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板历史知识

安全小知识的板报
1个回答2024-02-18 15:53
上学路上的安全



1.行走的安全常识



每位同学必须牢记如下行走安全常识:



指挥灯信号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行;黄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但已进入人行道的行人,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通行;黄灯闪烁时,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原则下通行。



人行横道信号灯 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行人必须遵守的规定 行人须在人行道内行走,没有人行道靠右边行走;穿越马路须走人行横道;通过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遵守信号的规定;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道,要左顾右盼,注意车辆来往,不准追逐,奔跑;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不准爬马路边和路中的护栏、隔离栏,不准在道路上推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物击车。



行走时,哪些情况最危险呢?



(1)横穿马路很容易出危险。



(2)三五成群横着走在非人行道上,这样最容易发生交通事故。



(3)上、下班高峰过后,马路上车辆稀少,因为路中车少人稀思想麻痹。麻痹加麻痹就等于危险。



(4)行走时一心两用,边走边看书,或边走边想问题,或边走边聊天,边走边玩……这样做,可能车子不来撞你,你倒自己去撞车子,因此也十分危险。



2.骑车安全



(1)不满12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



(2)不打伞骑车。



(3)不脱手骑车。



(4)不骑车带人。



(5)不骑"病"车。



(6)不骑快车。



(7)不与机动车抢道。



(8)不平行骑车。
推荐一款适合5岁孩子的手写板,可以自动识别字,还能做画板,大体价位如何?
1个回答2024-02-29 05:44
用手写板不好的,不能够让你的小孩子认识更多的汉字。
推崇潘罗森超级笔画,让小孩子学汉字,几分钟就会了,还可以查询汉字的解释。
国学常识:什么是二十四史
1个回答2024-02-01 21:04

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各朝撰写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由于《史记》的写法被历来的朝代纳为正式的历史写作手法,故将和《史记》一样用纪传体写作的史书称“正史”。


包括:
《史记》(汉·司马迁)、
《汉书》(汉·班固)、
《后汉书》(南朝宋·范晔)、
《三国志》(晋·陈寿)、
《晋书》(唐·房玄龄等)、
《宋书》(南朝梁·沈约)、
《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
《梁书》(唐·姚思廉)、
《陈书》(唐·姚思廉)、
《魏书》(北齐·魏收)、
《北齐书》(唐·李百药)、
《周书》(唐·令狐德棻等)、
《隋书》(唐·魏征等)、
《南史》(唐·李延寿)、
《北史》(唐·李延寿)、
《旧唐书》(后晋·刘昫等)、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旧五代史》(宋·薛居正等)、
《新五代史》(宋·欧阳修)、
《宋史》(元·脱脱等)、
《辽史》(元·脱脱等)、
《金史》(元·脱脱等)、
《元史》(明·宋濂等)、
《明史》(清·张廷玉等)

历史知识对大学生有什么作用
1个回答2024-02-09 11:27
  1、历史涉及的范围很广,有天文地理社会等知识。涉猎历史书数尘握可以使我们的知识更加充分,各个方面的知识都有所了解。2、以史为鉴,可以使人知兴替,知得失薯庆。

  3、学习历史使人明智。历史可以提高人的素质,提高人兄咐的修养,增长人的智慧。历史知识,对自己做人处事,对自己的素质发展和能力提高都有巨大的帮助。

  4、学习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为写作提供素材。

  5、历史是一个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因此学习历史知识,有利于锻炼概括总结的学习能力。
中学生应知道的历史知识
1个回答2024-02-02 00:56
有兴趣随便去看看 了解一下也不错 像三国了 隋唐 宋 明 五代十国 都是很有趣的 我是从小说里看历史 再从正史里回顾历史 毕竟单纯的历史是乏味的 当然了那些网络小说就算了 有些太离谱了 不好
请大家推荐一本中国古代文学史知识全面的书。
1个回答2024-05-02 20:20
《中国文学史》
一是章培恒、骆玉明主编的三本的《中国文学史》,这本还是较有现代视角;游国恩 主编的比较老,但一直也是经典。师范本科用的往往也就是这两套教材。所以作为学生你可以买一套章培恒、骆玉明主编,拓展自己的课外知识。但也不用全读,选择怎么感兴趣的章节看一下就行了,因为毕竟还是稍深一点的理论书。
历史知识
1个回答2022-10-02 05:32
在网上新华书店
中国历史常识大全
0个回答2022-10-03 17:37
一道史记文学常识的题
1个回答2024-03-02 04:10
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与后来的《汉书》(班固)、《后汉书》(范晔)、《三国志》(陈寿)合称“前四史”,与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并称“史学双壁”。
了解《史记》文学常识?
1个回答2023-05-16 16:19
log你名字民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