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城相声简介

魏源写的什么书
1个回答2022-12-22 13:05
《海国图志》
关于魏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2 22:32
东台自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县起至宣统三年(1911年)废除帝制的143年中,共有知县93人,其中大多数是昏庸颟顸、贪赃枉法, 遭到人民唾弃的贪官;也有少数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受到人民爱戴的循吏。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东台知县魏源,就是一个廉政爱民的贤明知县。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进步思想家,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人物。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魏源中三甲第93名进士,秋天,任扬州府东台县知县。任期虽不到一年,却留下不少政绩,得到当时东台人民的称颂与后世的景仰。

魏源到任后,看到东台水患严重,亲自巡视勘察主要河道,分别轻重缓急,疏浚入海水道。他看到与蚌蜒河相通的斜丰港,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他就利用冬闲时间,征集民工修浚。魏源亲临现场指挥,关心民工生活,纪律严明,分工合理,民工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完成疏浚任务。第二年夏季大水,上游来洪,经斜丰港渲泄入海,免除了水患,东台人民无不称颂。

魏源很爱惜人才。他在政事之余,遍访县内有真才实学的人,向国家推荐。时堰镇人冯道立,对天文、历法、算学、医学都有研究,特别在水利方面,造诣很深,著作较多。魏源闻其名,亲自访问冯道立,对东台的水利建设,多有咨询。冯道立认为东台水利建设,必须巩固堤防,疏浚入海水道,“尾闾既泄,腹胀自消,下游多一份去路,上游即少一份狂澜,其裨益不仅在东台一县也”。魏源对冯道立的治水理论,大加赞赏,于是写了一副对联赠给冯道立:

绘郏 之图一卷中已饥已溺

熏阳城之化数千家毋讼毋

魏源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向上司推荐,是地方官的失职行为,于是,他在谒见两江总督陆建瀛时,极力称赞冯道立。陆建瀛即推荐冯道立参加制科,举贤良方正,授承德郎。后来冯道立不负魏源之望,多次参加苏北水利工程建设,贡献甚大。

清代的漕务,弊端重重,除了“浮收勒折”之外,还有“将值交卸,截串先征”的陋规。有的知县在离任前,预先征收,中饱私囊,将一笔糊涂账,留给后任。魏源在接任后,就遇到这种棘手的事。前任知县预征漕银四千两,接任后,欠款悬宕无着,上级追征时,魏源宁可自己筹借赔垫,而没有将这一额外负担,转嫁给百姓。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夏天,魏源的母亲因病去世,按清例父母丧必须去官守制。这时,他窘迫得连装运母亲棺柩回乡安葬的路费都没有,只好借住在朋友家中,向亲友借债。魏源在这一年八月致友人春蕴之(林翼)信中说:“弟东台半载,只因漕务受前任之累,赔垫四千金......其尤急者,举家数十口指日悬磬,而先榇至今滞留东台,未能奉移,其窘为生平所未尝。”他的穷困拮据之情,可想而之。他清廉爱民的品质,堪为后世之楷模。

魏源由于亲友的帮助,最终才将母亲棺柩运回。在离开东台的时候,台城人民深为这位贤明的县令离任而感到怅然,万人空巷,挥泪相送,攀辕卧辙,途之为塞,殷切地期望他再知东台,此情此景,实在是令人感动。
关于魏源的故事
1个回答2024-01-25 09:36
东台自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建县起至宣统三年(1911年)废除帝制的143年中,共有知县93人,其中大多数是昏庸颟顸、贪赃枉法, 遭到人民唾弃的贪官;也有少数廉洁奉公、政绩卓著,受到人民爱戴的循吏。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东台知县魏源,就是一个廉政爱民的贤明知县。

魏源(1794—1857年),字默深,湖南邵阳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爱国主义者,进步思想家,十九世纪四十年代“开眼看世界”的先驱人物。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魏源中三甲第93名进士,秋天,任扬州府东台县知县。任期虽不到一年,却留下不少政绩,得到当时东台人民的称颂与后世的景仰。

魏源到任后,看到东台水患严重,亲自巡视勘察主要河道,分别轻重缓急,疏浚入海水道。他看到与蚌蜒河相通的斜丰港,年久失修,河道淤塞。他就利用冬闲时间,征集民工修浚。魏源亲临现场指挥,关心民工生活,纪律严明,分工合理,民工的积极性很高,很快完成疏浚任务。第二年夏季大水,上游来洪,经斜丰港渲泄入海,免除了水患,东台人民无不称颂。

魏源很爱惜人才。他在政事之余,遍访县内有真才实学的人,向国家推荐。时堰镇人冯道立,对天文、历法、算学、医学都有研究,特别在水利方面,造诣很深,著作较多。魏源闻其名,亲自访问冯道立,对东台的水利建设,多有咨询。冯道立认为东台水利建设,必须巩固堤防,疏浚入海水道,“尾闾既泄,腹胀自消,下游多一份去路,上游即少一份狂澜,其裨益不仅在东台一县也”。魏源对冯道立的治水理论,大加赞赏,于是写了一副对联赠给冯道立:

绘郏 之图一卷中已饥已溺

熏阳城之化数千家毋讼毋

魏源觉得这样的人才,不向上司推荐,是地方官的失职行为,于是,他在谒见两江总督陆建瀛时,极力称赞冯道立。陆建瀛即推荐冯道立参加制科,举贤良方正,授承德郎。后来冯道立不负魏源之望,多次参加苏北水利工程建设,贡献甚大。

清代的漕务,弊端重重,除了“浮收勒折”之外,还有“将值交卸,截串先征”的陋规。有的知县在离任前,预先征收,中饱私囊,将一笔糊涂账,留给后任。魏源在接任后,就遇到这种棘手的事。前任知县预征漕银四千两,接任后,欠款悬宕无着,上级追征时,魏源宁可自己筹借赔垫,而没有将这一额外负担,转嫁给百姓。

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夏天,魏源的母亲因病去世,按清例父母丧必须去官守制。这时,他窘迫得连装运母亲棺柩回乡安葬的路费都没有,只好借住在朋友家中,向亲友借债。魏源在这一年八月致友人春蕴之(林翼)信中说:“弟东台半载,只因漕务受前任之累,赔垫四千金......其尤急者,举家数十口指日悬磬,而先榇至今滞留东台,未能奉移,其窘为生平所未尝。”他的穷困拮据之情,可想而之。他清廉爱民的品质,堪为后世之楷模。

魏源由于亲友的帮助,最终才将母亲棺柩运回。在离开东台的时候,台城人民深为这位贤明的县令离任而感到怅然,万人空巷,挥泪相送,攀辕卧辙,途之为塞,殷切地期望他再知东台,此情此景,实在是令人感动。
魏源写过什么书呢?
1个回答2022-05-13 11:15
《海国图志》
魏源是古代的哪个大人物?
1个回答2024-04-01 10:07
道光二十六年(1846)夏天,魏源的母亲陈太夫人因病去世。按清例,父母丧必须去官守制。这时,他贫困交加,连装运棺柩回去的路费都没有,只好借住在朋友家中,向亲友借债度日。这一年八月,他在致友人胡蕴之(林翼)的信中说:“……弟半载东台,只因漕运受前任之累,赔垫四千金,……其尤急者,举家数十几口指日悬磬,而先榇至今滞留东台,未能奉移,其窘为生平所未尝……”,他的穷困拮据之情可想而知,后来,魏源得到亲友的帮助,才能将母亲的棺枢致运到句容县谭莲山安葬,在离开东台时,东台城民众扶老携幼相送。

道光二十八年(1848)暴雨连绵,湖水猛涨,河道总督杨以增准备启动运河堤昭关、中新、南关等五坝放水,那时里下河地区七县水稻将熟,如果开坝,让高邮湖、洪泽湖湖水下泻,里下河地区将成泽国,即将到手的稻谷也就颗粒无收,魏源时任兴化知县,立即向河道总督请求缓期开坝,未获批准。他就亲自赶赴两江总督衙门,击鼓撞钟,把总督陆建瀛请出来坐镇救灾,魏源则在风雨中奔走呼号,指挥七县民工挑土护堤。 随着风雨加剧,情况万分危急,河督杨以增为保官位死活要启坝,眼看着万亩稻田将淹没,魏源便顶着风雨,扑倒在河坝上痛哭着说:“要以身为民请命,要启坝就先让大水把我冲走。”目睹此情此景的人们为之感动。自早晨起,巨涛屡次冲上堤坝,民工十余万人严防死守。如此壮观的抗洪场面,一直坚持到傍晚风雨停息,两江总督扶着时年56岁的魏源感慨:“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岂不信然。”魏源回衙时,前来迎接的士绅拿着香火,放着鞭炮,送来一块大匾,上书“淮扬保障”四个大字,悬挂在县署正中。这年秋后,兴化、东台等七县获得了特大丰收,人民都称其稻为“魏公稻”,称漕河堤为“魏公堤”。1850年,魏源任盐运海州分司运判,筹银二十余万两,为高邮、宝应堤修缮之用。1851年,魏源任直隶州同知,未几,又授高邮州知州,注重培养人才,高邮那几年科第断绝,魏源上任,重建书院。是年秋,乡试榜出,文武诸生,中式者八人。
魏源简介,魏源简介
1个回答2024-01-03 19:57

   魏源

  (1794~1857)晚清思想家。原名远达,字默深,一字墨生,又字汉士。湖南邵阳县隆回人。晚年信佛教,法名承贯。嘉庆十九年(1814)以拔贡入京就读太学,治汉学、宋学及《公羊传》,并与龚自珍切磋古文辞。

  嘉道之时,清朝已入衰世。魏源以天下为己任,讲求经世之学,力图以之谋求国富民强,从而成为晚清学术的开风气者。他由习王守仁心学而改从今文经学(见今文学派),论学以“通经致用”为宗旨。对于充斥朝野的考据学风和理学的性理空谈,皆加贬斥;指出汉学“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宋学同样“无一事可效诸民物”。他反对拘泥古制,依据《春秋》公羊家说,提出了“变古愈尽,便民愈甚”的变法主张。这种思想,不为时人所接受,故他自道光二年(1822)后历经会试而屡不中。

  道光初年,魏源曾先后任江苏布政使、巡抚幕僚,主持《皇朝经世文编》纂辑事宜,对海运、水利诸政多所建言,力主以海运代河运,重申“惟海运可再造东南之民力,惟海运可培国家之元气”。道光八年,入京任内阁中书,与同官龚自珍以讲求匡时救弊之学而齐名,有“龚魏”之称。后居父丧侨寓扬州,深得两江总督陶澍倚重,力赞陶澍以票盐法整顿淮北盐务。后法行淮南,使两淮盐课成数十万增长,年收银五百万两。促成两淮盐法改革,是魏源对当时盐政的重要贡献。

  鸦片战争爆发,魏源一度应钦差大臣裕谦聘,入浙江参赞军务。兵败,感愤时事,撰成《圣武记》十四卷。他深以鸦片战争败北为国耻,试图用清初以来的武功之盛激励民气,重振国威,抵御“英夷”,并提出了一些强国的具体建议。他针对积弊,于兵饷主张开源节流,整顿财政,“采金更币”;于河工主张修复黄河故道,导河于大清河入海。又遵友人林则徐嘱,据林所主持译编的《四洲志》,参以历代史志及两人记录,辑为《海国图志》五十卷,后续增至一百卷。《海国图志》率先介绍西方各国历史地理状况,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师夷长技以制夷”,表明魏源是中国近代向西方寻求救国真理的先行者之一。

魏源编的什么书
1个回答2024-02-24 00:08

魏源学识渊博,著作很多,主要有《书古微》、《诗古微》、《默觚》、《老子本义》、《圣武记》、《元史新编》和《海国图志》等。


魏姓起源
1个回答2024-02-12 02:00
以国名为姓,源于姬姓。据《史记》载: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是“周初四圣”。战国初期,魏氏联合赵、韩两家功灭其他家族,瓜分晋国,建立魏、赵、韩三国,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魏氏便奉毕万为魏姓始祖。
魏源的人物轶事
1个回答2024-03-04 19:05

嘉庆十二年,少年魏源离开了苦读多年的家塾,怀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来到了邵阳县城爱莲书院求学。
相传著名文学家周敦颐即在此种莲,他的传世名篇《爱莲说》就在此完成。其中名句“莲,花之君子者也”,即为爱莲书院起名之滥觞。爱莲书院的读书生活给魏源留下绮丽的回忆,他在《答友人书院读书之邀》一诗中吟道:“池莲应入梦,门柳正扶春。”
“岁时,参加县考,”前三名魏源、何上咸、石昌化,联名如贯珠。而何最少,世称“三神童”。县试之后,补县学弟子员。参加府试,考取案首。此时的湖南学政是李宗瀚,乾隆五十八年进士。他是藏书家、金石家和书法家。这位博学多才的学政看中了年轻有为的魏源,对魏源爱护有加。三年县学使魏源知识面拓宽,为后来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嘉庆十五年(1810年),魏源回到故乡,开馆授徒。因为他课教得好,“名闻益广,学徒踵至”。“腹内孕乾坤”的魏源并不满足乡间塾师的平静生活,他于嘉庆十八年(拔贡是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生员的一种。清代规定,到一定年限,由各省学政在生员中考试选拔优秀生员,保送入京,作为拔贡。每府学各名,县州学年)来到省城长沙,进著名学府岳麓书院学习,准备参加选拔贡生的考名。经过朝考合格,可以充当京官,知县或教职。
魏源在岳麓书院的时间不长,但在学习期间,结识了一批良师益友,如汤金钊,袁名曜,李克钿,何庆元等。这些名士对他一生的事业和成就都起过重大的作用。
其中对他影响最大的是汤金钊。汤金钊在主持湖南拔贡期间,办事认真,正直无私,录士极严。他在视察岳麓书院时,对岳麓书院办学方针及教学方法进行充分调查,对其严格办学十分满意。 在学生中,他尤其喜爱才具独特的魏源。魏源同汤金钊前辈有过较频繁的交往,从汤身上学到不少知识。汤金钊与湖南巡抚广厚主持湖南拔贡。这次共选拔人,魏源亦名列其间。
魏源到北京后,本应及时多天不露面。汤金钊去拜见选取他的老师。但是,不善钻营且只知苦读的魏源,却一头扎进古书堆中,感到奇怪,以为他病了,便亲自去拜访。汤金钊礼贤下士,爱才若渴,跃然纸上。从中也可见,此对忘年交情谊之笃。
袁名曜,湖南宁乡人。他是魏源就读岳麓书院时的山长。他治学严谨,办学认真,为文高远,谈锋甚健。据《宁乡县志》载:“其为文意格高浑,不落恒蹊,穿穴经史,自达其所见。”“足迹遍天下,尤留心舆图厄塞,河渠险隘,古今沿革。”这位山长对青年魏源有较大影响。
李克钿,字冠湖,湖南桂东人;何庆元,字积之,湖南桂阳人。是魏源在岳麓书院时的同窗好友,都是得益于湖湘学派而出类拔萃的人物。他们和魏源是同科拔贡,成为学术思想上的知交。 岳麓书院的读书生活对魏源一生影响至大。在以后长期的幕僚生活和著述工作中,魏源同也是岳麓书院毕业的著名人物贺长龄、陶澍有了超乎常人之间的交往和情谊。在岳麓书院读书之余,漫步爱晚亭,留连岳麓山,曾赋诗抒情:“日尽月野白,余晖在山顶。流水如有情,徊上襟领。野服欺松风,幽寻自人境。是时月未上,万象互光景。危云天际峰,斜霓天南影。天高人独立,溪急野逾静。冰鳞空水明,归翼凉烟引。咏归谢童冠,意行无远近。”
魏源自注作《晚步寻爱晚亭至岳麓寺》(《魏源集》),这首诗是魏源在岳麓书院读书时,游爱晚亭,览岳麓寺,有感而发。他一心攻读,积极储备,但读书时的心境是恬淡平静的。岳麓书院的短促的岁月给魏源的一生打上了深刻的印痕,使他终生难以忘怀。可以说,这就是魏源的岳麓书院情结。

魏姓是怎样起源的?
1个回答2024-04-30 11:36
  魏氏统一字辈:天启大名兆吉昌信陵建立德锦长忠贞克笃赞先烈贤哲绍徽永世芳。

  魏姓是中国第四十五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四川。魏姓最早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
  当代魏姓人口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45%,总人口大约有603万。

  魏姓得姓始祖
  魏姓为黄帝的姬姓嫡裔,原为毕国人。周文王的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后毕国为别国所灭,其后裔万仕晋(今山西省境),成为者槐液晋国大夫。晋献公是当时晋国一名很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在位期间攻克了周围的许多小国,使晋国一度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献公念毕万在晋国灭霍、耿、魏三国中功勋卓著,于是将原是姬姓国的魏地赐给毕万为邑。公元前453年,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两家共同灭掉智氏,继而瓜分了晋国,自立诸侯,建国为魏,公元前225年,魏国即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子孙遂以国为首物姓。毕万明唤也就被后人尊为魏姓族人的得姓始祖。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