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寺快板

寺庙里打板怎么打?
3个回答2022-12-14 17:41
1.寺院打板,是寺院告知众人的一种方式 一般斋堂开饭,以及普请、上堂等集会时,敲击木板,发出声响,以告示众人,称为打板。
2. 随各寺规矩不同而有所不同。
普遍打法:
1)、早斋8下,午斋21下;
2)、早斋午斋都是40下(有的寺院39下加1下,有的寺院36下加4下)。
3.因为佛制过午不食,所以有的寺院虽有傍晚药食,但不打板。
如果寺院里有云板,还要打云板(按照报钟的打法:大方广佛华严经华严海会佛菩萨一字一敲三遍,详见朝暮功课本附板点)如果有梆子那就还要打梆子开梆
打板是通过敲击木板,发出的声音可以传播较远,以此来通知寺院的大众。
这种敲击木板的方式在缅甸比如帕奥禅林还可以见到。 除了托钵开饭的时候打板,打坐、早晚课也会打板
广西莲音寺老板是谁
1个回答2024-02-18 20:46
蒋仁礼。广西上林县莲音寺是一家私人建立的私营寺庙,老板叫做蒋仁礼于1988年建立莲音寺。由于莲音寺奉非宗教教职人员为师,长期在国内开展非法宗教活侍迟仔动。根老汪据上级有关部门要求,为肃清莲音寺开展非法宗教活动的影响,2019年3月起上林县依法依规对莲音寺进行关门整改,旦罩已经不对外开放。
寺院吃饭敲板要念什么咒
1个回答2022-06-30 01:31
变食真言缚;曩谟萨缚怛他誐多。缚嚧枳帝。三跋罗。三跋罗吽。三遍或七遍,或21遍
[缚]代口字旁的字 ,字典上没有,是同音。电脑也没有。
名人故事:郑板桥对古寺联
1个回答2023-12-05 21:39
名人故事:郑板桥对古寺联

  郑板桥(1693-1765),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有政声,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擅画兰竹, 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传说郑板桥有一天去深山访友,路过一座古寺院,看到墙壁上写了一则单联: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归古寺。”

  他感到这则联语很有文采。“寸土”者,小地方也,自谦之辞。而“寸土”合起来,恰巧是“寺”字。“言寺”合起来恰巧是“诗”字。最后又回到了开头的`“寺”字。极尽离合、顶真的技巧。他心里十分赞赏,苦于一时对不上。

  在回家的路上,郑板桥偶然看到路旁有些树木东倒西歪,枝残干缺,触景生情,下联脱口而出:

  “双木成林,林上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
云南一寺庙方丈还俗 与26岁女老板结婚,这方丈多大啊
1个回答2023-08-14 07:27
凡心未了,道心不坚定
陈寺福说的也是,海藻前平后板的宋思明是什么个什么标准哇?
1个回答2024-03-03 09:34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海藻长的像宋思明的初恋.

之后对她那么好就是因为他以为海藻的第一次是给他的...
郑板桥在古寺留下一幅对联是什么
1个回答2022-11-09 15:49

郑板桥在古寺留下一幅对联是什么

传说郑板桥有一天去深山访友,路过一座古寺院,看到墙壁上写了一则单联: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云:明月送僧归古寺。”

他感到这则联语很有文采。“寸土”者,小地方也,自谦之辞。而“寸土”合起来,恰巧是“寺”字。“言寺”合起来恰巧是“诗”字。最后又回到了开头的“寺”字。极尽离合、顶真的技巧。他心里十分赞赏,苦于一时对不上。

在回家的路上,郑板桥偶然看到路旁有些树木东倒西歪,枝残干缺,触景生情,下联脱口而出:“双木成林,林上示禁,禁曰:斧斤以时入山林。”

白马寺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寺?
1个回答2022-11-24 10:55
楼上的都对的哦~~~
大仙寺的寺庙传说
1个回答2024-02-02 00:46

早在康熙四十年,也就是公元一七○一年,有位禅师远从大陆福建渡海来台,只为成就一圆满的因缘:在此岛播一佛种子。禅师来台之后,凭着特有的灵感,直接来到了南台湾,且在山明水秀,林木婆娑的赤山龙湖岩驻锡,此禅师日日念弥陀,日日不忘寻山遍野,盼修觅至一处立命之所在。皇天不负苦心人,于半年后,在一偶然的机会,踏遍大仙寺现址白河镇的仙草里,只见此山相貌奇异,隐隐中透着一份灵秀之气,福至心灵,立刻决定在此结庐为居,并请祀龙湖边观音佛祖的香火,虔诚的修行,日久信徒增加,香火日盛,在因缘聚成之下,筹资兴建寺庙,即为今日的大仙寺,而这位禅师就是开山祖师参彻老禅师。

“独乐寺”寺名的由来。
1个回答2024-03-12 21:03

关于独乐寺寺名的由来有三种说法。其一,因观音塑像内部支架是一棵参天而立的大杜梨树,以“杜梨”的谐音而取名;其二,佛家清心寡欲,恪守戒律,独以普度众生为乐,故名独乐寺;其三,独乐寺为安禄山起兵叛唐誓师之地。独乐之名,亦安禄山所命,盖安禄山思独乐而不与民同乐,故而命名。而最后一种说法流传最为广泛。

热门问答