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示缄言评书

警示教育警什么示什么
1个回答2024-03-08 03:43
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示教育是指通过对某一事件或行为的惩戒、警醒和教育,来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道德水平和行为规范,以减少或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警示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认识到错误的严重性和后果,并引导他们正确的行为方式,同时也是一种预防犯罪和违法行为的手段。
缄默的爱是什么意思,缄怎么读,缄默于言存念于心
1个回答2023-07-07 10:15
爱是对双方的诚信
表示警示的成语
1个回答2024-01-28 00:40

一、惩前毖后 [ chéng qián bì hòu ] 

【解释】: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出自】:周  孔子编订《诗经·周颂·小毖》:“予其惩而毖后患。”

【译文】:我要惩罚,然后让其他人以此为戒,不再犯错。

二、严惩不贷 [ yán chéng bù dài ] 

【解释】:惩:处罚;贷:宽容。严厉惩罚,绝不宽恕。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译文】:如果有发现或者是违反的人,一定严厉处罚,不宽恕。

三、严惩不待 [ yán chéng bù dài ] 

【解释】:同严惩不贷 。对待违法犯罪者,绝对不能手软,否则,后患无穷。

【出自】:明·余继登《典故纪闻》:“有或违者;必罚不贷。

【译文】:如果有发现或者是违反的人,一定严厉处罚,不宽恕。

四、杀一儆百 [ shā yī jǐng bǎi ] 

【解释】:儆:警告。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

【出自】:东汉 班固《汉书·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译文】:对于这件事情要有所得到,以一个为警示来让许多人知道,官吏百姓都要服从,恐惧才能改过自新。

五、杀鸡吓猴 [ shā jī xià hóu ] 

【解释】:杀鸡给猴子看。比喻用惩罚一个人的办法来警告别的人。

【出自】: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十一章:“猜到皇上有杀鸡吓猴之意,心中七上八下,半天没有做声。”

以吻封缄的缄是什么意思?
1个回答2022-12-14 17:37
就是用嘴来把信的开口处封好,言外之意就是对思量之人无比的思念,希望他拆信的时候可以感受到相思之人个感受。
成语三缄其口的意思和解释,用三缄其口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2-08 17:29
故事典故: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成语三缄其口的意思和解释,用三缄其口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2-06 06:10
故事典故州卖:汉·刘向液饥《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闹迹返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成语三缄其口的意思和解释,用三缄其口造句及其故事典故
1个回答2024-01-29 04:10
故事典故:汉·刘向《说苑·敬慎》:“孔子之周,观于太庙,右阶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
水上安全警示语大全
1个回答2022-10-01 15:44
请注意安全,此处水深
形容警示的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8 19:29
惩前毖后:惩:警戒;毖:谨慎。指批判以前所犯的错误,吸取教训,使以后谨慎些,不致再犯。

二罪俱罚:罚:处罚。前后两桩罪过一并处罚。

罚不当罪:当:相当,抵挡。处罚和罪行不相当。

讽一劝百:形容规讽正道的言辞远远及不上劝诱奢靡的言辞。意在使人警戒,但结果却适得其反谏尸谤屠向尸体劝谏,向屠伯指兆闭责杀牲的过失。

拒谏饰非:拒绝别人的规劝,掩饰自己的错误断织劝学原指东汉时乐羊子妻借切断织机上的线,来讽喻丈夫不可中途废学。后比喻劝勉学习。

谏争如流:劝谏的话如同流水一样族隐裂,滔滔不绝。叩马而谏勒住马头携伏进行规劝。形容竭力进行劝谏。
警示成语有哪些?
1个回答2024-02-02 01:25

警示成语有

1. 惩前毖后

2. 二罪俱罚

3. 罚不当罪

4. 讽一劝百

5. 拒谏饰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