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八郎大鼓

李白的诗,有一句“郎情妾意”,谁知道?
1个回答2024-02-19 08:37

李白的诗里面没有诗句是“郎情妾意”,但是他的《长干行》这首诗表达的是郎情妾意

【原文】:
《长干行》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庆巧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创作背景:

此诗为李白初游金陵时所作,时间在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秋末之后不久。长干,是地名,在今南京市秦淮区中华门外秦淮河南。乐府旧题有《长干曲》,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七二载有古辞一首,五言四句,写一位少女驾舟采菱、途中遇潮的情景。与李白同时的崔颢有《长干曲四首》,崔国辅有《小长干曲》,也都是五言四句的小乐府体,所描绘的都是金陵男女青年的生活场景。这些诗歌内容都较简单。李白《长干行》的篇幅加长了,内容也比较丰富。

《长干行二首》是唐代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这两首爱情叙事诗以商妇独白自述的手法,反映古代商人妻子的生活与情感。第一首诗描绘了商妇各个生活阶段的各个生活侧面,展现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塑造出了一个对理想生活执着追求和热切向往的商贾思妇的艺术形象;第二首诗从商妇望夫不归说起,一层一层,直到自怜自恨而止,抒写了她对远誉姿键出经商的丈夫的挚爱和思念,凄切幽怨,缠绵感人。全诗熔叙事、状景、抒情于一炉,形象鲜明饱满,风格深沉柔婉。

【韵译】: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 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 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 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 誓与你白头册基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 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堆。
五月水涨滟难辨担心触礁, 猿猴在两岸山头嘶鸣更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 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 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 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 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 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李白的诗,有一句“郎情妾意”,谁知道?
1个回答2024-03-01 17:44
李白的诗里面没有诗句是“郎情妾意”,但是他的《长干行》这首诗表达的是郎情妾意

【原文】:
《长干行》
作者:李白
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预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蝴蝶黄,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相迎不道远,直至长风沙。

【韵译】:
记得我刘海初盖前额的时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门前嬉戏。
郎君总是跨着竹竿当马骑来, 手持青梅绕着交椅争夺紧追。
长期来我俩一起住在长干里, 咱俩天真无邪相互从不猜疑。
十四岁那年作了你结发妻子, 成婚时羞得我不敢把脸抬起。
自己低头面向昏暗的墙角落, 任你千呼万唤我也不把头回。
十五岁才高兴地笑开了双眉, 誓与你白头偕老到化为尘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坚守信约, 我就怎么也不会登上望夫台。
十六岁那年你离我出外远去, 要经过瞿塘峡可怕的滟堆。
五月水涨滟难辨担心触礁, 猿猴在两镇知悄岸山头嘶鸣更御渣悲凄。
门前那些你缓步离去的足印, 日子久了一个个都长满青苔。
苔藓长得太厚怎么也扫不了, 秋风早到落叶纷纷把它覆盖。
八月秋高粉黄蝴蝶多么轻狂,猛岁 双双飞过西园在草丛中戏爱。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伤心痛绝, 终日忧愁太甚红颜自然早衰。
迟早有一天你若离开了三巴, 应该写封信报告我寄到家来。
为了迎接你我不说路途遥远, 哪怕赶到长风沙要走七百里!
有一本书的男主角好像是叫李玉郎
1个回答2022-09-03 22:36
《离开东邦的日子》
外来媳妇本地郎豆鼓鸭是多少集
1个回答2024-05-05 15:05
1000集1共,现在更新到716集
石鼓李姓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6-03 06:14

元末,渔湖都和美李村(今属渔湖镇和美村)人李勤北上从军,投朱元璋麾下,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明朝开国,李勤被视为开国之臣,更因沙场上护送马氏皇后秀英之功,敕封为藩相之职,建相府于金陵(今南京)南门。后李勤又得赐揭阳城北门土地一块。洪武元年(1368)建藩相府一座,李氏后人因而落户县城北门,聚居地遂被人称为石鼓李。聚居地东侧原有池塘,被称为石鼓李池,水流通护城河。20世纪50年代,石鼓李池和附近池塘被填为平地,沿东环城路一侧改建为商贸和办公行政楼房,李氏聚居区前至进贤门内街(今思贤路)处形成一条小街路。因街区除李氏个,还有郑、林等姓聚居区,遂将街名命名为石鼓里街。1994年石鼓里民居群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点。

《为救李郎离家园》
1个回答2024-03-16 23:04
李郎,李兆廷。

黄梅戏经典《女驸马》简介:

少女冯素珍与青年李兆廷自幼同窗共读,及长,订下鸳盟。后李父横遭奸臣谋害,家道中落。兆廷回乡避祸,前往冯家告贷。素珍后母王氏逼他退婚。素珍深爱兆廷,相约会于后花园,赠银一百两,以济困厄之急。又赠玉麒麟一只,以示永不变心。不料王氏闻风赶到,诬陷兆廷为盗,将其送官究办,并将素珍另配。素珍不从, 女扮男装进京寻访哥哥少英,但遍寻无着,偶见招考皇榜,急中生计,冒充李兆廷之名应试,得中头名状元。皇帝见其才貌出众,招为驸马。素珍推辞不得,十分焦急。八府巡按张绍民前来拜访新科状元,寒暄之后,素珍认出他竟是哥哥冯少英。两人正共谋脱身之计,不意圣旨传来,令驸马随即进宫与公主完婚。洞房之夜,公主见驸马迟迟不肯入寝,疑窦顿生。经再三诘问,素珍被迫吐露真情,公主大怒,要面奏父王,以惩素珍欺君罔上之罪。素珍恳切陈词,晓以利害,为保全公主名节和皇家声誉,以不声张为宜。翌日,公主请求父王赦免素珍,皇帝迫于情势,收素珍为义女。冯少英上殿代妹请罪,宰相借此机会作媒,奏请将少英招为附马。素珍救出兆廷,由兆廷顶状元之名。皇宫张灯结彩,两位驸马同时完婚。
李侍郎的翻译
1个回答2023-08-28 13:00
具体原文如下:李侍郎①绂②,性聪慧。少时家贫,无赀③买书,乃借贷拿森于邻人。每一翻绎,无不成诵。偶入城市,街衢④铺店名号,皆默识之。后官翰林,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⑤,公皆读之。同僚取架上所有,抽以难公,无不立对,人皆惊骇
( 节选自 )
《啸亭杂录》
[注释]
①侍郎:古代官名。②绂:李绂,人名。③赀:通“资″,钱财。④衢: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⑤《永乐大典》:明朝永乐年间编纂的一部百科全书式文献集。全书有22937卷,11095册。
本篇题目:李侍郎绂,性聪慧。
1.李绂是一个天性聪慧、勤奋好学的人。“无不成诵”“皆默识之”“无不立对”,体现了 他的聪慧:“无赀买书,乃借贷于邻行扮人”“库中旧藏有《永乐大典》,公皆读之”,体现了他的勤奋好学。

译文:
侍郎李绂消带亩,生性聪明。年轻时家里很穷,没有钱买书,就借贷在邻居。每一个翻译,没有不背诵。偶然进入城市,街道铺店名称,他们都默默记下来。后来任翰林,库中的旧收藏有《永乐大典》,您都读的。同事拿书架上所有,抽用难公,没有不立刻回答,人都惊骇。
郎朗和李云迪有什么不同?
1个回答2023-06-26 13:11
两种不同的风格。朗朗是哪种奔放激情把自己内心流露完全发挥出来的,李云迪的风格就是那种古典风格。两人的做事风格也不一样,李云迪相比朗朗比较低调一些。
琼瑶女郎李钰穿着婚纱下葬 李钰是怎么死的
1个回答2024-03-13 07:08

2009年3月14日,年仅33岁的李钰因患淋巴癌医治无效,在北京协和医院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