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评书一枝花

唐之《拓枝舞》
1个回答2024-03-12 23:01
分类: 音乐 >> 古典音乐/交响乐
问题描述:

请问有什么具体的记载??

解析:

“拓枝舞”也是源于西域石国的一种乐舞。以乞寒舞、胡腾舞、拓枝舞、胡旋舞为代表的西域乐舞艺术为唐代举国崇尚并对中原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拓枝”当为“柘枝”,见《居易录》卷八。史载:“石(国),或日拓支、日拓折、日赫时,汉大宛北鄙也。”据向达先生考证,“拓枝舞”是从西域石国传入中原的。《说郛》卷二十三上舞柘 舞柘之本,出拓枝氏之国,流传误为柘枝也,其字相近。唐代拓枝舞属“健舞”类,屈拓枝则属“软舞”类。

在近年考古活动中出土的阿斯塔那第一座唐墓里,出土了保存完好的舞乐绢画,原件绘于六扇屏风之上,也是初唐时期的绘画精品。在屏风上画二舞伎,四乐伎,每扇屏风上各画一人。保存较完好的一个舞伎,头换高髻,额上细描雉形花钿,着黄蓝色卷草纹白袄,锦袖、红裳,足穿高头青绚履,左手拈披帛,似要挥披帛而舞。唐代内地流行源出于安西的“拓枝舞”,初唐时的拓枝舞多为双人对舞,称“双拓枝”。所以有人推测,这可能是表现“拓枝舞”时的一个场面。

唐人的诗篇中有很多描写“柘枝舞”的佳句。唐沈亚之有《柘枝舞赋》。《乐府诗集》、《梦溪笔谈》。这些诗作常常写到动人的鼓声,如:“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柘枝》初出鼓声招”;“大鼓当风舞《拓枝》”等等:充分证明“拓枝舞”是在鼓声伴奏下出场、起舞的,其舞蹈必然具有节奏鲜明、气氛热烈、风格健朗的特点。在张枯《观杨瑗《拓枝》中有“缓遮檀口唱新词”之句,由此可知“拓枝舞”表演间有歌唱的段落。

“拓枝舞”传入中原以后,在广泛、长期的流传中已逐渐发展变化,从保持原有民族风格的单人《柘枝舞》,到由二人表演的“双柘枝”,还有儿童舞蹈《屈拓枝》(或作《屈枝》)。可能由于表演风格不同,《屈拓枝》不属“健舞”类,而属“软舞”类。一般是宫里在传统节日来到时,表演的一种健舞,即傩舞,叫拓枝舞。跳傩舞的时候要带傩面具,非人非兽,十分狞厉威严,传说有种神秘的力量,以此乞求避邪除凶。

唐代“拓枝舞”流行很广,除京都长安外,常州、杭州、洪州(南昌)、潭州(长沙)、 四川等地均有人表演“拓枝舞”。先秦时期楚地(以现在襄樊和长阳为拓枝舞中心),湖南地方歌舞发达,巫舞傩戏至今仍有遗响。经济文化发展的唐代,湖南歌舞活动也很活跃。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记述他在长沙(当时叫潭州)遇见这位开元名乐师的故事;李翱诗有“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拓枝舞”之句;李商隐《潭州》诗中写道:“楚歌重垒怨丛兰”。
唐之《拓枝舞》?
1个回答2024-03-01 23:19

  “拓枝舞”也是源于西域石国的一种乐舞。以乞寒舞、胡腾舞、拓枝舞、胡旋舞为代表的西域乐舞艺术为唐代举国崇尚并对中原舞蹈艺术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拓枝”当为“柘枝”,见《居易录》卷八。史载:“石(国),或日拓支、日拓折、日赫时,汉大宛北鄙也。”据向达先生考证,“拓枝舞”是从西域石国传入中原的。《说郛》卷二十三上舞柘 舞柘之本,出拓枝氏之国,流传误为柘枝也,其字相近。唐代拓枝舞属“健舞”类,屈拓枝则属“软舞”类。

  在近年考古活动中出土的阿斯塔那第一座唐墓里,出土了保存完好的舞乐绢画,原件绘于六扇屏风之上,也是初唐时期的绘画精品。在屏风上画二舞伎,四乐伎,每扇屏风上各画一人。保存较完好的一个舞伎,头换高髻,额上细描雉形花钿,着黄蓝色卷草纹白袄,锦袖、红裳,足穿高头青绚履,左手拈披帛,似要挥披帛而舞。唐代内地流行源出于安西的“拓枝舞”,初唐时的拓枝舞多为双人对舞,称“双拓枝”。所以有人推测,这可能是表现“拓枝舞”时的一个场面。

  唐人的诗篇中有很多描写“柘枝舞”的佳句。唐沈亚之有《柘枝舞赋》。《乐府诗集》、《梦溪笔谈》。这些诗作常常写到动人的鼓声,如:“平铺一合锦筵开,连击三声画鼓催”;“鼓催残拍腰身软,汗透罗衣雨点花”;“《柘枝》初出鼓声招”;“大鼓当风舞《拓枝》”等等:充分证明“拓枝舞”是在鼓声伴奏下出场、起舞的,其舞蹈必然具有节奏鲜明、气氛热烈、风格健朗的特点。在张枯《观杨瑗《拓枝》中有“缓遮檀口唱新词”之句,由此可知“拓枝舞”表演间有歌唱的段落。

  “拓枝舞”传入中原以后,在广泛、长期的流传中已逐渐发展变化,从保持原有民族风格的单人《柘枝舞》,到由二人表演的“双柘枝”,还有儿童舞蹈《屈拓枝》(或作《屈枝》)。可能由于表演风格不同,《屈拓枝》不属“健舞”类,而属“软舞”类。一般是宫里在传统节日来到时,表演的一种健舞,即傩舞,叫拓枝舞。跳傩舞的时候要带傩面具,非人非兽,十分狞厉威严,传说有种神秘的力量,以此乞求避邪除凶。

  唐代“拓枝舞”流行很广,除京都长安外,常州、杭州、洪州(南昌)、潭州(长沙)、 四川等地均有人表演“拓枝舞”。先秦时期楚地(以现在襄樊和长阳为拓枝舞中心),湖南地方歌舞发达,巫舞傩戏至今仍有遗响。经济文化发展的唐代,湖南歌舞活动也很活跃。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记述他在长沙(当时叫潭州)遇见这位开元名乐师的故事;李翱诗有“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拓枝舞”之句;李商隐《潭州》诗中写道:“楚歌重垒怨丛兰”。

谁有评书大西唐演义?
1个回答2022-06-05 22:41
我也在找 童年的回忆
唐山评剧名家名人?
1个回答2024-04-14 12:02

金菊花,金开芳,丁香花,成兆才,月明珠,碧月珠,白玉露,韩少云,花椒兰,倪俊生,葡萄红,任连会

晋剧打金枝唐代宗的沈后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07:10
沈皇后,名字不详,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官宦世家出身,沈氏美貌如花,又贤淑纯良,故而深得李豫宠爱,于天宝元年(742年)生下李豫的长子李适(即后的德宗)。
如何评价是枝裕和的《奇迹
1个回答2022-09-26 05:28
礁累计勒弥班子拦
评书,唐铁牛是哪部评书里的人物
1个回答2022-07-04 20:42
田连元《小八义》
唐老师樱桃树三级枝能接几年果?
1个回答2024-02-10 18:48

嫁接樱桃树一般需要2-4年的时间结果。由于不同地区的栽培环境不一样,嫁接之后受到的影响也不同,所以时间上会有差异。

竹枝词唐刘禹锡?
1个回答2024-06-01 06:49

竹枝词二首·其一

唐代:刘禹锡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踏歌声 一作: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却有晴 一作:还有晴)

译文

杨柳青青江水宽又平,听见情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下起雨,说是无晴但是还有晴。

赏析

这首诗摹拟民间情歌的手法,写一位初恋少女听到情人的歌声时乍疑乍喜的复杂心情。

首句“杨柳青青江水平”即景起兴。这是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江边杨柳依依,柳条轻拂着水面;江中流水平缓,水平如镜。

次句“闻郎江上唱歌声”叙事。在这动人情思的环境中,这位少女忽然听到了江面上飘来的声声小伙子的歌声。这歌声就像一块石头投入平静的江水,溅起一圈圈涟漪一般,牵动了姑娘的感情波澜。

三、四两句“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写姑娘听到歌声后的心理活动。她心中早就爱上了这个小伙子,但对方还没有明确表态。今天从他的歌声中多少听出了点情意,于是她觉得:这个人的心就像捉摸不定的天气一样,说它是晴天吧,西边却下着雨;说它是雨天吧,东边却又出着太阳。“道是无晴却有晴”一句,诗人用谐音双关的手法,把天“晴”和爱“情”这两件不相关的事物巧妙地联系起来,表现出初恋少女忐忑不安的微妙感情。

这首诗语言平易,诗意清新,情调淳朴,历来受到读者喜爱。

竹枝词二首·其二

唐代:刘禹锡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译文:

巴山楚水江上雨水多,巴人擅长吟唱本乡歌。

今朝北方客子思归去,回乡迎来纥那披绿罗。

赏析

《竹枝词》是古代四川东部的一种民歌,人民边舞边唱,用鼓和短笛伴奏。赛歌时,谁唱得最多,谁就是优胜者。刘禹锡任夔州刺史时,非常喜爱这种民歌,他学习屈原作《九歌》的精神,采用了当地民歌的曲谱,制成新的《竹枝词》,描写当地山水风俗和男女爱情,富于生活气息。体裁和七言绝句一样。但在写作上,多用白描手法,少用典故,语言清新活泼,生动流畅,民歌气息浓厚。刘禹锡创作多首《竹枝词》,分两组,这是其中一组的第二首。

第二首不像第一首那样以谐音写含蓄情事,而是从身居蜀地耳闻巴人歌唱自然引发怀乡幽思。

首句“楚水巴山江雨多”看似平易概括的摹写却流露出诗人因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案多年贬谪远任的愁苦。楚地巴山远离长安,虽然暂时避开政治漩涡,但对于心怀远大抱负的诗人来说却是心仍有不甘的。“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这也许正是诗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这不能不使人愁苦,伤心失意下也属正常。压在心头的大石无法移开,难以消除的寂寞和烦闷更无法排遣。江雨又来,淅沥不歇,更添伤情。

“巴人能唱本乡歌。”于此伤情怀思之下巴人乡歌又传入耳。“歌者那知听者愁,一声一叹总牵情。”巴人歌唱本属常有之事,诗人却将其平常事入诗中,可见诗人自己心绪却是常常不平静的。自然不是只因耳听巴人歌声才起的不平静,人总是会因某事而及他情。这是再自然正常不过的了。本来由江雨多引起的伤情再又由巴人的歌唱更是雪上加霜了。

闻歌思归,自然引出下两句:“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长安,不算是自己的归处,多次的贬谪打击,他怕是早已对政治不怀希望了,长安那里只是自己的伤心地而已。至于诗人想归何处,可以从诗句中推测。《纥那》当是诗人家乡的乡歌。身披绿色绮罗踏着《纥那》曲的和声边舞边歌的乡人想必是欢迎自己归来的一朝离乡,飘零天涯。也只有那里才不排拒自己。因有这样的想法,窗外的绿水微波渐渐幻成故乡人身上迎风而舞迎己归来的绿色绮罗,耳边听闻的《纥那》节拍又显得那样的清晰明了。

组诗歌词的风格明快活泼,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民俗特色。如同屈原作《九歌》一样,刘禹锡从当地民歌中汲取素材,变民俗风情为文人风雅,创作出有别于文人文学的民歌体诗歌,显示了文学创作中雅俗互补的重要意义。

创作背景

刘禹锡于唐穆宗长庆二年(822)正月至长庆四年(824)夏在夔(kuí)州任刺史,作《竹枝词》十一首。十一首《竹枝词》分为两组,这是其中一组二首,作于另九首(《竹枝词九首》)之后,大约是诗人前组九首完成后,又重新创做完成的,又不想在前九首后面再加上十首、十一首之题,故又题为《竹枝词二首》。

作者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唐诗春枝的诗词是什么
1个回答2023-04-10 03:51
和钱侍郎甘露
作者:孟郊
玄天何以言,瑞露青松繁。忽见垂书迹,还惊涌澧源。
春枝晨袅袅,香味晓翻翻。子礼忽来献,臣心固易敦。
清风惜不动,薄雾肯蒙昏。嘉昼色更晶,仁慈久乃存。
一方难独占,天下恐争论。侧听飞中使,重荣华德门。

送人游塞
作者:王建
初晴天堕丝,晚色上春枝。城下路分处,边头人去时。
停车数行日,劝酒问回期。亦是茫茫客,还从此别离。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