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渔鼓调曲谱

沔阳渔鼓的名人
1个回答2024-01-06 15:27

(1907-1993),男,汉族,沔阳(今仙桃)长埫口人。是仙桃渔鼓皮影队创始者。解放前,怀抱渔鼓沿门赶酒,茶馆清唱。七七事变后,随同黄玉堂等艺人流浪黄陂、应城、孝感、武汉等地。解放后,沔阳县人民政府将四散的皮影艺人组织起来,还拔优成立县级皮影队、办皮影剧院,固定于仙桃、彭场等大集镇演出。皮影艺人从此有了施展才华的场所,生活也有了保障。皮影队自一九五二年在长埫口成立后,参加土改运动,清匪反霸等宣传工作。一九五三年,他改编的皮影戏《武松打店》在全省民间音乐、舞蹈汇演中获一等奖。一九五八年参加全国曲艺汇演,把沔阳渔鼓推向全国,正式定名“湖北渔鼓”。
他的渔鼓各种唱腔在《湖北说唱音乐集成》第一集上刊登。原沔阳曲艺皮影队在他的带领下,改革创新,是江汉平原最有艺术的皮影队。文革前期,曲艺皮影队走遍湖北各地。 艺名别扬(1912-1988),男,汉族,沔阳毛嘴光华人。别道扬从小跟随舅父吴运年学唱渔鼓腔沿门赶酒,以后唱茶馆皮影戏。聪明的别道扬在演唱技艺上超越了前辈艺人的演唱水平。他对渔鼓唱词很有研究,用成语与民间的方言土语(即顺口溜)相结合,每一段唱词让人们听了是哄堂大笑。解放前他在徐鸳一带演唱《四下河南》一戏,孀妇田氏夜叹家事,用渔鼓悲腔唱得满场观众鸦雀无声。戏场内一寡妇听得流涕痛哭,回家要寻短见,多亏领居相救。别道洋是天、潜、沔渔鼓皮影戏最有名的老艺人。他的唱词与唱腔流行江汉平原各地,别扬是仙桃最大一门派(即别派),他的传承人高风成是仙桃德高望重的皮影艺人。一九八八年,别道洋与世长辞,仙桃各地的皮影艺人都去参加丧葬,吊唁别扬名老艺人。

渔阳鼙鼓的意思是什么,出处是哪里?
1个回答2024-01-31 23:20

yǔ yáng pí gǔ

成语释义 渔阳:地名,现河北省蓟县,唐时安禄山驻军在此;鼙鼓:古代军中用的小鼓。渔阳郡响起了战鼓。指有战事发生。

成语出处 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感情色彩 中性

成语结构 偏正式成语

成语用法 作宾语、定语;指发生战事

产生年代 古代成语

近义词 渔阳鞞鼓

成语例句

吴恭亨《诸将》:“记谈好望风涛险,正及渔阳鼙鼓喧。”

渔阳鞞鼓成语解释
1个回答2024-02-22 21:08
  【成语原文】:渔阳鞞鼓

  【标准发音】:yú yáng huī gǔ

  【繁体写法】:渔阳鞞鼓

  【渔阳鞞鼓是什么意思】:见“渔阳鼙鼓”。

  【渔阳鞞鼓成语接龙】:涸泽而渔 → 渔阳鞞鼓 → 鼓乐喧天

  【用法分析】:作宾语、定语;指发生战事

  【读音预警】:倡导普通话,请按照音标【yú yáng huī gǔ】采用标准四声阅读。

  【出处说明】:唐·白居易《长恨歌》:“渔阳鞞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对应近义词】:渔阳鼙鼓
平阳渔鼓的介绍
1个回答2023-09-26 21:55

平阳渔鼓1又称蓬鼓,闽南方言称之为嘭鼓,是福建平阳汉族民间传统曲艺的一种。在平阳流传甚广,流传区域主要是平阳北港地区的麻步、水头、腾蛟饥毕逗、山门、南雁、闹村等乡镇,同时数圆还流行于苍南、洞头、玉环、烂卖福鼎等县市讲闽南话的地方,深受观众喜爱和欢迎。

气鼓渔鼓起来是甚么样
1个回答2024-05-31 01:57
气鼓鱼河豚鱼,它在遇敌时,也采取膨胀身体,吓退敌人的战术,人们俗称它为“气鼓鱼”。气鼓 它们都把自己的身体鼓胀起来,然后气鼓鼓地反转身子,互相用肚皮碰。 急,请问我的银鼓鱼是什么病,应怎么医治? 什么样的邮票有升.
关于新邵和邵阳的名人的名言警句
1个回答2024-03-04 14:11
《邵商之歌》
一个拱手礼敬天下,
两支竹篙撑过千滩;
三只火机照亮山路,
四块板板摆起一街。
睁开眼睛看世界哟,
世界扛在我肩上。
老酒一壶家万里哟,
难改见面一口音:
讲呷得咯,就讲呷得咯,只讲呷得咯,
霸得蛮,很霸得蛮,确实霸得蛮。
哟嗬喂,为商而生的邵阳人哦,
我就是霸得蛮的宝古佬!
我就是霸得蛮的宝古佬!
江西弋阳邵氏族谱
3个回答2023-01-12 04:04
天下无二邵,我这边有明,珠本分的
急求邵姓家谱
1个回答2022-09-26 10:50
祖籍是哪里?
邵氏家谱
1个回答2024-05-07 07:42
1河南省洛阳县安乐窝、海阳行村邵姓字辈:87世文景贞元会,性理世泽长,明珠光先照,彩羽翼覆成。安定修鸿业,宗功永克昌。家齐为忠孝,仁厚本诚良。

2威海海埠、大水泊洪山邵姓字辈:85世国应有光旦,世可兰锦凤。居景恒在东海田,崇健修书传本元(源)

3帽埠耩、河北、九里水头、北陡埠、帽埠屯、八里张家、北马、南马、志门、古龙屯、于家英、南申格、曲家庵、南崮头、前白鹿、东黄埠、西海庄等17村邵姓字辈:77世祖克敬,子守廉承鼎,边希逢学永。人凤康枝廷,树声(末)惟(维)茂正。光远自有耀,保世以兹宏。立志常忠厚,同德永和平。江湖碧波静,中华万年青。 4北马、神格、二马、小洛、河里庄、东铺头、西铺头、里岛、裴家埠、五岔口、姚家、长山、青岭、倪家产等14村邵姓字辈:士宏思京(末)克,清(末)树炳培(98世)锡。

5二马、河里庄、朱家庄、宋村、集西、寨前、西廒、北廒、姚家疃、韩北傋、岔河、倪家产:明。刘家上口、倪家产、西店子等村邵姓字辈:96世恒式名(改明者多)宗,志存方正。昌象克久,人友同敬。

6荣成柳家场、埠子后、大水志门、中仓、邓南庄、文山、庙山姜家、礼格庄等村8个邵姓字辈:91世登裕佩成初。思荷世傅新。(帽埠耩邵茂仁提供。)中仓、邓南庄、文山:进文德。庙山姜家:传。礼格庄:长。

7海阳齐格庄、文登口子李邵姓字辈:87世、海阳齐格庄9世文京贞源(下)会,星理世泽长,明珠光先照,彩玉翼富成。安定修宏业,宗功荣克昌,家齐为忠孝,任厚本成良。

8西廒、北廒等2村邵姓字辈: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凤阳花鼓简谱
1个回答2023-11-17 10:05

凤阳花鼓简谱如下图所示。

《凤阳花鼓》是一首来自中国安徽省的民歌,在明清时代很流行。最早是由邓丽君于1967年翻唱了这首歌曲,刚好当时正值流行歌曲在台湾萌芽时期,因此这首歌曲也被广泛流传。歌曲自然朴实,旋律优美流畅,运用极富感染力的民歌曲调,便于传播。

凤阳花鼓的历史故事:

历史上,朱元璋建立明朝,徙江南巨户到凤阳府。由于凤阳府地区人口激增,灾荒也不断,导致这些迁徙的江南巨户希望回到江南,但朱元璋严禁他们离开凤阳府,所以他们想出了假扮卖艺、以打花鼓唱曲为生的方式离开凤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