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传奇评书

简要评价司马懿
1个回答2024-01-24 01:39
纵观司马懿的一生,如果说,南擒孟达、西拒诸葛、东平公孙等战例,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那么,他多次装病,韬光养晦,奇诛曹爽,则显示了他政治斗争的韬略。对此,唐太宗李世民评价说:“观其雄略内断,英猷外决,殄公孙于百日,擒孟达于盈旬,自以兵动若神,谋无再计矣。”司马懿不愧是三国时期杰出的谋略家
如何评价司马懿?我们能从他身上学习到什么?
1个回答2022-12-07 13:39
活大岁数很重要
如何评价司马懿?
1个回答2023-02-08 16:05
司马懿忠心守护魏国,为魏国对抗诸葛亮尽职尽职,但曹氏家族忌惮司马懿的人太多了,也许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最终被逼而反。
如何评价司马懿?
4个回答2023-01-06 14:02

司马懿这个人其实是非常有才能的,虽然之后他的评价不是很好,但是我们不可否认的是,这个人的军事才能是非常强的,在后期的时候给诸葛亮带来了不少麻烦,所以说,这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才能还是很强的,所以说还是比较厉害的。

对于司马懿这个人都有什么评价?
1个回答2023-07-22 01:10

我觉得司马懿非常聪明,者前李毕竟首迟他是书中唯一战胜诸葛亮的人,最后在五丈原之战中把诸葛亮给打败了。并且在三国后,司马懿也成为晋朝的开悔前创者。

形容司马懿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31 19:17

1、三马同槽

读音: sān mǎ tóng cáo

释义: 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出自: 《晋书·宣帝纪》:“三国魏正始后,司马懿与其子师昭执军政大权,屏除异己,时有‘三马同槽’之目。三马,隐指懿父子三人。”

2、空城计

读音: kōng chéng jì

释义: 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策略。

出自: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中故事:蜀将马谡失守街心亭,魏将司马懿率兵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大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

三国司马懿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8 00:00
  1、故事
  ①祁山对战
  司马懿解了祁山之围,并且挫败了诸葛亮夺取魏国粮食的企图,使诸葛亮最终因为粮食耗尽退兵。
  ②空城计
  诸葛亮空城退司马懿大兵。
  2、人物简介
  司马懿(179年-251年),字仲达,汉族,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职过曹魏的大都督、大将军、太尉、太傅。是辅佐了魏国四代的托孤辅政之重臣,后期成为掌控魏国朝政的权臣。善谋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显著的功绩是两次率大军成功对抗诸葛亮北伐和远征平定辽东。对屯田、水利等农耕经济发展有重要贡献。73岁去世,辞郡公和殊礼,葬于首阳山。谥号宣文;其次子司马昭封晋王后,追封司马懿为宣王;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司马懿的歌
1个回答2024-01-28 01:46
司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达,河内郡温县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温县)人。三国时期魏国政治家、军事谋略家,魏国权臣,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有关“司马懿”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1-28 01:50

有关“司马懿”的成语有:三马同槽、徒有虚名。

三马同槽

释义: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也泛指阴谋篡权。

成语出处:《晋书·宣帝纪》:“三国魏正始后,司马懿与其子师昭执军政大权,屏除异己,时有‘三马同槽’之目。三马,隐指懿父子三人。”

例句:孤向日曾梦三马同槽,疑是马腾父子为祸;今腾已死,昨宵复梦~,主何吉凶?(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七十八回)

2.徒有虚名

释义:空有名望。指有名无实。

成语出处:《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

例句:却说司马懿回到寨中,使人打听是何将引兵守街亭。回报曰:“乃马良之弟马谡也。”懿笑曰:“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 

与司马懿有关的典故和成语
1个回答2024-01-28 07:30
尸居余气:像死尸般的躺着,尚存留一口气。指人行将死亡。亦形容人暮气沉沉,庸庸碌碌而无所作为。 《晋书·宣帝纪》:“ 司马公(懿)尸居余气,形神已离,不足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