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转时场贤良女

贤良的意思是什么啊
1个回答2023-08-17 10:37
有德行的人;才德兼备的人。
贤良方正的成语典故
1个回答2024-01-22 04:02

《史记·孝文本纪》:汉文帝下诏云“二三执政……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者,以匡朕之不逮。”被举荐者对政治得失应直言极谏。如表现特别优秀,则授以官职。汉武帝时复诏举“贤良”或“贤良文学”。名称时有不同,性质无异。历代往往视作非常设之制科。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清·薛福成《应诏陈言疏》:“诚法圣祖、高宗遗意,特举制科,则非常之士,闻风兴起。其设科之名,或称‘博学鸿词’,或称‘贤良方正’,或称‘直言极谏’,应由部臣临时请旨定夺。”
《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二十三回:“ 门首都竖着金字匾额,也有写着‘贤良方正’的,也有写着‘孝悌力田’的。”
汉代察举贤良属于特举。此科具体名称不固定,一般称贤良方正,或贤良文学。察举贤良方正始于汉文帝二年(公元前178年),此后,两汉屡有诏举贤良方正之令。有时贤良方正连言 能直言极谏者 ;有时单举 能直言者.有时贤良方正连言 可亲民者 ,即直接选拔亲民的官吏;有时贤良方正又与 有道术之士 相联,于是, 有道 曾为东汉察举的独立科目。在汉代,贤良方正常与文学相连称,有时以贤良与文学并立为二科,有时则连称为贤良文学。实际上,贤良与文学相似,都是指通经达变之士,文学实指经学。东汉灵帝时曾立鸿都门学,也以 文字 诏举,专尚书画、尺牍、辞赋,然多为士林所非,视为滥进。此后,诏举贤良不再与文学连称。
汉代诏举贤良方正或贤良文学,主要是表示广开直言之路。按照董仲舒 天人感应 之说,认为各种灾异都是上天对人世帝王的谴告,灾异降临,表明帝王有过,必须自我检讨,并下诏书求贤,征求意见,匡正过失。所以诏举贤良方正多在日月之蚀,冰雹虫害、瘟疫流行之机。所以,贤良之举属于特举,非为岁举,但与其他特举科目相比,则是察举次数较多的科目。
察举贤良是依照皇帝诏令的规定,由公卿诸侯王、郡守等高级官吏举荐,送至朝廷,皇帝亲自过问,分别高下,授以官职。有时一策即毕;有时还有二策、三策,如董仲舒即连对三策,而授以江都相。每诏贤良对策者常达百数人。在汉代所有察举科目中,皇帝对贤良方正一科极为重视。有人说,论轻重以贤良为重,论得人以孝廉为多。这是有根据的论断。

贤良讲的是什么
1个回答2024-01-30 05:43
形容女子德性佳美 ,指德性佳美的女子 .
“贤良方正”这个成语如何理解?
1个回答2024-01-24 22:27

你好,我是【onknn24368】,很高兴为你解答。“贤良方正”这个成语什么意思??词目 贤良方正发音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释义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更多专业的科普知识,欢迎关注我。如果喜欢我的回答,也请给我赞或转发,你们的鼓励,是支持我写下去的动力,谢谢大家。

贤良的意思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0-27 00:26
1指有道德,有修养。2指有道德的人,有修养的人。
贤什么良什么成语
1个回答2024-02-11 04:55
贤妻良母
xián qī liáng mù

【注释】
称赞女子贤淑

【出处】
朱自清《房东太太》:“道地的贤妻良母,她是;这里可以看见中国那老味儿。”

【举例】
她是一个典型的~

【近义词】
良母贤妻

【反义词】
恶妇毒母

【用法】
联合式;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贤妻良母(在爸)贤妻良母是什么意思贤妻良母难为
1个回答2023-08-14 18:21
这位知友,贤妻良母是的意思,既是丈夫的好妻子,又是孩子的好母亲。旧时用以称赞女子贤淑;如今比喻女子贤德智慧、爱子持家、教子有方。
什么叫“女人贤良”?
2个回答2023-08-18 00:11
贤惠,一心爱家,可以处好家里复杂的关系,守妇道。
老人们会给她这样的评价
贤 良 成语填空
1个回答2024-01-22 13:35
  贤良淑德
  贤良淑德是古人用来赞扬女子守妇道、品行好的常用词。是一个用来形容女性温柔贤惠等美好品德的词语,具体是说一个女人要有品位、有修养,具备良好的涵养和品德,举止谈吐温文尔雅,处事待人懂大体,在过去一般用来形容非常出色有涵养的女性。
贤良之官的典故?
1个回答2024-02-16 05:52

一钱太守

刘宠是东汉时著名的清官。他是汉高祖刘邦的直系后代。他的父亲刘丕,博学多才,被时人称为通儒。刘宠小时候就跟随父亲读书学习,学得满腹经纶。成年后,他被举为孝廉,出任东平县令。

在东平县令任上,刘宠爱护百姓,处事公正廉明,受到东平百姓的一致拥戴。后来他因母亲生病,弃官辞归,东平百姓得知后,纷纷拥上街头为他送行,道路也为之阻塞。他所乘的车无法行驶,他只得轻装简从,悄悄地离开东平。

母亲病愈后,他又被朝廷任命为豫章太守和会稽太守。在会稽太守任上,他严于律己,约束下属,打击豪强,惩治不法行为,获得全郡百姓的称誉。由于他政绩卓著,不久后,朝廷征召他进京,准备授予他更高的官职。

刘宠离任那天,会稽郡的老百姓纷纷赶来为他送行。在送行的人群中,有五六个七八十岁的老人,他们的眉毛、胡须、头发都已雪白,这几个老人都是会稽郡下属山阴县的老农,他们是从离城几十里的山乡特地赶来的。他们每人手里都拿着一百个铜钱,要把铜钱送给刘宠。

刘宠见了这些老入,心中十分感动,说:“父老们这么大年纪,从这么远的山乡赶来,真令人感动,也让我心中不安。”

老人们满脸笑容地说:“我们几个是平日只知种地的山野村民,一生中从来没进过城。从前官吏们下乡征收租税,常常弄得鸡飞狗跳,老百姓怨声载道,不得安宁。自从老爷到任以后,减轻了我们的赋税,我们的生活也一点点好起来。我们老百姓能过太平日子,都是老爷所赐。

如今听说老爷离任高升,我们结伴前来为你送行,并表达一下我们微薄的心意。”说罢,他们一起把手中的一百个铜钱递给刘宠,要他收下。

刘宠推辞说:“我在这里只做了一些我应该做的事,没有像你们说的那样好。父老们的心意我领了,但这钱我不能收。”老人们不依,非要刘宠把钱收下。刘宠见父老们的盛情难却,便从每个老人手里收了一文钱。父老们对刘宠的举动十分钦佩,誉称他为“一钱太守”。

刘宠到京城后,曾历任宗正大鸿庐、司空、司徒、太尉等重要官职,但他仍保持着“一钱太守”的清誉,虽官居高位,却家无余财,因此被时人称为长者,受到人们的敬重和赞颂。

后来,“一钱太守”这一典故,用来称誉清廉的地方官。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