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相声的艺术特征

简述童话书的艺术特征。
1个回答2024-01-24 22:04


可视性画面形象:《猜猜我有多爱你》;

儿童式画面造型:《要是你给老鼠吃饼干》;

连续性画面叙事:图画书的内容是故事,形式是绘画,故事是动态、完整、有相对长度的,而绘画则是静态、凝固、表现瞬间的。这就要求图画书作家通过画面与画面的衔接组合来营构故事的情节,并最终形成内容连贯、情节完整的故事,这使图画书在意义表达方面具有了连续性画面叙事的特征。《逃家小兔》

新奇的画面创意:《疯狂星期二》

简洁的画面语言:《100万只猫》

简述幼儿诗的艺术特征及表现手法
1个回答2022-11-03 14:36
思绪万千 千丝万缕
简述夏尔贝洛童话的艺术特征?
1个回答2024-02-01 03:03

是挪威的油画家和版画家,是20世纪表现主义先驱,他以疾病和死亡为主题,以扭曲的线条风格表现他眼中的悲惨人生。代表作《呐喊》,被人为是现代人类精神极度苦闷的象征。

简述诗经艺术手法赋比兴的内涵特征
1个回答2023-01-23 21:01
艺术总监:张刚
简述电影艺术的特征
1个回答2022-08-29 15:58
电影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以画面与音响为媒介,在特定的多维时空中,通过银幕塑造直观的视听形象,再现与反映生活的一门综合性艺术。电影与其它艺术一样,以审美化的典型形象去反映生活,共同受某些普通性规律的制约;同时,它又具有不同于其它各类艺术的自身的特殊规律。因此,要很好地认识与掌握电影艺术的基本特性,对于提高电影艺术的创作水乎与欣赏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简述达利的艺术特征。
1个回答2024-01-14 12:05
【答案】:(1)达利是西班牙画家,超现实主义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记忆的永恒》《内战的预感》等。 (2)达利是一位具有非凡才能和想象力的艺术家。他的绘画追求极度的无条理性,将自己内心世界的荒诞、怪异加入或替代外在的客观世界,运用分解、综合、重叠和交错的方式来反映潜意识的过程。
(3)达利的绘画表现的像是离奇的梦境.创造了一种引起幻觉的真实感,令观众看到一个在森做没现实生活中根本看不到的离奇而有趣的景象,体验一下精神病人式的对现实世界胡皮秩序的解脱.这也是超现实主义绘此纳画的真正的魅力所在。
论述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
1个回答2024-02-10 19:57

汉代舞蹈的艺术特征有艺技相融、刚柔并济、渣睁以悲为美。

1、艺技相融。

在汉代,舞蹈多在音乐、歌舞、杂记等场景中出现,这也导致了当时舞蹈和杂技相结合,在跳舞的时候会通过长袖的舞动表现情感,并加入了在盘和鼓上踏蹈腾跳等杂技动作,让舞蹈更具表演性,将舞蹈的柔韧之美和杂技的力量融为一体。

2、刚柔并济。

汉代舞蹈的表现形式多以“刚”为表现风格,十分热烈奔放,这一点在“绣舞”上就有体现,这类舞蹈舞衣较短袖子尺度也比较短,在表演的时候更注意身姿和腰部动作,舞姿更加豪迈。

3、以悲为美。

从汉代辞赋的描写来看看,当时所崇尚的艺术风格是以悲为美,表演歌舞大多十分悲怆,多用来表达一些极为哀伤的感情,例如《西京杂记》中记载:“帝常拥夫人倚瑟而弦歌,毕,每泣下流涟。”说的就是歌舞带来的一种悲伤的氛围。

汉代玉舞人:

玉舞人:

玉舞人多出土于诸侯亲属等墓葬之中,正是这种供贵族阶层享乐的女乐的说明。同时,社会上也随之出现了专门培训女乐的机构,早年长沙汉墓出土的一件漆卮上的彩画,真实描绘了当时贵族之家训练舞伎的生动情景。

她们所跳的舞蹈有“袖舞”“七盘舞”、巾舞等等,玉舞人便是取材于这些舞蹈的造型。

汉代玉舞人价值:

玉舞人以它特有的历史艺术价值,为收藏家们作为珍稀品种所追捧,其市场行情也节节攀高。人们更渴望了解有关这方面的鉴赏和辨伪知识。战国玉舞人和汉代玉舞人的主要区别在于,前者重视雕工的精微细腻和舞人的华丽动人。

而后者则着力于整体姿态的塑造,表现舞如歼岁人手舞足蹈、夸张传神的大动作,显示出汉代艺术朴实简洁的特点。它的内涵和功能随着时代的不同而发展变化,中国文化古籍里就有“帝改岩俊有子八人,是始为歌舞”“击石拊石,百兽率舞”等有关原始舞蹈的记载。

论述古琴的艺术特征?
2个回答2022-09-06 10:51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简述寓言的艺术特征
1个回答2023-11-28 08:30

简述寓言的艺术特征如下:

1、篇幅短小,语言精练,结构简单,不过表现力较强。

2、讽刺性和教育性强,借喻手法运用得比较多。

3、在故事的情节上具有一定程度的虚构性,而且故事的主人公不仅有人,还有动物。

4、比较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包括: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

5、文中通常都会寄托作者的一种思想,让读者在其中领悟到一定程度的道理。

用假托的故事或者自然物的拟人手法,来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的文学作品,常带有讽刺和劝诫的作用。《伊索寓言》是外国文学中早期寓言的代表作,大部分是拟人化的动物寓言,少部分是以普通人或神为主人公。

我国古代的寓言,起源于劳动人民的口头创作。“寓言”一词最早见于《庄子》,具有用故事来帮助说理文体元素。《揠苗助长》、《自相矛盾》、《守株待兔》、《刻舟求剑》等都是出自先秦散文。

文学含义:

寓言是带有讽刺或劝解性的故事。通常是把深刻的道理和寓意寄予简单的故事中,借此喻彼,借小喻大,借古喻今,语言简洁干练。是以假托的故事或拟人的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进行劝喻、讽刺的文学作品。

特点:篇幅大多简短;主人公可为人,也可为拟人化的生物或非生物;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具有鲜明的哲理性和讽刺性;常运用夸张和拟人等修辞手法。寓言早在我国春秋战国时代就已经盛行,诸子百家著作中都有不少寓言故事流传下来。

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的特征
1个回答2024-01-26 15:18
什么是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板书):

(!)美术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他主要由形体、明暗、色彩、空间、材质、机理等视觉语汇组成。美术作品的艺术语言不同与文学语言,在文学中,每个词都有自己的独立意义,比如"美丽""漂亮",而美术语言就必须经过艺术家的有机组合才能成为艺术语言。比如一条圈,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或一条直线,这是毫无意义的,但是如果通过一定的创造法则,那么就完全不一般了。(见课件)象马蒂斯的《女人像》,就是用有变化的线条为艺术语汇,通过画家的组合,形成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我们可以看到,线条具有惊人的抽象能力,色彩,明暗等一些艺术语汇全被省略掉了,线和点主宰着一切,富有弹性的线条和形象紧密的组合在一起,构成了一个俊美、靓丽的妇女形象,与此同时,弹性有变化的线条产生了一种节奏感和生命活力感,传达了一种跃然纸上的欢乐之情。如果在其中抽出一条线条,他将变得毫无意义。

1)形体:包括点、线、面、体。,

在美术的艺术语言中,点则 具有大小不同的面积或体积, 在平面上的点,由于大小、位置的不同, 可以使人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给人以不 同的情绪感染。在工艺美术的图案设计中, 可以利用点构成各种优美的图形。中国山 水画中传统的点苔法就是以各种形状的点 来表现山石、地坡、枝干上和树根旁的苔 藓杂草。这些点既是表现具体物象,又具 有一种独特的美。在三维空间中,线是塑造形体的外轮廓线和标明形体 内部结构的结构线。所以,线在造型中具 有很重要的作用。线条能表现为一种心 理和情感的效果。(见课件:由学生选择并简单的讲理由)水平直线给人以 平静、沉稳、舒展、安宁的感受;垂直线 给人以挺拔、刚毅、庄严的感受;自由曲 线给人以自由、活泼、流动与愉悦的感受。 此外,线条还能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关系。 例如两条粗细不同的水平直线位于同一平 面时,粗的线使人感到它离人比较近,细 的线则使人感到离人比较远。以线条作为 最基本的造型手段的中国传统绘画,在运 用线条这一艺术语言方面积累了极其丰富 的经验。例如,以墨线勾描物象、多不着 色的白描,仅凭简练的线条就可创造出动 人的艺术形象,如宋代著名的《朝元仙仗 图》,或称《八十七神仙卷》。中国古代 人物画创造的"十八描" 就是为了表现中国古代人物衣 物褶纹而创造的用线方法。

面在美术的艺术语言中,比点、线更显示 出具体的形,所以,谈面实际上涉及到形。 各种几何形给人以不同的视觉感受,例如 方形给人以方正、坚实的感觉;横长方形 给人以平静、沉重的感觉;竖长方形给人 以高耸、伟岸的感觉;等腰三角形给人以 向上与稳定的感觉。 以造型为主要特征的美术,形的重要性远 胜过于其他艺术,因为没有形,也就没有 美术。具有造型实体的建筑艺术,其重要 艺术语言就是形。通常所说的一座建筑的 立面,如希腊帕底农神庙和我国山西五台 山佛光寺大殿的正立面,体现了两种不同 风格的建筑美,同时,在立面的处理上都 运用了诸如对称、均衡、比例、节奏、韵 律、虚实等一系列形式美法则。

体即体积,因此,体与形状 体积是密不可分的。人对大小形体的感觉 是绝不相同的,大的体积,给人以雄伟、 沉重等感觉;小的体积,给人以灵巧、轻 松的感觉。例如,现今分布在江苏南京及 其邻近的许多南朝陵墓石刻,大多是表现 传说中的瑞兽,它们都具有形体硕大,气 势逼人的特点,人们远远望去,其鲜明有 力的体形便给人以深刻的印象,使人产生 一种敬畏的心理。再如,中国古代的楼阁 式佛塔和欧洲中世纪的哥特式教堂,两者 都有高耸的体形,但体形并不完全相同, 中国佛塔的层层屋檐形成了许多水平线, 轮廓饱满而富有张力;哥特式教堂的立面 充满了垂直线,呈现出一种强烈的升腾之 势,借此体现了基督教徒向往"天国"的 精神。

(2)明暗:明暗是自然界的物理现象,有光必然会造成物体接受光的不规则性,从而产生了明暗变化。自达芬奇总结出"明暗转移法"后,他就成为西方绘画表现立体感主要艺术语言之一。他强调画面上的明暗的过度是连续的,像烟雾一样,没有截然的分界线。

(3)色彩是最具有感染力的美术语言,例如,凡是偏向于红、橙、黄的 色相,由于能引起人对太阳、火光等的联 想,给人以暖和的感觉,被称为"暖色"; 偏向于青、蓝、绿的色相,使人联想到天 空、海洋等,使人产生寒冷的感觉,这些 色相就被称为"冷色"。明度和纯度均高的色彩给人以 华丽的感觉;明度、纯度均低的色彩使人 感到朴实。美术家们正是利用色彩的这些 特性结合其他艺术语言,创造出富有感染 力的艺术形象。

(4)空间:是指物质存在的一种客观形式, 由长度、宽度、高度表现出来。各个门类 的美术总是存在于一定空间之中,所以, 美术又称"空间艺术"。在美术中,因其 种类不同,空间性质不尽相同。一般说来, 空间意识产生于视觉、触觉和运动觉中。 这些由人的感觉感知的空间,其性质也是 不同的。一般地说,绘画、书法篆刻、摄 影艺术的空间性质依靠视觉;雕塑、工艺 美术和建筑艺术,除视觉外,还依靠触觉 与运动觉。具体地说,绘画是通过透视、 色彩、明暗等手段,在平面上产生现实空 间的假象。绘画、摄影艺术和雕塑艺术中 的浮雕上形成的空间的错觉,使画面上的 空间分为近景、中景和远景 3个层次。具 有真实的体积感的空间是真实的实体。特 别是建筑艺术,"空间是建筑的主角"。 建筑与其他艺术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它具有 可供人使用的空间而且空间的形状、大小、 方向、开敞或封闭、明亮或黑暗,对人具 有强烈的情绪感染的作用。例如,一个宽 阔高大而又明亮的大厅,令人感到开朗舒 畅;小而平易的空间给人以温馨,大而变 幻的空间使人感到迷惘;开阔的广场令人 振奋, 四周围有高墙的小广场给人以威 慑……这些都说明建筑的空间具有一种艺 术感染力量。

(5)材质和肌理:任何艺术都要依靠一定 的物质材料,如写小说需要笔、纸和墨水, 但是,这些材料对于创造小说中的艺术形 象没有多大的关系。然而,美术则不同, 各个门类的美术所创造的艺术形象与它使 用的物质材料密切相关。中国画、油画、 版画等画种的特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 使用的物质材料,用质地细腻、洁白的汉 白玉或大理石塑造的少女的雕刻,显然比 用陶土塑造的形象更动人;现代流行的玻 璃幕墙建筑显然比使用一般材料的建筑更 使人赏心悦目;中国传统的书法、篆刻艺 术离开了它使用的物质材料是很难想象的; 摄影艺术更是与它使用的胶卷、洗印药品 等物质材料的性能和质量密切相关。所以, 物质材料在美术创作中的运用,不仅是创 造艺术形象的手段,而且物质材料的性能、 质量的好坏也与审美价值密切相关。

所谓肌理,是指美术作品表面的质感, 具体地讲,就是美术作品表面的纹理,经 触觉和视觉所感受到的起伏、平展、光滑、 粗糙、精细的程度。在绘画艺术中一般称 为笔触,即绘画中之笔法。例如,在油画 中,画家常用稀薄的颜料、轻匀柔润的笔 法渲染出缥缈的云天和明净的水面,而用 浓重的颜料,重叠堆砌的笔触画出坚硬的 岩石和厚实的土地。在工艺美术作品中, 光滑的绸缎与粗毛线的编织物呈现出两种 不同的肌理美。所以,合理运用材料的肌 理效果,也可以增强美术作品本身的审美 价值。正因为如此,材质和肌理也是美术 的艺术语言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