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状元大战榜眼评书

状元榜眼探花写成四字成语
1个回答2024-02-22 09:34
1. 状元 榜眼 探花修饰词

状元(状元)

1.科举时代称殿试第一名为状元。 唐 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谢恩》:“状元已下,到主司宅门下马,缀行而立,敛名纸通呈。” 元 关汉卿 《陈母教子》第一折:“学儒业,守灯窗,望一举,把名扬。袍袖惹,桂花香,琼林宴,饮霞觞,亲夺的状元郎!” 洪深 《五奎桥》第一幕:“自从在上辈状元公手里造好了,直到现在, 周 家老是兴兴旺旺。”

2. 唐 时新进士, 宋 时廷试列一甲者,有时也称状元。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二:“古称状元,不必殿试第一名。 唐 郑谷 登第后,《宿平康里》诗曰:‘好是五更残酒醒,耳边闻唤状元声。’按, 谷 登 赵昌翰 榜,名次第八,非第一也。 周必大 有《回姚状元颖启》,《回第二人叶状元适启》。当时新进士,皆得称状元。”按, 叶适 登 淳熙 进士,为第二名。参阅 宋 朱弁 《曲洧旧闻》卷三、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3.喻在本行业成绩最突出者。 李准 《参观》:“ 辛明修 是全国有名的大劳模,历年来小麦丰产的‘状元’。”如: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bǎngyǎn

榜眼

其名始于 北宋 初,当时殿试录取的第二、三名,皆称为榜眼。后第三名称“探花”,榜眼专指第二名。 宋 王禹偁 《送第三人朱严先辈从事和州》诗:“货船东下 历阳湖 ,榜眼科名释褐初。”《明史·选举志二》:“[殿试]分一、二、三甲以为名第之次。一甲止三人,曰状元、榜眼、探花,赐进士及第。”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北宋 时第三人亦呼为榜眼。葢眼必有二,故第二、第三人皆谓之榜眼,其后以第三人为探花,遂专以第二人为榜眼耳。”

tàn huā

探花

1.看花。 唐 皮日休 《春雨》诗:“野客正闲移竹远,幽人多病探花稀。” 宋 陆游 《初春探花有作》诗:“流落天涯何足道,年年常策探花功。”

2.犹采花。喻寻求女子的爱情。 明 陆采 《怀香记·掾房订约》:“前日 春英 到寓所来说,小姐垂盼小生,要求相会。我想潭府深沉,难展探花之手。”

3. 宋 以后称科举考试中殿试一甲第三名。本于 唐 的探花使。 宋 吴自牧 《梦粱录·士人赴殿试唱名》:“伺候上御 文德殿 临轩唱名,进呈三魁试卷,天颜亲覩三魁,排定名姓资次……第一名状元及第,第二名榜眼,第三名探花。”参阅 清 赵翼 《陔馀丛考·状元榜眼探花》。

2. 状元、榜眼、探花

殿试取中的前三名进士,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三鼎甲。

殿试在唐代已有,至宋初才成为定制。唐武则天时,试贡举之士立于殿前,门下省长官奏状,名次最高者置于最前,因而称为状头,也叫做状元。自宋代起,沿用旧称,以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为状元。状元虽亦被称状头,但已不算正式名称了。

唐无榜眼,却有探花郎。唐代新进士榜公布后,他们在曲江有盛大宴游活动,以最年少者为探花郎;原意只是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宋代初期,以第一甲第二、第三名进士为榜眼。因为填进士榜时,状元的姓名居上端正中,二、三名分列左右,在进士榜上的位置好像人体的眼部地位,所以称作榜眼。北宋陈若拙并无文才而取中第二名,人们都嘲笑他是「瞎榜」。

到了南宋后期,第三名进士改称为探花,于是榜眼成为第二名的专名。因此说,状元、榜眼、探花作为三鼎甲的三个专称,合成于南宋。

太祖以后,学校与荐举变得有名无实,科举考试却日益受重视。

明代的科举,分乡试、会试、殿试三阶段。学校生员(秀才)每三年一次到省城参加会考,教做乡试,录取的人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

举人和国子监的监生在隔年春天到礼部应考,称为会试,录取的称为进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同年再由天子亲自在殿上出题测验进士,称为殿试或廷试,把会试录取的进士分为三等:一甲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和探花;二、三甲若干人,第一名都叫传胪。

所谓「三元及第」就是指一连考了解元、会元、状元三个第一名

进士一词始于隋炀帝之设进士科进士第一名称状元,又称“魁甲”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

宋太祖正式建立了殿试制度,即在吏部考试后,皇帝在殿廷之上主持最高一级的考试,决定录取的名单和名次。所有及第的人于是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殿试第一名称榜首,第二、三名称榜眼,一、二、三名都可称状元。南宋以后,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宋哲宗时,将进士分为经义、诗赋两科,分别举行考试,经义进士以经义定取舍,诗赋进士以诗赋定去留。宋代的常科考试分为州府试、礼部试、殿试三级。州府试称解试,礼部试称省试,殿试带有复杂的性质。宋代在正科之外,还设立恩科。连续考十五场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办法,赐予本科出身。

参考资料:

3. 状元、榜眼、探花的先后顺序

第一状元,第二榜眼,第三探花。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算是加试,参加殿试。

殿试最后结果分三等:

第一等,进士及第,共三人,即状元、榜眼、探花。

第二等,赐进士出身,从第四名到第一百名左右都是。

第三等,赐同进士出身,若干名。

科举考试,是我国古代国家层层选拔人才及官吏的重要手段。始于隋朝,成熟于唐朝,一直沿用至清朝灭亡。算是中国最早的“高考”。

扩展资料:

秀才—举人—贡士—进士—探花—榜眼—状元

古代读书人想求取功名,必经过十年寒窗,参加各级 *** 举办的考试。分别是:

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

县府两级属初试,初试合格叫童生。可进入科举考试。

共四级: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

(1)院试考中后称“生员”,也就是秀才。

(2)秀才参加乡试,合格者员叫举人。

(3)会试地点京城,考中后称“贡士”。

(4)贡士可参加殿试,考中了就叫进士。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榜眼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状元

参考资料:搜狗百科-探花

4. 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是什么意思

状元,榜眼,探花分别是第一名,第二名,第三名的意思。

1、状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

2、榜眼,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bǎng yǎn,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中的殿试中,取得进士考试第二名的名称,与第一名状元、第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

3、探花,是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位列第三的进士的称谓。与第一名状元,第二名榜眼合称“三鼎甲”。在唐代的科举时就已经出现。“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时至今日,“探花”的称呼仍历久不衰。

扩展资料:

1、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科举制选状元肇基于隋,确立于唐,完备于宋。从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科举考试开始,至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次科考,凡1282年间历代王朝共选拔了文状元654名,武状元185名(有姓名记载的)。

2、榜眼之名始于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五年(980年)。“榜眼“作为进士一甲第二人的称谓,从无到有、从俗称到官制,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对于我们来讲,不论提到状元还是榜眼,都是数一数二的。众所周知,作为“文明古国”的中国,可以说第五大发明之科举,影响远至西方各国,国际上通行的前三名、各种评比的冠、亚、季军,真不知是否也有状元、榜眼、探花的影响。

3、“探花”最早出现在唐朝,但当时并非是指殿试进士的第三名,只是一种戏称,与登第名次无关。北宋开宝六年(973年),宋太祖正式建立殿试制度,即于礼部试之后,皇帝再次亲试进士,并确定名次。开宝八年(975年),礼部试和殿试分别放榜,标志着三级考试制度正式确立。“探花”作为第三人的代称确立于北宋晚期。

为什么叫“状元”“榜眼”“探花”
3个回答2022-09-18 02:09
状元是第一名 榜眼是第二名 探花是第三名
状元 榜眼 探花后面是什么?
3个回答2022-04-11 03:31
后面依次为: 进士、 贡士、会元、举人、解元、秀才、贡生、童生。
古代有哪些著名的状元、榜眼、探花、秀才
1个回答2024-03-16 22:32
明代的赵秉忠,他的卷子被薯闭雀称为“天下第一状元卷”,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戊戌科状元。
明朝的许多著名大臣都是精英中的精英:
杨慎,明正德六年(1511)辛未科状元。
韩应龙,明世宗嘉靖十四年(1535)乙态碧未科状元。
申时行,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壬戌科状元。
还有丁显、黄子澄、邢宽、商辂、徐阶数早(了不起的首辅)、李舜臣、王锡爵、孙承宗(非常著名)、吴宗达、袁崇焕
什么是“状元、榜眼、探花”是何典故?
2个回答2022-05-18 22:31
状元之名从唐开始,唐进士新门登科,中书门下列有奏状,居于奏状之首者为状头,也叫状元,唐代无殿试,所谓头者,只会试第一名,曰,状元

宋史第二,第三都叫榜眼,根据眼必有二,所以二,三都为榜眼

探花最早始与唐代,科举及格人设宴,以榜中最年少者遍游名圆,探取名花,故名探花,如果名花被别人所的,便要受罚

宋初并没有特指第三为探花,而且不只一人,到南宋才特指第三
李寻欢只是探花.那状元是谁? 榜眼又是谁..
3个回答2022-12-26 15:21
榜眼是双手有铜圈的,像是功夫里的红线拳
状元、榜眼、探花这三称呼是怎么来的?
1个回答2022-09-27 20:48

榜眼优化网,

杨绛的12句经典名言
1个回答2024-06-17 23:43

1、世间笑槐竖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 ——杨绛 《我们仨》

2、假如“心如明镜台”的比喻可以借用,她就要勤加拂拭,抹去一切尘埃。 ——杨绛 《洗澡》

 3、“我只怕人不如书好对付。他们会看不起你,欺负你,或者就嫉妒你,或者又欺负又嫉妒。…” ——杨绛 《洗澡》

4、“假如说,人事有灵性、有良知的动物,那么,人生一世,无非是认识自己,洗练自己碰大,自觉自愿地改造自己,除非甘心于禽兽无异。但是这又谈何容易呢。” ——杨绛 《洗澡》

5、上苍不会让所有幸福集中到某个人身上,得到爱情未必得到金钱,拥有金钱未必拥有快乐,得到快乐未必拥有健康,拥有健康未必一切都如愿以偿 ——杨绛 《百岁感言》

6、父亲说,没什么该不该,最喜欢什么,就学什么。我却不放心。只问自己的喜爱,对吗?我喜欢文学,就学文学?爱读小说,就学小说?父亲说,喜欢的就是性之所近,就是自己最相宜的。 ——杨绛 《将饮茶》

7、姚宓的眼睛亮了一亮,好像雷雨之夕,雷声未响,电光先照透了乌云。 ——杨绛 《洗澡》

8、希望的事,迟早会实现,但实现的希望,总是变了味的。 ——杨绛 《干校六记》

9、可惜能用粗绳子缠捆保护的,只不过是木箱铁箱等粗重行 李;这些木箱、铁箱,确也不如血肉之躯经得起折磨。 ——杨绛 《干校六记》

10、再过几天 是默存虚岁六十生辰,我们商量明袭好:到那天两人要吃一顿寿面庆祝。再等着过七十 岁的生日,只怕轮不到我们了。 ——杨绛 《干校六记》

11、我国有句老话:”写字是出面宝”。凭你的字写得怎样,人家就断定你是何等人。在新中国,”发言”是”出面宝”。人家听了你的发言,就断定你是何等人。 ——杨绛 《洗澡》

12、所谓穷,无非是指不置办家产,自食其力,自食其力是没有保障的,不仅病不得,老不得,也没有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干自己喜欢或专长的事。 ——杨绛 《将饮茶》

数学用英语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6-17 23:42
“mathematics”或“maths”。
数学可以通过“mathematics”或“maths”来表示,意思是数学这门课程,是研究事物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一门科学搭拆。
数学地抽象性是它的一大特征,数学思维的正确性表现在逻辑的严密上,所以精确性是它的第二特征,应用的广泛性知州枣是第三特迹陆征。
音序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6-17 23:42

音序是汉语拼音的排列顺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它的顺序就是26个英文字母,从A到Z,平时用于字典上的字词排列,汉字没有I、U、雹渣含V开头的音节,V不能做音序。学习汉语拼音时首字母大写,查字典时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需要查的字。

音序是汉语拼音的排列顺序

音序是汉语拼音的排列顺序,指音节的第一个字母大写,音节是声母和韵母组合的拼读音节。它的顺序就是26个英文字母,从A到Z,通常用于字典上的字词排列。音序的首字母必须大写,字梁胡母的手写体依照拉丁字母的一般书写习惯。

汉语拼音以拉丁字母为序,并且是逐个字母的比较排序,比如说阿这个在字典中肯定排在吧这个字之前。如果是字母相同的两个字,就需要按照声调来排序。通过学习汉语拼音的首字母大写,在用字典查源笑字时,可以很方便的找到需要查的字。

汉字没有I、U、V开头的音节,其中V不能做音序,而且读不出来,只能用来拼写外来语、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在音节中韵母ü可以代替V,可灵活运用。音序名称音读法与汉语拼音的读法不同,也与英文字母读法有别。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