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大鼓山茶

福建第一美女茶艺师
1个回答2024-01-30 00:48
福建
第一美女茶艺师

有谁可以自称是美女茶艺师的,先看看天晟,我想就不好意思了。
福建茶具以什么为主?
1个回答2024-03-18 12:05
福建茶具,最好的是德化茶具。
德化茶具,属于瓷器茶具。
瓷器茶具的品种很多,其中主要的有:青瓷茶具、白瓷茶具、黑瓷茶具和彩瓷具。这些茶具在中国茶文化发展史上,都曾有过辉煌的一页。
⑴青瓷茶具
青瓷茶具以浙江生产的质量最好。早在东汉年间,已开始生产色泽纯正、透明发光的青瓷。晋代浙江的越窑、婺窑、瓯窑已具相当规模。宋代,作为当时五大名窑之一的浙江龙泉哥窑生产的青瓷茶具,已达到鼎盛时期,远销各地。明代,青瓷茶具更以其质地细腻,造型端庄,釉色青莹,纹样雅丽而蜚声中外。16世纪末,龙泉青瓷出口法国,轰动整个法兰西,人们用当时风靡欧洲的名剧《牧羊女》中的女主角雪拉同的美丽青袍与之相比,称龙泉青瓷为“雪拉同”,视为稀世珍品。当代,浙江龙泉青瓷茶具又有新的发展,不断有新产品问世。这种茶具除具有瓷器茶具的众多优点外,因色泽青翠,用来冲泡绿茶,更有益汤色之美。不过,用它来冲泡红茶、白茶、黄茶、黑茶,则易使茶汤失去本来面目,似有不足之处。
⑵ 白瓷茶具
白瓷茶具有坯质致密透明,上釉、成陶火度高,无吸水性,音清而韵长等特点。因色泽洁白,能反映出茶汤色泽,传热、保温性能适中,加之色彩缤纷,造型各异,堪称饮茶器皿中之珍品。早在唐时,河北邢窑生产的白瓷器具已“天下无贵贱通用之。衫庆”唐朝白居易还作诗盛赞四川大邑生产的白瓷茶碗。元代,江西景德镇白瓷茶具已远销国外。如今,白瓷茶具更是面目一新。这种白釉茶具,适合冲泡各类茶叶。加之白瓷茶具造型精巧,装饰典雅,其外壁多绘有山川河流,四季花草,飞禽走兽,人物故事,或缀以名人书法,又颇具艺术欣赏价值,所以,使用最为普遍。
⑶黑瓷茶具
黑瓷茶具,始于晚唐,鼎盛于宋,延续于元,衰微于明、清,这是因为自宋代开始,饮茶方法已由唐时煎茶法逐渐改变为点茶法,而宋代流行的斗茶,皮神又为黑瓷茶具的崛起创造了条件。
宋人衡量斗茶的效果,一看茶面汤花色泽和均匀度,以“鲜白”为先;二看汤花与茶盏相接处水痕的有无和出现的迟早,以“盏无水痕”为上。时任三司使给事中的蔡襄,在他的《茶录》中就说得很明白:
“视其面色鲜白,着盏无水痕为绝佳;建安斗试,以水痕先者为负,耐久者为胜。” 而黑瓷茶具,
正如宋代祝穆在《方舆胜览》中说的“茶色白,入黑盏,其痕易验”。所以,宋代的黑瓷茶盏,成了瓷器茶具中的最大品种。福建建窑、江西吉州窑、山西榆次窑等,都大量生产黑瓷茶具,成为黑瓷茶具的主要产地。黑瓷茶具的窑场中,建窑生产的“建盏”最为人称道。蔡襄《茶录》中这样说:
“建安所造者……最为要用。出他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建盏配方独特,在烧制过程中使釉面呈现兔毫条纹、鹧鸪斑点、日曜斑点,一旦茶汤入盏,
能放射出五彩纷呈的点点光辉,增加了斗茶的情趣。明代开始,由于“烹点”之法与宋代不同,黑瓷建盏“似不宜用”,仅作为“以备一种”而已。
⑷ 彩瓷茶具
彩色茶具的品种花色很多,其中尤以青花瓷茶具最引人注目。青花瓷茶具,其实是指以氧化钴为呈色剂,在瓷胎上直接描绘图案纹饰,再涂上一层透明釉,尔后在窑内经1300℃左右高温还原烧制而成的器具。
然而, 对“青花”色泽中“或握握青”的理解,古今亦有所不同。古人将黑、蓝、青、绿等诸色统称为“青”,故“青花”的含义比今人要广。它的特点是:
花纹蓝白相映成趣,有赏心悦目之感;色彩淡雅幽菁可人,有华而不
艳之力。加之彩料之上涂釉,显得滋润明亮,更平添了青花茶具的魅力。
直到元代中后期,青花瓷茶具才开始成批生产,特别是景德镇,成了中国青花瓷茶具的主要生产地。由于青花瓷茶具绘画工艺水平高,特别是将中国传统绘画技法运用在瓷器上,因此这也可以说是元代绘画的一大成就。元代以后除景德镇生产青花茶具外,云南的玉溪、建水,浙江的江山等地也有少量青花瓷茶具生产,但无论是釉色、胎质,还是纹饰、画技,都不能与同时期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相比。明代,景德镇生产的青花瓷茶具,诸如茶壶、茶盅、茶盏,花色品种越来越多,质量愈来愈精,无论是器形、造型、纹饰等都冠绝全国,成为其它生产青花茶具窑场模仿的对象,清代,特别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青花瓷茶具在古陶瓷发展史上,又进入了一个历史高峰,它超越前朝,影响后代。康熙年间烧制的青花瓷器具,更是史称“清代之最”。
[5]红瓷茶具
明代永宣年间出现的祭红。娇而不艳,红中透紫,色泽深沉而安定。古代皇室用这种红釉瓷做祭器,因而得名祭红。因烧制难度极大,成品率很低,所以身价特高。古人在制作祭红瓷时,真可谓不惜工本,用料如珊瑚、玛瑙、寒水石、珠子、烧料直至黄金,可是烧成率仍然很低,原来"祭红"的烧成仍是一门"火的艺术",也就是说即使有了好的配方如果烧成条件不行,也常有满窑器皆成废品之例,故有“千窑难得一宝,十窑九不成”的说法。
福建漳州有什么茶
1个回答2024-03-01 16:08
漳州的华安是出名铁观音,与安溪可比.在南靖的书洋有乌龙茶全系.红茶,山茶(清明茶)等,非常多.
福建茉莉花茶的简介
1个回答2024-03-14 10:28

其品质规格分为特种花茶、特级和一至六级花茶,名目繁多。特种花茶有福州的大毫、银毫、春风、崔舌,宁德的天山银毫、天山春毫,福安的白云,福鼎的太姥香云、太姥银毫,政和的雄峰银芽,寿宁的福寿银毫等。
制作花茶的条件与工艺:福建省地处亚热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茉莉花遍地栽培,品种优良,花农有丰富的种植经验,故鲜花数量和质量都居东南之冠。所选制花茶的原料烘青茶,亦产于省内的各绿茶生产区。制作花茶,须经花香养护、茶坯处理、窨花、起花、复火(转窨)、提花、匀堆、装箱等工序。其配花量和转窨次数,因不同级别的茶坯而异,级别高,下花量则多,同时须掌握茶坯的吸香性能和花香的吐香性能,使时间和程度掌握得恰到好处,始能相得益彰。故每次窨花后的复火(烘干)工序至关重要,既须排除多余水分利于转窨;又须避免香气的过多损失,故工序相当精细。高级的提香,则仅用少量香花,提后筛去花渣而不复火,以提高产品的香气鲜爽度。
福建茉莉花茶,外形秀美,毫峰显露,香气浓郁,鲜灵持久,泡饮鲜醇爽口,茶色黄绿明亮,叶底匀嫩晶绿,经久耐泡。不仅为良好的高香饮料,且有一定的药理功效。
福建的茉莉花茶历史悠久,早在16世纪即有制作此茶的记载。清咸丰年间(1851~1861)已大量生产。新中国成立后,福建茉莉花茶的产、质量不断提高。1987年以来,在省、部及全国花茶评比会上,有20多个品种,获奖30余次。1982年,宁德天山茉莉银毫、特级茉莉花茶,福州明前二、三、四级,政和二、三级分获商业部优质产品称号。福州闽毫茉莉花茶及寿宁福寿银毫分别于1978、1986年被评为全国名茶。1985年6月和1986年10月在巴黎举办的国际美食旅游协会评奖会上,福建的茉莉花茶(91010唛)和福建新芽牌茉莉花茶袋泡茶,相继分获金桂奖。1990年由商业部召开的全国名茶评选会上,由福州茶厂生产的罗星塔牌茉莉闽毫和寿宁县茶厂生产的福寿牌福寿银毫分别被评为全国名茶。福建茉莉花茶除销往北京及北方地区等地,还出口港澳地区和东南亚各国。

福建人喝茶有哪些讲究,有什么起源?
1个回答2024-06-05 21:50
福建人喝茶,非常讲究“水、火、茶具”三要素。水要以山泉水为最佳,火以炭火为最佳,茶具则以紫砂壶为最佳。我们知道,经常使用的茶具,里面会结上一层茶垢。福建人认为,这层茶垢是茶具的精华,茶垢越厚,说明茶具越宝贵,爱惜得不得了。

福建人请你喝茶,一般不说“饮茶”,而说“吃茶”。这是因为,以前福建人是真的将茶叶作为食品食用。这就是擂茶。擂茶里面,除了茶叶,还有花生、绿豆、芝麻、绿豆等配料,食用后既可解渴,又可充饥。如今福建的将乐、泰宁、宁化等地,还保留着吃擂茶的习惯。而在不吃擂茶的地方,主人也会在茶杯旁边摆放一些甜食、糕点,作为“茶配”。

在泡茶时,要先将清水烧沸,将茶壶和茶杯烫热。随后,是冲泡茶叶。这时候,水壶和茶壶的距离要比较大,是为“高冲”。茶叶泡好后,主人亲自将茶水从茶壶里倒入茶杯,这时候茶壶和茶杯的距离要比较近,是为“低斟”。如果请你喝茶的是闽南人,客人不止一个,他便会在斟茶时将几个茶杯相挨,来回斟至七八分,是为“关公巡城”;茶壶里剩下的几滴浓茶,也要分滴各杯,是为“韩信点兵”。

斟茶完毕,主人会等客人先端杯子,然后才自己端杯子,这与酒桌上的“先干为敬”截然相反。

有意思的是,在福建,主人给客人斟茶时,客人往往以右手中指、食指在桌子上轻轻敲打3下,表示尊重。这是一个很特别的礼仪,流行于福建、广东一带,据说与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有关,是否为真,有待专家考察。
福建太姥山福鼎大白茶是属于红茶吗?
1个回答2022-10-20 20:05
不属于红茶,属绿白茶性质
福建茶叶批发市场哪家的茶好?
2个回答2023-01-15 07:14
你好,个人认为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具体的品牌需要你自己观察斟酌的。
鼓浪屿是属于福建那个地方的?
2个回答2022-08-15 06:53
鼓浪屿在福建厦门!那很好玩,是不错的旅游景点,住你玩的开心
福建乌龙茶的来历和传说
1个回答2023-12-14 17:19
福建乌龙茶最初是源自安溪县的一个打猎人,因长得黝黑健壮,被称呼“乌龙”,一次乌龙腰挂茶篓采茶,突遇山獐并将其捕获,当到家时已过半日,乌龙和家人已将制茶的事全然忘记了。翌日清晨发现茶青已镶上了红边了,并散发阵阵清香,之后将其制成茶叶,遂命名乌龙茶。

根据《福建茶叶民间传说》书中记载:
在清朝的雍正年间,福建安溪的西坪乡里,有一个叫做南岩村的村子。
村子里有一位名叫苏龙的茶农,他同时也是一名好猎手。
因为他常年在山中行走,皮肤晒得黝黑发亮,而且身体强壮,矫健如龙,于是,村民们送他一个外号叫做“乌龙”。
有一年的春天,正是采茶的好时节。
苏龙腰挂竹篓,身背猎枪,上山采茶,顺便看看有没有猎物。
当他采了满满一篓茶叶之后,忽然发现了一头山獐,于是他穿山越岭追寻猎物的踪迹。
最后,他一身疲累地回到家里。
身心俱疲的他,早已经把竹篓里面的茶忘在脑后。

到了第二天,他被茶叶的清香唤醒了。
他意外地发现静置一夜的茶叶,竟然散发从阵阵迷人的清香。
而当这批茶叶制作出来之后,滋味格外的醇厚甘香,没有丝毫的苦涩之感。
苏龙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实验,终于发现了一种新的茶叶制作方法。
而后人为了感念苏龙制茶的功劳,就将这种茶叶称为乌龙茶。

另一则故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茶农上山采茶,他把茶青采摘下来之后,放在背篓里面就晃晃悠悠地下山了。
因为山路崎岖且颠簸,所以茶青在背篓里也随之上下翻滚摇晃。
当茶农背着茶青回到家中的时候,意外地发现背篓中茶青散发出了如幽兰般的阵阵香气。
茶农于是试着将自己采摘下来的茶叶用这个方法加工制作,于是就慢慢演变成了后来制茶工艺中摇青的步骤。
但是,茶农的见识有限,他无法解释这种通过摇制后茶叶能散发幽香的现象,于是就将通过这种工艺制作出来的茶叫做“乌龙茶”,也就是“糊糊涂涂不知原因制作出来的茶”的意思。
福建茶叶礼盒批发点是在哪里?
3个回答2022-09-28 17:49
你是说茶叶外面的那个壳吧,就是罐子,还有包装的那个。恩,无论是包装还是罐子,我们安溪的每个茶店都有卖啊,而且,每个地方的款式可以说是,都是不一样的。
如果你能来安溪一趟最好,因为可以看下样本。我觉得在网上看,看不出什么个所以然来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