音响饱满,给人以强烈的节奏感。

2. "左右相击":这种打法要求双手同时打击鼓面,宽早左右鼓点相互呼应。左手打击一次,然后右手打击一次,如此往复,形成连续的鼓点。这样的打法可以增强整体的鼓点效果,提升舞蹈的节奏感。

3. "交叉击打":这种打法要求左右手相互交叉击打鼓面。左手击打时右手抬起,右手击打时左手抬起,形成交叉的鼓点。这样的打法启巧棚动作繁复,难度较大,可以给大秧歌增添更多的视觉效果和动感。


                                   

在演奏大秧歌鼓点时,鼓手需要根据舞蹈的节奏和动作,合理运用这些打法,使得鼓点能够与舞蹈动作融合,提升整体的表现力和感染力。此外,鼓手的节奏感和稳定性也是至关重要的,需要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和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水悄则平。

李天保吊孝是不是定县大秧歌
1个回答2024-05-06 19:29
《李天保吊孝》只是一个曲目,最有名的是河南越调,定县大秧歌里也有这一桥段,还有赵县的丝弦里也有。
东北大秧歌鼓点
5个回答2022-08-17 19:37
一鼓: 咚 咕尓隆咚 长

二鼓: 咚 咕尓隆咚 长 咚吧咚 长

五鼓、十二鼓 太长。。。。。。。不好打。。。
阳泉有哪些县
2个回答2022-09-16 14:21
阳泉有三区两县,三区为:城区、矿区、郊区。两县为:平定县、盂县。
红安县龙泉小学是公立学校吗
1个回答2024-01-30 10:25
红安县龙泉小学是公立学键梁埋校。湖北省红安县龙泉小学2002年由红安县政府投资创办,2003年9月正式招生。学校位于倒水河西岸,占地面积52.78亩,建筑面积16216平方米,2011年,广东虎门商会张佛恩先生捐资千万元兴建学校综合实验楼和塑胶田渣州径运动场,添置现代化教育技术装备,学校大楼设计新颖、环境优美,配备了远程教育教室、标准化语音室、微机室、电子备课室、多功能报告厅,装备了校园网络、红领巾广播站及美术室、舞稿蚂蹈室、乒乓球室、图书阅览室,是—所设备优良、功能齐全的现代化一流小学。
平泉县的由来和成史
1个回答2024-03-15 08:57
《热河新志》第7章《热河的地方志》称:平泉县“因县城的街内有水泉叫平泉,并于冬日严寒不冻,所以本县的名称叫平泉。”(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春秋时为东胡及山戎国地。战国时为燕国地。秦为东胡地,后并入匈奴。汉初因之,后入乌桓。北魏为营州建德郡阳武县、冀阳郡平刚县地。隋为辽西郡地,西境为库莫奚地。唐为奚地,属饶乐都督府。辽金为泽州神山等县地。明为会州、富裕等卫地,后废,入诺音卫。清初为喀喇沁部游牧地。雍正七年(1729年)置八沟直隶厅。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改八沟直隶厅为平泉州,隶属承德府。1913年改州为县,以城内平泉名县,属热河特别区,厅、州、县治所均在今平泉镇。1928年属热河省。1931年属伪满热河省。1938-1945年间,曾建立承(德)兴(隆)平(泉)等抗日民主联合县。1945年9月恢复平泉县,属热河省。1956年1月划归河北省承德专区,1960年改属承德市。1961年5月复属承德专区(1970年改地区)。国务院1993年6月19日批准撤销承德地区,此县划归承德市管辖。
阳泉市平定县名人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4-02 13:10

张穆(1805—1849),谱名瀛暹,字蓬仙,后名穆,字诵风,又字石州、石艾,世有人取石州同音称之石洲、硕洲或石舟,清代山西平定州(今平定县大阳泉村)人。

窦瑸(1719-1806)字文贻,平定人。少时弃文习武,乾隆七年(1742)联捷武进士,守蓝翎侍卫。历任瑞州(今江西高安县)营都司、福建陆路提标后营游击、台湾城守营参将、绍兴协副将、登州(蓬莱县)总兵、贵州提督、湖广提督、广东提督。洞宾一生治军有方,安内抗外率立战功,备受皇帝恩宠,也得到民众拥戴。晚年告老还乡  
,致力于地方教育,捐资重修冠山书院。

石评梅(1902—1928)是中国现代女作家中生命最短促的一位。山西省平定县人。乳名心珠,学名汝璧。因爱慕梅花之俏丽坚贞,自取笔名石评梅。京城四大才女之一

吕思诚(1293~1357) 
 元代名臣。字仲实,平定人。泰定元年(1324)中进士。性情刚直倔强,政绩卓著。历任辽州同知、景州、县尹、待御史、集贤院侍讲学士兼国子祭酒、湖广参政、中书参知政事、左丞转御史中丞、翰林国史院检阅官及编修等职。在 县任上,他将全县农户按贫富分等,以等分摊#FK徭#FS役,对勤于农桑的百姓奖以农具,鼓励开荒复耕,倡导破除迷信,流离外乡者闻风还乡事农。他总裁宋、辽、金三史,有《介轩集》、《两汉通纪》、《正典举要》、《岭南集》等著作传世。逝后赠齐国公,谥忠肃,葬于平定城北三岔口。《元史》卷185有传。

耿九畴(?~1460) 
 明代贤臣,平定人。明永乐甲辰(1424)进士。宣德六年(1431)授礼科给事中,以议论朝政得失,能务大体,声望大振。正统初年(1436),出任两淮盐运司同知,正统十年改任都转运使,其间,为革除旧弊,曾拟五条措施,获准后以律令下达施行,境内局势渐趋安定。景泰三年(1452)镇抚陕西时,发现边民春夏在原籍耕作,一到秋冬便举家迁至塞内,以避外族侵扰,于是他下令守军加强防卫,保卫边防,使边民得以安居乐业。天顺初年(1457),因廉政被皇帝留为左都御史,一年后改为南京刑部尚书。天顺四年病逝,谥清惠。《明史》卷158有传

耿裕(1430~1496) 
 明代贤臣。字好问,平定人。景泰五年(1454)中进士。历任庶吉士、定州知州、国子司业、吏部左侍郎、吏部右侍郎、南京兵部参赞、礼部尚书等职。虽然两世俱为显宦,家境并不富裕,与其父九畴并以德行名著于世。弘治九年(1496)病故。后赠太保,谥文#FK恪#FS。著有《耿裕集》。有父子尚书墓,地处平定东关重兴坡。《明史》卷183有传。

李愈 
 生卒年代不详,明代平定州平潭(今阳泉市郊区)村人。明嘉靖乙未科(1535)中进士。历任南京太常博士、户部员外郎中、凤阳知府等职。所到之处,官声甚好,他学识精湛,一生写过很多好诗文,著有《金陵集》、《蒲石山房诗文集》等。其祭父文章《怀潭记》,情深意切,颇具文采,堪称传世佳作。

临泉县位于哪个地区
1个回答2024-05-07 05:51
临泉县位于安徽省西北部。东、东北、东南三面与阜阳市、界首市、阜南县相连,西、西北、西南三面与河南省的沈丘、项城、平舆、新蔡、淮滨等县市接壤。 所属  安徽阜阳市              邮编:2364**** 代码:3412**** 区号:0558   总面积1818平方千米。总人口213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