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的相声

《怎样教育孩子面对挫折》的理解
1个回答2024-02-02 02:28
有道是“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父母要教育孩子坦然地面对挫折,把挫折看做是前进道路上必经的关口,从而增强心理的韧性。同时父母还要指导孩子调整努力的目标,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一、有意设置障碍,培养抗挫折能力
  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因此,父母在平时应有意识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为孩子打下勇于面对困难的预防针,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负责去做某件事情等,但要注意,障碍设置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二、及时疏导,正确应对挫折
  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态度或者指责、谩骂孩子,而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因此,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适时地扶他一把,给予鼓励,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忍受暂时的焦虑与不安,加强对困境和压力的容忍力,并且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难。
  三、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开手脚,留给孩子一个生活自理的空间,让他在摔倒中逐渐增强抗挫的能力;使孩子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执著的品性。经过在逆境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具生存竞争力,这也是父母应为孩子尽到的义务和责任。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孩子早晚都要自己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而许多父母却不敢把孩子放出去,怕他们经验不足,怕他们上当受骗,什么都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经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们就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不肯让孩子吃一点苦。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打点一切,使孩子生长在非常安逸的环境下,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根本就没遇到过挫折,表面上一帆风顺,其实非常危险。孩子没有机会经历挫折,严重缺乏抗挫的能力和经验,一旦遭遇困境就会引发种种问题……
  同时,父母的纵容娇惯磨灭了孩子的坚强意志。比如孩子摔倒了,妈妈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味地怨天怨地;孩子在学校摔破了皮,有的父母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讨个说法”……父母的娇惯使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累,什么是挫折,斗志在慢慢消磨,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甚至意志消沉。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打击。作为父母,不应该只是竭力帮孩子逃避困难和挫折,而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挫折。帮助孩子战胜脆弱,培养坚韧的品质和抗挫折能力,是当今家庭教育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树立孩子的自信,给予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失败与挫折,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一点,并培养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进的勇气。父母可以通过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或现代成功名人的例子,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和永远地放弃自我。要让他们从小知道,失败并不可耻,只要肯努力,总会成功的。
  总之,我们要教育孩子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挫折来临时不知怎么去处理它,怎么去面对它。挫折也像弹簧一样,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挫折教育的内容简介
1个回答2024-01-22 22:45

《挫折教育(用逆境野厅培养最优秀的孩子)》内容为:纵览古今中外,许多取得辉煌成就的成功者往往都是那些经历过颂行隐巨大挫折和失败的人,而非生活路上一帆风顺的人。这是因为生活一帆风顺的人对成功的渴求不够强烈,对失败的经验不够丰富,蓄势待发的力量不够深厚,因此无法爆发出最强大的潜力,也就无法取得最耀眼夺目的成就。而那些在逆境中饱经风霜的人经历了挫折的残酷洗礼,对成功有着狂热的渴望,对机遇有着深切的渴求和敏锐的触觉,当成功带绝的机遇到来时,他们绝不会错过!

如何在挫折中教育学生
1个回答2024-01-21 12:35
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都是培养学生成长的有效方法。但哪个更有利于学生成长,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赏识教育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对学生自我价值的发现和肯定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而挫折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使学生能够在遇到挫折时迎难而上,不被挫败所击垮。

因此我认为,这两种教育方法缺一不可,应该综合运用,兼顾赏识和挫折。在教育学生时,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年龄、性格、兴趣爱好和群体特征等,根据情景和需要,适当运用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同时,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应该在合适的时间和程度上运用,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决定。

总的来说,赏识教育和挫折教育都是相互补充的,学会合理运用这两种教育方法,可以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到更为全面的促进作用。
如何教育孩子面对挫折
1个回答2024-01-26 12:04
有道是“人间没有不凋谢的花,世上没有不曲折的路”。父母要教育孩子坦然地面对挫折,把挫折看做是前进道路上必经的关口,从而增强心理的韧性。同时父母还要指导孩子调整努力的目标,扬长避短,努力发挥自己的优点和长处。
  一、有意设置障碍,培养抗挫折能力
  任何人的成长都要经历无数的挫折。如果孩子总是一帆风顺,那么一旦遇到困难,就会情绪紧张,束手无策。因此,父母在平时应有意识为孩子创设挫折情境,为孩子打下勇于面对困难的预防针,让他获得应对挫折的适应能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负责去做某件事情等,但要注意,障碍设置难度要适中,否则屡次失败,容易引起孩子的自卑。
  二、及时疏导,正确应对挫折
  当孩子真的遇到挫折时,父母不能置之不理,采取“无视”态度或者指责、谩骂孩子,而应帮助孩子认真分析挫折产生的原因,采取正确的方法战胜挫折。同时还应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要敢于面对挫折。因此,父母在孩子遇到挫折时,适时地扶他一把,给予鼓励,才能帮助孩子学会忍受暂时的焦虑与不安,加强对困境和压力的容忍力,并且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难。
  三、挫折是人生的一部分,接受它,就是接受成长。
  父母要认识到,孩子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要想让孩子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在适当的环境下放开手脚,留给孩子一个生活自理的空间,让他在摔倒中逐渐增强抗挫的能力;使孩子能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形成执著的品性。经过在逆境中千锤百炼成长起来的孩子才能更具生存竞争力,这也是父母应为孩子尽到的义务和责任。
  一位美国儿童心理学家说:“有十分幸福童年的人常有不幸的成年。”很少遭受挫折的孩子长大以后会因不适应激烈竞争和复杂多变的社会而深感痛苦。孩子早晚都要自己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而许多父母却不敢把孩子放出去,怕他们经验不足,怕他们上当受骗,什么都不敢让孩子自己去做。这样做的结果是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相当脆弱,经不起一点小小的挫折。
  现在很多家庭都是只有一个孩子,所以父母们就把孩子当做掌上明珠,不肯让孩子吃一点苦。他们千方百计为孩子打点一切,使孩子生长在非常安逸的环境下,孩子在成长中很少或根本就没遇到过挫折,表面上一帆风顺,其实非常危险。孩子没有机会经历挫折,严重缺乏抗挫的能力和经验,一旦遭遇困境就会引发种种问题……
  同时,父母的纵容娇惯磨灭了孩子的坚强意志。比如孩子摔倒了,妈妈赶紧把孩子抱起来一味地怨天怨地;孩子在学校摔破了皮,有的父母会不惜一切代价去“讨个说法”……父母的娇惯使孩子根本不知道什么是苦、累,什么是挫折,斗志在慢慢消磨,稍遇到一点挫折就不知所措,甚至意志消沉。
  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一帆风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承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打击。作为父母,不应该只是竭力帮孩子逃避困难和挫折,而应该教会孩子如何以积极乐观的心态战胜挫折。帮助孩子战胜脆弱,培养坚韧的品质和抗挫折能力,是当今家庭教育所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四、树立孩子的自信,给予其克服困难的勇气
  生活不是理想中的世界,生活中充满失败与挫折,应该让孩子从小就懂得这一点,并培养他们在失败与挫折中奋进的勇气。父母可以通过古今中外许多历史人物或现代成功名人的例子,让孩子知道“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蹶不振和永远地放弃自我。要让他们从小知道,失败并不可耻,只要肯努力,总会成功的。
  总之,我们要教育孩子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当挫折来临时不知怎么去处理它,怎么去面对它。挫折也像弹簧一样,你弱它就强,你强它就弱。
怎样给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个回答2024-01-24 13:57
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很多孩子应该动手做的事情,都由家长来做。平时表扬多,遇事哄着来。这样长此以往,孩子缺乏克服困难的精神,抵抗挫折的能力低下。作为家长应该与学校一起,对孩子进行抗挫折教育,使孩子具有承受挫折、抗挫折的勇气,不断地去调整好自己心态,保持良好的学习的热情。一,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是生命教育的内容之一我们从报纸,电视时常会看到学生自杀事件,而且多数是初中生。造成学生自杀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学校教育的因素,也有家庭教育的原因。在这里面对的是家长朋友,我主要说说家庭的教育问题。许多家长对孩子过分呵护,导致了孩子的自我中心主义。过分的呵护使得孩子自己在面对挫折的时候心理承受能力低,遇事稍有不顺,就好像遇到了天大的问题,反应过激。初中生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思维也处在变动不拘的阶段,亟需他人的认可与尊重。但同时,他们又缺乏把握自己的能力,自制力相对薄弱。在这种情况下,面对升学压力、社会压力、家庭和同学间的压力,很容易造成孩子心理上的挫败感。 二.挫折产生的原因挫折是什么?我认为挫折就是不如意,一开始计划的好,实际结果没达到,也就是失败、失利。挫折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概括起来主要,普遍的原因有:1、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变凤。父母都以孩子为中心,处处包办孩子的一切,满足他们所有的要求,使他们的人生旅途过于平坦,几乎没有经历过或很少经历磨难和打击,致使现在的孩子骄,娇二气严重。稍有挫折,动辄意志消沉、萎靡不振。2、虽然国家推行素质教育有十多年了,但是现在实际上仍然是应试教育。因为高中没有普及,是金字塔式的考学方式,择优录取是现实,所以学校、家长也只能这样才能保证孩子不被淘汰。这是个社会现象,咱们改变不旁好闷了,也只能顺其自然,致使家长和学校重视学生的文化素质培养多一些,忽视了学生的生理,尤其是心理素质的培养,很多学生在应试教育下被压抑,致使一些同学一旦对自己的成绩感到不理想,强烈的愧疚心理使其选择了不该选择的回避心理,开始厌学,甚至有自残、自杀的现象产生。现在中小学校都配备了心理咨询室、心理教师,意识到了心理素质培养是不可缺少的。3、现在社会、家庭对孩子的评价集中在分数上,孩子们形成了分数高就自信,分数低就自卑的现象。一些优秀的学生在家是父母的心肝宝贝,在校是老师的得力助手,生活中处处是鲜花和掌声、赞扬声,久而久之,形成了只能听表扬不能听批评的声音,袜橘这些孩子的心理大部分是很脆弱的,经不得风吹草动。4.一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面对来自社会、家庭和文化三种心理逆境。现在社会高速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碰撞造成观念的碰撞,父母忙于应付工作与孩子相处时间减少,父母的工作焦虑往往转嫁给孩子;另外,单亲家庭、父母亲关系恶劣、家庭暴力、相对单一的人才评价机制、老师没有太多时间和精力与学生建立亲密关系……这些都是青少年随时面临的困境,也是他们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风险性因素,这些因素越多,孩子出现问题的可能性就越大。当前的中考,高考制度,咱们谁也改变不了。但家长要在这种复杂的社会中结合自己孩子的实际采取一些措施,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如何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我根据从事的体验和参考别人的做法,把我运弯的看法与思考写在这里,供朋友们探讨。三.家长1.培养孩子一个健全的心态。从小学升入初中后,学习生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具体的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学业的加重,比起小学课程来讲,初中课程一下子增加了许多;第二个方面是孩子心理上的发展变化。初中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敏感阶段,这时孩子的心理会发生很大变化,让孩子在开始时有了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为了尽量缩短适应期,让孩子顺利转入初中生活,家长应该经常与孩子沟通,明确告诉她,人与人之间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成功与否,快乐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自己的心态,而心态的关键,就是自信。孩子进入高中,面临的对手可以说是全市或者全县最突出的。因此,这个阶段孩子们必须有一个健康、良好的心态,正确估价自己,不一定要求自己成为最好的,但自己必须是独特的、尽力的。爱孩子也要讲科学,科学的爱孩子,首先要注意培养孩子有健全的心态。调整好心态,轻装上阵,效果自然就是显而易见的。还必须要适应竞争,引领竞争,最好帮助孩子制定一个个阶段性目标,让孩子经常感受成功的喜悦,并将之化作前进的动力,鼓励孩子,找出自己的目标,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那么如何制定自己的目标,我的想法是:目标不要太高,太高了高不可攀,一旦摔下来,会把自信摔掉;目标不能太低,太低会让孩子失去拼搏的斗志,也就是说,这个目标对孩子来说应该是:“跳起来,够得着”。
如何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
1个回答2024-01-22 19:12
俗话说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如果连一两次的打击、挫折都承受不了,那还怎么能顺利走完这一生呢,更别说要争取成功了。因此,对于父母而言,应了解孩子耐挫能力的特点和发展规律从小就培养孩子的耐挫力,使他们能够以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压力和失败,可以在失败中奋起直追。 (1)在对挫折的认识上一般是比较片面、单一式的、浅层次的。 如在对交往挫折的归因上,许多孩子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是味地强调别人的过错。而在对考试的失败上,又常常归因于自己太笨了,考虑不到自己平时听课是否认真、是否刻苦等困素。 (2)对挫折的反应上往往是消极式的。 比如上面案例中的儿童,面对挫折表现出的就是破坏玩具,大哭。还有的儿童对挫折的反应则是丢下不做,心情沮丧甚至攻击他人。这种反应是儿童自我情绪调控能力低的表现。 (3)对挫折的体验上往往是肤浅的,短时间的。 儿童虽然耐挫能力低,但对耐挫的体验也比较肤浅。比如,赛跑失败了,他往往会感到苦恼,可是半天之后就与苦恼拜拜了。 (4)软化挫折的能力基本上没有。 所谓软化挫折,就是指运用定的方法缓解挫折给当事人带来的压力和痛苦。比如出去玩、自己对自己说胜败乃兵家常事等。儿童基本上没有这些方法。 根据儿童的这些耐挫力的特点,父母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升孩子的耐挫力。 首先要让孩子认识到挫折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难免的。一旦孩子认识到这一点,那么他的心态比较平衡了,而不会产生为什么自己总是一个人倒霉蛋的想法了。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可以从些具体的活动入手。比如,父母和孩子交流各自的挫折经历,父母给孩子讲伟人遭受挫折、战胜挫折的故事,组织和引导同龄的几个儿童一起交流自己的挫折经历等。 其次,引导孩子认识挫折的积极意义,使孩子走出挫折反应的消极化误区。比如引导孩子换个角度想一想,杨风踢球踢伤了脚不能上场比赛了。你认为这有什么好处?再比如,可以组织挫折辩论会,让几个孩子辩论某个挫折的坏处和好处。 再次,引导孩子回忆自己曾经战胜挫折的经验,使他们发现自己的潜能增强自信心和勇气。这也可组织几个同龄的孩子交流各自战胜挫折的经历。此外,也可定期举行家庭交流会,父母参与进来,和孩子交流自己的这些经历。要注意的一点是这些孩子战胜的挫折不一定有多大,只要是他们感到有成就感的就可以。 最后,教给孩子软化挫折的方法。这些方法有降温评价法,比如赛中失败了,就要引导孩子想我已经尽到了努力,问心无愧。比较法,如一次考试考砸了,就要引导孩子想想一些伟人经历的更大挫折,让孩子明白,自己这小小的挫折算不了什么,是完全可以战胜的。转移注意法,失败了引导孩子做些别的事情,以调节情绪。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1个回答2024-02-24 19:10
下面谈谈对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分析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外部因素即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内部因素即个人主观因素如生理条件限制、能力限制、动机冲突等。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原因是来自于主观还是客观,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

以前我遇过这样一个学生。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发现他与众不同,穿着比较朴素,也可能他是从山里来的孩子。在开学的几天里他看什么都挺新奇,干什么事都挺兴奋的。后来发现他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跟同学交谈也少了,眼神里面充满了迷惘。一个热情好动的学生怎么一下子就变了,为什么呢?我利用一个课外活动时间,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问他:“你病了吗?”“不是”“是家里发生了事情还是其他同学欺负你了?”他都说不是,经过我多次追问后,他才道出他心理的苦闷:“我们班上同学大多是城里的孩子,家里大多有电脑,电子琴、游戏机等,应有尽有。而我来自于农村,对于这些东西我连看都没有看过。跟城里的学生相比,我简直就是乞丐。在这些学生面前,我总觉得我低人一等,自己心里面很自卑,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神。”哦,是这样。原因找出来了,问题好办。这位同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完全是自己自卑心理引起的。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多次找这位同学谈心,指导他如何端正心态;如何在同学中平等相处,尽可能地发现他的优点,让其释放光芒。并引导其他同学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培养他的自信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同学又恢复成往日的情形。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挫折教育中,应重视受教育者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挫折教育,正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不断积累挫折经验,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心理防卫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激励他们完善和发展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加强自我磨炼,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力量,实现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提高挫折教育的效果。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说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应当心中有数,既不夸张,也不缩小,实事求是。越是不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则遭受挫折、失败感也越强烈。

2、教育学生敢于挑战挫折。经受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的历史进程是这样,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如此。有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要让学生懂得任何一个成功的背后,都经历了几番的努力,甚至遭受多次失败的挫折之后才取得,不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对待挫折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它。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遭受挫折时,要敢于面对它、挑战它,在挫折面前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只有设法解决它。鲍狄埃又说得好:“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挫折面前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只要我们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历经挫折而更加成熟和坚强,从而更有信心获得胜利和成功!



三、适时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与教育的多种形式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功效。

1、利用班会课,普及知识,提高认识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传授适量的心理学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纠正错误认识,使之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重点放在:⑴讲授现代科学的健康观,使学生由单纯重视身体健康扩展到重视身体、心理健康。⑵介绍心理健康的标志,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实现心理的全面健康。⑶正确认识心理疾病,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疾病并不神秘。⑷让学生知道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心理疾病并不是差耻的病症。讲授时可运用事例进行剖析,重在提高认识,增长知识。

2、介绍方法,自我保健,培养能力

在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注重介绍方法,对学生具体问题的指导,着重是学习方面、人际方面、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可指导学生自学心理指导读物,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教育与心理训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重点传授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如学会微笑;多角度思考问题,辨证看问题;想自己高兴的事;及时转移、暂时回避不愉快的事;深呼吸闭目养神放松法;欣赏音乐法;体育锻炼法;散步谈心法等。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让学生学会心理保健,学会自我完善,自我调适,学会承受挫折,学会人际交往,培养自我承受能力。



四、做好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



学校教育在挫折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担负着设计、主持、调整教育过程的任务。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从不同角度的信息中筛选和积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因素去主动施教。学校应提出科学的挫折教育方案,并争取家庭、社会的配合。但遗憾的是:挫折教育并没有得到家长的一致的重视,一些家长走的是一个极端:那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吓唬、逼迫自己的孩子,本意是想激起他的进取心,但往往变成了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另一些家长走的则是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容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儿委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老师讲,她曾因故批评了一名学生几句,没想到,孩子家长非但不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反而来到学校将老师打了一顿为孩子出气。这种事情虽属个别。但有些家长确实不可理解,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到挫折,原因都在于学校。

因此,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取得家长的共识。同时,还可向家长传授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方法,并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使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学校教育作用的现象。另外,还应通过广播、报刊、影视等宣传媒介,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造成良好的挫折教育氛围。还可以通过街道、社区开展挫折教育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实施挫折教育中,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较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要实施这一项工程,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从世界的角度,以未来的眼光,按现代教育的标准,精心组织、安排好各种教育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挫折教育,使我国青少年成为素质好、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1个回答2024-02-27 06:50
一、在学生遇到困难而退缩时要鼓励学生,让他认识到人的一生会遇到很多挫折,生活是艰辛和残酷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认识和对待它,只有鼓起勇气养成一种容忍的态度和豁达的心境努力向前,才能最终克服困难,战胜挫折。另外,在学生做出很大努力取得一定成绩时,要及时肯定,让学生看到自己的能力,从而更有信心地去面对新的困难。
  二、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使学生自我调节心态,正确地选择外部行为,克服困难,追求下一个目标;过度的挫折会损伤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使学生产生严重的挫折感、恐惧感,最后丧失兴趣和信心。与其将来让他在挫折面前自怨自艾,不如现在就把挫折“送”给他。对学生实施赏识教育,这没有错,但赏识过了头,效果适得其反,学生容易产生虚荣、自傲的心理,很难接受不同意见,更不要说批评教育了。这样的学生,在学校里不受点儿挫折教育,将来怎么走上社会?有少数学生虽然在学习上取得了成功,也是经不起任何挫折,自私得不允许任何人超过他。
  三、对陷入严惩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如帮助学生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客观原因,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学生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学生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进步,而进步、达标的全过程就是不断克服困难的过程。在平时则要善于观察学生的活动,把握其发展趋势,如果学生在克服困难时几经尝试均告失败,就应及时给予具体帮助。
  四、要多为学生创设与同学交往的机会。与同学交往可以更好地认识他人和自己,克服自我中心。在学生群体中,学生往往会经历一些挫折,如观点不一致,屈从于被领导的地位等,这样他必然要在不断的磨练中学会如何友好相处,如何合作,从而更好地在同伴中保持自己的地位。而这种磨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耐挫力。另一方面,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和指导,也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特级教师韩军认为,教育应是十八般武艺,欣赏、激励、批评、惩罚等等,缺一不可。这可谓真知灼见。世界上没有包医百病的灵丹妙药,面对知识、能力、性格、经历、家庭都不一样,而且思想不断变化着的中学生,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都需采用。
  目前,中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强,我以为,这与没有把赏识教育与挫折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很大关系。该赏识的时候不去赏识或赏识不到位,该批评的时候批评缺失或者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做做思想工作甚至体罚学生。挫折教育与打骂无缘,打骂只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扭曲其人格,培养叛逆者与奴才。学生犯了错误,要批评教育,但批评应讲究方式方法,道理说到他们的心坎上。即使要惩戒,也可以采取聪明的办法,寓尊重、期待、激励、教诲于“惩戒”之中。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人的思想与情感是非常复杂的,这要求对学生的教育要有很强的灵活性与机动性。赏识也好,批评也罢,甚或惩戒学生,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服务。

如何对中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1个回答2024-02-16 20:21
下面谈谈对中学生挫折教育的几点看法: 一、分析学生挫折产生的原因 挫折产生的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外部因素即客观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因素等;内部因素即个人主观因素如生理条件限制、能力限制、动机冲突等。对陷入挫折情境中的学生,要及时进行疏导,帮助他们分析遭受挫折的主原因是来自于主观还是客观,找出失败的症结所在等。在必要时可帮助他们一步步地实现目标,让他们体会只有战胜了困难才能前进一步。 以前我遇过这样一个学生。从开学的第一天起,我就发现他与众不同,穿着比较朴素,也可能他是从山里来的孩子。在开学的几天里他看什么都挺新奇,干什么事都挺兴奋的。后来发现他上课总是无精打采,跟同学交谈也少了,眼神里面充满了迷惘。一个热情好动的学生怎么一下子就变了,为什么呢?我利用一个课外活动时间,把他叫到我的办公室,问他:“你病了吗?”“不是”“是家里发生了事情还是其他同学欺负你了?”他都说不是,经过我多次追问后,他才道出他心理的苦闷:“我们班上同学大多是城里的孩子,家里大多有电脑,电子琴、游戏机等,应有尽有。而我来自于农村,对于这些东西我连看都没有看过。跟城里的学生相比,我简直就是乞丐。在这些学生面前,我总觉得我低人一等,自己心里面很自卑,干什么事情都提不起神。”哦,是这样。原因找出来了,问题好办。这位同学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形,完全是自己自卑心理引起的。在以后的时间里,我多次找这位同学谈心,指导他如何端正心态;如何在同学中平等相处,尽可能地发现他的优点,让其释放光芒。并引导其他同学在学习和其它活动中培养他的自信心。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这位同学又恢复成往日的情形。 二、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 1、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在挫折教育中,应重视受教育者在挫折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受教育者的主动性,使受教育者主动接受挫折教育,正视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的各种挫折,自觉地形成对挫折的正确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不断积累挫折经验,正确归因挫折,学会用转移、宣泄、补偿、升华等心理防卫机制来消除受挫折后的不良情绪。与此同时,激励他们完善和发展自我心理调节机制,加强自我磨炼,将教育转化为自我教育,逐渐形成受教育者的自我教育力量,实现挫折教育的内化过程,提高挫折教育的效果。古人云: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说对自己应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自己有哪些优点、缺点应当心中有数,既不夸张,也不缩小,实事求是。越是不正确评价自己,接受自己,则遭受挫折、失败感也越强烈。 2、教育学生敢于挑战挫折。经受挫折是人们现实生活中正常现象,是不可避免的。社会的历史进程是这样,个人的成长经历也是如此。有首歌唱得好:“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会给人以打击,带来悲伤和痛苦,但也能使人奋起、成熟、变得坚强起来。要让学生懂得任何一个成功的背后,都经历了几番的努力,甚至遭受多次失败的挫折之后才取得,不是任何事情都是一帆风顺的。我们对待挫折要保持一种平常心态,并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克服它。英国作家萨克雷有句名言:“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对你哭。”遭受挫折时,要敢于面对它、挑战它,在挫折面前不能逃避,也无法逃避,只有设法解决它。鲍狄埃又说得好:“力量不在别处,就在我们自己身上。”挫折面前没有救世主,只有自己才是命运的主人。只要我们把命运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就会历经挫折而更加成熟和坚强,从而更有信心获得胜利和成功! 三、适时的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健康的心理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也有利于健全人格的形成。心理素质的培养应与教育的多种形式互相渗透、有机结合,可以起到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之功效。 1、利用班会课,普及知识,提高认识 班主任可以充分利用班会课的时间,传授适量的心理学知识,以帮助学生了解自我、纠正错误认识,使之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与社会认知。重点放在:⑴讲授现代科学的健康观,使学生由单纯重视身体健康扩展到重视身体、心理健康。⑵介绍心理健康的标志,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努力实现心理的全面健康。⑶正确认识心理疾病,要让学生明白心理疾病并不神秘。⑷让学生知道心理疾病是可以预防的,心理疾病并不是差耻的病症。讲授时可运用事例进行剖析,重在提高认识,增长知识。 2、介绍方法,自我保健,培养能力 在进行心理教育的同时,注重介绍方法,对学生具体问题的指导,着重是学习方面、人际方面、适应方面的心理辅导。可指导学生自学心理指导读物,有针对性的进行自我教育与心理训练,培养良好个性品质,锻炼心理能力。重点传授自我心理调适的方法,重在引导学生在生活、学习实践中灵活运用,不断总结提高。如学会微笑;多角度思考问题,辨证看问题;想自己高兴的事;及时转移、暂时回避不愉快的事;深呼吸闭目养神放松法;欣赏音乐法;体育锻炼法;散步谈心法等。训练掌握一些转移情绪、宣泄痛苦、发泄愤怒、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心的心理调节手段。让学生学会心理保健,学会自我完善,自我调适,学会承受挫折,学会人际交往,培养自我承受能力。 四、做好学校与家庭、社会教育的结合 学校教育在挫折教育中起着主导作用,担负着设计、主持、调整教育过程的任务。教师应通过自己的观察了解,从不同角度的信息中筛选和积累对青少年健康成长产生深远影响的教育因素去主动施教。学校应提出科学的挫折教育方案,并争取家庭、社会的配合。但遗憾的是:挫折教育并没有得到家长的一致的重视,一些家长走的是一个极端:那就是采取各种手段吓唬、逼迫自己的孩子,本意是想激起他的进取心,但往往变成了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另一些家长走的则是另一个极端:那就是容不得自己的孩子受一点儿委屈。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女老师讲,她曾因故批评了一名学生几句,没想到,孩子家长非但不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反而来到学校将老师打了一顿为孩子出气。这种事情虽属个别。但有些家长确实不可理解,认为自己的孩子受到挫折,原因都在于学校。 因此,对学生的挫折教育要争取家长和社会的大力支持。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座谈会、家长学校等形式,向家长宣传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帮助家长理解挫折教育的本质,取得家长的共识。同时,还可向家长传授挫折教育的相关知识及方法,并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使家长正确认识自己在挫折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积极配合学校开展挫折教育,避免出现家庭教育抵消学校教育作用的现象。另外,还应通过广播、报刊、影视等宣传媒介,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造成良好的挫折教育氛围。还可以通过街道、社区开展挫折教育活动。使学校、家庭、社会协调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挫折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细致的系统工程。在实施挫折教育中,无论在理论上或实践上都有较多的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要实施这一项工程,需要更新教育观念,端正教育思想,从世界的角度,以未来的眼光,按现代教育的标准,精心组织、安排好各种教育活动,多层次、多形式、多途径地开展挫折教育,使我国青少年成为素质好、能力强、身心健康的一代。
如何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
1个回答2024-02-18 12:09
人的一生是不可能一帆风顺的,出现挫折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挫折。让失败为成功的基石。这类的文章很多,你可以去参考。
一、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二、|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引导孩子磨练。
三、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
四、因材施教,提高学生耐挫折的能力。。
资料链接:
一、贯彻思想,培养学生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在现实生活中,不遭受挫折是不可能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给学生贯彻遭受挫折的思想,让学生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致于遭到挫折便束手无策。老师要教育学生在任何情况下都要有敢于面对现实的勇气,在逆境中也能够顺利走出来,满怀激情地拥抱生活。教师在教学中要多给学生讲解那些身处逆境仍然自强不息、奋力拼搏的人生经历。如:在一个漆黑的山洞中,在没有任何亮光可以凭借的情况下,意志顽强的人是如何走出这个山洞的;在地震过后的废墟中,没有水,缺乏氧气,无助且坚强的人是怎样坚持直到获救的等等。这对于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是有帮助的,并且会让学生终生受益。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信心,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二、创设挫折情境,在困难中锻炼学生。
挫折情境即为了培养孩子耐挫折的能力而创设的一些困难的“情景”、“境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困难和挫折可以锻炼人的意志,培养自强精神。提供智谋的挫折情境以锻炼孩子的挫折耐受力,对于青少年学生锻炼性格、维护和闷败增进心理健康都是有重大意义的。许多挫折是现实生活中不常遇到的,主动创设挫折情境弥补自然挫折情境的不足。
一是结合电视媒体,开展教育。"小鬼当家"这一节目,是大 家所熟悉的栏目,有人说电视台 真会"整人",为孩子们设下一 个个障碍。我要说"整得好",这 就是典型的耐挫折教育,或许这 些孩子会因参加了这样的活动, 而改变他的一生。作为学校的一 位小老师,我绝没有能力,向孩 子开展这样大型的活动,但我可 以组织学生回家观看这一节目, 第二天,再到校进行讨论。这样 的活动,很受孩子们的欢迎,因为 它很贴近孩子,孩子们爱看,也爱 讨论。通过这样一次次的收看,一 次次的讨论,孩子们知道了很多 解决问题的方法,耐挫折力也提 高了。
二是结合学校活动,加强教育。 学校的活动丰富多彩,班主任应 善于发掘其中的,衫猜能培养孩子耐 挫折力的活动,加强教育。如去 年,我校开展了开学前的军训活 动,应该说这对于我们那些父母 眼中的宝贝们是有很大困难和挑 战性的。刚开始时,学生们有的站 不了半小时便会晕过去。针对这 一情况,我马上在班中开展军训 前教育,让孩子谈谈军训的重要 性,以及如何克服困难,完成校方 交给的任务。与此同时,我又要求 教官更严格地加强训练,我也帮 助一起训练。一段时间下来,学生 们克服了各种困难,坚持了下来, 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以身作则,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学生。
在榜样的感染下,学生能加深对挫折的认识,激起内在的上进热情。而最好的榜样是学生身边的教师和同学,为此我常注意收集和积累学校、班级、蚂塌颤师生战胜挫折的教育素材,选择时机适量进行教育。如:在大部分同学没考好的情况下讲述某老师两次参加高考,在学业的困难面前不低头,承受住高考落榜的挫折,最终考上大学,奋发图强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往事,激发学生勇敢战胜困难、在挫折面前不被打败的奋发精神;如我校x班的xxx同学,他左手残疾, 高位截肢,但他仍然勤奋学习,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于是,我将他介绍给同学,请他为我班同学讲讲他顽强学习的事例,同学们在感动之余,也接受了一次很好的耐挫折教育。因此,要注意找寻学校、班级同学中的闪光点,选择适宜时机进行教育。
四、因人而教,提高学生耐挫折的能力。
把挫折教育狭义地理解为让孩子吃点苦、受点累,这与挫折教育的本义是相去甚远的。挫折教育对于教师来说是如何引导受挫折的孩子,让他们懂得挫折与竞争相伴随,要成功必须战胜挫折,从而培养孩子受挫折的能力和坚强的意志。由于人与人在气质、性格、能力等方面存在着种种差异,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应不同,因此,教师对孩子的挫折教育要因材施教。首先,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教育。如果孩子自尊心较强,好强、好面子,这一类孩子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教师切忌过多地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教育。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教师应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的原因,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帮助他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使孩子既能避免产生恐惧心理,又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总之,教会学生面对挫折、战胜挫折并非一朝一夕可得,也并非刻意追求所成,关键是顺其自然,顺应学生的发展规律。我们教师必须从现在做起,让孩子走出温室,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多给孩子几块“垫脚石”。要让孩子明白,要想获得成功和幸福,要想过得快乐和欢欣,首先要把失败、不幸、挫折和痛苦读懂。受挫一次,对生活的理解加深一层;失误一次,对人生的醒悟增添一级;不幸一次,对世间的认识成熟一分;磨难一次,对成功的内涵透彻一遍。愿现在的孩子们都能在体验中认识挫折,学会克服困难、战胜挫折的本领,只有这样,我们的孩子才会在未来竞争激烈的大千世界中处于不败之地。

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