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送梁祝二人转

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的故事
1个回答2023-10-05 17:05
《一袋干粮》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的父亲为什么不同意女儿和梁山伯的婚事
1个回答2024-04-01 16:07

《梁山伯与祝英台》中祝英台的父亲不同意女儿和梁山伯的婚事的原因:

1、那是在那个时代里,儿女们是没有婚姻自由的,从出生时的娃娃亲还有掌权的大人们的抢婚、逼婚,这不是一个两个有情人所能改变的。

2、中国古代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有一女祝英台(又名:祝九妹),女扮男装到杭州游学,途中遇到会稽来的同学梁山伯,两人便相偕同行。同窗三年,感情深厚,但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後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三年同窗的好友竟是女红妆,欲向祝家提亲,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马文才。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

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出外求学,但是当时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就乔装成男子,前往会稽郡城读书。途中遇见了会稽郡鄮县并散书生梁山伯,两人一见如故,遂结伴同行。梁祝同窗三年信樱,梁山伯始终不知祝英台是女儿身,后来祝英台中断学业返回家乡,梁山伯到上虞拜访祝英台时,才知道是女儿身,欲向祝家提亲,但此时祝英台已许配给鄮县太守之子马文才。

之后,梁山伯成为鄮县县令,然山伯忧郁成疾,不久身亡,遗命葬鄮城九龙墟。祝英台出嫁时,经过梁山伯的坟墓,突然狂风大起,阻碍迎亲队伍的前滑蔽丛进,祝英台下花轿到梁山伯的墓前祭拜,梁山伯的坟墓塌陷裂开,祝英台投入坟中,其后坟中冒出一对彩蝶,双双飞去,离开尘世。

梁祝十八相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2-24 09:57

梁祝十八相送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一段,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家距红罗山书院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

《十八相送》选段节选自越剧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十八相送》是该剧中的经典唱段,也是范派小生与傅派花旦对唱选段中的名家名段。

“十八相送”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个美丽场景。按照传说,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十八里路,到和孝镇梁岗梁山伯的家,也大约是18里。祝英台家在书院东北,梁山伯家在书院西北,而两家到书院的路都必须经过曹桥,曹桥到书院为8里。

扩展资料:

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镇祝员外有女英台,貌美才高,求学心切。于是说服父母赴馀杭读书。途中邂逅会稽梁山伯,两人情投意合,折柳代香,结为兄弟。

三年同窗,两人情逾骨肉,梁山伯一直不知拜把兄弟原为女子,祝英台却渐渐爱上这个义兄。祝员外见女儿三年不回,连书催归,祝英台只好退学。

临行前托师母为媒,代为撮合。梁山伯回到书院,得悉真相,飞赴祝家镇。谁料祝员外早已将女儿许配马 太守之子文才。

祝英台百般哀求,无奈父亲执意不肯退婚,梁山伯来迟一步,晴天霹雳。回去之后,梁山伯相思成疾,一病不起。祝英台惊闻噩耗,痛不欲生。出嫁途中,祝英台脱去吉服,到梁山伯墓前哭祭。突然天地变色,坟墓裂开,祝英台投墓殉情。

两人化作一双彩蝶,永不分离。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古典爱情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所有人的心中。他们用生命来赞美爱。如今,我们只能用那首长歌来纪念他们,以纪念他们不朽的爱情,悠悠唱“十八相送”。

梁祝十八相送的作者是谁?
1个回答2024-03-14 04:19

其作者为“南薇” ,《十八相送》选段节选自越剧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十八相送》是该剧中的经典唱段,也是范派小生与傅派桐缺花旦对唱选段中的名家名段。

越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取材自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梁祝》、《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明败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更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经典。

扩展资料:

越剧版《激轮颤梁山伯与祝英台》因电影版的广泛传播而成为这一题材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名剧。

“十八相送”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个美丽场景。按照传说,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十八里路,到和孝镇梁岗梁山伯的家,也大约是18里。

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家距红罗山书院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两人到书院去都要途经曹桥,因此才有“草桥结拜”的情节;英台被逼下嫁马文才,前往马庄又必经梁山伯坟墓,因此才能有"哭坟化蝶"事件。

梁祝十八相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3-17 11:46

梁祝十八相送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中的一段,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家距红罗山书院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

《十八相送》选段节选自越剧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十八相送》是该剧中的经典唱段,也是范派小生与傅派花旦对唱选段中的名家名段。

“十八相送”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个美丽场景。按照传说,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十八里路,到和孝镇梁岗梁山伯的家,也大约是18里。祝英台家在书院东北,梁山伯家在书院西北,而两家到书院的路都必须经过曹桥,曹桥到书院为8里。

扩展资料:

东晋时,浙江上虞祝家镇祝员外有女英台,貌美才高,求学心切。于是说服父母赴馀杭读书。途中邂逅会稽梁山伯,两人情投意合,折柳代香,结为兄弟。

三年同窗,两人情逾骨肉,梁山伯一直不知拜把兄弟原为女子,祝英台却渐渐爱上这个义兄。祝员外见女儿三年不回,连书催归,祝英台只好退学。

临行前托师母为媒,代为撮合。梁山伯回到书院,得悉真相,飞赴祝家镇。谁料祝员外早已将女儿许配马 太守之子文才。

祝英台百般哀求,无奈父亲执意不肯退婚,梁山伯来迟一步,晴天霹雳。回去之后,梁山伯相思成疾,一病不起。祝英台惊闻噩耗,痛不欲生。出嫁途中,祝英台脱去吉服,到梁山伯墓前哭祭。突然天地变色,坟墓裂开,祝英台投墓殉情。

两人化作一双彩蝶,永不分离。梁山伯与祝英台之间的古典爱情已经深深扎根于我们所有人的心中。他们用生命来赞美爱。如今,我们只能用那首长歌来纪念他们,以纪念他们不朽的爱情,悠悠唱“十八相送”。

梁祝十八相送的作者是?
1个回答2024-03-29 12:14

其作者为“南薇” ,《十八相送》选段节选自越剧名剧《梁山伯与祝英台》,简称《梁祝》。《十八相送》是该剧中的经典唱段,也是范派小生与傅派花旦对唱选段中的名家名段。

越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取材自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梁祝》、《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更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经典。

扩展资料:

按照传说,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的家,正好十八里路,到和孝镇梁岗梁山伯的家,也大约是18里。祝英台家在书院东北,梁山伯家在书院西北,而两家到书院的路都必须经过曹桥,曹桥到书院为8里。

祝英台和梁山伯的家距红罗山书院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两人到书院去都要途经曹桥,因此才有“草桥结拜”的情节;

英台被逼下嫁马文才,前往马庄又必经梁山伯坟墓,因此才能有"哭坟化蝶"事件。在汝南,梁祝故事中人物、地点的设置如此巧合,恐非偶然。

梁祝十八相送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4-04-07 19:10

“十八相送”是是中国四大传说之一《梁山伯与祝英台》的一个美丽场景。按照传说,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家,正好十八里路,到梁山伯家,也大约是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相送”的情节。 越剧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取材自中国古代四大传说(《梁祝》、《白蛇传》、《孟姜女》、《牛郎织女》)之一的《梁山伯与祝英台》。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可谓中国家喻户晓,流传深远,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更被誉为“中国民间文化”中的经典!

谁有越剧梁祝十八相送的歌词
1个回答2024-05-12 13:43

《十八相送知桥基》歌词如下:

祝英台:书房门前一枝梅,树上鸟儿对打对。喜鹊满树喳喳叫,向你梁兄报喜来。

梁山伯:弟兄二人出门来,门前喜鹊成双对。从来喜鹊报喜讯,恭喜贤弟一路平安把家归。

祝英台:出了城,过了关,但只见山上的樵夫把柴担。

梁山伯:起早落夜多辛苦,打柴度日也艰难。

祝英台:梁兄啊!他为何人把柴担?你为哪个送下山?

梁山伯:他为妻儿把柴担,我为你贤弟送下山。

祝英台:过了一山又一山,

梁山伯:前面到了凤凰山。

祝英台:凤凰山上百搭谨花开,

梁山伯:缺少芍药共牡丹。

祝英台:梁兄你若是爱牡丹,与我一同把家归。我家有枝好牡丹,梁兄你要摘也不难。

梁山伯:你家牡丹虽然好,可惜是路远迢迢怎来攀?

祝英台:青青荷叶清水塘,鸳鸯成对又成双。梁兄啊!英台若是女红妆,梁兄你愿不愿配鸳鸯?

梁山伯:配鸳鸯,配鸳鸯,可惜你英台不是女红妆。

银心:前面到了一条河,

四九:漂来一对大白鹅。

祝英台:雄的就在前面走,雌的后面叫哥哥。

梁山伯:不见二鹅来开口,哪有雌鹅叫雄鹅?

祝英台:你不见雌鹅她对你微微笑,她笑你梁兄真像呆头鹅。

梁山伯:既然我是呆头鹅,从今你莫叫我梁哥哥。

四九:眼前一条独木桥,

祝英台:我心又慌胆又小。

梁山伯:愚兄扶你过桥去,

祝英台:你与我好一比牛郎织女渡鹊桥。

伴唱:过了河滩又一庄,庄内黄犬叫汪汪。

祝英台:不咬前面男子汉,偏咬后面女红妆。

梁山伯:贤弟说话太荒唐,此地哪有女红妆?放大胆子莫惊慌,愚兄打犬你过庄。

祝英台:眼前还有一口井,不知道井水有多深?


扩展资料

《十八相送》创作背景

从红罗山书院到祝英台家,正好十八里路,到梁山伯家,也大约是十八里。因此才有“十八送”的情节。 这十八里路上,满是浪漫和美好。对于梁祝来说,这十八里路显得太短太短。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十八相送故事中的隐喻可用三个过程来呈现心理空间的融合现象,即组合(composition)、完成(completion)、及执行(elaboration)三个过程(Fauconnier and Turner 2002:48-49)。

在组合的过程中,由于祝英台是女扮男装,梁山伯相信心理空间中(belief space),当祝英台提到家中有九妹想介绍给梁山伯时, 梁山伯的预设空间中的梁祝,变成了梁山伯和九妹,形成男—女的关系,梁山伯的心理空间融合,在此时进行第三个过程执行。

他的新预设向上漂流,对于言谈中所提过的字面意义,于此时重新诠释为比喻意义,因此以无怪出言多比喻,原来一味想联婚来回答,刚刚的不可能,太荒唐,梁山伯预设中的九妹消消换成了祝英台,心理空间的融合重新执行,新预设再度向上漂流,对于言谈中所形成的比喻意义。

梁山伯祝英祝英台 什么歌
1个回答2024-01-23 20:39
双飞 - 何润东

远方 - 红布条/李悦君
热门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