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江哈尼牛皮大鼓传承人

墨江哈尼爱情故事
1个回答2024-01-27 23:55
哈尼族是我国西南边疆历史最悠久的少数民族之一。现有人口120余万,主要生活在哀牢山中下段,今天云南的红河州、玉溪市、思茅地区、澜沧江一带。淳朴勤劳、勇敢聪慧、能歌善舞的哈尼人民,虽然自身没有文字,但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生产和生活经验,同时也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诗、歌、舞、乐和神话传说等民间文学作品。据不完全统计,仅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就收集民歌一万余首,民间神话传说故事二百余个,洞经音乐三十二首,传统民族舞蹈二十余个。在这些口传文学中,一部诗歌、一个传说,就是一部民间故事。有的诗歌长达千行以上,其内容包罗万象,有民族起源、民族迁徙、民族习俗、宗教信仰、道德风尚、生产经验、爱情故事等等,他们多以歌唱的形式留传后世,深受哈尼人民的喜欢。如“阿奇阿沙”、“阿尼密戈”、“金佘金白”等创世史诗在哈尼族中广泛流传。而《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则是影响较大、流传较广、整理最完善的一部叙事长诗。

该部叙事长诗广泛流传在滇南,特别是流传在思茅地区的墨江、江城、普洱和玉溪市的元江、新平哈尼族聚居的广大村寨中。提起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的传说,无不家喻户晓。它是这一带哈尼人民祖祖辈辈传诵的歌,是哈尼族珍贵的文化遗产,是哈尼人心目中的英雄颂歌,更是云南少数民族中不可多得的民间叙事长诗之一。这部叙事诗从1959年开始采集、整理、翻译到1995年出版,经历了三十六年的风风雨雨。由哈尼族老歌手白杨才弹唱、胡旭昆翻译、刘署、李广学、郭东屏、姜羲合作精心整理而成。

此诗共有10辑1021行。第一辑开头的歌;第二辑迷扎.扎斯扎依;第三辑阿基.洛奇洛耶;第四辑赶街相会;第五辑秧田对歌;第六辑串门求亲;第七辑成家立业;第八辑领头抗租;第九辑不死的魂;第十辑结尾的歌。

此诗有完整的故事情节,有鲜明的人物形象。它是一首赞颂劳动的歌,赞颂纯真爱情的歌。更重要的是,它是赞颂哈尼族最出色的男女青年反抗压迫、争取自由的坚强性格和不屈的灵魂的英雄颂歌。难怪哈尼人对它那么迷恋,每当听到老歌手弹唱的时候,往往接连几夜聚听不散。因为它表达了哈尼人民的心愿,唱出了哈尼人民的心声。主人公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的悲剧,是哈尼人曾经遭受过的历史悲剧。这对青年男女为群众的生存挺身而出,被砍成肉块、剁成肉酱依然复活,那虽死犹生、灵魂永远不死的传说,是这个边疆民族坚强性格的艺术再现。无怪乎,哈尼人民用最高的尊称阿基.洛奇洛耶(意为顶天立地的英雄)、最高的美称迷扎.扎斯扎依(意为智慧美丽的花朵)称呼他们了。

在这部叙事长诗里,从洛奇洛耶和扎斯扎依的出生、成长、相会、成亲到领头抗租、英勇不屈、壮丽献身,不仅反映出了哈尼族优秀青年追求自由、不畏强暴的坚强品格,也较全面地反映了哈尼人民的生产生活状况、民风民俗、婚姻关系和当时街市热闹的小商品交流场面。尤其是有一些关于人的艺术描写,朴实、深刻而形象。如在第五辑中写到洛奇洛耶答应正在栽秧的姑娘们的要求,向她们弹起弦子演奏《求亲调》的情景:“弦子刚响起,姑娘就爱听;弦子弹下去,姑娘甜透心”;“七十个姑娘,七十个模样:有的直着身子听,有的歪着身子听,有的侧着耳朵听,有的提着秧把听”。“七十个姑娘的心,让洛奇洛耶的弦子迷住了,手里的秧把掉了不知道,头上包巾掉了不知道,背着娃娃栽秧的阿嫂,娃娃掉进田里不知道”……。这一情景,不仅使人联想到汉族著名的古乐府《陌上行》里众人凝神围观美人罗敷的千古绝唱!

这部英雄颂歌,唱出了哈尼人淳厚、纯真而倔强的民族性格,也唱出了边疆兄弟民族的智慧与觉醒。它不是以通常的大团圆来结局,而是以壮丽的悲剧作结尾。而悲剧之所以发生,是因为哈尼族出了尼罕那样的败类。利用他的同胞的过于善良、过于纯真而施展诡计。于是,“尼罕用洛奇洛耶的弩箭,悄悄地射中洛奇洛耶;三江两府的兵马,把洛奇洛耶活活捉住了。”歌者反复伤心地咏唱到“可惜洛奇洛耶的阿爸的心太慈,没有看出尼罕的诡计,可惜洛奇洛耶的阿妈心太善,没有看见尼罕的诡计”。“可惜洛奇洛耶心太直,可惜扎斯扎依心太实,他们对尼罕说了心里话。”这几句动人心魂的伤心话,标志着哈尼族智慧的成长和觉醒,而这种觉醒是他们心爱的男女英雄被铜钉钉在山岩上,淌了七天七夜的鲜血换来的。

《洛奇洛耶与扎斯扎依》这部哈尼族的叙事长诗,在长期的流传过程中,经过历代先辈的加工,经过千锤百炼和民族文化的互相渗透而流传至今。它颂扬了真善美,鞭达了假恶丑,激励着一代一代哈尼人民勇敢地去生活,去追求美好的理想。在当地哈尼人民的生产生活中有着深刻的影响。正如诗中开头所唱到的那样:

“呃-----

寨子里的伙子们哟,

赶快烧起火堆来,

听我弹响弦子,

唱一支祖祖辈辈传诵的歌。

古老的年代,

我们依牙俄碧地方,

有一对勇敢的年轻人,

他们是英雄、智慧和美丽的化身,

他们的故事,就象今晚的火堆一样,

能把我们哈尼人的心照亮。”

。。。。。。。。。。。
常先的牛皮鼓
1个回答2023-11-14 11:43

传说黄帝身边有个大臣,名叫常先。他发明了很多狩猎工具。有一次,常先捕杀了一头野牛,把剥下的牛皮随手搭在一个木墩上。这个木墩是空的,有一搂粗。时间一长,常先竟把此事忘了。野牛皮经过长时间暴晒后便收缩了,把空木墩裹得紧紧的。有一天,王亥正在驯马,有个名叫贾齐的年轻人,无意发现一张野牛皮蒙在木墩上,手随便拍了一拍。谁知这一拍竟发出咚咚的响声。贾齐用劲再一拍,声音更大。贾齐觉得好玩,便寻来两根木棒,双手使劲擂了起来,结果发出声音像雷鸣一般。王亥的马听到这声音,一受惊,冲出木栏,全部跑掉了。王亥气冲冲地赶来,一把抓住贾齐就打,边打边问贾齐敲的是什么。这时,常先赶来,把两人劝开,问明了情况,才恍然大悟。原来,贾齐敲的就是他早先晒的那张野牛皮。

谁知道发生在墨江的一个凄美的爱情故事(与哈尼族有关)?
1个回答2024-02-15 09:30
星辰` `
你说的故事很好`
可是我感觉这不是爱情故事吧 `!
大鼓敲不响牛皮后的下联是什么
2个回答2022-11-27 14:25
上联:大鼓敲不响牛皮后
下联:玉笛落难鸣马路边
敲击牛皮鼓的鼓槌是用什么骨头做的
1个回答2023-09-06 01:01
用雷兽的骨头做的。
扩展内容:
东海中有座流波山,位居世型在入海七千里的地方。山上有一种野兽,样子像牛,青苍色的身子,头上不长角,一只脚,进出海水就定会带来急风暴雨,它身上发出的光芒像太阳和月亮,它叫喊的声音像炸雷,它的名字叫夔。黄帝得到了它,用它的皮蒙鼓,再拿雷贺晌兽(雷神)的骨头做鼓槌来敲打这鼓,发出的响声五百里以内都能听见。黄帝便用它威服天下。
以的用法:
以其皮为鼓 把,用 用它的皮做鼓
橛以雷兽之骨 这是状语后置 实际上是
以雷兽之骨橛之 也是用的意思
用雷禅返锋兽的骨头敲它
以威天下 这也是用,用来的意思
用来威服天下
橛:击
雷兽:雷神
如:像
则:于是就
必:肯定
曰:叫
出自:《山海经▪大荒东经》
墨江哈尼族自治县的著名人物
1个回答2024-01-25 01:02

墨江县著名人物有:何为、许鸣端、孙世恒、田政、杨春华、张佑之、刘维垣、庾恩荣、卫奎章、卫奎斗、庾恩旸、庾恩锡、杨德源、李时、孙幼良、卫奎壁、王开霖、段宗承、杨默霞、孙德齐、聂长庆、卫秉礼、曾福光、许自贤、李子忠、黄公敌、陈家麟、秦树声、熊文和、王继周、陈庭禧、王子臣、杨东城、起铁、杨智敏、卢修棁、王宗白、彭景然、罗忠明、邓从宽等。

硒鼓和墨盒的区别 墨粉盒,墨盒和硒鼓的
3个回答2022-12-01 22:42
简单来说:
硒鼓是激光打印机使用的,使用碳粉打印;
墨盒是喷墨打印机使用的,使用墨水,硒鼓是添加墨粉而墨盒是加墨水;
墨盒能够改造连供,而硒鼓则不能。
1、硒鼓一般由铝制成的基本基材组成,墨盒主要用来存储墨水。
2、硒鼓是复印机里的元件,墨盒是喷墨打印机里的元件。
3、激光打印机靠激光器成像,喷墨打印机是靠墨水成像。
4、硒鼓是加粉,而墨盒是添加墨水。
5、硒鼓不可以做连供,墨盒可以做连供。
科力普省心购——中小企业办公用品平台
硒鼓是什么:
硒鼓,也称为感光鼓,一般由铝制成的基本基材,以及基材上涂上的感光材料所组成。
在激光打印机中,70%以上的成像部件集中在硒鼓中,打印质量的好坏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硒鼓决定的。硒鼓不仅决定了打印质量的好坏,还决定了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需要花费的金钱多少。
硒是一种非金属化学元素,化学符号是Se。可以用作光敏材料、电解锰行业催化剂、动物体必需的营养元素和植物有益的营养元素等。
墨盒是什么:
现代墨盒主要指的是喷墨打印机中用来存储打印墨水,并最终完成打印的部件。 旧时指人们用来装盛墨汁的文房用具。
比牛皮还牛的皮带 mp3
1个回答2024-02-07 05:36
呵呵,这其实是同一个概念。牛皮中剖层就是指二层,移膜就是覆膜,也就是二层牛皮胚将表面的纤维层干湿发后,再在上面贴一层塑料膜。
真皮牛皮是纯牛皮吗?
1个回答2023-08-04 11:22
真皮和牛皮都巧信是指由牛皮制成的材料,但它们之间存在一些区别。真皮是指从动物皮肤中提取的天然皮革,经过加工和处理后用于制作各种产品。真皮具有优良的质地、柔软度和耐用性,通常被视为高品质的皮革材料。牛皮是指从牛的皮肤中提取的皮革。它可以是真皮,也可以是经过加工和处理的人造皮革。纯牛皮通常指的是真皮,即从牛的皮肤中提取的天然皮革。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市场上有些产品标榜为纯牛皮,但实际上可能是经过闹尘加工和处理的人造皮革。总结起来,真皮和纯牛皮都是由牛皮制成的材料,真皮液宽禅是指天然皮革,而纯牛皮通常指的是真皮。
墨承谁杀的
1个回答2022-11-27 22:39
斗破苍穹第两百五十七章 斩杀墨承,萧炎为了夺回被墨家掠去的青鳞,大闹墨家,并将其斩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