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京琴书

南京市陈鹤琴幼儿园肖琦
1个回答2024-03-09 19:42

南京,简称“宁”,古称金陵、建康,是江苏省会、副省级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1]  。南京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濒江近海。全市下辖11个区,总面积6597平方公里,2015年建成区面积923.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823.6万,城镇人口670.4万人,城镇化率81.4%,是长三角地区及华东地区唯一的特大城市[2]  。[3-4] 

南京是中国四大古都、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6]  ,历史上曾数次庇佑华夏之正朔,长期是中国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京地区早在100至120万年前就有古人类活动,35至60多万年前已有南京猿人在南京汤山生活。[7]  公元229年,吴大帝孙权在此建都,此后东晋、南朝的刘宋、萧齐、萧梁、陈均相继在此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继此之后,南京又先后成为杨吴西都、南唐国都、南宋行都、明朝京师、太平天国天京、中华民国首都,故又称“十朝都会”。[8-10] 

南京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自古以来就是一座崇文重教的城市,有“天下文枢”、“东南第一学”的美誉,明清时期中国一半以上的状元均出自南京江南贡院。截至2013年,南京有高等院校75所,其中211高校8所,仅次于北京上海;国家重点实验室25所、国家重点学科169个、两院院士83人,均居中国第三。[11

北京琴书的北京琴书名作
1个回答2024-02-02 00:07

《七国演义》,又名《前后七国》、《金盒春秋》。《七国演义》分成《前七国志》与《后七国志》两部,其中《前七国孙庞演义》自潼关镇白起偷营,朱仙镇孙庞结义开始,到马陵道庞涓分尸,孙膑拂袖归云梦结束。《后七国乐田演义》叙燕国乐毅联合赵、韩、魏、楚、秦攻伐齐国以及田单火牛阵大破燕国故事。
著名的北京琴书大师关学曾在早期师从梁德贵学习《七国演义》,后来在鼓楼茶馆演出,一连两个多月,每天25分钟里,25分钟里唱上一回或者二回,深受大众喜爱。
《鞭打芦花》,故事是说古时候有个男孩叫闵子骞,自幼丧母其父后娶一女子,又生下一男孩,子骞的继母对他千般苛刻,万般刁难,做棉衣时给自己生的儿子用上好的棉花,而给子骞用芦花,父亲见子骞穿着厚实的棉衣仍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时勃然大怒,举起鞭子抽了下去,棉衣破了,芦花随着寒风纷纷扬扬,父亲泪流满面,回家后子骞的父亲写下休书要休了这个狠心的女人,子骞跪地求情说:自己没有了亲娘,不想让弟弟再失去亲娘,继母虽不爱他却爱弟弟。
这个故事经关学曾先生改编成琴书,唱腔处理细腻,故事生动多波折,曲调委婉动听,在扬琴和四胡的伴奏下,极富特色,令人感动。 《刘二姐拴娃娃》是一件富有情趣的北京琴书作品,讲的是刘二姐婚后盼子心切,听信老人指点去庙中拴娃娃,即用红丝线套上一个中意的泥娃娃,抱回家来,用以“招”来弟弟、妹妹。虽然带有迷信色彩,但过去在京津一带是颇为流行的习俗。
这出北京琴书翟青山先生最先表演,但最出彩得算吴长宝先生和关学曾先生共同出演的版本。吴关两人的版本中,通过二姐的所见所闻,对庙会盛况的描摹却十分精彩:其间人头攒动,拥挤不堪,道旁的摊贩高声叫卖,除了生活日用品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风味小吃,“这边吆唤一声酱牛肉!那边吆唤一声馅饼多刷油……”,老北京庙会的热闹景象一览无余,简直就是一幅老北京节日期间的民俗画。进庙之后,二姐在观看、挑选娃娃时,关学曾运用“砸挂”的方式,唱出了“娃娃”的各种形态:“有一个娃娃拉四胡把乐曲奏,有一个娃娃打扬琴不敢抬头……”。这时,琴师吴长宝看了关学曾一眼,引起了观众会心的微笑。

陈琴这名字怎样好听吗
1个回答2023-04-19 09:17
自己喜欢就好
北京琴书的代表人物
1个回答2024-04-29 05:24
北京琴书创始人--关学曾大师
20世纪40年代,关学曾大师跟琴师吴长宝先生,在“五音大鼓”“单琴大鼓”基础上借鉴京韵大鼓说唱风格技巧,始创曲艺形式“北京琴书”。
关学曾大师早年的几位得意门徒或英年早逝或转行,关学曾大师的“关门弟子”王树才先生目前活跃在北京琴书舞台上。
北京琴书的代表人物
1个回答2024-04-13 16:55
北京琴书创始人--关学曾大师

20世纪40年代,关学曾大师跟琴师吴长宝先生,在“五音大鼓”“单琴大鼓”基础上借鉴京韵大鼓说唱风格技巧,始创曲艺形式“北京琴书”。

关学曾大师早年的几位得意门徒或英年早逝或转行,关学曾大师的“关门弟子”王树才先生目前活跃在北京琴书舞台上。
陈鹤琴是男是女
1个回答2024-02-13 05:05
陈鹤琴被誉为中国现代儿童教育之父,所以他是个男的
陈鹤琴五指活动的内容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3-02 03:57

陈鹤琴五指活动的内容有儿童的健康活动,儿童社会活动,儿童科学活动,儿童艺术活动,儿童文学活动。

1、儿童健康活兄冲厅动,包括体育、卫生等学科。

2、儿童社会活动,包括史地、公民、常识等学科。

3、儿童自然活动,包括动、植、矿、理化、算术等学科。

4、儿童艺术活动,包括音乐、图画、工艺等学科。

5、儿童文学活动,包括读、作、写、说等学科。


陈鹤琴的教育思想:

陈鹤琴指出,活教育的目的是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他从做人开始,把教育目的划分为依次羡隐递进的三个层次。这样的人应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条件:要有健全的身体,要有建设的能力,要有创造的能力,要能够合作,要有服务精神。

鉴于传统教育的严重弊端,唯有提倡活教育,到大自然、大社会中去寻找活教材。 陈鹤琴所谓的活教材是指取自大自然、大社会的直接的书,即判基让儿童在与自然和社会的直接接触中,在亲身观察中获取经验和知识。

陈鹤琴的人物作品
1个回答2024-03-04 02:56

《智力测验法》(与廖世承合编)
《语体文应用字汇》
《玩具举扮与教育》
《家庭教育正闹灶怎样教小孩》
《儿童心理之研究》(1925年,弯碰中国第一本儿童心理学研究的专著)
《家庭教育》(1925年)

陈鹤琴的介绍
1个回答2024-02-05 03:13

陈鹤琴(1892--1982年),浙江上虞县人,1中国著名儿童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教授。早年毕业于国立清华大学,留学美国五年,1919年获得哥伦比亚大学硕士学位。五四运动期间回国后,最初担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讲授儿童心理学课程。东南大学成立后,任教授和教务主任。1后担任任中央大学师范学院院长和南京师范学院校长。1陈鹤琴提出了活教育理论,重视科学实验,主张中国儿童教育的发展要适合国情,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呼吁建立儿童教育师资培训体系。编写幼稚园、小学课本及儿童课外读物数十种、设计与推广玩具、教具和幼稚团设备。 一生主要从事于一系列开创性的幼儿教育研究与实践,有《家庭教育》等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