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阳闽南话鼓词哭嫁

闽南歌曲:歌词嫁嫁给什么郎做什么事 求歌名
1个回答2024-02-12 09:53
漂亮的姑娘就要嫁人啦(应该是吧)
平阳为什么讲闽南话
1个回答2024-01-27 12:01
其一,温州与福建接壤,受福建影响。二为明末清初,大量的闽南人迁徙到浙南的苍南、平阳、玉环、洞头一带,并在此生活下来,由此形成了闽南特色的温州话,也叫“浙南闽语”。

温州话,也被民间称瓯语,为浙江温州市一带居民所使用,在发音、用词和语法等方面都与普通话有较大差别。广义的温州话,其实包括温州地区吴语及闽语方言。
闽南嫁女儿的风俗和流程?
1个回答2024-03-14 22:12

闽南嫁女儿,结婚前一天男方会有几个男性来女方家搬嫁妆,嫁妆包括七件桶、家具、衣服和鞋。结婚当天新娘要坐家里的大厅,就有位喜娘来帮新娘梳嫁,梳嫁喜娘会念四句,新娘爸爸和哥哥就帮新娘盖乌丝巾,梳嫁完新娘就会被新郎接到车里,新娘家里女性亲戚会在新娘身上洒一些什么的干叶子这叫(配缘),意思说新娘去夫家能够得到好缘份,但这(配缘)新娘的姑姑不能参与。

结婚第二要回门,新娘弟弟一大早要去新郎家接新娘,等到晚上新郎叫几个亲戚朋友去新娘家吃酒席,吃完在回新郎家。

闽海风尘鸣戍鼓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08 03:46

闽海风尘鸣戍鼓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闽南海滨上,风吹沙尘,听到了戍鼓声”。

戍鼓的意思是指边防驻军的鼓声。

出册闹埋处:

1、南朝·梁·刘孝绰《夕逗繁昌浦》诗: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

2、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唐·陈陶《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州蚂》:梯穷闻戍鼓,魂续赖丘祷。敞豁天地归,萦纡村落好。

4、唐·赵嘏《西江晚泊》:茫茫霭霭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5、唐·司空图《寄永嘉崔道融》:戍鼓和潮暗,船灯照岛幽。诗家多滞此,风景似相留。弯返

词语简介:

1、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土、红、凑、仿佛、苍茫、琉璃、参差、蹉跎、钢琴、吉他、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2、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如老乡、往往、结果、自豪、书本。

3、词的感情。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叫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闽海风尘鸣戍鼓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0 11:04

闽海风尘鸣戍鼓是什么意思介绍如下:

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闽南海滨上,风吹沙尘,听到了戍鼓声”。

戍鼓的意思是指边防驻军的鼓声。

出处:

1、南朝·梁·刘孝绰《夕逗繁昌浦》诗:隔山闻戍鼓,傍浦喧棹讴。

2、唐·杜甫《月夜忆舍弟》诗: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3、唐·陈陶《旅次铜山途中先寄温州韩使君》:梯穷闻戍鼓,魂续赖丘祷。敞豁天地归弯返,萦纡村落好。

4、唐·赵嘏《西江晚泊》:茫茫霭霭失西东,柳浦桑村处处同。戍鼓一声帆影尽,水禽飞起夕阳中。

5、唐·司空图《寄永嘉崔道融》:戍鼓和潮暗,船灯册闹埋照岛幽。诗家多滞此,风景似相留。

词语简介:

1、单纯词。

由一个语素组成词,自由的单音节语素和所有的双音节、多音节语素都可以组成单纯词。如山、水、天、地、人、有、州蚂土、红、凑、仿佛、苍茫、琉璃、参差、蹉跎、钢琴、吉他、阿司匹林、萨克斯、麦克风等。

2、合成词。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素组成的词。如老乡、往往、结果、自豪、书本。

3、词的感情。

词语的感情色彩是指词语在反映客观事实时所传达出的态度和感情,包括褒义词,贬义词和中性词。带有喜爱,赞许意味的词语叫褒义词。带有憎恶,贬斥意味的词语叫贬义词。可以用在好的方面,也可以用在坏的方面,表达的是客观冷静的态度的词语叫中性词。

闽清婚嫁习俗
1个回答2024-04-06 21:16
如果你是外地的最好事先和女方家商量下怎么办,一些繁琐的程序好多的,礼金看你的能力了,多多益善哈,连酒席带礼金,一般10万吧,如果你的小舅子很多的话就。。。。不过还是恭喜你哈。。。。。
哭嫁的由来
1个回答2023-12-16 05:05

按理新娘子出嫁自然全家欢喜,理应开开心心含笑话别才对。可是按照习俗,姑娘在出嫁前要哭唱七天到半月,最多的要哭唱一个月,直哭得声音嘶哑仍不停哭。

哭嫁由来其一:

哭嫁的风俗,不知道起源于什么时候。战国时期,赵国的公主嫁到燕国去作王后,她的母亲赵太后在临别时"持其踵,为之泣,祝曰,必勿使返。"大约就是后来长盛不衰的哭嫁风俗的滥觞了。

这种风俗,直至清末还盛行于四川农村中,随地区变化而大同小异。解放前,听老人们说,早些时候,没有嫁而不哭的人家。如果出现嫁而不哭的姑娘,也会被邻里看作没有教养的人,传为笑柄;相传有出嫁姑娘不哭而遭母亲责打的事。

旧时宣讲故事中,有花轿临门,父亲强令哭《迎风骂媒歌》的情节,可知哭嫁是有歌词的,带有表演性质,原是用来渲染气氛,以悲衬喜;不过,因为婚姻是包办的,真哭真骂的也不会少。


哭嫁由来 其二:

哭嫁习俗源于原始时代的掠夺婚(即抢婚)。面对武力和强暴,女人没有别的选择,哭是惟一的反抗。从此以后,哭与嫁便结下不解之缘,年复一年,代代相传,形成后世的哭嫁习俗。

在中国,汉族、土家族、藏族、苗族、畲族、彝族、壮族、哈萨克族、闽西客家、桑植白族、黔西北仡佬族和黑河俄罗斯族等民族都有哭嫁习俗。据顾希佳《礼仪与中国文化》记载,这一风俗各地名称不同,或叫“哭出婚”,或称“哭嫁囡”,或称“哭轿”。有的地方,母亲、女伴等也陪哭,边哭边唱《哭嫁歌》。歌的内容因人而异,有世代传承,也有触景伤情或发泄不满,而这些《哭嫁歌》已成为我国民歌的一种别致样式。潮安县凤凰山畲族,就至今仍保留有《阿姐欲嫁目汁流》的歌谣。

为什么女孩子出嫁要哭?
1个回答2024-02-20 18:05

女孩子是母亲身体掉下来的一块血肉,从小到大都是由父母养育二十几年或是三十几年,很不容易,和父母朝夕相处一起二十几年或是三十几年,和父母感情深似海,真是舍不得离开父母,嫁给男人时悲伤哭泣,所以女孩子婚姻殿堂是大喜事,仍然难以离开父母。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