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大鼓和小铃教案

舞蹈教案快乐的小铃鼓怎么写?
1个回答2024-03-14 11:37

首先对舞蹈教案《快乐的小铃鼓》 的主题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描写。其次,对舞蹈教案快乐的小铃鼓,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的实际情况,制定教学的步骤,并涉及教学引导语。最后,对舞蹈教案快乐的小铃鼓设计教学总结语,并制定课后练习计划。

铃鼓和鼓铃的区别
1个回答2024-03-03 23:22

铃鼓和鼓铃有时用混了,严格来说区别很大。

铃鼓,准确的说是带铃的鼓,是维吾尔、朝鲜、乌孜别克、塔吉克等族的一种打击乐器,指的是鼓。

而鼓铃,准确的说是单指这种鼓上的铃。

可以举个例子:汤面与面汤——汤面是带汤的面,指的是面;面汤是面条的汤,单指汤。

奥尔夫铃铛舞用了哪些奥尔夫手段
1个回答2023-09-26 23:50
复合式教学,让态告表达、歌唱、各种动作结合进来。奥尔夫所崇尚的自由性、原本性,可以对我们传统音乐教育模帆罩明式进行有效闷纳的完善与融合
奥尔夫音乐体系的教案?
1个回答2024-03-25 12:07
课程类型:奥尔夫音乐亲子课(启蒙课入门)
爱婴课次:第四课时
活动名称:《快乐奥尔夫 — 神奇的土豆》
活动目标 (音乐目标和素质拓展目标):(奥尔夫音乐教案)
² 鼓励幼儿大声开口朗诵歌谣,使幼儿会说儿歌,并简单跟唱。
² 初步感受速度和力度,养成认真听音乐的习惯。
² 锻炼幼儿手部小肌肉,培养固定拍感。
² 学习并演奏乐器碰铃,培养幼儿音乐感知力。
² 注意力、反应力、控制力、身体协调以及合作等能力训练和培养。

活动准备:小动物手偶 呼啦圈 大土豆一个 碰铃
音乐准备:《围圈圈》《伊比呀呀》《热土豆》《小星星》《梦之旅摇篮曲》

符号备注: T:老师 P:配课老师 S:学生

活动过程:

一、 开始部分:问好和热身游戏(奥尔夫音乐教案)

1. 热身集体舞:《围圈圈》
1)组织幼儿和家长手拉手围成圆圈,老师说歌词,带幼儿一起做动作
2)放音乐,拉手围圈走,跟着歌词做律动。
3)歌词:
我们来围圈圈,我们来绕圈圈,
我们来围圈圈,手拉手绕个圈圈。
把小手放进去,把小手拿出来,
再甩甩你的小手呀自己转个圈。
(爱婴提示:可以把歌词中的小手换成小脚,身体等等)
2. 问好歌《Let’s Sing Hello together》(奥尔夫音乐教案)
T坐在前面,小朋友们坐成半圆。拿手偶问好,唱问好歌: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Let’s sing hello together, hello, hello, hello.
2.认识彼此
请宝宝上台一一与小动物拥抱问好,培养幼儿自信心。

2-3岁亲子奥尔夫音乐教案(最新)第二部分2009年04月30日 星期四 15:41二、重点教学部分:声势节奏、乐器及律动
1. 语词节奏:《土豆歌》(奥尔夫音乐教案)
1)告诉幼儿下面老师要带大家变一个魔术,吸引幼儿注意
2)请幼儿跟老师一起变魔术,土豆(握拳头)土豆丝(大拇指和食指张开)土豆皮(手掌张开)
3)老师喊口令:土豆、土豆丝、土豆皮,幼儿听口令做动作
4)加上节奏念词:2/4
土豆 土豆/ 丝 丝 / 土豆 土豆/ 皮皮/
土豆 丝 /土豆 皮/土豆 丝/皮 0 /
5)两人一组,变念儿歌变做土豆游戏(面对面,手对手)
2. 音乐游戏《热土豆》
1)出示实物土豆一个,介绍土豆,让每个幼儿都摸一摸,感觉一下。
2)玩传土豆游戏:告诉幼儿土豆被煮熟了,非常的烫手,传递时速度要快。
3)T拿土豆示范传递动作,P放《热土豆》音乐,挺音乐尽可能快的传递,不让土豆掉下来。
4) P播放音乐,并控制音乐的停止,音乐停止时拿着热土豆的人跳出圈子,拍手,直到剩下最后一个人为冠军,并奖励一个卡通stick
5)再次播放音乐,P那串铃,T带着幼儿继续传递土豆,听到摇铃声要立刻改变传递方向,传递过程可加上力度,速度的变化。如快快的传,慢慢的传,重重的传,轻轻的传等。
6)复习《土豆歌》,土豆传到谁,谁就拿着土豆敲地板打节奏说一遍儿歌,其他人跟着学动作,并齐说儿歌。
(爱婴提示:在熟练儿歌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变换说儿歌的速度和力度。)

3.复习亲子律动《伊比呀呀》
1)两两一组手拉手律动
2)发呼啦圈,两人面对面手拉呼啦圈律动
(爱婴提示:在律动时不断的鼓励幼儿大声跟唱,并时刻提醒动作的变换)

4.乐器演奏:《小星星》
1)出示乐器碰铃,T演奏,S聆听声音
2)幼儿到老师前有次序的拿乐器,并说出乐器的名字。
3)T引导幼儿探索演奏方法,并示范演奏。
4)放音乐《小星星》,用碰铃为音乐伴奏
节奏:X X X X / X X X -
5)鼓励幼儿边伴奏边跟唱歌曲
6)歌词:
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挂在天上放光明,就像许多小眼睛
一闪一闪亮晶晶,漫天都是小星星
三、 结束部分:放松音乐游戏《梦之旅摇篮曲》
1. 放音乐《梦之旅摇篮曲》,T带着宝宝做伸展和放松律动。
2. 宝宝坐在家长腿上,或选择任意自己觉得最放松的姿势,跟音乐摇摆
提示宝宝闭上眼睛休息。
3. 复习回顾全课,并向家长总结和点拨全课教学目标。
4. 唱再见歌下课(拿小猫眯手偶) ,并一一与宝宝拥抱告别。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Let’s sing bye bye together, goodbye goodbye goodbye~
(爱婴提示:问好歌和再见歌可以一个月换一次,唱熟练了再换新歌。)
活动备用游戏:《走一走》
幼儿园小班美术小铃鼓教案
1个回答2024-02-22 20:36
活动方向:
1、通过身体乐器巩固歌曲《大鼓和小鼓》的音乐节奏,并用乐器演奏歌曲。
2、通过《芝麻开门》的游戏学习8拍的即兴节奏。你知道小班音乐游戏。
3、通过游戏学习英语:Openthedoor,Closethedoor。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
活动准备:对比一下小班美术教案。鼓,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大鼓和小鼓>的音乐,
即兴节奏游戏《芝麻开门》
(1)老师念童谣《芝麻开门》,与幼儿创编童谣里的人物。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芝麻开门快点开,你看小班音乐游戏教案。我带弟弟一起来。
芝麻开门快点开,我带老鼠一起来。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小植物可以用英语来说,学会教案。如moush\\cat\\rabbit……)芝麻开门快点开,小班美术教案。我带xx一起来。(孩子的名字)
(2)老师念完童谣带领幼儿即兴节奏(8拍),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老师以铃鼓敲8拍,稳定孩子的节奏。小班。
(3)指挥孩子以拍腿、拍肩的形式以显示8拍
Titititititita
芝麻开门快点开,
Titititititita
我带弟弟一起来。大鼓。
活动经过:
一,学会小班音乐活动教案。让孩子练习节奏。
A:把膝盖变成大铃鼓,敲膝盖——嗵嗵;
B:把双手变成小铃鼓,看看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拍手——咚咚咚
二,延续交流拍打大小铃鼓,巩固孩子拍打的节奏。
2.歌曲《大鼓和小鼓》
儿歌:小班音乐游戏。大鼓的声音嗵嗵,小鼓的声音咚咚咚,学习小班奥尔夫音乐教案。大声是大鼓,小声是小鼓,嗵嗵、咚咚咚。音乐。
①教师手摇铃鼓,相比看小班音乐活动教案。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②教师手拍铃鼓,幼儿感知铃鼓声音的粗细和音的高低。
(3)以游戏的形式幼儿进行拍膝盖练习大铃鼓tongtong的节奏,学习小鼓。拍手练习小铃鼓。奥尔夫。dongdongdong的节奏。看着小班音乐游戏教案。
(4)教师带入歌曲《大鼓和小鼓》,幼儿几次练习边唱tongtong和dongdongdong歌曲部门,边拍膝盖、拍手。
(5)请两位幼儿上台演奏大鼓和小鼓,小班音乐游戏教案。其他幼儿用身体乐器演奏歌曲(拍膝盖、拍手)。
(6)幼儿分2组,幼儿园小班音乐教案。自选大小铃鼓,完整演奏歌曲。
三。活动自然竣事。
奥尔夫音乐教案《飞去月球》
1个回答2024-02-06 16:45

音乐是人类共同的语言,他可以跨越国界,种族,年龄,让不同国家的人,不同肤色的人,不同年龄的人产生共鸣,甚至胎儿能理解音乐。

奥尔夫音乐春天的花朵教案
1个回答2024-02-22 10:01
【活动目标】
  1、能自主选择各种材料,用各种方法大胆表现春天美丽的花朵。
  2、乐意与同伴合作,感受合作的快乐。
  【活动准备】
  材料准备:背景图(提供以树木、蓝天、小鸟等春天的背景图,可以在区域活动中和幼儿一起完成,尺寸为50×100CM)4人一份;笔、油画棒、剪刀、固体胶;各种纸、毛线、塑料绳、编织好的彩带等若干;
  经验准备:已画过各种花朵。
  【活动过程】
  1、谈话导入。
  师:我们已经知道,春天来了。春天的景色很美,春天的花儿也很让人着迷,之前我们也看过各种花朵、画过各种花,今天我们要尝试用其它的方法来制作美丽的花朵。
  2、出示背景图。
  师:看,这里有一幅图,谁能看懂这幅图?我们需要在图上做什么?
  3、观察材料。
  师:那制作花朵时有些什么材料呢?
  师:你想用什么材料?用什么方法来制作?(幼儿交流结合个别示范)
  4、提出要求。
  (1)分工合作
  师:我们这里一共有几幅图?不够每人一份,怎么办?
  师:我们4个人合作,可以自己找朋友进行,合作时要注意什么?
  (2)添画
  师:花朵制作好以后可以添画花茎等,让花朵看起来是完整的。
  (3)注意方法
  师:制作时大家先想好用什么方法做,可以分配一下材料,然后再开始。
  (4)作品完成后,准备介绍,每组派1名代表。
  5、幼儿制作,教师巡回观察。
  观察重点:合作情况;采用方法。
  6、展示作品,观察评价。
  (1)整体性评价
  师:你们的作品真棒!每一幅都让人喜欢!看来和小朋友一起合作完成是一种很好的办法!
  (2)选择性评价
  师:这幅作品是哪一组完成的?你们派谁做代表介绍?介绍一下你们组花朵所采用的材料和方法?哪个队员需要补充一下的?
  师:大家喜欢这幅作品吗?你喜欢这幅作品的什么地方?和你的作品比起来,你觉得怎样?
  (3)相互评价
  师:你还想了解哪幅作品?
  7、小结
  师:看了小朋友的作品,让我更加感受到春天的美丽,期待你们有更多的作品,让我们继续感受春天的美好。
  延伸活动:
  将各组的作品展示在美工区墙面上,标注好每组的号码和组员的名字(学号),给有兴趣的孩子进一步了解和观察。
奥尔夫《和噜奇》教案
1个回答2024-02-16 04:56
奥尔夫《和噜奇》教案可以参考以下步骤:
1. 热身活动: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做一些简单的音乐游戏,如跟着节奏拍手或跳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身体节奏感。
2.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与奥尔夫《和噜奇》相关的图片或音频,引导学生猜测这首歌曲的主题和内容,从而引出本课的教学目标。
3. 呈现新课:
(1)教师播放《和噜奇》的音频,让学生完整地感受这首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这首歌曲的特点,如民间音乐元素的运用、独特的乐器声音等。
(3)教师逐段讲解曲谱,通过示范唱、图示等方式帮助学生掌握曲调、节奏和技巧。
(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和噜奇》的创作背景和意义,加深学生对这首歌曲的理解。
4. 实践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演唱《和噜奇》,注意掌握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2)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根据《和噜奇》的曲调自由创作一首歌曲,鼓励他们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意。
(3)教师邀请学生在班级或学校范围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组织学生互相评价、欣赏和学习。
5. 总结拓展:
(1)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知识点。
(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如复习《和噜奇》的演唱和曲谱分析,或者创作一首自己的歌曲并加以练习。
(3)教师推荐一些相关的音乐作品或音乐家,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音乐世界。
以上是奥尔夫《和噜奇》教案的基本框架,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奥尔夫音乐(我是魔术师)教案
1个回答2024-03-16 18:27
同样一首乐曲,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和侧重点交给所有儿童,比如小班的孩子可以感知音乐的节奏,中班侧重声音的高低强弱,大班学习音乐的段落和情感~任何年龄段都可以教的~变换一下游戏规则就OK了~
奥尔夫音乐五只小白兔教案
1个回答2024-04-18 19:43
  一、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的思维正处在直觉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过度的时期。他们情感外露、不稳定,带有很大的情绪性。他们学习、活动的特点是只关心活动的过程,不关心活动的结果。因此,小班的教学活动应更注意游戏化、情景化。强调让幼儿在愉快、轻松、自由的游戏中自娱自乐,玩中学,玩中获发展。
  《五只猴子》是我们根据外国乐曲创编的一首幼儿歌曲。小班幼儿思维的特点决定了他们喜欢在动作模仿和游戏情景中学习。因此,设计小猴子爬树摘香蕉和从树上掉下来的游戏情节。在游戏中让幼儿扮演小猴,在唱唱玩玩中,反复感受音乐的旋律和歌词。从看小猴、做小猴,一直到唱小猴的整个过程中,幼儿自然地产生了爱小猴的情感。幼儿始终保持活泼、愉快的积极情绪。真正做到了玩中乐,玩中学。
  二、 教学目标的制定
  1、能随着音乐合拍的表现猴子、爬树的动作,表达对小猴的喜爱之情。
  音乐学习心理学告诉我们:多种感知通道参与,特别是大肌肉运动的参与,能有效地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知兴趣和感知音乐的效果。新《纲要》中强调:“提供自由表现的机会,鼓励幼儿用不呕吐能够的艺术形式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理解和想象。目标1是本次活动的重点。
  2、在唱唱玩玩中学习做音乐游戏《五只猴子》。
  皮亚杰指出:在前幼儿时期要发展智慧,关键是让幼儿做各种各样的游戏,从娱乐中学、从玩耍中学,脱班幼儿很喜欢一边哼唱一边做模仿动作,小动物是幼儿最亲密的朋友,幼儿对小动物的叫声感兴趣,并好模仿动物的动作,因此对这首歌有强烈的兴趣成了游戏的基础,目标2是在目标1的基础上进行,又是目标1的突破口,而遵守游戏的规则幽将是成为本次活动的难点。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